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軍艦島」是旅遊景點還是勞工地獄?歷史會告訴你!【在日烏託邦】

2021-01-15 在日烏託邦


募集/轉讓/搬家/法務/出張/內裝/出租等 

在日生活全包括,關注我在日生活無憂。



在日本長崎附近的海中,有一座名叫端島的島嶼因為形似軍艦被稱作軍艦島。這座島嶼是當地的著名景點,並且在2015年作為日本「明治工業革命遺址」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但是,除了這些讓日本感到驕傲的歷史,還有一段過往卻被日本政府有意隱藏了起來。



開往軍艦島的客船經常滿員。有時候客船會因為風浪太大無法靠岸而直接返航,而島上現在其實只有一條200米長的步道向遊客開放。


軍艦島 導遊:從這裡眺望海上的景色很美,我登上過樓頂,長崎的美景一覽無餘,真是個好地方。


在導遊的介紹中,眼前一口口廢棄的礦井是曾經產出大量煤炭的榮耀,密集的廢墟支撐了日本近代工業的發展。


1810年代,日本在軍艦島發現了儲量巨大的優質煤礦,沒過多久,日本三菱公司買下了這座島,把這裡打造成重要的煤炭產地。大批工人一度拖家帶口生活在島上,軍艦島的人口密度一度是東京的9倍。


隨著石油逐漸取代煤成為日本的主要能源,1974年,三菱放棄了軍艦島,這裡幾乎一夜之間變為無人島。之後幾十年的海水腐蝕無人打理,把軍艦島變成以廢墟為特點的旅遊景點。


但是,所有關於這座小島的官方介紹都從19世紀突然跳到了二戰以後。


長崎和平資料館副理事長 新海智廣:現在日本政府的立場是,儘量不讓大家知道歷史陰暗的一面,只公開日本榮耀的歷史,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新海智廣先生不是軍艦島歷史的親歷者,卻是一位記錄者。他在20多年前偷偷登上了一次軍艦島,發現了三菱留下的勞工名冊,顯示在二戰前和二戰期間,島上有200多名中國勞工和500多名來自朝鮮半島的勞工。


長崎和平資料館副理事長 新海智廣:現在已經沒有了痕跡,以前在這棟樓的後面有兩棟建築,住著204名中國人,非常狹窄一個房間裡擠了很多人。


新海先生從1980年代開始研究日本強徵勞工的問題,去中國和韓國採訪了二戰勞工。


勞工的生活有多艱苦,生活在和平時期的我們可能聽再多的描述都難以感受。只能看著深不見底的礦井,試圖去想像每天下到差不多深1000米,溫度30度以上,溼度達到95%的礦井裡挖煤是怎樣一種體驗。


長崎和平資料館副理事長 新海智廣:每天兩次,交替工作12小時,有各種工作,比如推車、填補挖出煤炭之後的空洞等,都是重體力勞動,非常殘酷。但吃的卻只有極少的窩頭,骨瘦如柴,兩三個月體重會減十公斤左右。


而在日本管理者眼裡,這些外國勞工都沒有名字,只有上了島就給他們標記上的編號。


長崎和平資料館副理事長 新海智廣:勞工當中有農民,有學校老師,有商人,也就是說不只是俘虜,雖然也有戰爭俘虜被帶到這裡,但更多是被綁架來的普通農民。


大財閥明目張胆地強徵外國勞工,可以說是當時的日本政府促成的。1942年11月,東條英機任首相的日本舉行內閣會議,通過了《華人勞工移入日本內地相關事項》的內閣決議,一年多以後,東條內閣又通過「加快華人勞工移入內地」的決議。在兩份文件的指示下,大批中國勞工被強徵到日本,由日本厚生勞動省分配到35家公司的135個作業場所。日本外務省承認的強徵中國勞工的數量超過4萬人。


當時的日本工商大臣是強徵外國勞工的最高責任者,他的名字叫岸信介。他的外孫是日本現任首相安倍晉三。


長崎和平資料館副理事長 新海智廣:(日本政府)必須正確認識歷史;我認為日本過去犯了錯誤;日本政府應該承認;並承諾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


