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南方網評:不斷將法治社會建設推向深入

2020-12-11 中國青年網

  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法治社會建設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提出到2025年形成符合國情、體現時代特徵、人民群眾滿意的法治社會建設生動局面,為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社會奠定堅實基礎。這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推動法治社會建設不斷走向深入的「施工表」「路線圖」,為我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一步提供了行動指南、強化了法治保障。

  法治社會,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依照法律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依法承擔社會責任、依法辦事、依法解決糾紛,社會治理依法進行的社會。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法治社會建設。從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提出「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到十九大報告把「法治社會基本建成」作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目標之一,再到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明確為2035年遠景目標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高度上,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形成了內涵豐富、科學系統的法治思想體系,為建設法治社會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要準確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深刻內涵、實踐要求,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方面、全過程,更好轉化為法治社會建設的生動實踐。

  建設信仰法治、公平正義、保障權利、守法誠信、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社會主義法治社會,是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舉措。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清醒看到,與新時代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要求相比,當前法治社會建設還存在差距。我們要充分認識推進法治社會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尊重和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堅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結合,堅持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不斷將法治社會建設推向深入,推動法治觀念深入人心,社會領域制度規範更加健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融入法治建設和社會治理成效顯著,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顯著提高。

  建設法治社會,關鍵在於增強全社會法治觀念,使法治社會成為普遍共識和基本原則。要壓實普法責任制,通過多種形式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尊崇、遵守和運用憲法法律的良好社會氛圍,發展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要加快建立健全社會領域法律制度,完善多層次多領域社會規範,強化道德規範建設,深入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讓社會運行有法可依、有據可循,以良法促進社會建設、保障社會善治。要切實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依法治理網絡空間。要堅持黨對法治社會建設的集中統一領導,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充分調動全社會各方力量採取多種形式參與法治社會建設,形成法治社會建設最大合力。

  宏偉的法治社會新藍圖正在徐徐展開。全省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綱要》,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推動法治社會建設落實到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中,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努力把廣東建設成為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為在新徵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築牢堅實法治基礎。

