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網訊準備活動、基本動作練習、下水學習……11月18日下午,記者在貴陽市實驗小學看到,在該校剛建成的恆溫遊泳館內,學生們正在接受遊泳課訓練。據悉,該遊泳館的建成,意味著該校將成為貴州省第一家將遊泳課設為「必修課」的小學。
據介紹,該遊泳館為室內恆溫遊泳館,利用學校地下空間修建而成,總面積為1000平方米,遊泳池長25米,寬14米,深1.2米至1.6米,水溫30度,是貴州省內第一所建在小學內的遊泳館。
當天,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該校遊泳課程由貴陽市奧體培訓中心的專業教練和救生員團隊進行授課。在經過心理輔導、準備活動、技術講解、基本動作練習等一系列水上準備以後,每一名教練帶領10名學生下水訓練。而在遊泳館的兩側,救生員團隊也嚴陣以待,觀察著泳池內的一舉一動。
「當前,未成年人溺亡事故不容忽視,很多溺水悲劇的發生,是源於溺水者水上安全意識的不足,或者不具備遊泳和水中自救相關的技能,因此,校園水上安全教育一直是備受重視的教育課題。」據該校校長鍾海燕介紹,此外,根據教育部相關意見,中考體育改革後,很多省市已經將遊泳列入中考必考項,中考成績與遊泳掛鈎的趨勢已經顯現。因此,在有條件的小學開設遊泳課非常有必要,該項課程也被列為學校學生的必修課。 在遊泳課現場,正在學習遊泳的同學們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以前我比較害怕水,所以一直沒有學習遊泳。現在能和同學們一起學習遊泳,感覺不怎麼害怕了,還很開心。」五(6)班學生朱科興說。
據此次授課團隊負責人段傳軒介紹,根據學校的課表,每天上午和下午,學校都為五、六年級學生安排了遊泳課程,根據課程計劃,學生們經過10至12次的課程訓練後,能掌握基礎遊泳技能。
新聞延伸——貴陽新增15所體育特色學校
近日,教育部認定並命名一批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其中,貴陽市11所學校獲「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體育傳統特色學校」稱號;4所學校獲「全國青少年校園排球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學校」稱號。
其中,獲得「籃球體育傳統特色學校」稱號的學校為貴陽市南明區花果園第二小學、貴陽市開陽縣第四小學、北京市芳草地國際學校貴陽分校、貴州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小學、貴陽市觀山湖區會展城小學、清鎮市第二中學、貴陽市為明國際學校、貴陽市第三十九中學、貴陽市第一中學、貴陽市南明區華麟學校、貴陽樂灣國際實驗學校。
獲得「排球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學校」稱號的學校為貴陽市第一實驗中學、貴陽市第二十三中學、北京八中貴陽分校、貴陽市第一中學。 根據相關要求,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將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推動學校進一步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鍊,切實讓廣大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尹香力
編輯:趙子灩
統籌:吳亞鵬
編審:幹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