...是為了更好地前行!南京晨報小記者尋訪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

2020-12-12 瀟湘晨報

一年前的今天(2019年12月11日),首張「最完整版」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電子地圖上線,19處叢葬地及紀念地被清晰標註,導引著人們走進1937年那場民族劫難。

今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歷史,需要一代一代傳承,即便這種傳承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一個缺少痛感的民族註定是沒有凝聚力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如是說。

12月初,凜冽冬日的早晨,南京晨報的大記者和小記者一起,來到8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為遇難同胞獻上鮮花。「把屠刀化鑄警鐘,把逝名刻作史鑑,讓孩童不再驚恐,讓母親不再泣嘆」……在叢葬地,我們和孩子們一起直面、感受這段悲壯的過往,我們希望,時殊勢異,我們的未來仍能不忘前事,仍能接續奮鬥。

悼念,是為了更好地前行。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勿忘國恥,圓夢中華!

努力奮鬥拼搏 讓祖國更強大

時間:12月5日

地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漢中門外遇難同胞紀念碑

參與者:拉薩路小學四(10)班譚逸柳

【聲音】

「只有每個人都努力了,祖國才能繁榮昌盛,祖國強大了,就不會被欺負了。」這是12月5日清晨,拉薩路小學四(10)班的南京晨報小記者譚逸柳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漢中門外遇難同胞紀念碑旁和記者說的話。譚逸柳告訴記者,她希望人類能夠遠離戰爭和殺戮,願世界和平,更希望國人能夠努力奮鬥和拼搏,讓祖國更加強大。

【記憶】

漢中門大橋的東橋頭,有一座紀念碑,它的頂部雕刻著一朵菊花,這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漢中門外遇難同胞紀念碑。據了解,當年侵華日軍通常把人趕到城外去屠殺,漢中門交通便利,距離當年的金陵大學也最近,不少死難者是從國際安全區被抓去的。

1937年底,進入南京的日軍將中國軍民送到漢中門外秦淮河邊以機槍掃射。

1938年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漢中門外二道埂子叢葬地。

漢中門僅存25年,在解放初期被拆掉,歷史沿革至今,南京城早已今非昔比,不過,歷史不容忘卻。「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五日下午,避難於『國際安全區』之本市平民和已解除武裝之軍警共二千餘人,遭日軍搜捕後,被押赴漢中門外,用機槍掃射殺害,其傷而未死者,或亂刀被戳,或縱火活焚。屍骸蔽野,慘絕人寰。至次年二月十一日、十八日兩天,始由慈善團體南京紅十字會收得遺骸共一千三百九十五具……」紀念碑上的記述,靜靜地提醒著過往的人們,歷史不容忘卻、和平來之不易。

【他/她說】

在活動現場,南京晨報小記者譚逸柳還隨機採訪了兩位市民,關於這段歷史,兩位市民中一位年紀稍大的女士用地道的南京話回答了小記者的提問。女士說,「日本侵略者的行徑是罪惡的、毫無人道的法西斯行為,作為南京市民除了對這段歷史感到悲憤之外,還希望世界能夠永遠和平,這樣的慘痛不再發生。」女士的同伴隨即也直言,「像你們這樣的小孩子應該記住這段歷史,要好好學習,尤其是多學習科學技術,將來好好報效祖國。」

南京大屠殺這段悲痛的歷史,每個南京人都不會忘記,兩位市民走遠後,譚逸柳又看了看紀念碑,告訴記者,她自己一定會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的強大貢獻自己的力量。

紀念碑前孩子們「長大了」

時間:12月5日

地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太平門遇難同胞紀念碑

參與者:

金陵小學仙林湖校區三(8)班湯梓一

金陵小學廣志路校區三(6)班王沁聞

北京東路小學六(2)班丁子葉

【聲音】

「平時老師教育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無數先烈用鮮血換來的。在長達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我們30萬手無寸鐵的同胞慘遭殺戮,心中十分悲憤。『少年強則國強』,作為一名學生,我一定會將這段歷史銘記於心,並以此為動力,發奮圖強,振興中華。」南京晨報小記者、金陵小學廣志路校區三(6)班王沁聞雖然年紀不大,但是講起這段歷史來卻字字鏗鏘。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南京晨報小記者、金陵小學仙林湖校區三(8)班的湯梓一個子不高,在寒風裡被凍得瑟瑟發抖,但是當她站立在紀念碑前,誦讀、獻花、默哀……「小不點」一點不輸「大孩子」。她說,雖然這段歷史已過去80多年,但他們作為生活在和平歲月裡的最幸福的人,絕對不會忘記那段南京的血淚史、苦難史,相反,作為中華少年,更要肩負起振興中華的使命。

