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公園
魯迅公園,原名虹口公園,位於上海市虹口區四川北路甜愛支路280號,佔地面積為28.63萬平方米,是中國第一個體育公園。
魯迅公園,原名虹口公園,位於上海市虹口區四川北路甜愛支路280號,佔地面積為28.63萬平方米,是上海主要歷史文化紀念性公園和中國第一個體育公園。
園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魯迅墓,魯迅紀念館,震撼近代史的尹奉吉義舉紀念地梅園。有山有水有瀑布,山水之間,堤橋相連,景色優美。總體上保留了英國風景園的特點。魯迅紀念館內陳列品重點表現了魯迅在上海10年的社會活動和文化生活。魯迅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6年魯迅逝世20周年時,魯迅墓由萬國公墓遷葬於此。魯迅公園還是上海最早用沙濾水的地方。
最早這裡是靶場後來劃分一部分出來作為公園1905年建好叫做「新靶子場公園」,1922改成虹口公園,1928年才對中國人開放是蘇州河以北地區最重要的休閒娛樂場所。1932年這裡發生轟動全國的「虹口公園炸彈案」事件。朝鮮抗日義士尹奉吉向主席臺投擲炸彈,炸死佔領軍司令白川、日本僑民居留團團長河端,炸死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駐滬領事村井、佔領軍軍艦隊長野村、師團長植田、領署書記官友野。
1937年「八·一三」事變後,上海(中國地界)淪陷,虹口公園全部被日軍佔領,並改名為「新公園」。由於此地是日本僑民居住集中的地方,中國人很少敢去公園。原公園靶子場東南部,則被日本人改建為「日本上海神社」,用來作紀念和追悼侵華日軍戰死官兵的靈堂。
戰勝利後,公園即由中國政府接管,改名為「中正公園」(中正即蔣介石之名),但民間仍稱它為虹口公園。新中國成立後,將公園和體育場分開,命名為虹口公園和虹口體育場。
魯迅1927年10月從廣州來到上海,在上海整整生活了9年,他曾多次來到虹口公園。魯迅逝世時,人們就想將虹口公園改為魯迅公園,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成功。1956年10月,魯迅逝世二十周年時,魯迅墓從萬國公墓遷到虹口公園內。公園內建有一座江南民房風格的魯迅紀念館。
1988年虹口公園正式改名為魯迅公園,這是一座十分具有歷史意義的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