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憤怒都是捏造出來的

2020-12-25 唐若心學

阿德勒曾在《被討厭對於勇氣》中講述與論斷,其實每個人的憤怒都是自我捏造出來的。比如我們在餐館用餐,如果服務態度不好,我們會生氣,其實我們在用這種生氣行為懲戒對方,告訴對方我們對你的服務態度不滿意。

憤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是我們為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製造出來的。就像曾經領導對員工發火,其實領導只是用生氣與憤怒引起對方的重視,希望員工能對自己犯的錯銘記在心,不要再犯。

阿德勒用這個論斷其實告訴我們,憤怒是我們表達感情的一種目的與手段。如果我們了解這個內涵,我們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比起憤怒來,我們需要了解的是,我們希望通過憤怒達到什麼樣的目的,希望解決什麼樣的問題,為什麼我們會憤怒等,我們對憤怒認識越清,我們就越能超越憤怒,做到坦然而無謂。

憤怒是我們達到目的一種方式

憤怒是捏造出來的,這告訴我們對待憤怒並不需要害怕,我們要察覺的是對方的真實目的,他為何會憤怒,這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憤怒是我們的內在情緒表達,我們可以通過憤怒去看到對方所在意的東西,以及對方的底線是什麼,甚至通過對方的憤怒行為,我們了解到對方的弱點與軟肋。

曾國藩曾經講述,我們要識人,假裝生氣看對方的反應。有些人看到別人生氣,馬上就討好對方的人,往往是沒有主見,屬於牆邊草的人。有一種人,你生氣,他會很鎮定,這代表這個人內心有定力,對待你的害怕,他會仔細觀察。而還有種人,你生氣,他也立馬生氣,是屬於好面子的人,容易衝動型的人。

2憤怒的情緒是可以控制的

憤怒是捏造出來的,給我們的第二個重要啟示就是憤怒可以控制。我們常說憤怒永遠是弱者的象徵,是因為弱者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們按照自己的本能行事,他們不去了解憤怒背後的自己。

但是真正的強者,則知道,所有的情緒都是幫助我們認識自己。而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無論境況多麼糟糕,當你努力去支配你的環境,你就能黑暗的環境中走出來。

比如,我們所說的原生家庭。其實心理學一直認為,當你能夠認識到原生家庭這個概念的時候,就意味著你就能走出來治癒自己,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看見才是最重要。因為原生家庭是原生家庭,你是你,你們並不是一體的。

正如《都挺好》蘇明玉被遭受原生家庭的傷害,但是當她看到了自己的家庭,她就在超越自己的原生家庭。她曾對石天冬說,老的老的不靠譜,少的少的不著調, 這就是我的家庭,但是正因為看見與懂得,所以她才可以更高一層的境界與層次。

憤怒只是我們的主觀感覺,並不代表事實

人之所以可以不斷進化,其實就是因為人可以不受自我情緒支配。憤怒是捏造出來的,其實我們,憤怒只是一種假象。

比如不開心的事情其實就是一種我們非常主觀的感覺。我們生氣,是因為我們覺得對方觸碰了我們內在的底線,所以我們會用憤怒強烈的表達自己。

這是我們內在一種內心強烈的自我意識。阿德勒講述,人的憤怒往往並不是一種非常客觀的認識。他只是我們基於過於當下當時所呈現出來的一種表現。

所以過去是過去,過去並不完全決定我們的未來。憤怒只是是我們內心詮釋與表達。我們要了解到憤怒背後那個自己在乎的到底是什麼,我們就會了解深刻洞察自己。

舉個例子,生氣了,它就是一種非常主觀的感受,有些人特別在乎自己的名聲,一旦自己名聲受損,他會生氣。

比如有些人特別在乎自己的面子,他會因為面子的事情生氣,我們生氣的往往是因為我們在乎的與我們感受到的。

當我們了解了這個事實,我們就不會因為對方的憤怒而格外的生氣,區分對錯。而是通過憤怒更好認識對方,認識自己,彼此求同存異。

要知道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就是因為每個人在乎的東西都不同,所以我們通過憤怒會看到人與人的不同,更通過憤怒了解人心與人性。

