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仔仔(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分享)別在樹下徘徊,別在雨中沉思,別在黑暗裡流淚,向前走,不要回頭。
眾所周知,越南和中國是「鄰居」,多年來仰仗優越的地理位置,與中國展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一直以來,越南都是中國主要的進出口貿易夥伴之一,2019年時越南對華出口超過了4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72億元),毫不誇張地說已成為其經濟主要來源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中國疫情趨於穩定,國內市場需求度日益提升,不少產品也恢復正常的進口,這對於一些東南亞國家而言是一大好消息,積壓的庫存終於可以銷往國外。據了解,在運輸情況有所好轉的第一時間,越南便加大對華出口力度,一天內竟有45輛中國農產品運輸車進入越南市場採購產品。其中就包括75噸火龍果、50噸菠蘿蜜,短短幾天出口額就高達40億越南盾。
更加令人震驚的是,在全球出口萎靡的境況下,越南大米出口量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創下佳績,這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據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越南大米對華出口量達到了290噸,同比增長270%,中國成為越南第二大出口市場。然而,越南在華賺了900億後,竟對華部分商品發起調查,這已經是2020年的第4次!
事情是這樣的,根據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7月1日發布的消息,越南工貿部與上月29日正式做出決議,應越南精煉糖產業代表申請,對原產於中國和韓國的高果糖玉米糖漿啟動調查。實際上,對於越南提出的反傾銷調查,我們早已是「習以為常」,自前段時間的聚酯長絲紗線、味精、聚丙烯薄膜之後,這已經是今年第4起調查。
根據之前調查經常來看,只要是發出聲明稱要對某個國家的產品發起調查,最後的結果如出一轍,最終他們會以加收費用收尾。如此一來,中國生產的高果糖玉米糖漿在越南的市場競爭力將下降,因為對外銷售價格增加,必然會失去一部分消費者。對於越南的一次次調查,真的不知道他們這樣做的意義在哪兒?一邊想著讓中國買家購買產品,一邊又對中國產品啟動調查,這些不厚道行為早晚會「斷了自己財路」。
對於越南三番兩次對中國產品啟動調查的目的,我是這樣想的:早在4月份之前,越南便與歐盟達成協議,兩者將共同在未來十年內逐漸降低雙方貿易99%的收費費率,直到降為0%。此消息不免讓人覺得越南另攀高枝,中國市場對其已經不再是唯一,自由貿易會為越南提供又一個龐大的市場,所以才有了之前的錯誤舉動。
其實,我們早就想到越南會往歐美國家靠攏,只是沒想到越企那麼迫不及待的表態,接連四次對中國商品收費,是為了儘快給歐盟市場騰出市場嗎?真的是讓人預料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