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仙女經常會看到無燒鴿血紅丶無燒皇家藍這些詞語。鴿血紅和皇家藍都是寶石頂級顏色的代名詞,但看到有燒和無燒還是有點懵?還有一些小仙女,對寶石有一點的了解,非「無燒」不買,比如在買碧璽的時候,也一定要無燒的,有沒有必要呢?
我先上答案吧:
5000以下的寶石,基本不用講究,甚至不用問賣家是無燒還是有燒。
5000以上的高端寶石(紅寶石或藍寶石等等),經濟富裕就買無燒,手頭緊張就買有燒。
那麼
什麼是寶石的燒呢?
燒,從字面上看就是用火加熱寶石。燒=加熱。沒錯,寶石學裡的專業名詞叫熱處理。市面上百分之90以上的紅寶石,藍寶石,坦桑石,託帕石,都是經過熱處理的(也叫烤色)。加熱是對寶石的一種優化方式,國際標準認可,依然是天然寶石。
為什麼要燒寶石?
天然寶石都是大自然產生的礦物,有顏色好,淨度高的,也有品質差些的。經過加熱的寶石顏色和淨度都回改善很多,與沒燒之前相比,提升了寶石價值,更能被市場接受,更能給客戶帶來視覺享受。
燒過的寶石,就像畫過妝的女生。但區別是,燒過的寶石的顏色非常穩定,比韓式半永久還要永久……可以說永恆不變。正因如此,國際標準才認可。
怎樣辨別有燒和沒燒?
肉眼是基本看不出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看寶石鑑定證書。當然,上邊也說了,加熱方式國際標準是認可的,所以很多證書不會檢測,也不會註明是否經過加熱,只鑑定是否天然。中國的珠寶鑑定證書,統一是不檢測加熱的;國外也有很多證書不檢測的,但一些知名度比較大的國際證書會檢測。
比如GRS丶LOTUS丶SEFF等,都會註明是否經過熱處理,看證書有沒有「H」的標記就行了,H代表著heated(熱處理過),如下圖
PS:如果商家沒強調是無燒寶石,那就默認是有燒寶石。
燒到底影響了寶石的什麼?
無論寶石是否經過加熱,都屬於天然寶石。
可是為什麼兩顆相同大小和品質的寶石,無燒的一定比有燒的貴呢?
根源就在稀缺性。
加熱使得「鴿血紅",」皇家藍"不再那麼稀缺,讓更多普通人可以擁有這些漂亮的寶石顏色。
當然,如果是從收藏或投資的角度,最好還是選擇無燒。
說到最後,再簡單歸納一下:
通常情況下,1克拉一下的紅寶石,藍寶石不用太計較有燒還是無燒。
除了紅寶石,藍寶石,帕拉伊巴碧璽,高端尖晶石,貓眼石……等一些高端寶石之外,其他的彩色寶石不需要去問有燒還是無燒,因為行業內不作區分。
祭上一枚有燒的大美物

重量:30.20克拉
成交價:426.5萬元美金
產地: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