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青藏鐵路最高點唐古拉山口完成換軌 今年9月「千裡青藏一根軌」
10年之前,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正式開通運營,這條世界海拔最高、高原裡程最長的鐵路。這條世界屋脊上的鋼鐵動脈極大改變了藏家兒女的生活方式。
日前,一項低調而偉大的青藏鐵路改造工程進入尾聲,據央視新聞報導,7月27日,青藏鐵路換軌作業進入到世界鐵路海拔最高點5072米唐古拉山段,預計今年9月換軌工作將全部結束,實現「千裡青藏一根軌」。為提高和改善高原列車的舒適度,從2010年起,從青海格爾木到西藏拉薩段開始無縫化換軌工作。
所謂換軌,就是將原有的每25米通過魚尾板進行銜接的傳統鋼軌,更換成通過特殊焊接手段,做到全程無接縫的新型鋼軌。
27日早上5點半,天很黑,天還沒亮。300多名工人已經在海拔高達5000多米的地方開始作業了。他們必須在上午十點之前完成長約3公裡的換軌工作,否則就會影響青藏鐵路的正常運行。青藏鐵路的換軌工作是把原來的短軌換成長軌,再把長軌焊接在一起。每根長軌的長度一般是在1到1.5公裡。這項工作本身就有很高的技術要求,而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晝夜溫差大,高寒缺氧,施工難度就更大了。
換軌車負責把25米長的短軌換成500米到1500米長的長軌
青藏鐵路格拉線凍土地段之前使用的是25米長的鋼軌,鋼軌與鋼軌之間會留有一定縫隙以防止熱脹冷縮,大家坐火車聽到的「咣當、咣當』聲正是車輪與鋼軌接口的衝擊聲,這種衝擊不僅鐵路軌頭磨損大,對車輪的擦傷也大,同時也影響火車的速度。
據了解,凍土地段的無縫線路換鋪改造是格拉線通車以來首次將原有普通線路更換為無縫線路。先用換軌車換鋪長鋼軌,再運用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移動式氣壓焊軌車將500米至1500米長的長軌條焊接成「長龍」,在設計鎖定軌溫範圍內進行軌道應力放散和鎖定,然後通過打磨、探傷等工藝,使焊接處平順,從而消除鋼軌接頭,最終形成無縫線路。
移動氣壓焊軌車負責將換好的長軌條焊接成「長龍」
簡單來說,對旅客而言,將徹底告別以前坐火車聽到的「咣當、咣當」聲,而對於鐵路而言,鋼軌的承載力、運行速度都將有較大的提升。
那麼,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鐵路是如何換軌的呢?換軌之後又會給乘客帶來怎麼樣不同的體驗呢?
6月16日凌晨4點半,氣溫3攝氏度。在海拔4800米的布瑪德,新一天的換軌工作開始了。青藏鐵路公司西寧工務機械段副段長楊明告訴記者,新軌在軌道車的牽引當中,落到盛軌槽裡面,舊的經過人工輔助,分離到兩邊的道床上。這樣就在這裡完成了一個新軌和舊軌的交換。
為了不耽誤列車正常運行、保障施工進度,換軌工作只能集中在每天凌晨4點半到早上9點這四個多小時,700多人同時工作,才能完成。天,慢慢亮了起來,離列車通過時間越來越近。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氧氣含量只有平原地區的50%,而換軌又是一項重體力活,這讓許多人都吃不消。但說起這份工作,大家卻都充滿著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