今日話題:你認為憤怒是捏造出來的嗎?歡迎探討與交流。

相關焦點

  • 心理學:敢於表達憤怒的人,其實是敢於愛自己
    文/學乃身之寶憤怒,是人的情緒之一,每個人都有,但不是誰都敢於表達憤怒的,因為使用憤怒後,很可能會受到懲罰,所以敢於表達憤怒的人,都是勇氣可嘉者。從更深層角度來說,敢於表達憤怒的人,其實是敢於愛自己,這也是心理諮詢師叢非從的觀點。
  • 為什麼憤怒的emoji是紅色的?
    >京師心理大學堂京師心理大學堂,北師大心理學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國最專業的心理學科普平臺」的項目定位,努力將北師大心理學百年積澱奉獻於社會,凝聚師生力量傳播科學知識,讓心理學走進千家萬戶。>許多人會用這個「��」表達憤怒,紅色的臉,倒豎的眉毛,好像可以恰如其分的表達我們的憤怒。可這個表情怎麼就能表達憤怒了呢?除了搶鏡的眉毛外,可能很大程度和它的顏色(紅色)有關。
  • 華春瑩:這就是他們憤怒的真正原因
    坦率地講,關於這個問題,我本來不想再說什麼了,但既然美國務院副發言人和澳方一起又強調了他們的價值觀,指責中方「捏造」圖片,還對中國涉疆政策妄加指責,那麼我還是有必要再次強調一下事實。首先,網上流傳的不是照片,不是「捏造照片」,而是一位年輕畫家創作的電腦插畫,依據的是澳大利亞媒體自己報導出來的、澳大利亞國防部調查報告發布的事實。
  • 關於憤怒,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不管憤怒在你的生活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是偶爾讓你煩心還是讓你蹲了局子——有效應對憤怒的關鍵是了解它是如何運作的。但不幸的是,幾乎所有的人都誤解了憤怒基本的工作原理。 在本文中,我們會看到人們對於憤怒最常見的誤解和謬論,同時我也會跟大家分享有關憤怒心理學的八個關鍵要點,然後在文末會進行總結。
  • 心理學是開放體系,非弗洛伊德專利,儒家修身禪宗修心都是心理學
    通過精神分析思索探討模式尋求肇因,解除頭腦的制約或者是重整頭腦統合心身,將留在頭腦潛意識層面多出來的那一幀膠捲找出來剪切掉。最近比較流行的Rolfing結構整合療法,是解除留在你身心肌理裡的烙印,所以西方心理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問題來自過去,所以都要從過去著手處理。
  • 分手心理學:分手後,無論多麼痛苦,都不要做這件事
    今天的文章,我就結合復旦大學心理學博士,國家二級諮詢師曹雪敏的《分手心理學》這本書來具體說說。1.自我傷害,有顯性傷害和隱形傷害分手的自我就像剛剛受傷的身體,很虛弱,這時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傷口進行緊急處理,即先停止對自己的傷害。
  • 心理學的30句名言——給你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如果一切都已經被決定,我們連做什麼的餘地都沒有,那我們也失去了活著的目的。人在所有情境中都有選擇的可能性。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1870-1937)與弗洛伊德、榮格齊名,深深影響史蒂芬柯維,以及人際關係學大師戴爾卡耐基。
  • 一貫溫和的人,你的憤怒去哪兒了
    一貫溫和的人,你的憤怒去哪兒了  假如萬事順意,我們都樂於做個好人緣的「溫和者」。然而遭遇不平、感到壓力時,內心憤怒的你有何表現?  那些好像不會生氣、沒有脾氣的人,內心是否和外表一樣平靜?感到憤怒時,他們是生生咽下了這口氣,還是獨具慧根,內外兼修?
  • 盤點40部經典的心理學電影,看過一半以上的都不是一般人!
    心理學電影很多,特別是關於夢、潛意識、精神分析、人格障礙、精神分裂、記憶障礙、變態心理學、犯罪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主題的電影,更是數不勝數。本期,我就為大家盤點一些非常經典的心理學電影!1、愛德華大夫看點: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學經典2、沉默的羔羊看點:潛意識、人格分析、變態心理學3、發條橙
  • 心理學:成熟的人都是用這三個方法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你會嗎
    可以說,我們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負面情緒,而負面情緒是我們人生路上的阻礙,我們必須認識它,解決它,才能邁向更好的人生。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要做到以下三點:心理學:負面情緒1、學會宣洩情緒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憤怒的狀態下會有血壓升高心臟壓力過大等生理反應,如果長期壓抑這種情緒,很可能會造成大腦和心臟等疾病
