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倒兩任總統的檢察官,一夜間成下屆總統最熱門人選,韓國發生了什麼?

2020-12-11 中國青年網

震驚朝野的「秋尹之爭」幾輪鬥法之後,尹錫悅不僅未受影響,還順勢成為下屆韓國總統的熱門人選。

矢志改革的文在寅,罕見出面公開道歉,起因竟是一場由心腹引發的政府內鬥。

12月7日,文在寅就「秋尹鬥法」導致政壇混亂向國民公開致歉,並表示「希望混亂的局勢不會持續,而是成為韓國發展道路上的陣痛」。

所謂的「秋尹鬥法」,指的是最近幾個月韓國法務部長秋美愛和檢察總長尹錫悅之間爆發的衝突。而率先引發這場衝突的秋美愛,正是幫助文在寅推進司法改革的「排頭兵」。

自入主青瓦臺以來,文在寅就把司法改革作為執政首要目標,特別是對集搜查權與公訴權於一身的傳統檢查官制度的改革,被列為重中之重。他認為,必須收緊檢察官的權限,才能避免韓國政壇無休止的爭鬥。

此前幫文在寅推動改革的前司法部長曹國在去年的「法檢之爭」中倒下了,換了更為強勢的秋美愛繼續坐鎮改革。但隨著改革推進,檢察部門頻繁遭遇衝擊,作為檢察總長的尹錫悅開始反擊。

令人頗為意外的是,幾輪明爭暗鬥下來,尹錫悅不僅未受影響,還順勢成為下屆韓國總統熱門人選,民調指數高出執政黨候選人好幾個百分點,這樣的形勢更讓文在寅的改革大計前途未卜。

·從左至右依次為秋美愛、文在寅和尹錫悅

拿「大總管」開刀引抗議

11月24日,韓國政壇出現了史上罕見的一幕。

法務部長秋美愛在當天下午6點出現在首爾高等檢察廳記者站,並親自宣布:「通過監察已確認,尹錫悅存在很多重大不法行為,法務部決定對其進行懲戒並停職調查。」

據悉,秋美愛對尹錫悅的指證是,其涉嫌在2018年11月同當時涉案的《中央日報》社長洪錫炫進行不正當會面,違反檢察倫理綱領。此外,尹錫悅還被指涉嫌非法伺察法官,妨礙監察和偵查,違反政治中立原則。

尹錫悅隨即表示,自己作為檢察總長盡職盡責,捍衛政治中立問心無愧,對於法務部的不當處分將以法律手段追究到底。

第二天晚上,尹錫悅向法院提出「中止執行停職命令」的申請,並在次日又針對秋美愛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其撤銷停職檢查命令。

·秋美愛

檢察總長是檢察機構的「大總管」。當家的出事了,檢察官們也坐不住了。他們連續多日召開內部會議,集體對政府施壓,指責秋美愛的決定不當,是違法行為。

據韓媒報導,這是繼2013年時任檢察總長蔡東旭辭職事件(蔡東旭當時因私生子一事引咎辭職)後,時隔7年再次發生檢察官集體抗議事件。

檢察總長和法務部長「鬥法」,檢察官集體抗議,事態發展超出了文在寅政府的控制範圍。

·尹錫悅

11月30日,韓國總理丁世鈞在與文在寅進行每周例行會面時提到,「秋尹兩人的矛盾給政局帶來了很大壓力,我們希望尹錫悅最好主動辭職,如果事與願違,有必要考慮他和秋美愛一起辭職的方案」。

秋美愛是文在寅的得力幹將,在司法改革上衝鋒陷陣。若秋美愛辭職,文在寅不僅會失去一名愛將,還會為司法改革增添不確定因素。

為此,文在寅不得不打破數天來的沉默,公開發表講話,要求公職人員「擁護共同體利益而不是所屬部門利益,以先公後私的姿態克服危機,開拓劇變的時代」。

儘管文在寅並未在講話中提及秋尹兩人的名字,但有分析認為,這是總統有意要給政治僵局畫上句號,防止檢察系統出現更大動蕩。

12月1日,韓國法院做出裁決,暫停秋美愛發出的針對尹錫悅的停職檢查命令。至此,「秋尹鬥法」以尹錫悅成功返崗作為結束。

把總統送進監獄的人

為何文在寅要對檢察系統「下狠手」?