  南方日報評論員

相關焦點

  • 網評文摘|社區食堂·法治社會·珠峰新高程
    地評線今日為大家推薦以下優秀網評文章,點擊文章連結,即可查看全文~  通過「長者膳食改善計劃」,借力陸家嘴社區基金會,採用「線上廣泛募集+線下精準對接」的方式做大資金池,讓區域內各類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能有針對性地參與到助老服務中,實現「政府搭平臺、企業出資金、老人得福利」的三贏,也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會風氣蔚然成風。
  • 【地評線】南方網評:乘風破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地評線】南方網評:乘風破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2020-07-09 10:19 來源: 南方網
  • 【地評線】南方網評:練好「繡花」功夫 精心呵護歷史文化遺產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中秋國慶假期,潮州接待遊客近200萬人次,總收入約8.9億元,當地古城文化旅遊特色區就是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鮮活事實告訴我們,更多採用微改造這種「繡花」功夫,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不僅可以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也能更好促進一個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  一座城市的偉大,不在高樓林立,而在於有文化、有精神、有品質。
  • 【地評線】南方網評: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法治根基不容撼動
    沒有穩定,就沒有發展繁榮;沒有法治,就沒有美好生活。香港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得到全面有效實施,香港同胞當家作主,依照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共同構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這是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維護國家安全的基石,是切實保障香港居民合法權益的根基,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不打折扣地自覺遵守。
  • 【地評線】桂聲網評:「強治理」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管理
    改造提升「三街兩巷」等歷史街區,建設經典建築、經典街道、經典景區,只是南寧「強治理」的縮影之一。今年以來,南寧市全面實施強首府戰略,將「強治理」作為一項關鍵工作,以「治水、建城、為民」為主線,高標準高水平推進綜合整治,不斷提高城市品位和文化軟實力,加快打造面向東協的區域性國際大都市。一城之美,在於精緻;一城管理,在於精細。城市治理應該像繡花一樣,從細節著眼、從小事著手。
  • 【地評線】飛天網評: 記錄戰「疫」的你們,亦是絕美的風景
    【地評線】飛天網評: 記錄戰「疫」的你們,亦是絕美的風景中國甘肅網  作者:高永維  2020-03-30 日前,孫春蘭副總理與抗疫一線媒體記者座談
  • 【地評線】荔枝網評:讓思政之「鹽」成高校課程必要標配
    【地評線】荔枝網評:讓思政之「鹽」成高校課程必要標配荔枝新聞  作者:  2020-06-08 強化「兩評價」,確保思政之「鹽」發揮鑄魂育人預期功效
  • 【地評線】天府網評:「中國北鬥」亮晶晶,只因有顆「中國芯」
    【地評線】天府網評:「中國北鬥」亮晶晶,只因有顆「中國芯」四川在線  作者:賈合祥  2020-08-03   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3日介紹,北鬥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100%。
  • 【地評線】南方網評:展技能人才風採,揚強國建設風帆
    職業技能競賽為廣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藝的平臺,對壯大技術工人隊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希望廣大參賽選手奮勇拼搏、爭創佳績,展現新時代技能人才的風採。  從2020年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開始舉辦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是經國務院批准的規格最高、項目最多、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賽事,有助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 推進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社會建設
    12月7日,黨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以下簡稱《綱要》),著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切實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出發,在法治社會建設頂層設計中推出了一系列重要舉措,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體現了鮮明的人民性。法治社會建設,要為了人民。馬克思說,「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
  • 【地評線】金羊網評:善用禮儀文化 涵育文明新風
    原標題:【地評線】金羊網評:善用禮儀文化 涵育文明新風  近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
  • [法治日報]開啟法治社會建設新徵程 -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網 | NEWS...
    建設法治社會既是對傳統中國人情社會的反思重構,同時也要求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融入到法治建設的各個環節,實現程序正義和實體正義的再統一。「這是我們黨歷史上第一份關於加強法治社會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不斷深化的重大理論成果和實踐成果,為我們開啟法治社會建設新徵程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 【地評線】映象網評:加強基層建設,凝聚發展活力
    「提升組織力」這個重要論述,是黨中央對基層組織建設的新目標、新定位、新要求。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必須堅持「落實到基層、落實靠基層」,以基層黨建示範創建為牽引推動基層黨建整體提升。
  • 【地評線】大洋網評:把每一本教材都打造成精品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教材建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教材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明確提出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要進一步健全國家教材管理制度。  好教材是好教育的開端,沒有好教材,一切都無從談起。
  • 中共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
    三、健全社會領域制度規範加快建立健全社會領域法律制度,完善多層次多領域社會規範,強化道德規範建設,深入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以良法促進社會建設、保障社會善治。(八)完善社會重要領域立法。建立人民群眾監督評價機制,促進食品藥品、公共衛生、生態環境、安全生產、勞動保障、野生動物保護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和執法效果不斷提高。建立健全產權保護統籌協調工作機制,持續加強政務誠信和營商環境建設,將產權保護列為專項治理、信用示範、城市創建、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
  • 【地評線】善治天下,法治築基
    站在全面決勝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快速發展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推進深化改革、建設法治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科學立法必然要對一些重大利益關係進行調整,需要在法治的前提下改革法治、完善法律、提升法質,提高立法的針對性、及時性、系統性、可操作性,讓每項立法都能符合憲法精神、符合人民意志、維護人民利益。
  • 手牽手建設法治華亭 心連心構築和諧社會———華亭市「七五」普法...
    此外,我市緊緊圍繞脫貧攻堅、環保督查等重點領域,協調、推動開展了系列法治宣傳活動,並選取與群眾關係密切的案件開展以案釋法,為「平安華亭」建設營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圍。深入開展重點人群普法宣傳教育活動。以法治建設「六個一」工程為導向,整合資源,在新農村示範點建設法治文化牆、法治書屋、法治宣傳欄、法治電子顯示屏,全市127個村(社區)實現了法律圖書角、法律服務窗口、法律顧問、法治聯絡員全覆蓋。依法治市構建和諧社會堅持制度引領,亮出普法責任「任務書」。
  • 為何建設法治政府?怎樣建設法治政府?
    執法是行政機關履行政府職能、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主要方式,各級政府必須依法全面履行職能,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完善執法程序,嚴格執法責任,做到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要更加自覺地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依法治理經濟,依法協調和處理各種利益問題,避免埋釘子、留尾巴。
  • 【黨建要聞】中共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
    三、健全社會領域制度規範加快建立健全社會領域法律制度,完善多層次多領域社會規範,強化道德規範建設,深入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以良法促進社會建設、保障社會善治。(八)完善社會重要領域立法。建立人民群眾監督評價機制,促進食品藥品、公共衛生、生態環境、安全生產、勞動保障、野生動物保護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和執法效果不斷提高。建立健全產權保護統籌協調工作機制,持續加強政務誠信和營商環境建設,將產權保護列為專項治理、信用示範、城市創建、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
  • 中共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附相關負責...
    建立人民群眾監督評價機制,促進食品藥品、公共衛生、生態環境、安全生產、勞動保障、野生動物保護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和執法效果不斷提高。建立健全產權保護統籌協調工作機制,持續加強政務誠信和營商環境建設,將產權保護列為專項治理、信用示範、城市創建、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