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雞品牌「叫了個雞」起訴維權索賠百萬被法院駁回

2020-12-14 中國日報網

上海浦東法院首次以違反公序良俗原則判決智慧財產權民事案件

炸雞品牌「叫了個雞」起訴維權索賠百萬被法院駁回

中青在線上海9月10日電(陳衛鋒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燁捷)曾因發布惡俗廣告而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檢查總隊罰款50萬元的「叫了個雞」炸雞品牌,今年2月,居然以三被告使用「叫了個雞」等商業標識構成不正當競爭為由,向法院起訴「維權」。

今天下午,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浦東法院)公開宣判,認定原告上海臺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享公司)主張保護的「叫了個雞」等商業標識不具有合法性,亦不構成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的正當法益,無受法律保護的必要性,駁回原告全部訴請。

據了解,這是國內首例以違反公序良俗原則駁回原告訴請的商業標識類智慧財產權民事案件。

臺享公司訴稱,其旗下炸雞連鎖品牌「叫了個雞」始創於2014年,目前已擁有近千家門店,遍布全國數百座城市,具有較高知名度。

安徽甄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甄旺公司)、安徽手拉手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手拉手公司)系關聯公司,均以「叫了個雞」為名對外招募加盟商,並發展了300多家加盟店。上海市浦東新區惠南鎮精品小吃店(以下簡稱精品小吃店)系其加盟店之一,其店鋪招牌、店內裝潢等處擅自使用與原告相同的涉案標識,對外售賣商品的外包裝也與原告相同。

臺享公司認為,甄旺公司、手拉手公司擅自在相同服務上使用與「叫了個雞」標識相同或近似的標識,造成相關消費者的混淆和誤認,誤解原、被告之間具有許可使用等關聯關係,其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被告精品小吃店作為加盟店,應就其相關行為在一定範圍內承擔連帶責任。

因此,臺享公司將三被告訴至浦東法院,要求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消除影響並連帶賠償經濟損失100萬元,其中,精品小吃店在10萬元內與甄旺公司、手拉手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浦東法院審理後認為,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精髓在於維護商業倫理道德,制止經營者濫用競爭自由實施不道德的競爭行為,不正當地損害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利益,從而破壞市場競爭的倫理道德和健康秩序,相關市場主體的競爭自由不得與社會公序良俗相違背。

本案中,原告的訴訟請求能否得到支持,首先需要考察的是原告是否擁有受法律保護的商業標識。涉案標識中,「雞」本身的含義為一種家禽,但在「叫了個」+「雞」的特殊構詞方式形成的語境下,容易使人將「雞」與民間約定俗成的隱晦含義相聯繫,從而產生購買色情服務的低俗聯想。

原告曾向國家版權局申請並取得名稱為《叫了個雞標誌》的美術作品的作品登記證》,其中包含「叫了個雞」、「一家專門做雞的店 滿足你對雞的一切幻想」文字;原告在創業初對外發布並大量使用「叫了個雞」「沒有性生活的雞」「和她有一腿」等廣告宣傳語,並將相關文字及圖案組合用於店招等處,嚴重違背了社會公序良俗,遭工商行政機關處罰及責令整改;原告就「叫了個雞」「叫了個雞炸雞店」文字標識申請商標註冊,因其易產生不良社會影響而被駁回並被禁止使用;原告對「叫了個雞」服務名稱的使用的確承載了一定的社會評價、造成了一定的社會影響,但均系基於違法行為而獲取的負面、消極的市場聲譽,並非源自優質服務所產生的市場美譽,不能歸入商譽範疇。綜上,浦東法院認定「叫了個雞」服務名稱不屬於法律予以保護的合法商業標識,應被禁止使用。

至於原告主張的其店招、外賣食品盒、手提袋等裝潢屬於有一定影響的裝潢,其網頁屬於有一定影響的網頁等,也因相關裝潢去除禁用標識後不具有顯著性特徵或市場知名度,未獲判決支持。

法院認定,原告臺享公司主張保護的商業標識不具有合法性,亦不構成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的正當法益,無受法律保護的必要性,故對其相關訴請不予支持。同時,三被告在同類服務中使用該標識的行為同樣不受法律保護,應予禁止。