在韓國,政治體制實行三權分立,由行政、立法和司法三部分組成。其中,檢察廳雖隸屬司法部,卻是一個相對獨立、缺乏制衡的系統。

另外,因韓國實行的是檢察引導偵查制度,案件都是以檢察官個人名義完成的,所以檢察官的權力凌駕於警察之上,是否調查、如何取證,都是檢察官說了算,警察只能輔助檢察官進行偵查,不能脫離檢察官獨立辦案。

·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

對於自己負責的案子,檢察官們可以獨立偵查、獨立判斷並作出決定。在案子宣判前,他們甚至還可以撤銷或改變控罪。上司只能對案件提出建議,但無權改變檢察官的決定。

在這種體制下,一旦檢察官想要調查誰,再大頭銜的人也無處遁形。

為查辦涉及政府高官的貪腐案件,韓國各個地方檢察廳內均設有專門的肅貪反腐機構——特別搜查部,韓國的最高檢察機關大檢察廳還專門設置了「中央搜查部」。

中央搜查部在韓國政界的肅貪反腐方面「戰功赫赫」,其中最有名的要數韓國前總統全鬥煥與盧泰愚貪汙案,以及前總統盧武鉉涉嫌於2002年總統選舉期間違反政治獻金法案件等。另外,為偵辦一些重大案件,大檢察廳也會成立特別檢察組,樸槿惠事件的特別檢察組就屬此類。

·韓國前總統全鬥煥(右)和盧泰愚並肩受審。

多年來,檢察官獨攬大權的機制一直讓各方不滿,還有人擔心官商勾結導致腐敗滋生。被曝光的相關貪腐案件層出不窮,有高級檢察官金光浚涉嫌收受巨額賄賂的,還有檢察官威逼利誘女嫌犯發生性關係的,這些事一度在韓國國內引發震動,直接導致前檢察總長韓相大辭職。

韓國此前有過幾次司法改革,但都收效甚微。這一次,文在寅狠下決心要搬動這塊大石頭,目的是將案件原始偵查權和終結權移交警方,讓警察與檢察官相互制衡、相互協作。

可改革之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文在寅的改革,削弱了檢察總長的權力,引發尹錫悅的不滿。

畢業於首爾大學法學系的尹錫悅於1991年通過律師資格考試,之後進入司法研修院成為第23期學員。1994年,他的檢察官生涯正式開啟,先後在大邱、春川、水原等地方檢察院工作,並逐級升遷。

2013年9月,時任「國情院幹涉選舉案」特別檢察組組長的尹錫悅,因「違反程序」拘留國情院職員而遭降職,被貶到地方檢察院工作。8個月後,他在國會法制司法委員會作證時說,自己當時被上司、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檢察長曹永昆威脅「不要再查」。他因不理會威脅,才被降職。

此事過後,尹錫悅雖在檢察系統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排擠,但也因此樹立了剛正不阿的個人形象。

·尹錫悅

2017年3月10日,樸槿惠因「親信幹政門」下臺。2個月後,文在寅當選總統並就任。5月19日,他直接任命尹錫悅為檢方核心要職——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廳長。

「臥薪嘗膽」的尹錫悅上任後,集中經辦了樸槿惠「親信幹政門」案件、李明博貪腐案等,在打擊貪汙腐敗方面立下漢馬功勞。

2019年7月16日,文在寅任命尹錫悅為新任檢察總長。青瓦臺在介紹尹錫悅的任命背景時表示,其作為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廳長,「成功完成『親信幹政門』等案件相關調查,受到檢察廳內部人士和民眾的信任」。

彼時,「備受信任」的尹錫悅可能沒有想到,此後司法改革的矛頭正好指向了他所在的檢察總長職位。

「隔空鬥法」改變大選局勢?