歷史的另一面被保存在了長崎和平資料館裡,這裡展示了日本政府承認強徵勞工的材料,當時的照片,還有勞工的證言。只是,軍艦島是熱鬧的,資料館卻是冷清的,一個下午的時間,我們只遇到了一位客人。能說出那段歷史的親歷者越來越少,但是,他們的名字全部掛在了牆上。


從長崎的海岸往外看,不只有軍艦島,還有其他島嶼和地區也存在類似的強徵勞工的情況。其實,在明治工業革命遺址申遺的過程中,日本政府承認存在「強徵大量外國勞工在惡劣環境中勞作」,並承諾在世界文化遺產的介紹中會提到這些人。但是至少到現在為止,我們在軍艦島和介紹材料中沒有看到一個字的相關介紹。不過,房屋可能會變成廢墟,但是歷史不會。



✿往期精彩✿


黑科技出世!日本有增進記憶力的口香糖了?!【在日烏託邦】

日本小孩的選擇,讓所有人為之動容!【在日烏託邦】

天氣貼士:   3月1日

氣溫 5℃--20℃, 小雨轉晴

關注天氣,更關心你!

募集/養生/考研/留學/講座/法務/支援中心/轉讓/出張..

生活有我無憂,努力打造在日華人最全綜合信息平臺!

