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建聞 | 抓住城市重要戰略機遇期,以綠色出行建設交通強國

2021-01-09 中國建設新聞網


今年9月22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和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在北京聯合召開「922綠色出行」平臺啟動儀式。會議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石楠主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建司副司長劉李峰、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院長趙一新等參會。

城市是踐行綠色出行的主戰場,道路堵、停車亂、汙染高,公共汽車慢、步行和騎行空間不足等問題,影響人居環境和制約城市運行效率。為響應今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王凱代表「922綠色出行」平臺宣讀了《踐行綠色出行倡議書》,向城市提出六點主張:優先發展綠色交通、倡導降低用車頻率、提升公共運輸服務品質、加強步行和自行車設施建設、增強社會包容性、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劉李峰在致辭中提出,通過政策措施、設施建設對綠色出行加以主動引導十分重要。城市交通問題具有社會性,並非簡單的車與路的供需矛盾,需要統一認識才能科學決策。首要的是科學詮釋交通擁堵。近幾年,一些城市為機動車運行指標產生的擁堵排名所困,這裡的誤區不僅將私人小汽車和公共汽車籠統地歸為道路機動車進行分析,低估了公共汽車出行的擁堵程度,還忽略了佔出行總量較大比例的非機動交通和軌道交通出行者。因此,綠色出行行動決策部署不應被交通擁堵一葉障目,而要呈現綠色交通發展與改善交通擁堵的良性互動。他還提出要對綠色出行給予激勵,例如北京市「MaaS出行 綠動全城」行動和深圳市「綠色出行普惠平臺」都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

趙一新作了《922綠色出行的成長與責任》主題報告,闡述「922綠色出行」的發展歷程和公益責任。自2007年起,「922綠色出行」協助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率先發起了中國城市公共運輸周及無車日活動的倡議,旨在落實公交優先政策和傳播綠色交通理念,全國110個城市積極響應,至2018年響應城市達到199個。經過十餘年發展,全社會的綠色出行意識基本取得共識,公共運輸出行比例顯著回升。2019年,交通運輸部等十二部門和單位聯合制定了《綠色出行行動計劃(2019—2022年)》,在此契機下「922綠色出行」開始探索常態化運營兩微一網平臺。

與會專家介紹,城市開展綠色出行活動多年,然而綠色交通發展之路仍然任重道遠。例如,減少小汽車出行防「城市病」和環保意義深遠,可是為機動車提供更多空間的發展思路多年來並未根本扭轉;公共運輸和自行車交通系統改善體現了城市的政策導向和對國家戰略的落實,未來還應繼續加大綠色交通發展力度、加強交通治理的精細化水平;綠色出行宣傳活動儀式感強、較少與政策措施接軌,宣傳活動若能結合城市最新發布的政策或最新改善的設施進行,將形成政府與公眾的良性互動。

雄安是踐行綠色出行的重要城市,未來綠色交通出行比將達到90%,綠色智慧出行之城正在建設中。會上,主辦方邀請雄安新區交通規劃設計的親歷者,從不同維度解析雄安新區綠色出行的理念與做法,探討雄安新區交通系統規劃建設的實際問題。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雄安研究院副院長杜恆認為,雄安新區的交通系統是新區規劃建設的底盤,他介紹了雄安新區軌道交通系統與城市空間耦合布局、與生活圈緊密結合的新型公共運輸系統、差異化的「窄道路,密路網」、共同配送下的物流系統布局等內容,全面展示了新區交通系統規劃的特色。

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總建築師周鐵徵表示,雄安高鐵站是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第一個綜合交通樞紐,也是雄安新區連接國家高速鐵路幹線的核心節點。他從樞紐功能定位、建築設計特點、交通接駁轉換、站城一體開發等角度全方位展現了新一代鐵路樞紐站建設的亮點。

在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副總工程師聶大華看來,雄安新區規劃的一個突出特徵就是「窄道路,密路網」,這對傳統道路設計手法提出了新問題與新挑戰。她從工程設計視角解讀了新區道路規劃理念,以道路空間為抓手,探索了窄路密網條件下的道路設計新方法。

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黃偉認為,如何把握好高鐵站交通功能和城市功能融合是雄安新區系好第一顆扣子的重要舉措,他從站城一體的角度闡述了交通樞紐如何促進城市有機生長,如何構建全新的城市門戶。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軌道所所長卞長志介紹了雄安新區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的編制過程和方案藍圖,並結合新區發展定位,從疏解、協同、品質、彈性等幾個方面分享了線網規劃的思考過程,對新技術、新模式在未來軌道交通線網構建中的作用進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副總工程師徐成永認為,雄安新區至大興機場軌道快線是雄安新區軌道交通的骨幹系統,兼顧城市內交通與區域對外交通等不同功能,具有「一幹多支、互聯互通、靈活運營、不斷生長」的鮮明特點,對今後城鎮密集地區的軌道交通系統建設有重要的示範和借鑑價值。