在文在寅推動的這場牽動各方利益的司法改革中,前後兩任法務部長頻頻碰壁。

去年9月9日,文在寅任命沒有檢察官從政經驗的前青瓦臺秘書室首席秘書曹國為法務部長,希望擺脫檢察官思維的曹國,可以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愛將」曹國起初也不負重託,短時間內敲定了削減檢察官特殊搜查職能的改革方案,促使檢察院頒布了禁止公開傳喚、廢除深夜調查、強化律師協助權等相關條例。

然而,曹國的高效率工作卻讓檢察機關內部極為不滿。

很快,他被爆出子女偽造證書入讀名校、妻子投資私募基金等負面新聞,並逐漸發酵,引發民眾抗議遊行。檢察機關順勢展開對他的搜查取證,並向法院申請批捕,促使其最終選擇辭職。

·曹國(左)和尹錫悅

曹國的下臺,讓文在寅改革的決心一度受到巨大衝擊。不過,文在寅愈挫愈勇,選擇再次發力。

曹國下臺後的第81天,文在寅任命在檢查系統工作過、向來以手段強硬著稱的秋美愛為繼任者。

秋美愛一上臺就對檢方高層32名檢察長級別幹部進行了人事任免,其中包括曾指揮調查曹國案的反腐重案部長、統籌曹國案的首爾中央地方檢察長。這些人表面上被調崗,實際上相當於升任閒職、明升暗貶,而他們中相當一部分正是檢察總長尹錫悅的參謀團隊成員。有韓媒表示,這一舉動相當於「架空尹錫悅」。

秋美愛的「大換血」舉動,惹怒了尹錫悅。今年9月,秋美愛之子被曝光服兵役期間違規休假,在野党進而要求秋美愛辭職。檢方對此事進行了調查,但最終沒有發現證據,決定不起訴秋美愛。

逃過一劫的秋美愛,自然不肯放過尹錫悅。針對尹錫悅的停職檢查命令,直接將兩人的鬥法推向高潮。

·秋美愛(左)和尹錫悅

有政界人士說,秋尹兩人的「隔空鬥法」,已經到了「一睜眼就能收到法務部長和檢察總長對立的推送消息」的地步。而文在寅最終選擇公開道歉,也是希望能為此事做一個徹底的了結。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頻頻被捲入輿論漩渦的尹錫悅,反而因為挑戰青瓦臺,成了下屆總統候選人中的有力競爭者。

據多家民調數據顯示,自11月24日遭到停職處分後,尹錫悅的支持率大幅攀升,與執政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洛淵、京畿道知事李在明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勢,成為2022年總統競選最熱門人選之一。與此同時,文在寅的民調支持率也在「秋尹之鬥」期間創下新低。

·從左至右依次為尹錫悅、共同民主黨黨首李洛淵和京畿道知事李在明

明年7月,尹錫悅的檢察總長任期即將結束。目前,在野黨方面正在積極拉攏他。畢竟,與其讓尹錫悅分散總統選票,不如早點爭取過來做自己人,加大總統選舉獲勝的籌碼。

文在寅當初起用兩位心腹做司法部長,是為了促進司法改革,如今卻頻頻陷入僵局,令自己的民調也跌到歷史最低點,實屬意想不到。不過,就算前方困難再大,也擋不住他改革的決心。畢竟,在他看來,要終結韓國政壇無休止的爭鬥,這是必須邁出的一步。

(來源:環球人物)