據此,上海浦東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原告全部訴請。

本案審判長金民珍表示,市場經濟不等於眼球經濟,無下限的低俗營銷、奪人眼球的另類品牌構建,對於企業而言無異於殺雞取卵、自毀長城,不但具有商業道德上的可非難性,亦同文明、誠信的市場環境格格不入,且與調整市場競爭行為的相關法律的立法精神背道而馳,難以為司法裁判所認同和保護。

記者注意到,判決書後有一份特別的「判後寄語」,其中說到:「市場主體在市場競爭中應當堅守一定的底線,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有所為、有所慎為、有所不為,共創有序、公平、文明、共贏的市場競爭環境。」法官同時告誡,原、被告在今後的經營活動中,摒棄低俗商業標識、把握營銷品質、堅守企業的社會責任,致力於提高商品服務質量,傳揚積極向上的營商文化。

針對案件審理中發現的問題,本案判決後,上海浦東法院將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發送司法建議書,鑑於臺享公司已登記的美術作品文字內容低俗、違背社會良好風尚,易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應當屬於「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建議根據有關規定對相關作品登記行為予以相應處理。

上海浦東法院還將向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送司法建議書,建議其依法對臺享公司使用的未註冊商標「叫了個雞」的文字標識予以淨化,並對其相關違法或違規經營活動予以查處。

同時,向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送司法建議書,建議依法對甄旺公司的違法或違規經營活動予以查處。