相關焦點

  • 「軍艦島」是旅遊景點還是勞工地獄?揭開日本強徵勞工歷史
    在日本長崎附近的海中,有一座名叫端島的島嶼因為形似軍艦被稱作軍艦島。這座島嶼是當地的著名景點,並且在2015年作為日本「明治工業革命遺址」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但是,除了這些讓日本感到驕傲的歷史,還有一段過往卻被日本政府有意隱藏了起來。
  • 軍艦島是旅遊景點還是勞工地獄?日本學者揭黑暗歷史
    在日本長崎附近的海中,有一座名叫端島的島嶼因為形似軍艦被稱作軍艦島。這座島嶼是當地的著名景點,並且在2015年作為日本「明治工業革命遺址」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但是,除了這些讓日本感到驕傲的歷史,還有一段過往卻被日本政府有意隱藏了起來。開往軍艦島的客船經常滿員。
  • 電影《軍艦島》,重現日本殘害勞工的悲慘歷史,敬佩!
    這就是日本著名的鬼城—端島,又稱軍艦島,位於日本長崎海岸西南,劇長崎港18公裡,是日本的主要煤礦產區,為日本工業輸出了大量的煤炭。《軍艦島》電影,基於二戰爆發後日本由於勞動力短缺,強徵大量中國和韓國勞工前往軍艦島日夜不停,強行勞作這一段歷史,經過導演柳承莞改編而成。電影真實的再現了當時勞工的真實生存環境:食不果腹的勞工,在深達近千米的礦坑中,頂著高達40度的高溫,日夜不停的勞作,期間還經常被監工虐待,毒打。
  • 日本軍艦島申遺成功兩周年 這曾是埋葬中韓勞工的地獄
    據參考消息官方微信(ckxxwx)19日消息,今年,是日本「軍艦島」申遺成功兩周年,這是一座被一些旅遊者譽為「天堂」的地方。 對這片「明治工業革命遺址」,日本方面表示,島上的23個明治時代的工業設施幫助日本成功實現了從封建經濟到現代經濟的飛躍。
  • 這個被稱作「天堂島」的日本旅遊勝地,曾經是殘殺中國勞工的地獄
    軍艦島在日本,有這樣一個迷人的島嶼,它是日本旅遊必去的景點之一,這個島氣候宜人,風景獨特,四周是海,與外界隔絕,仿佛一個世外桃源,它還被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凡是去過的人,都對它讚不絕口近年來,軍艦島被日本政府開發成了一個旅遊景點,每年全球有數以萬計的遊客前來旅遊,那座建於100年前、日本近代化標誌的7層建築也成為這座島上最知名的景點。
  • 日本的軍艦島, 原來是一座與千千萬萬外國勞工相關的地獄島
    2015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日本申報的「明治工業革命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包括煤礦、造船廠以及鋼鐵廠等23處設施,遍及長崎、福岡等8個縣,其中就包括軍艦島的煤礦坑等爭議地點,引發了中國和韓國的抗議。軍艦島位於日本長崎,外形很像一艘軍艦《軍艦島》電影引發的風波軍艦島真正為國內廣大網民所熟知,恐怕還是源於韓國拍攝的一部電影——《軍艦島》。
  • 宋仲基孤身闖入軍艦島拯救勞工,日本人太無恥竟不承認此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抓走了包括中國、朝鮮等4萬多公民,強徵到日本軍艦島做工。軍艦島全島1.8公裡,形狀酷似一艘軍艦。儘管現在「軍艦島」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但在當時,軍艦島不得不說是一座地獄島!
  • 探訪日本沾著中國勞工鮮血的"軍艦島"
    在世界文化遺產審議的過程中,日本承認「違反本人意志,徵用朝鮮半島等地大量勞工在惡劣環境中勞作」並承諾將採取一定措施在遺產介紹中提到「犧牲者」。一個月過去了,記者8日走訪曾經有中國和朝鮮勞工工作過的遺址之一、位於長崎市的「軍艦島」,發現在「軍艦島」遺址的文字介紹和現場解說中很難找到受害勞工的資料。
  • 軍艦島:日本滅絕人性的地獄島 揭開中韓勞工的血淚史
    從1910年日本佔領朝鮮開始,當時的日本工業突飛猛進,急需大量勞動力 ,便強制中國和朝鮮的勞工被日本政府奴役,由於島嶼附近的海底富含煤炭,明治時期便有人上島開採,後一直由三菱石炭礦業公司負責經營。而在二戰時期的軍艦島則成了日本人驅使俘虜開採煤礦的基地,強制勞工必須在日本端島的小島上忍受難以置信的折磨並被奴役。
  • 關注 | 歷史之痛!日本軍艦島:美夢背後的罪惡
    《軍艦島》的故事發生在1945年,講述朝鮮勞工被強徵至日本端島(因形似軍艦,俗稱「軍艦島」),在惡劣的環境下從事苦力勞動,最後冒著生命危險出逃的故事。電影展現了朝鮮勞工經歷的苦難,揭開了日本刻意隱藏罪惡歷史的醜陋面貌。影片導演柳承莞說,《軍艦島》的首要目的是提供對歷史的問題意識,希望該影片能為觀眾帶來一段有力的觀影體驗。