  • 心理學:為什麼同樣都是一生,別人就能在「開悟」後成為成功人士
    品質原創|心理學哲理故事連載系列原創作者|Bear(《心理學簡報》時評專欄特邀作者)導讀:《心理學簡報》本期內容簡介「猴子」心理學:其實我們就是一群猴子熟悉我們「猴子「心理學故事的讀者們都知道,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人類其實和生活中香蕉樹上的猴子無異,猴子們在香蕉園裡追逐、玩樂、爭奪、生存、死亡,看似簡單的」猴生「其實就是人生的寫照。
  • 學點心理學:健康心理學
    導讀健康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致力於研究人們怎樣保持健康、患病的原因以及生病後的反應。健康是指身體和精神上的一種穩定、充滿活力的一般狀態。 它不是簡單的不生病或不受傷,而是關注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是否協調運轉良好。
  • 清華大學心理學教授揭秘PUA的5大套路
    近日,清華大學心理學教授彭凱平詳細解釋了PUA背後的心理學原理,再次引發了廣泛關注。 心理學把情緒分為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這兩種情緒都能夠控制別人。
  • 捏造陷阱:我閨蜜綠了我男朋友
    捏造陷阱捏造陷阱,這部2017年7月開始動畫化的動漫。一經上映就引發了非常大的爭議,源於動漫中詮釋的水科對於由真的感情,還有水科由真和由真男朋友三個人的關係。特別是由真交了男朋友之後,水科越發發現自己對於由真的感情並不是那麼簡單的,自己開始嫉妒,開始處處跟由真的男朋友比較,甚至很多事情都要比由真的男朋友先一步,發酵的感情逐漸令水科失去理智,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出來。
  • 構造主義心理學
    與馮特一致地是鐵欽納認為,心理學是一門關於心理和意識經驗的科學,其研究對象是人的經驗。但在鐵欽納看來,心理和意識是有區別的:心理是一個人一生所發生的心理過程的總和;而意識則是發生在任何特定的、當前時刻的心理過程總和。他用總和來表示心理學研究的整個經驗,而不是它的一個有限的部分。雖然鐵欽納將心理和意識都視為心理學的對象,但是他更重視意識,把意識作為心理學研究的「直接對象」。
  • 《捏造陷阱》第三話漸入佳境!
    從捏造陷阱開篇伊始,小編其實對這個題目和情節上是對不上的,所謂陷阱到底是什麼,對於兩男兩女的同學少年,為何會出現如此黑暗的兩個詞語,直到最新一話,其情節正式揭露本作主題,看來是時候來一波了。然而仿佛最近的女主都是患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一樣(說的是隔壁那廂《裙子裡面是野獸》的女主靜哥),在由真同學的再三矛盾抉擇之際,還是選擇了來犯的螢,與之共眠,所以得出了一個結論,異性只是為了繁衍後代,同性才是真愛?
  • 女偶像承認家庭幸福是捏造:我從小住孤兒院
    不過她近日在節目上落淚道歉,坦承自己說大話,真實的家世背景並不這麼光鮮亮麗,而自傳裡的幸福美滿家庭也都是捏造出來的,自己直到姐姐過世後才醒悟。28歲仲川遙香於2006年通過AKB48選拔,並於隔年在娛樂圈嶄露頭角,之後轉到JKT48,再一次躍上事業的高峰;2016年從團體畢業,單飛後仍活躍在印尼,成為當地最受歡迎的女明星之一。
  • 心理學:好命的女人大多具有這三大特徵,你具備嗎?
    其實心理學發現,幸福與金錢關係不高,但是與性格有關係,相對樂觀主義會更幸福。好命的女人之所以能擁有更好的命運,更主要是心態上的開闊。心態的開闊 與不計較,使得她們很少為之煩惱,也不會有心事藏在心裡,走到哪裡,都是比較開朗愉悅的,無形中也會給家庭都會帶來積極的影響,心理學發現,一個女人唯有是家庭的精神領袖,這個家庭才會更為旺盛,好女人影響三代,講述的就是好女人會讓家庭氣氛其樂融融,當然家庭日子也會過得蒸蒸日上。
  • 色彩心理學:白色心理學
    碩博心理撰稿人:劉剛大家好,這裡是碩博心理,我是劉老師,我們接著來學習和色彩心理學有關的知識。今天我們要來講的是色彩心理學中的白色心理學。想到白色你會想到哪種白?因為月白色這個名字一說出來就好像能給人一種在皎潔純淨無塵的涼夜下,月亮高掛朗照的感覺。而月白色,也是古人寓情寄意的濃厚情感色彩。在古代的中秋佳節,很多仕女會穿上月白色的衣裳,以應和輝映瀲灩的月光色澤。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心理學流派梳理
    (2)實驗生理學淵源:為心理學提供方法論基礎。費希納的《心理物理學原理》,首創科學的實驗方法,奠定實驗心理學的基礎。2.心理學產生的標誌馮特1879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誌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