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資料:青藏鐵路建設進展順利
新華網北京11月12日電(記者 韓振軍)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建設進展迅速。據有關方面提供的資料,到10月24日,累計完成投資64億元,達到國家批覆概算的24.5%。工程質量普遍較好,分項工程合格率100%,優良率90%以上。 青藏鐵路建設意義重大。西藏目前是我國唯一不通鐵路的省級行政區,交通基礎設施落後是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
-
[西藏誘惑]青藏鐵路建設背景
[西藏誘惑]青藏鐵路建設背景 2001年6月29日,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開工建設;2002年10月19日,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凍土隧道風火山隧道,提前10個月貫通;2006
-
背景資料: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工程簡介
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九日電(記者周音)青藏鐵路西寧至拉薩全長一千九百五十六公裡,其中,西寧至格爾木八百一十四公裡已於一九七九年鋪通,一九八四年投入運營。 新開工修建的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北起青海省格爾木市,經納赤臺、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經西藏自治區安多、那曲、當雄、羊八井,南至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全長一千一百四十二公裡。 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格拉段經過海拔四千米以上地段九百六十公裡,翻越唐古拉山的鐵路最高點海拔五千零七十二米。
-
新聞背景:青藏鐵路簡介
修建青藏鐵路是黨中央、國務院在進入新世紀之際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國家「十五」四大標誌性工程之一,是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工程之首。 據了解,青藏鐵路北起青海省西寧市,南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全長約1956公裡,其中西寧至格爾木約846公裡已於1984年建成。
-
背景:全長1956公裡 跨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鐵路
中新社拉薩十月十五日電 全長一千九百五十六公裡的青藏鐵路十月十二日全線鋪軌貫通,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致信祝賀;十月十五日,青藏鐵路全線鋪通慶祝大會在拉薩火車站舉行,與此同時,滿載一萬二千三百噸援藏物資的列車停靠在拉薩西火車站,並舉辦援藏物資交接儀式。
-
青藏鐵路
在青藏高原這種原始、獨特、脆弱、敏感的地理生態環境中修建的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翻越唐古拉山的鐵路最高點海拔5072米,經過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裡,連續多年凍土區550公裡以上。在青藏鐵路建設和施工中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是青藏鐵路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國內外關注的焦點。黨中央、國務院對青藏鐵路建設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極為重視。朱?
-
八項世界紀錄的青藏鐵路
青藏鐵路全長1,956公裡(約1,215英裡),東起青海西寧,西至拉薩。隨著青藏鐵路的建成,中國改寫了世界鐵路建設的歷史。根據金氏世界紀錄提供的資料,青藏鐵路目前擁有不少於八項世界紀錄。一、世界最高鐵路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最高的鐵路。從西寧到拉薩的軌道大約有960公裡,海拔4000米以上。
-
青藏鐵路修建數據
通往西藏的鐵路除青藏鐵路外還有三條規劃通路:甘藏鐵路、川藏鐵路、滇藏鐵路。青藏鐵路與其它幾條進藏通路相比,具有以下明顯優勢。 ☆以1995年底物價水平為基礎,青藏線投資為139.2億元,甘藏線為638.4億元,川藏線為767.9億元,滇藏線為653.8億元。
-
歌頌青藏鐵路的歌曲為何叫《天路》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舉行通車儀式。連日來全國眾多電視頻道播出的青藏鐵路宣傳片、紀錄片,都把韓紅演唱的歌頌青藏鐵路的歌曲《天路》作為主歌或背景音樂,觀眾聽後無不為之震撼!其實《天路》是2001年專門為青藏鐵路譜寫的,但一直沉默了4年,直到韓紅在2005年央視春晚演唱後,才一炮紅遍大江南北。
-
青藏鐵路百年史
江澤民總書記作出了青藏鐵路新線建設「應該下決心儘快開工修建」的指示。這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一大舉措,青海、西藏兩省區人民倍受鼓舞。回顧歷史,青藏高原的鐵路建設,融匯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宏願,經過了艱難曲折的歷程。
-
青藏鐵路是一條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經濟線、文化線