來源:中青在線 作者:王燁捷 陳衛鋒

相關焦點

  • 炸雞品牌「叫了個雞」維權敗訴 上海法院:違反公序良俗
    曾因發布惡俗廣告而被罰款50萬元的炸雞品牌以三被告使用「叫了個雞」等商業標識構成不正當競爭為由,向法院起訴維權。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於日前對此案作出宣判,認定原告上海臺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主張保護的「叫了個雞」等商業標識不具有合法性,亦不構成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的正當法益,無受法律保護的必要性,遂駁回原告全部訴請。臺享公司訴稱,其旗下炸雞連鎖品牌「叫了個雞」始創於2014年,目前已擁有近千家門店,遍布全國數百座城市,具有較高知名度。
  • 炸雞品牌「叫了個雞」維權敗訴,法院:涉案名稱違背公序良俗
    曾因發布惡俗廣告被罰款50萬元的炸雞品牌「叫了個雞」,將其他公司告上了法庭,原因是它們以「叫了個雞」為名招募加盟商。9月10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獲悉,該法院當日對作出宣判,認定原告上海臺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享公司)主張保護的「叫了個雞」等商業標識不具有合法性,亦不構成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的正當法益,無受法律保護的必要性,遂駁回原告全部訴請。同時,三被告在同類服務中使用該標識的行為同樣不受法律保護,應予禁止。
  • 「叫了個雞」牌子仍未改 總部稱不清楚法院的判決
    2017年11月,曾因發布惡俗廣告而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檢查總隊罰款50萬元的「叫了個雞」炸雞品牌,今年2月以三被告使用「叫了個雞」等商業標識構成不正當競爭為由,向法院起訴「維權」,索賠百萬元。9月10日,上海浦東法院對本案作出宣判,認定原告上海臺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享公司」)主張保護的「叫了個雞」等商業標識嚴重違反公序良俗,不具有合法性,應被禁止使用,遂駁回原告全部訴請,並建議相關執法部門對文字標識予以淨化。這也是國內首例以違反公序良俗原則駁回原告訴請的商業標識類智慧財產權民事案件。
  • 炸雞品牌「叫了個雞」維權敗訴,都是被自家的色情營銷給害了
    今年2月,「叫了個雞」炸雞品牌將其他公司告上了法庭,原因是它們以「叫了個雞」為名招募加盟商。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於日前對此案作出宣判,認定原告上海臺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主張保護的「叫了個雞」等商業標識不具有合法性,亦不構成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的正當法益,無受法律保護的必要性,遂駁回原告全部訴請。
  • 法院駁回起訴
    消費者舉報商家無果後狀告市場監管局,法院駁回起訴華聲在線12月4日訊 上網買了滷鴨腿,收到後覺得是鴨翅根,商品叫「鴨腿」欺騙了他,並且標籤中的醬油標註也有問題,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消費者陸某把湖南的這家銷售商投訴到當地市場監管部門。
  • 判定「叫了個雞」標識不具有合法性
    曾因發布惡俗廣告而被罰款50萬元的炸雞品牌以三被告使用「叫了個雞」等商業標識構成不正當競爭為由,向法院起訴維權。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於日前對此案作出宣判,認定原告上海臺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享公司)主張保護的「叫了個雞」等商業標識不具有合法性,亦不構成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的正當法益,無受法律保護的必要性,遂駁回原告全部訴請。這是該院首例以違反公序良俗原則駁回原告訴請的商業標識類智慧財產權民事案件。
  • 違反公序良俗的商業標識難受法律保護 「叫了個雞」自食惡果
    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下稱浦東法院)就「叫了個雞」等商業標識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原告上海臺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臺享公司)主張保護的「叫了個雞」等商業標識不具有合法性,亦不構成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的正當法益,無受法律保護的必要性,駁回原告全部訴請。
  • "職業打假人"買海參後索賠百萬案再審宣判:不支持十倍索賠
    曾引起廣泛關注的「職業打假人買海參後索賠百萬案」近日再審落槌:北京高院撤銷原二審判決,不支持職業打假人的十倍索賠訴求。5年前,劉某在北京的一個展銷活動上花10萬餘元購買86盒海參,隨後以未標生產日期、標籤中標明的產品標準號非海參為由,將銷售商、生產商、展銷公司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方返還購物款、公證費,以及十倍貨款賠償等費用,總計百萬餘元。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近日公布了這起案件的再審判決書,維持一審判決,不支持劉某的百萬元索賠。
  • 人人投"股東"維權被法院駁回 股權眾籌如何防"坑"?
    (原標題:人人投「股東」維權被法院駁回, 股權眾籌如何防「坑」?) 股權眾籌平臺人人投疑似跑路之後,其「股東」維權面臨一地雞毛。人人投是國內首家實體店鋪私募股權融資平臺,於2014年2月15日上線,到2016年時擁有277萬註冊用戶,成功眾籌項目302個,成功眾籌金額7.57億元。