相關焦點

  • 扳倒兩任總統的檢察官,一夜成下屆總統最熱人選,韓國發生了什麼?
    震驚朝野的「秋尹之爭」幾輪鬥法之後,尹錫悅不僅未受影響,還順勢成為下屆韓國總統的熱門人選。矢志改革的文在寅,罕見出面公開道歉,起因竟是一場由心腹引發的政府內鬥。12月7日,文在寅就「秋尹鬥法」導致政壇混亂向國民公開致歉,並表示「希望混亂的局勢不會持續,而是成為韓國發展道路上的陣痛」。
  • 秋美愛弄巧成拙,尹錫悅因禍得福,成為下屆總統熱門人選!
    按照法律人士的說法,韓國建國以來,這是法務部首次這麼玩! 編輯 在秋美愛出手之後,韓國檢察官團結起來,對秋美愛發起反擊。而韓國執政黨和在野黨,也因此鬧了起來。
  • 民調:韓國總統大選兩大熱門人選民望不相上下
    韓聯社9月1日消息,韓國民調機構Realmeter1日發布的一項數據顯示,執政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洛淵以24.6%的支持率成為下屆總統最熱門人選,京畿道知事李在明以23.3%緊隨其後。兩人間的差距曾一度拉至25個百分點,現縮小至1.3個百分點。具體來看,李洛淵的支持率今年4月首超40%後持續下滑。按地區和年齡分布來看,其主要支持地區光州市和全羅道跌幅較大,而在大邱市和慶尚北道、京畿道、仁川市以及20-49歲人群中的支持率均有所下降。
  • 影片《南山的部長們》,在韓國當總統才是最危險的職業
    韓國的電影向來是以敢拍出名,拍攝了許多暗殺或政治鬥爭為題材的電,比如金秀賢主演的影片《隱秘而偉大》,樸贊鬱的主演的《共同警備區》,薛景求主演的《實尾島》,黃政民主演的《特工》等等,都是此類電影的佼佼者。《南山的部長們》也是一部「什麼都敢拍」類型的政治電影,他是一部根據同名的小說,改編成的電影,主體就是講述暗殺事件發生的前四十天發生的事情。
  • 文在寅民意探底,韓國人已著眼下屆總統
    幾乎韓國每一任總統的下場都如「魔咒」一般十分悽慘,這可以說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了。韓國前總統盧武鉉跳崖自殺,李明博入獄坐牢,上一屆韓國女總統樸槿惠年近70歲,也依然身陷囹圄。昔日總統的悲慘下場,對文在寅而言不得不說是一個警鐘。
  • 李家成:樸槿惠被罷免警示韓國下屆總統
    3月10日,韓國憲法法院八名法官一致決定並宣布罷免樸槿惠總統。樸槿惠由此成為韓國歷史上第一位被彈劾下臺且任期未滿的現任總統,任期創下總統支持率最低的記錄。而憲院首次做出了罷免現任總統的歷史性判決,這將作為韓國民眾團結一致審判弄權幹政勢力的起點而載入史冊。
  • 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是在這個國家當總統
    在他任期內,儘管韓國經濟總量從世界排名第10倒退到第13位,並且韓國平均房價上漲55%。在民眾極度失望聲中,盧武鉉黯然下臺,右派的李明博當選新一任總統。李明博此前擔任過首爾市市長,但受到盧武鉉處處壓制。李明博上臺後,一方面通過扶持財閥發展經濟,另一方面開始在盧武鉉身上「找茬」。
  • 在韓國從政有多危險?11任總統都不得善終,被刺殺或監禁太常見
    剛剛死亡的首爾市長也曾經被人們視為是下屆總統的有力角逐者,這樣突然的身亡讓人想起了韓國政壇上抹不去的陰影,那就是每位韓國總統都不會有好下場的詛咒。而這個詛咒好像每次都會靈驗,我們就拿最近的上屆韓國女總統樸槿惠來說,她因為親信幹政的問題在任期內慘遭彈劾,最終獲罪,而和她下場相似的有因貪汙受賄被判刑17年的第十任總統李明博,而第五任總統全鬥煥和第六任總統盧泰愚也都因為各種原因吃過牢飯。
  • 下一任韓國總統會是誰?四大候選人競爭力PK
    12月9日,樸槿惠彈劾案通過後,誰將成為下一任韓國總統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韓國最新民調顯示,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文在寅、在野黨國民之黨前聯合黨首安哲秀,還有突然殺出的「黑馬」城南市市長李在明都是下屆總統寶座的有力競爭者。下面小編就來為您比較一下他們競爭力如何!  文在寅——盧武鉉密友
  • 美國下屆總統基本鎖定,美民眾歡呼:眾望所歸
    作者:書南/編輯:弘文全文944字,閱讀約需2分鐘美國大選還有幾天時間就要正式開始了,誰能夠最終獲得總統寶座是外界關注的焦點問題。從支持率來看,川普仍舊落後拜登11個百分點,美國下屆總統基本鎖定,民眾歡呼這是眾望所歸。