專題:青藏鐵路建成通車 新華網西寧6月23日電(記者馬勇)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全線開通試運營在即,在青藏鐵路起點青海省,省長宋秀巖日前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獨家專訪,暢談了她眼中的青藏鐵路。同時,青海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與鐵路部門密切配合,加強生態保護和監督,科學有效地保護了青藏鐵路沿線的生態環境、自然景觀和野生動物。
-
青藏鐵路穿藏裝/組圖
青藏鐵路穿藏裝/組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21日 17:50 來源:新華網 專題:青藏鐵路建成通車
-
青藏鐵路--綠色天路
>6.青藏鐵路沿線如千裡畫廊,高原圖景徐徐呈現,圖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隊1958年,青藏鐵路西寧至,圖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隊俄羅斯、加拿大、北歐等國都有在凍土區修築鐵路的經歷,沒有一個國家很好解決凍土區鐵路工程的相關技術問題。
-
青藏鐵路工程概況
建設青藏鐵路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世紀之初做出的戰略決策,是西部大開發的標誌性工程,對加快青藏兩省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增進民族團結,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義。正在修建的格爾木至拉薩段,自青海省格爾木市起,沿青藏公路南行至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全長1142公裡,其中新建1110公裡,格爾木至南山口既有線改造32公裡。青藏鐵路建設面臨著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三大難題」的嚴峻挑戰,工程艱巨,要求很高,難度很大。
-
青藏鐵路採訪札記
「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一首膾炙人口的《天路》,表達了青藏高原各族人民對青藏鐵路開通的深深祈盼,讚揚了青藏鐵路對沿線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在為期15天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中央媒體蹲點調研採訪青藏鐵路行程中,我們下鐵路、進隧道,探國企、走基層……在與青藏鐵路職工和沿線居民深入交流中,我們真切感受到青藏鐵路所承載的汗水與歡笑、奮進與輝煌。 那些關於傳承的故事 西寧是我們此次行程的第一站。
-
青藏鐵路沿線站名之旅
拉薩、古榮、馬鄉、昂嘎、羊八井、羊八林、當雄……青藏鐵路拉薩至格爾木段共有45個車站。為了儘快熟悉這些站名,記者查閱了《中國地名辭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大詞典》等資料。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原來開心嶺、烏麗、五道梁、不凍泉等地名的命名都與青藏公路築路大軍的指揮員慕生忠將軍有關:因五道緩坡起伏的山梁起名「五道梁」,因終年不凍的一股泉水起名「不凍泉」……品味這些地名的由來,當年青藏公路築路大軍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仍保持的頑強鬥志和樂觀精神躍然紙上。(黑龍江日報)
-
青藏鐵路沿線各站開始實施電子客票
資料圖為格爾木火車站。 魯丹陽 攝中新網西寧7月9日電 (魯丹陽馬海生)記者9日從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青藏集團公司」)獲悉,7月9日零時起青藏鐵路沿線各站開始實施電子客票。後經過為期20天的設備更新、人員培訓、前期調試等工作,從7月9日零時起,青藏集團公司在青藏線湟源、德令哈、格爾木、安多、那曲、拉薩等車站,拉日線日喀則站普速鐵路推廣實施電子客票,自此青藏鐵路全線、拉日線各站推行電子客票。屆時,進出青藏兩省的旅客群眾將享受電子客票「一證通行」帶來的便利,出行體驗進一步提升。
-
青藏高原背景大氣氣溶膠研究取得進展
自2011年秋季始,依託野外觀測臺站,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大氣物理研究所、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籌)合作,對青藏高原阿里、珠峰、納木錯和藏東南地區背景大氣氣溶膠開展長期連續監測。在上述地基觀測基礎上,遙感結果進一步表明青藏高原氣溶膠總濃度在空間上呈現出明顯差異(圖2),與對應的陸地生態系統相關,即高山荒漠區域高於草甸和森林區域,而細顆粒物所佔比率則為草甸和森林區域高於高山荒漠。 該研究提升了人們對青藏高原大氣氣溶膠載荷時空變化的認識,為評價該地區大氣環境質量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也為區域氣候模型提供了重要基礎數據。論文第一作者為劉彬,通訊作者為叢志遠和康世昌。
-
青藏鐵路正式通車
[ 2006-07-01 19:30:18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記者顧玲在青藏鐵路公司報導,為了對青藏鐵路的運營過程、安全生產以及突發事件處理實現全過程可視化監視、預警與統一協調指揮,青藏鐵路運營綜合監控系統即將全面投入使用。
-
青藏鐵路:青藏兩省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倍增器」
新華社西寧8月17日電(記者 駱曉飛、王軍)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多年凍土地段最長的鐵路——青藏鐵路實現安全穩定運行6年多,累計運送旅客5000多萬人次,運送貨物2億多噸,促使青藏兩省區經濟發展保持了年均10%以上增速。這條猶如吉祥「哈達」的雪域天路把青藏高原與祖國內地緊緊相連,正在助推青藏高原成為中國西部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