踐行綠色出行倡議書

城市是踐行綠色出行的主戰場,道路堵、停車亂、汙染高,公共汽車慢、步行和騎行空間不足等問題,影響人居環境和制約城市運行效率。推動城市交通的高質量發展,不僅是人民群眾對宜居生活的期盼,更關乎中國建設交通強國、實現國家現代化的發展目標。為此,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和中國城市規劃學會聯合推出「922綠色出行」平臺,向城市提出踐行綠色出行的倡議:

一、優先發展綠色交通。支持步行、自行車與公共運輸發展,優先分配空間給步行和騎行,增加公共運輸、自行車和步行基礎設施的投資。城市要把綠色交通優先作為重點,從政策到路權落到實處,實現綠色出行比例近期達到70%,遠期不低於75%,促進能耗和主要汙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

二、倡導降低用車頻率。城市往往投入大量財力拓寬或改造道路,為機動交通爭取通行空間。然而,據城市大腦數據顯示,高峰期行駛在城市道路上的車輛僅佔機動車保有量的10%,平峰時則在7%左右,堵車最痛苦的時候只比平峰期多5~10萬輛車。若高峰期有3%的駕駛人選擇綠色出行,幾乎可以改善所有人的通行條件。減少用車,贏得暢通。同時要保障基本車位的停車需求,解決停車難問題。

三、提升公共運輸服務品質。提供多樣化、高品質、有競爭力的城市公共運輸服務,鼓勵校車和定製班車發展;推進城市客運樞紐一體化規劃、建設和運營管理,鼓勵立體綜合開發、設施共享、高效集散與轉換;推廣新能源汽車,結合公共汽電車場站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優化調整城市公共汽電車線網和站點布局,降低乘客全程出行時間;結合城市公共運輸走廊設置公交專用車道,並形成網絡;推廣電子站牌、手機APP等信息化工具,提供準確、可靠的車輛實時位置、預計到站時間、換乘方案、碳能量激勵等信息服務。

四、加強步行和自行車設施建設。聚焦步行和自行車出行「走不通、不安全、不舒適」等突出問題,保障步行和騎行的應有獨立路權,增強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的連通性、平整度,清理違法佔道行為保障通行空間,系統維護盲道等無障礙設施的功能完好,優化交叉口導流設施和信號管理,改造提升步行街,創新發展綠色街區,科學規劃建設自行車專用路。

五、增強社會包容性。提高公共運輸的可達性提升社會和經濟包容度,便於市民通勤和參與休閒文化活動,減少對汽車的依賴。通過現代化通信工具和基礎設施升級儘可能提升交通方式的可用性,也更適應老齡化社會的出行需求,例如配置低地板公共汽車方便嬰兒車和乘坐輪椅的乘客使用、提供特殊服務增強盲人或行動不便者的交通可達性等。

六、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問題涉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應以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以人為本的交通理念,完善法律法規、城市規劃、道路設計、交通管理和安全教育。道路使用者也應充分認識安全風險,逐步形成遵章守紀的交通安全文化。減少小汽車出行,採用多種綠色交通方式組合出行,可以降低交通事故風險。

922綠色出行平臺以公益服務為己任,履行社會責任,將持續為綠色出行文化的科普宣傳貢獻智慧。我們倡議城市踐行綠色出行理念,維護和用好城市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讓城市更宜業宜居!

