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練與瑞士的「學生們」。
中國日報網12月21日電(信蓮) 據歐洲時報網報導,近日,有媒體報導稱,自從北京贏得2022年冬奧會主辦權之後,去國外滑雪成了中國人新寵。或是吸引中國遊客來歐,或是採取中歐合作的模式,對於擁有豐富滑雪項目資源的瑞士、奧地利、法國等歐洲國家來說,中國市場是他們難以忽視的「大蛋糕」。
北京申冬奧成功,來歐滑雪成中國人新寵
北京獲得2022年冬奧會後,中國國內的滑雪項目因此日漸火熱,來歐滑雪也成為很多中國遊客考慮的選項。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中國新的「滑雪辣妹」對於去瑞士達沃斯滑雪,吳波(音)已經等不及了。在這名來自石家莊的滑雪愛好者眼中,這個目的地具有獨特吸引力:「景色美極了,天氣對於滑雪者而言不算太冷,滑雪設施管理得很好,去達沃斯也變得容易。」
來歐滑雪,不僅可以觀賞異國的風景,還可以體驗歐洲成熟的一套滑雪項目,另外,中國人的錢袋子也日漸充盈,來歐的吃住行開銷已不是大問題。
吳波將和其他13名滑雪愛好者在達沃斯待上10天,加上機票和住宿,他們每人約需花費1.5萬元人民幣。吳波經常前往國內外的滑雪勝地,包括黑龍江的亞布力和紐西蘭的南島。他說,每次海外之旅至少都要花費1萬元人民幣,但國外的滑雪勝地更具挑戰性,雪更厚更軟。而中國的滑雪場總是人很多,且主要依靠人工造雪。
《北京日報》消息稱,據瑞士旅遊局估算,2015年中國滑雪人口有望增加一倍,保守估計其中175萬人將選擇出國滑雪,而且,這個群體一般更年輕、受教育程度更高、更富有。
歐洲遊客流失不打緊,中國遊客驟增讓企業舒心
中國熱衷滑雪項目的群體日漸增多,對歐洲來說是難得的機遇,尤其瑞士,更是從中嘗到了甜頭。
據新華網報導,11月2日,瑞士國家旅遊局發言人韋羅妮克·卡內爾說,聯邦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瑞士遊客來源正發生結構性變化。尤其鑑於瑞士冬季多以歐洲遊客為主,預計該國今冬旅遊季將面臨不小的挑戰。而中國、海灣國家和東南亞國家遊客數量的增長,為瑞士旅遊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卡內爾說,中國的冬季運動正在蓬勃發展,這對於瑞士冬季旅遊業來說是個巨大的潛在市場。去年曾邀請了7名中國的滑雪教練專門為中國遊客提供指導。今年,除了繼續邀請中國教練來瑞士外,瑞士也將派遣會說漢語的瑞士教練去中國參與當地的滑雪培訓。
據《光明日報》4月5日報導,瑞士方面希望,通過培訓具有中國語言文化背景的滑雪教練,賦予瑞士冬季旅遊產品新的內涵。在採爾馬特的中國滑雪教練徐忠星說,在他的學生中,中國遊客佔到八成,有的是從中國國內直接預訂的。
據統計,2014年來瑞士的中國遊客共度過了100萬個間夜,中國成為瑞士第五大海外客源地。瑞士旅遊業界對中國市場的穩健增長保持樂觀估計,預計到2020年底中國遊客在瑞士停留間夜數將突破200萬大關。
法國也對中國遊客青睞有加。法國美貝爾旅遊局經理瑪麗·肖飛說,中國遊客也可以去報名參加法國的滑雪學校。那裡的教練全部是經驗豐富、技術高超且擅長多國外語的滑雪高手,能讓不懂法語的滑雪初學者很快進入狀態,盡情享受滑雪的樂趣。
法國阿普德威茲旅遊局經理路易·萊熱說,在滑雪之餘,中國遊客還可以嘗試狗拉雪橇、雪地健行等戶外娛樂設施。自從去年歐洲旅遊向中國遊客開放以來,前往阿爾卑斯滑雪的亞洲遊客不再是日本和韓國一統天下。
赴華找市場談合作,人口紅利也讓歐洲企業「眼饞」
從中國市場分一杯羹,備好服務「坐等」中國遊客遠道而來是一種方式,主動赴華談合作也可以獲得豐厚的收益。
據中新網1月25日報導,奧地利使館商務處有在河北省崇禮縣舉辦「奧地利滑雪賽」的嘗試。奧地利企業希望借本次北京申辦冬奧會契機,進一步拓展中國的冬季運動市場,助推冬季體育運動產業發展。
奧地利駐華大使艾琳娜參加本次活動時表示,奧地利在冬季運動上處於領先地位,冬季運動是奧地利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提供了很多的就業機會。
奧地利駐華商務參贊郭勵之則表示,中國有13億人口,據了解已經有幾百萬的人參與冬季運動,而奧地利的人口只有800萬,由此可見中國的冬季運動參與者已經超過奧地利,所以中國在冬季運動產業方面非常有發展潛力。
由此來看,歐洲企業赴華探索市場尋求合作,將為給自身帶來可觀的收入。
現代滑雪運動起源於歐洲,二戰以後快速發展,在發達國家已經成為大眾性的體育項目。滑雪既是一項體育運動,又形成了一個經濟產業。一個完整的滑雪產業鏈包括上遊的滑雪裝備製造、中遊的滑雪場運營和下遊的賓館、餐飲、旅遊、度假等雪區配套服務。現在全球每年有上億人參與滑雪運動,創造產值近千億美元,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產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