  • 外媒攬要 | 11月30日晚報:拜登和哈裡斯周一開始聽取總統每日簡報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11月9日至27日期間,美國每六天新增100萬確診病例。美國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1324萬起,累計死亡病例超過26.6萬起,兩項數據均居全球之首。&nbsp&nbsp&nbsp&nbsp5、拜登將提名迪斯為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nbsp&nbsp&nbsp&nbsp紐約時報:消息人士說,美國候任總統拜登計劃提名布萊恩?迪斯(Brian Deese)為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迪斯在歐巴馬任內擔任白宮高級顧問。
  • 韓國法務部作出重磅決定,文在寅萬萬沒想到
    據中新網12月16日報導,當地時間15日,韓國法務部檢察官懲戒委員會最終認定尹錫悅的四項懲戒理由成立,對其作出停職兩個月的處分決定。 這是韓國憲政史上首次檢察總長受到懲戒處分。該處分最終還需提交韓國總統文在寅批准執行。
  • 希拉蕊紐約參加頒獎典禮 被稱「下屆總統」
    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左)3日在紐約市出席「金頂獎」頒獎典禮,被設計師德拉倫塔(右)稱為「下屆美國總統」。有獲獎嘉賓當天還稱讚她將成為下屆美國總統。據報導,「金頂獎」,堪稱時裝界奧斯卡獎,頒獎典禮也雲集了全美頂尖時裝設計師。 在紐約林肯中心,希拉蕊將該獎最高榮譽「創始人獎」頒給她的「摯友」德拉倫塔(Oscar de la Renta),現場觀眾紛紛起身鼓掌。德拉倫塔隨後致詞表示,他認為希拉蕊會是下一任美國總統,全場再度響起熱烈掌聲。
  • 誰是新一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成熱門人選
    美聯儲的未來主席人選被認為是影響全球經濟和資本市場的不確定因素之一,儘管下一屆美聯儲的掌門人尚未最後拍板,但近期有關新任美聯儲主席人選問題已經是海外市場最大的焦點。
  • 大勝的文在寅,會成為韓國第一個「善終」的總統嗎?
    相似的人生經歷和共同的政治理念使得兩人很快成了無話不談的哥們,也成了戰鬥在政治前線的人物。兩人在釜山合夥成立了律師事務所,一起約好做「乾乾淨淨的律師」,為勢弱群體發聲。韓國有一部電影叫《辯護人》,講得就是盧武鉉和文在寅做律師時發生的真實事件。
  • 韓國總統為啥都沒好下場?
    說到歷代韓國總統的結局,實在是令人噓唏,有的人最後提桶跑路的,比如韓國一代目總統李承晚,就帶著家當跑路到美國夏威夷了;也有死於非命的,比如漢江奇蹟締造者樸正熙,就死在親信槍下;更有坐牢的,比如樸正熙的長女樸槿惠,因為閨蜜門進去了;還有走投無路的,比如知名律師出身的盧武鉉,就選擇的山崖一躍。那麼韓國總統怎麼都沒有好下場呢?
  • 李家成:潘基文棄選 韓國下屆總統大選格局面臨重新洗牌
    2月1日,韓國政壇爆出一個威力無比的政治原子彈。卸任回國的短短3周後,志在「許身報國」的潘基文在國會舉行記者會並表示,放棄實現「政治變革」和「國家和諧」的決心,不參加下屆韓國總統競選。潘基文表示,對政壇部分陳腐狹隘的利己主義感到極度失望,認為與他們同行毫無意義。
  • 青瓦臺的總統秘書:「閨蜜門」背後的韓國政治生態痼疾
    復旦大學韓國問題專家孫科志教授對韓國政治頗有觀察,他說,青瓦臺的首席秘書們對政治的影響很大,而秘書「出事兒」也並不鮮見,青瓦臺的秘書濫用職權、利益輸送等這樣的事兒,幾乎每個總統任上都曾有發生。這是韓國政治生態的一大痼疾。那麼,青瓦臺的首席秘書們究竟是些什麼樣的人物?這一痼疾背後又有何歷史文化背景?澎湃新聞記者就這些疑問採訪了孫科志教授。
  • 韓國新總統會是誰
    潘基文:有意「許身報國」  潘基文20日在紐約召開新聞發布會說,如果他過去十年任聯合國秘書長的經歷對韓國發展有益的話,他將「許身報國」,並作好「燃燒自身也在所不惜的準備」。潘基文表示,「政黨和派別不重要」,不排除與韓國政治人士聯合的可能。
  • 「全球最危險的總統」!韓國前總統樸槿惠將終審,或坐牢至103歲
    (樸槿惠,可能會一直坐牢坐到103歲)樸槿惠(),是韓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統,也是韓國首位"二代總統"(其父親樸正熙也是總統,後遇刺身亡),一生未婚且膝下無子女的她,在就任總統伊始被韓國民眾贊為"韓國的柴契爾",韓國媒體更是將其稱之為"嫁給韓國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