  • 被行李箱絆倒去世家屬索賠被駁回 聽聽法院怎麼說
    王女士的家屬認為劉女士有重大過錯,起訴索賠62萬餘元。豐臺法院9月29日對本案作出一審判決,駁回了王女士家屬的全部訴訟請求。目前本案仍在上訴期。在火車進站口逆行被行李箱絆倒不治身亡2019年3月8日中午12點半,王女士在北京西站準備進站乘車,在進站口,王女士與劉女士拖拽的拉杆行李箱發生了碰撞。
  • 一餐廳主打鄧麗君懷舊風 鄧麗君三哥維權索賠百萬
    然而這家餐廳卻因沒有獲得授權,被鄧麗君的三哥告上法院索賠百萬。昨天上午,這起案件在南京玄武法院開庭審理。現代快報了解到,餐廳認為,他們僅用了鄧麗君的名字,而且她的三哥不具有要求賠償侵權損失的主體資格。雙方都表示不願調解,法院沒有當庭宣判。
  • 機票超售無法登機被改期,消費者起訴「去哪兒網」索賠被駁回
    據北京海澱法院網案件快報消息,有用戶因機票超售無法登機被改期,消費者起訴「去哪兒網」索賠最終被駁回。案件報導,消費者史先生在「去哪兒網」購買了4張馬印航空公司由天津往返馬來西亞哥打基納巴盧的機票,後因超售而無法登機導致再次改期機票,其將「去哪兒網」運營商北京趣拿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賠償酒店房費損失311元、酒店房費支出392元、機票款10761元及2天的誤工損失2013元。日前,海澱法院審結了此案,法院判決駁回了史先生的全部訴請。
  • 懷疑買到假貨起訴閒魚賣家 買家因證據不足被法院駁回
    懷疑買到假貨起訴閒魚賣家 買家因證據不足被法院駁回金羊網  作者:周哲  2020-07-15 法官表示,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
  • 李小龍女兒起訴真功夫餐飲,索賠2個億!網友眾說紛紜
    相信大家出門吃飯,都會經常看到一個餐飲品牌,叫「真功夫」,其logo非常容易被人識別,因為它把全世界都認識的功夫明星李小龍作為自己的Logo。「真功夫」這三個字,再加上酷似李小龍的圖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是李小龍家人開的餐飲。但事實上,這個店和李小龍一點關係都沒有。
  • 無過錯者不擔責:女子被行李箱絆倒去世,家屬索賠被法院駁回
    王女士家屬認為劉女士存在重大過錯,起訴索賠62萬元。北京市豐臺區法院於2020年9月29日作出一審判決,駁回王女士家屬的全部訴訟請求。 王女士家屬認為劉女士存在重大過錯,需要承擔60%的賠償責任,將其起訴到豐臺區人民法院,索賠62萬元。劉女士應訴辯解,事發全程她都是正常排隊,沒有任何過錯,不應承擔侵權賠償責任。一審法院認為,不應將高度注意義務強加於正常通行者,王女士系逆行而出,應在行進過程中盡更高的注意義務,故駁回了王女士家屬的訴訟請求。
  • 「叫了個雞」仍在招搖過市 品牌方:現在加盟仍叫「叫了個雞」
    昨日,楊浦區營口路860號門店的外賣包裝袋仍清晰標有「叫了個雞」字樣。 新聞晨報圖●2017年3月「叫了個雞」炸雞品牌因發布惡俗廣告而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檢查總隊罰款50萬元。●2018年2月上海臺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後簡稱臺享公司)主張保護「叫了個雞」等商業標識將三被告告上了法庭,卻又因其主張保護的商業標識嚴重違反公序良俗,不具有合法性,被法院駁回全部訴請。●2018年9月記者走訪上海「叫了個雞」門店,發現仍存在不少使用違規店招的門店。
  • 新力金融維權徵集中 投資者留意調整後的索賠區間
    合肥中院於2018年1月28日安排一審開庭,6月8日一審判決駁回以為投資者訴訟請求。隨後,多為維權律師表示,針對該案的起訴區間或有重大調整。據北京市煒衡(廣州)律師事務所的鄧律師分析,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虛假陳述揭露日,是指虛假陳述在全國範圍內發行或者播放的報刊、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上,首次被公開揭露之日。
  • 寧波一公司「傍名牌」 上海龍鳳湯圓起訴維權獲賠113萬
    原來,這家公司給自己改了個名字叫「寧波龍鳳」,生產的湯圓叫「寧波龍鳳」湯圓。這就有問題了,因為龍鳳湯圓可是上海人都知道的知名品牌。  今年2月,上海國福龍鳳食品有限公司就以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不正當競爭等為由,將生產商寧波龍鳳食品有限公司、經銷商上海億陽食品有限公司起訴至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27日下午,浦東法院對這起案件作出了一審判決,上海龍鳳湯圓起訴維權獲賠113萬元。
  • 李小龍女兒起訴真功夫侵權索賠2億 誰勝算更大?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7日電 (閆淑鑫)近日,「李小龍女兒起訴真功夫餐飲」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熱搜,引發網友熱議。據媒體報導,因使用酷似李小龍形象圖標長達15年,李小龍女兒方面已將真功夫訴至上海二中院,欲向其索賠2億元以及維權合理開支8.8萬元。
  • 「叫了個雞」vs「叫個鴨子」:誰才是被法律拋棄的低俗……
    「叫了個雞」,你還記得嗎?這是一個炸雞品牌,一個被罵低俗、被罰款、被打臉的品牌。前段時間,這個品牌的所有者,鬧出一個笑話,被狠狠打了臉。這不,「叫了個雞」和「叫個鴨子」兩個商標橫空出世,隨後「叫了個雞」推出一系列廣告在網絡上爆火。《「叫了個雞」起訴兩家」山寨版「,法院判決都不許「叫」!》結果,「雞」被工商局責令停止宣傳並罰款50萬元,「雞」不服起訴至法院,法院以其嚴重違背了社會公序良俗駁回了其訴訟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