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筆者燕地密碼系列文章。燕,是北京城的代稱。自古燕地多奇人,燕地奇人秘事多,求得密碼可解密,欲知眾多歷史之迷和答案,請看燕地密碼系列連載。】
今日北京的昌平區明十三陵東北方向不遠處,有一座山名為銀山,而且還有一所始建於唐代的著名佛寺佛嚴寺,那時的北京是其前身幽州城。幽州城北銀山下的佛嚴寺裡有座說法臺,是一位佛學高僧講法時所留,至今仍存。
從史料記載可知,這位講法之人為隱峰禪師已知為真,圓寂後葬地在五臺山北頂的山頂,有靈塔留存。
距今近1200年前,隱峰禪師是當時名貫南北的高僧,在唐幽州城北銀山腳下,創建了佛嚴寺,並設道場講授佛學,解說佛法。唯一成迷的是,他當時在幽州銀山佛嚴寺說法時都講述了些什麼內容?為何傳說他的說法竟能夠點化銀山的群峰?這位深邃高僧的覺悟知識對我們今人會有什麼啟發?
思想至此,筆者探索知識奧秘的好奇心勃然而發,決計定要有所心得,進而得所悟,以增智慧。
秋山面面翠屏回,孤石支撐說法臺。
想見高僧開口處,峰峰曾與點頭來。
這一首詩是明代大儒唐順之所作的《銀山說法臺》,描繪的就是唐代禪宗高僧隱峰禪師在北京北郊的銀山講說佛法時,佛理之靈,仿佛點化了群峰一般的傳奇故事。
而從隱峰禪師一生留下的唯一一首偈頌中,我們有幸能夠從他的遺作中,去感受他那段逝去的傳奇。偈頌是佛經中的唱詞,因為大多是以詩的形式出現,故而又名為偈詩(偈音「記」)。
隱峰禪師的偈頌為:
獨弦琴子為君彈,松柏長青不怯寒。
金礦相和性自別,任向君前試取看。
當然,還有很多有關隱峰禪師覺悟歷程的故事,從中可以一窺他的佛學思想,幫助今天的我們去嘗試破解他在北京銀山講經說法的內容之謎。
筆者以下就試著解密之,不當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佛教的禪宗,又稱佛心宗,是漢傳佛教宗派之一,始於菩提達摩,盛於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後,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也是漢傳佛教最主要的象徵之一。
漢傳佛教的宗派大多源自於印度,但唯獨天台宗、華嚴宗與禪宗,是由中國本土獨立發展出的三個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禪宗最具獨特的性格,應是吸收了中國本土唯一大型宗教道教的一些核心思想所致。
禪宗的核心思想為:「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教外別傳,意思是在佛祖如來言教以外的特別傳授。
曾為佛教興盛之地的唐朝幽州城銀山,位於今北京城正北方向的昌平區下莊鄉海子村西南。這裡峰巒高聳,山脈由墨褐色的花崗巖石構成,山崖陡峭石壁千仞,猶如巨大的鐵影壁,故有鐵壁之稱。
清代《日下舊聞考》記載:「銀山峰巒高峻,冰雪層積,色白如銀。窟有石崖,皆成黑色,謂之銀山鐵壁。」
意思是說,若逢冬日有雪之日,峰谷內瑞雪紛飛,涼雪層積,銀裝素裹,色白如銀,曾被世人稱之為「鐵壁銀山」,也為古代燕京昌平的「燕平八景」之首。這裡的燕平就是指昌平,曾因避諱君王名而改稱所致。
銀山不僅以構造奇特而著稱,而又以寺多塔眾而馳名,唐代時這裡的佛嚴寺,曾有佛殿僧舍七十餘間,為古幽州最大的寺院之一,也是高僧闡揚佛教的寶地。此後歷經唐、遼、金、元、明、清各朝,長盛不衰,惜毀於20世紀40年代的日本侵略期間。
據《昌平外志》卷四記載:遼代壽昌年間(1095年—1100年),滿公禪師又在銀山創建了寶巖寺,其後通理、通圓、寂照三位禪師又先後在此處說法修行。
金代天會年間(1123年—1135年),禪宗五家之一的「雲門宗」高僧佛覺大禪師來到此山。金天會三年(1125年)在此修建了大延聖寺。
寺廟倚山而建,殿宇巍峨,雄偉壯麗,因此,各地法師高僧等紛至踏來,雲集於此。吸引了當時中國北方最富盛名的高僧都曾來此講授佛法。
到了明朝,銀山的寺院越建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明宣德四年(1429年)四月,太監吳亮出資重修了大延壽寺。明正統二年(1437年)二月,明英宗朱祁鎮駕幸此山,賜額「法華禪寺」。
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重修法華禪寺,當時該寺中軸線上建有三重大殿(今遺存殿柱遺址),左右為伽藍、祖師二堂,以及廊廡和僧房。
法華禪寺下屬有七十二庵,附近還建有彌勒院、鐵壁寺、銀山寺、法華禪林、淨業堂等。銀山附近幾乎處處有寺院,僧人逝後,葬之於靈塔。因此銀山盛時,幾乎漫山遍布僧人靈塔,視之若林,稱為銀山塔林。
銀山塔林的靈塔造型各異,分布在山坡溝谷和叢林之中,高低不一,所以民間有「盧溝橋獅子數不清,銀山佛塔數不盡」的說法。
唐代的佛嚴寺因隱峰禪師修行於此,故而銀山中留下了不少隱峰禪師的遺蹟。如在銀山中峰山下有一塊石面平坦的大巖石稱之為隱峰「說法臺」。
據明朝成書的《帝京景物略》記載,唐憲宗元和年間(806年—820年)高僧隱峰禪師來銀山佛嚴寺講經,留有「說法臺」。臺旁有棵松樹,彎彎曲曲猶如衣架,隱峰禪師常掛衣於此,又有「隱峰掛衣處」之說。明代人為「說法臺」留下過詩句,本文開篇已述及。
隱峰禪師如何講法,講法內容為何?對我們今人有何啟示?本文未完待續,探索仍在進行中,相關內容請見後文。
細讀正史也輕鬆,文尚清新易懂,圖尚高清真實。 本號致力於解密歷史的細節,兼而訂正一些人們觀察歷史時,由於不實傳播而產生的誤會,努力提供高清並真實的歷史圖文。敬請關注,持續解密歷史的細節中。原創作品,版權所有,謝絕抄襲轉載。引用時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