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鐵路百年史

2021-01-12 中國臺灣網

     江澤民總書記作出了青藏鐵路新線建設「應該下決心儘快開工修建」的指示。這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一大舉措,

青海

、西藏兩省區人民倍受鼓舞。回顧歷史,青藏高原的鐵路建設,融匯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宏願,經過了艱難曲折的歷程。

  辛亥革命之後,被迫辭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堅持不懈地致力於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偉業。他一方面繼續領導著未盡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發動了護法運動、護國運動,另一方 面對中國的經濟建設進行了籌劃,於1919年「五四」運動前後,發表了近20萬字的名著《建國方略》。在這本書的「實業計劃」中,規劃了「西北鐵路」、「高原鐵路」等七大鐵路系統,共計106條鐵路幹線,約10萬公裡。「高原鐵路」系統共規劃16條鐵路幹線,其中「拉薩至蘭州線」、「蘭州至若羌線」經過今

青海省

的東部、南部、西部、北部,向西南通達西藏,向西北通達新疆。孫中山先生的宏偉計劃,反映了中國人民對祖國未來富強的深切期盼,對後來的鐵路建設具有重要的參考和借鑑價值。

  1943年至1945年,國民政府先後派隴海鐵路局副總工程師李儼、工程師宋夢漁、選線工程師劉寶善等人,組團率隊勘測甘青鐵路,撰寫了「草測報告」,繪製了剖面圖,實施了青藏鐵路基點段甘青鐵路的部分具體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青藏交通運輸進入了嶄新的歷史發展時期。50年代初,黨和國家就著手研究 進藏鐵路建設問題。50年代中期,繼天水至蘭州鐵路通車後,鐵道部第一設計院全力以赴,集中力量勘測設計蘭青鐵路和青藏鐵路,同時,陸續勘測設計了格爾木至新疆庫爾勒的青新鐵路、西寧至寶成鐵路陽平關的西陽鐵路、西寧至甘肅張掖的西張鐵路,還對格爾木至甘肅柳園、湟源至玉樹、西寧至互助的鐵路進行了勘測,為青藏鐵路和青海鐵路網的建設做了大量前期工作。1958年,在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同志的關懷下,在甘青鐵路開工建設的同時,青藏鐵路的建設也拉開了序幕。青藏鐵路從古城西寧到拉薩,是國家級鐵路幹線,其海拔之高峻、環境之艱苦、技術之複雜、施工難度之大在中國與世界鐵路史上實屬罕見。鐵路設計總長2040多公裡,在青海境內1400多公裡,佔總長度的70%左右。第一期工程西寧至格爾木860多公裡,先後由西寧鐵路局,鐵道兵第十師、第七師,鐵道部第一工程局等單位施工修建。1958年開始部分區段和關角隧道、泉吉峽等重點工程施工。1960年11月鋪軌到海晏,1963年12月鋪軌到克土,1972年鋪軌到哈爾蓋,1977年鋪軌到柯柯。經「大躍進」時期、國民經濟暫時困難和五年調整時期以及「文化大革命」時期,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1979年9月鋪軌到戈壁新城格爾木,歷時21個春秋。 沿線還修建了4條支線,共139公裡;岔線68條;全線共計設大小站50多個。鐵道兵十師為修築青藏鐵路於1959年、1963年、1974年三進青海,先後有179人犧牲,633人負傷。由於西藏特殊的地理自然環境和高原、凍土等築路技術問題尚待解決,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停建。

  在第一期工程中,長4010米、軌頂面海拔3700米、晝夜湧水2000立方米的關角隧道;長32公裡、打擠密沙樁57000根、總進尺13.6萬米的鹽湖路基;我國第一座鋼筋混凝土無碴無枕梁橋———巴音河大橋等特殊工程的修建和新技術

突破

,不僅是青藏高原開發建設史上的創舉和奇蹟,更為青藏鐵路二期工程的建設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1984年5月,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段正式通車。6萬多鐵道兵指戰員和數萬築路員工,艱苦努力,英勇奮戰,把「天路」修上了「世界屋脊」,把鋼鐵巨龍牽到了橫空出世的崑崙山。現今,中央決定青藏鐵路二期工程格爾木至拉薩段開工建設,它將從根本上改善青藏高原落後的交通狀況,推動青藏高原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百年宏願將成為現實。