南京晨報小記者、北京東路小學六年級的丁子葉是和爸爸一起前來悼念的。「83年前侵華日軍的罪行每一年都會在南京人心中迴響,敲打著警鐘。」丁子葉說,在這段歷史中,中國人備受欺壓,太平門1300多人遇難,數目之大令人震驚。「如果我們有實力去保護自己,就不會有這樣的後果,如果我們現在不努力,未來就可能被別人欺負,每一個人的力量都十分重要」。

【記憶】

2007年12月12日,為悼念當年在南京太平門被日軍血腥屠殺的1300多名遇難者,由南京市人民政府與日本友人共同建設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太平門遇難同胞紀念碑在南京太平門落成。與其他日軍集體屠殺地不太一樣的是,太平門既是日軍的集體屠殺地,也是一處叢葬地。而用地雷來屠殺中國人,這在其他的集體屠殺地也是很少有的。

1938年,留下日軍侵略印記的太平門。

【他/她說】

以陳女士為代表的八位家長,帶著八個二年級小朋友自發組成了一個悼念小分隊,小朋友們手捧鮮花,表情嚴肅,認認真真地在紀念碑前鞠了一躬。

陳女士告訴記者,他們都是居住在太平門附近的居民,以前總是聽老人們說起這段歷史,今年孩子剛上二年級,就想著帶孩子過來看看,借著國家公祭日這樣的機會,把實地的悼念和歷史相結合給孩子講一講,記憶可能會更加深刻,也是一次難得的愛國主義教育機會。

周師傅是玄武湖公園太平門治安崗亭裡的管理員,在崗亭工作快兩年的他,平時除了幫忙維護玄武湖周邊的環境外,太平門這塊紀念碑也成了他們重點「照護」的對象。「每年11月底到12月上半月,幾乎每天都有人帶著鮮花前來祭拜,而且年輕人比較多,有的像是旅遊的,也有的是專門前來拜祭的,而且都會拍照留念。為了讓環境更優美,我們會督促路過的居民,不允許把車子停到紀念碑前。」周師傅說。