  • 軍艦島:二戰期間日本強徵華工的縮影
    來源:國防部網 作者:徐無山 責任編輯:吳月明如果你是一個「廢墟控」的話,也許會將日本的軍艦島作為心目中的旅遊勝地。畢竟它有著眾多吸引人的頭銜:「世界十大現代廢墟」之一、「日本近代化的化石」、「世界上現存的最早的鋼筋混凝土建築群」、「鬼島」等等。從2009年作為景點開放,不到4年,遊客數量達23萬,為日本貢獻了近9億日元的收入。
  • 軍艦島申遺成功的背後:中韓勞工名副其實的地獄島
    人民網綜合報導 端島位於日本西南部,由於形狀酷似軍艦而又稱為「軍艦島」。在軍艦島被勘探發現擁有豐富的海底煤礦資源後,日本工業巨頭三菱集團於19世紀晚期買下了這座島嶼,對其進行開發。 然而,在熱火朝天的煤炭開發活動中,卻滿是來自中國和朝鮮半島的強徵勞工的心酸歷史。
  • 地獄島的真相,日本強徵數萬勞工挖煤,45度高溫下採煤20小時,死亡率...
    日本端島,俗稱軍艦島、地獄島同時,反映這段歷史的韓國影片《軍艦島》也在韓國和其它地區上映。日本的軍艦島,又被人稱作「地獄島」,比作人間地獄,那麼地獄島的真相是什麼?為何日本要刻意隱藏?海底煤礦溫度達到45℃,每天工作至少20小時,沒有完成指標會被痛打虐待。同時一旦生病就意味著死亡,勞工超過20%的死亡率,地獄島之名名副其實。小島四周都是海,很多逃跑的人都溺死了,軍艦島就是一個監獄。
  • 揭開日本「地獄島」的罪惡:影片《軍艦島》引關注
    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連日來,韓國電影《軍艦島》成為社會焦點。影片取材於二戰期間日本強徵朝鮮半島和中國勞工的黑暗歷史,上映8天觀眾即突破500萬人次。票房成功的同時,影片也引發了韓國社會對「軍艦島」問題的更多關注,要求日本方面停止「選擇性失憶」,正視歷史罪行。
  • 新華社:日本避談"地獄島"虐待勞工歷史 罪惡必揭開
    視覺中國 資料圖  最近,有關日本「軍艦島」的真相再次進入國際輿論視野,又一次引發中韓等國民眾對日本方面刻意隱瞞法西斯罪惡歷史的不滿。  二戰期間,大量來自朝鮮半島和中國的勞工被強徵到這座小島上勞動,受盡非人折磨,大量勞工被虐待致死。這座被韓國輿論稱為「地獄島」的地方,兩年前曾作為「明治時期的日本工業革命遺產」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日團體否認軍艦島煤礦徵用勞工存在強制勞動
    日方團體2日在日內瓦的聯合國歐洲總部舉行一場活動,介紹二戰期間在日本長崎市的世界文化遺產端島(軍艦島)煤礦的朝鮮半島勞工徵用情況。該團體在活動中強調,並不存在韓方所主張的強制勞動的活動。 據日本共同社7月3日報導稱,在日韓關係因被徵勞工問題趨於惡化的背景下,該活動稱將讓人們摒棄片面看法,從「親歷者的證言」中了解這段歷史。
  • 日本不惜隱軍艦島772名中國勞工慘死真相 向世界申遺
    日本不惜隱軍艦島772名中國勞工慘死真相 向世界申遺 日本在二戰時期犯下的罪行是令人深惡痛疾的,但日本總是用「失憶」的方式選擇漠視這段歷史,早在中國後清年代,日本就總是挑釁和侵略中國,從甲午戰爭到侵華戰爭,日本無不顯露出自己丑惡的吃人嘴臉,在中國犯下的惡劣行徑更有歷史資料為證,但日本對歷史的認知態度永遠持著一個毫不關己的態度。
  • 韓政府:韓國勞工被強徵到日本軍艦島是不爭事實
    ­  日本政府此前主張韓片《軍艦島》是創造的故事。對此,韓聯社報導稱,韓國外交部發言人趙俊赫2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無數韓國人曾被強徵到日本軍艦島並在嚴酷環境下勞役,這是不爭的事實。­  趙俊赫說,據他所知,該片導演透露這部影片從歷史事實中取材。他同時還表示,政府對已上映的電影內容發表評論不合適。
  • 一點學習-軍艦島,不應該被遺忘的歷史
    前陣子韓國電影《軍艦島》引起了中國網友的熱議,掀開了一段塵封的歷史。雖然因為劇情虛構等原因沒能引入中國,但是日軍強徵各國勞工送往軍艦島,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日本的勞動力根本不能滿足要求,怎麼辦呢?萬惡的日本軍隊想到了用強徵、欺騙的方法,迫使中國人和朝鮮人前去賣命。三菱公司在島上接連修建了宿舍、醫院等設施,但是生存環境極其惡劣。二戰期間,日軍強徵了4萬多名中國人到日本充當勞工,而其中3765人分配給三菱公司,他們被押上了船,送往軍艦島。
  • 曾埋葬中韓勞工的日本「天堂島」實為地獄
    點擊下方視頻,看看所謂「明治工業革命遺址」背後的殘酷真相↓↓端島位於日本西南部,由於形狀酷似軍艦而又稱為「軍艦島」。在軍艦島被勘探發現擁有豐富的海底煤礦資源後,日本工業巨頭三菱集團於19世紀晚期買下了這座島嶼,對其進行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