相關焦點

  • 「十四五」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百度Apollo全面落實智能交通戰略部署
    為了進一步學習和解讀交通強國戰略,11月9日,新華社瞭望智庫與百度公司聯合舉辦主題為「『十四五』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戰略機遇與推進建議」的專家研討會。  (「『十四五』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戰略機遇與推進建議」專家研討會)建設交通強國,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國情、著眼全局、面向未來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先行領域,也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
  • 深圳公布交通強國城市範例建設方案
    交通強國城市範例建設「三步走」   今年5月,深圳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深圳建設交通強國城市範例發展策略及近期行動計劃》。8月,交通運輸部正式批覆交通強國深圳試點方案,同意深圳在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等五個方面開展試點工作。為此,深圳擬定了三個階段發展目標。
  •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增強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責任感緊迫感  《建議》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完善綜合運輸大通道、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網絡,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化,提高農村和邊境地區交通通達深度。這是黨中央立足國情、著眼全局、面向未來作出的重大部署,標誌著交通強國建設邁上新徵程。我們要深刻認識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
  • 徐飛:中國建設交通強國的綜合基礎與戰略意義
    建設「交通強國」的重大意義 從世界大國崛起的歷史進程看,國家之強離不開交通之強,也往往始於交通之強。國家要強盛,交通須先行。建設交通強國,既是建設強大中國的應有之義,也是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和戰略支撐。
  • 深圳公布交通強國城市範例建設方案,加快推進跨市地鐵和城際鐵路建設
    交通強國城市範例建設「三步走」  今年5月,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深圳建設交通強國城市範例發展策略及近期行動計劃》。8月,交通運輸部正式批覆交通強國深圳試點方案,同意深圳在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等五個方面開展試點工作。為此,深圳擬定了三個階段發展目標。第一階段是到2022年,初步建成現代化國際化一體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高品質高效能高融合的城市交通運行體系。第二階段,到2035年全面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在全國形成交通高質量發展模式範例。
  • 抓好交通強國試點 建設人民滿意交通
    交通運輸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服務性產業,在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進程中,必須一如既往擔當先行官。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落實《交通運輸部關於廣東省開展交通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努力讓交通運輸行業成為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
  • 「十四五」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新華社瞭望智庫聯合百度Apollo探討...
    為了進一步學習和解讀交通強國戰略,11月9日,新華社瞭望智庫與百度公司聯合舉辦主題為「『十四五』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戰略機遇與推進建議」的專家研討會。(「『十四五』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戰略機遇與推進建議」專家研討會)建設交通強國,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國情、著眼全局、面向未來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先行領域,也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
  • 李小鵬擔任交通運輸部推進交通強國建設領導小組組長
    在十九大報告中,「交通強國」與「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曾並列出現。李小鵬稱要「開啟交通強國建設新徵程」11月23日,交通運輸部官網發布了題為《李小鵬在部推進交通強國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強調:統籌謀劃凝聚合力開啟交通強國建設新徵程》的文章。
  • 聚焦交通強國建設 共話物流高質量發展——2019全國商用車車聯網...
    《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明確提出了打造綠色高效的現代物流系統,發展「網際網路+」高效物流,創新智慧物流營運模式,加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總體要求。建設交通強國,就是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隨著經濟和產業結構的變化,老百姓對於貨運物流服務效率、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戰略所副所長馬衍軍認為,這是做好交通工作必須要抓住的原點。「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推進交通強國建設,是新時代交通運輸系統的『歷史使命』。」
  • ...望》雜誌專訪奮力開啟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新徵程__中國交通新聞網
    編者按近日出版的2021年第1期《瞭望》雜誌刊發了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的專訪文章《奮力開啟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新徵程》,論述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所取得的成就與工作重點。本報今日全文轉載,敬請關注。「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國,有力支撐了國家綜合實力大幅躍升。」
  • 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
    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我國即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歷史節點上,就推動「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體現了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擔當精神,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徵。
  • 譜寫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新篇章——寫在《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交通運輸工作,多次作出重要論述。這些論述聚焦問題、指明航向,明確了交通運輸的發展戰略、發展定位、發展目的、發展主線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為交通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國交通運輸行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走新時代交通發展之路,譜寫了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嶄新篇章。
  • 交通運輸部明確2035年進入世界交通強國行列
    2018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構築起交通強國建設的「四梁八柱」,明確了基本內涵、總體思路、戰略目標等。  基本內涵:自身強 強國家  建設交通強國,應具有世界眼光、中國特色。一要自身強,綜合實力世界領先;二要強國家,有效支撐民富國強。總之,建成世界領先、人民滿意、有效支撐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交通強國。
  • 交通運輸部發布交通強國建設上海市試點任務要點
    (圖源網絡 侵刪)11月10日(30日公布),交通運輸部回復《上海市交通委員會關於審批〈交通強國建設上海試點實施方案〉(送審稿)及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申報表的請示》,發布了《交通運輸部關於上海市開展推進長三角交通一體化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
  • 智慧交通建設掀熱潮 產業鏈機遇倍增
    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中國的交通運輸迎來更加寶貴的「黃金時期」。這是12月22日發布的《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下稱「白皮書」)對於中國交通的未來展望。  「智慧」是關鍵詞之一。
  • 雄安綠色交通出行比例未來將達90%
    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攝   本報訊(記者 白波)雄安新區綠色交通出行比例未來將達到90%,公共運輸佔機動化出行比例將達到80%(即「90/80」目標)。雄安新區管委會日前印發《關於推進交通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了未來5年新區交通發展目標。意見指出,雄安新區要大力發展慢行和公共運輸,管控小汽車出行需求,構建公交、非機動車和步行為主體的交通新模式,打造交通強國建設先行區。
  •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_時事_中國臺灣網
    建設交通強國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新時代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對交通事業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了建設交通強國的時代課題。2019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就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和黨的十九大決策部署制定的。建設交通強國是黨中央賦予交通人的歷史使命,是新時代做好交通工作的總抓手。
  • 搶抓「三高四新」戰略機遇期 奮起直追為懷化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
    視察組指出,要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製造強國戰略重要論述,搶抓湖南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機遇期,奮起直追為懷化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幹太,副市長唐浩然,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劉志良參加。
  • 江蘇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亮點紛呈
    江蘇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開局有力、亮點紛呈。」江蘇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兼省鐵路辦主任陸永泉介紹,「十三五」以來,全省堅持以交通先行激活區位優勢、提升競爭優勢、塑造發展優勢,不斷創新交通運輸管理體制機制,推動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先行示範。
  • 交通強國建設廣東試點實施方案發布
    《方案》從交通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交通與旅遊等產業融合發展、智慧交通建設、樞紐服務效率提升和綜合交通運輸管理體制機制改革5個方面著手,推動交通強國試點工作建設。《方案》的出臺,標誌著廣東交通強國試點建設有了施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