來源: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劉通 孫蘇靜

圖片:老照片來源《南京大屠殺圖錄》

編輯: 三耳

【來源:南京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紀念碑前,晨報小記者獻上鮮花銘記歷史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如是說。 12月初,凜冽冬日的早晨,南京晨報的大記者和小記者一起,來到8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為遇難同胞獻上鮮花,我們和孩子們一起直面、感受這段悲壯的過往,我們希望,時殊勢異,我們的未來仍能不忘前事,仍能接續奮鬥。 悼念,是為了更好地前行。
  • 兩精日南京紫金山留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怒了!
    還敢上南京紫金山!」的文章, 驚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發微博稱:#我們是官微#,絕不會暴躁「人肉丫的!」;#我們是官微#,絕不會罵街「幾個腦殘!」。21日晚19:33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微博發文嚴厲譴責兩青年著侵華日軍軍裝在南京紫金山抗戰遺址留影行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竟變「休閒娛樂好去處」?
    1月2日,美團門票被爆出在其APP內檢索「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時,相關條目標籤被標註為「放鬆身心、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引發熱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微博對此評論道,「我館是國家公祭儀式所在地,承擔著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的責任。放鬆身心、休閒娛樂可它處去!」
  • 「血與淚的控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受害家庭...
    展覽由南京曉莊學院商學院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青年志願者團隊與江蘇省社科普及研究基地南京曉莊學院圖書館主辦,以20餘幅版面,向觀眾講述南京大屠殺前後10餘個受害家庭(族)的生活狀況。
  • 「鐘聲」與「留言」裡的家國情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新華社南京12月11日電題:「鐘聲」與「留言」裡的家國情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數據報告新華社記者蔣芳、邱冰清每天12名觀眾敲響13聲「和平大鐘」,每年很多參觀者留言書寫和平寄語,今年以來新徵集
  • ...與「留言」裡的家國情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新華社南京12月11日電 題:「鐘聲」與「留言」裡的家國情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數據報告  新華社記者蔣芳、邱冰清  每天12名觀眾敲響13聲「和平大鐘」,每年很多參觀者留言書寫和平寄語,今年以來新徵集2700餘件(套)史料文物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儀式,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2020年8月15日,江蘇南京,當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升國旗儀式,撞響和平大鐘,紀念「8·15」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5周年紀念日。8月15日,江蘇南京,當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升國旗儀式,撞響和平大鐘,紀念「8·15」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5周年紀念日。8月15日,江蘇南京,當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升國旗儀式,撞響和平大鐘,紀念「8·15」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5周年紀念日。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下半旗儀式_新華報業網
    83年前的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在長達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30萬同胞慘遭殺戮。  83年過去了,南京城牆上的彈孔依舊清晰可見,江東門「萬人坑」的累累白骨尚在,但再多的文字也難以真正記錄大屠殺發生時的悲慘與殘酷。
  • 南京17個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叢葬地舉行悼念儀式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今天上午,除了在公祭日主會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悼念儀式外,南京的17個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叢葬地,也同步開展悼念活動。就在10時01分的時候,在南京城的17個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叢葬地都同步舉行了悼念儀式。這些叢葬地都是當年侵華日軍開展集中屠殺和死難者遺骸掩埋的場所。來自南京市鼓樓區的中小學生,企事業單位,政府工作人員和附近百姓近200人在位於長江邊的中山碼頭叢葬地開展悼念活動。 1937年12月16日和12月18日,侵華日軍在這裡先後分兩批搜捕上萬人到這裡集中屠殺。
  • 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12月12日,一名小學生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漢中門外遇難同胞紀念碑前鞠躬。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來臨之際,江蘇南京多地舉行活動,悼念遇難同胞。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新華社發(劉建華 攝)12月12日,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叢葬地(正覺寺),參加悼念活動的小學生向遇難同胞紀念碑獻花。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來臨之際,江蘇南京多地舉行活動,悼念遇難同胞。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將18萬件藏品數據化,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全新升級
    現代快報訊(記者 張瑾 杜雪迎)為逝去的倖存者熄滅一盞燈、利用 AR 技術 " 復原 "
  • 血證:揭秘36年前中國首次關於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全面普查詳情
    1984年春,全南京開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受害者、倖存者、目睹者普查,這也是1937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發生後,中國第一次展開關於這一歷史事件的詳細普查。僅楊新華所在雨花臺一區就普查出活見證人1138位,有採訪和記錄在案價值的365位。
  • 南京五臺山大屠殺叢葬地:共埋葬254具遇難遺體
    南京五臺山大屠殺叢葬地:共埋葬254具遇難遺體 2014-11-28 08:15:36  五臺山叢葬地內的紀念碑。 劉瀏 攝  五臺山是南京市中心最為重要的群眾體育健身場館所在地,不過很少有人知道,在幾座體育場館的中心位置,還有一座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
  • 侵華日軍之子在廣島講述南京大屠殺
    追尋折磨父親的戰爭記憶——侵華日軍之子在廣島講述南京大屠殺新華社記者華義1945年8月6日,一顆原子彈從天而降,廣島從此成了一座悲情城市,而在那8年之前,從廣島等地啟程侵略中國的日軍在中國製造了南京大屠殺。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家祭 曾目睹日軍拿活人當槍靶
    12月10日,工作人員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頂部安裝國家公祭牌匾。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儀式將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舉行,屆時南京將舉行各種形式的悼念、和平法會、燭光祭等活動。
  • 南京遇難同胞叢葬地擺滿鮮花,揭秘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近日,南京多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及紀念地,大量南京市民前往並自發舉行悼念活動,紛紛為遇難同胞獻上鮮花,表達哀思,不忘國殤,珍惜和平。這場臭名昭著的惡行,在近百年內令無數人感到無比震驚和氣憤。 天網恢恢,日本人的惡行,被坐落於南京建鄴區的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如實揭露了出來。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預約參觀首日 進館要做到「四個...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預約參觀首日 進館要做到「四個必須」2020-03-22 10:15來源:新華網    必須實名預約,必須攜帶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身份證件,必須出示綠色「蘇康碼」,必須戴口罩……3月21日上午8點半,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恢復開放,首批預約觀眾入館參觀,這也是該紀念館免費開放16年來首次實行實名預約免費參觀。
  • 學者多年"點數"南京大屠殺屍體 提供遇難人數實證
    圖為孫宅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 記者 馮芃攝  人物簡介:孫宅巍,1940年10月出生,196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現為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顧問、  「為編寫《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稿》搜集資料時,不僅緊張勞累,而且心情沉重。那些血淚的訴說、慘痛的場景,常使我不忍卒讀,熱淚盈眶。」近日,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顧問孫宅巍與記者談起當年的研究工作,依然難掩激動之情。  作為南京大屠殺史研究的權威學者,孫宅巍從1983年調入「南京大屠殺」編史籌備小組開始,已經在這個領域埋首31個春秋。
  • 國家公祭日,寫下親子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記憶
    我在20年前來過南京,那還是我小學時學校組織的夏令營,在為期7天的旅程中,我們幾乎到過了南京的每個著名景點,獨獨我的記憶故事沒有被輸入過這個最為舉世聞名的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現在想來,想必也是當時老師們細密的心思,怕我們尚小的心靈,無法擔負起這種歷史創傷的沉痛烙印。
  • 2019年南京導遊考試視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導遊考試英文視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