編輯:妮妮

相關焦點

  • 青藏鐵路
    在青藏高原這種原始、獨特、脆弱、敏感的地理生態環境中修建的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翻越唐古拉山的鐵路最高點海拔5072米,經過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裡,連續多年凍土區550公裡以上。在青藏鐵路建設和施工中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是青藏鐵路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國內外關注的焦點。黨中央、國務院對青藏鐵路建設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極為重視。朱?
  • 青藏鐵路穿藏裝/組圖
    青藏鐵路穿藏裝/組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21日 17:50 來源:新華網 專題:青藏鐵路建成通車
  • 背景資料:青藏鐵路
    新華社西藏安多2004年6月22日電(記者肖多拉巴)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穿越凍土裡程最長的高原鐵路。一期工程西寧至格爾木段814公裡已於1979年鋪通;二期工程格爾木至拉薩段於2001年6月29日開工,全長1142公裡,計劃投資約262億元。  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描繪中國發展藍圖時,曾專門提到要修建青藏鐵路。
  • 青藏鐵路--綠色天路
    >6.青藏鐵路沿線如千裡畫廊,高原圖景徐徐呈現,圖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隊1958年,青藏鐵路西寧至,圖源:第二次青藏科考隊俄羅斯、加拿大、北歐等國都有在凍土區修築鐵路的經歷,沒有一個國家很好解決凍土區鐵路工程的相關技術問題。
  • 青藏鐵路工程概況
    建設青藏鐵路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世紀之初做出的戰略決策,是西部大開發的標誌性工程,對加快青藏兩省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增進民族團結,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義。正在修建的格爾木至拉薩段,自青海省格爾木市起,沿青藏公路南行至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全長1142公裡,其中新建1110公裡,格爾木至南山口既有線改造32公裡。青藏鐵路建設面臨著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三大難題」的嚴峻挑戰,工程艱巨,要求很高,難度很大。
  • 青藏鐵路採訪札記
    「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一首膾炙人口的《天路》,表達了青藏高原各族人民對青藏鐵路開通的深深祈盼,讚揚了青藏鐵路對沿線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在為期15天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中央媒體蹲點調研採訪青藏鐵路行程中,我們下鐵路、進隧道,探國企、走基層……在與青藏鐵路職工和沿線居民深入交流中,我們真切感受到青藏鐵路所承載的汗水與歡笑、奮進與輝煌。  那些關於傳承的故事  西寧是我們此次行程的第一站。
  • 青藏鐵路:青藏兩省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倍增器」
    新華社西寧8月17日電(記者 駱曉飛、王軍)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多年凍土地段最長的鐵路——青藏鐵路實現安全穩定運行6年多,累計運送旅客5000多萬人次,運送貨物2億多噸,促使青藏兩省區經濟發展保持了年均10%以上增速。這條猶如吉祥「哈達」的雪域天路把青藏高原與祖國內地緊緊相連,正在助推青藏高原成為中國西部新的經濟增長點。
  • 青藏鐵路給西藏帶來了什麼?
    圖片由青藏鐵路公司提供 內容提要 2006年7月1日,東起西寧,南至拉薩,全長1956公裡的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從此結束了西藏沒有鐵路、不通火車的歷史。截至今年7月31日,青藏鐵路累計運送旅客9559.4萬人次,運送貨物4.11億噸。
  • 為什麼要修青藏鐵路?
    新華社記者 林紅梅 自今年2月份國務院批准興建世界上海拔最高和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以來,青藏鐵路的建設得到人們廣泛關注。目前,青藏鐵路已經開工。那麼,國家為什麼要修青藏鐵路? 修建青藏鐵路是十分必要的,對西藏經濟發展具有劃時代意義。
  • 百年青藏鐵路建設史
    2005年10月,我們在羌塘沿著青藏公路前行,不遠處青藏鐵路逶迤伸向遠方。放眼望去,鐵路與這片土地渾然天成,仿佛自古就生長在這裡一樣。  青藏鐵路建設「二上二下」  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把修築進藏鐵路提上議事日程,決定把鐵路修到拉薩。從此,青藏鐵路的建設經過了長達45年的「長考」,出現了「二上二下」的歷史曲折。  1954年,兩條進藏的公路青藏、川藏公路通車。1955年3月9日,周恩來總理主持國務院第七次全體會議,專門研究西藏問題。他強調指出:要發展,就要修路。
  • 憶青藏鐵路建設
    巍巍唐古拉,蜿蜒青藏線,2006年7月1日,隨著列車一聲長嗚,打破了天堂亙古的寂靜,一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通往世界屋脊的天路,結束了千百年來雪域高原沒有鐵路的歷史。如今,當我們乘著火車到達雪域高原時,我們不會忘記在修建青藏鐵路的五年間,有多少築路大軍日夜鏖戰,用雙手和艱辛為雪域築起一條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
  • 青藏鐵路貨運繁忙
    青藏鐵路起於青海省西寧市全長1956千米,是重要的進藏路線,被譽為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凍土上路程最長的高原鐵路,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車運營。是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2013年9月入選amp;quot;全球百年工程amp;quot;,是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青藏鐵路推動西藏進入鐵路時代,密切了西藏與祖國內地的時空聯繫,拉動了青藏帶的經濟發展。彭寰/攝
  • 青藏鐵路正式通車
    西寧主要街道都掛上了國旗和五顏六色的彩旗,「熱烈祝賀青藏鐵路全線通車」的紅色大幅標語隨處可見,橙色的路燈把整個城市裝扮得更加濃烈。 [ 2006-07-01 23:02:26 ][中國政府網、新華網]隨著青藏鐵路凍土路基、凍土區橋梁、涵洞、隧道、房建、管線等工程的順利完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高原多年凍土最長的青藏鐵路被譽為「世界凍土工程博物館」。
  • 青藏鐵路修建數據
    通往西藏的鐵路除青藏鐵路外還有三條規劃通路:甘藏鐵路、川藏鐵路、滇藏鐵路。青藏鐵路與其它幾條進藏通路相比,具有以下明顯優勢。  ☆以1995年底物價水平為基礎,青藏線投資為139.2億元,甘藏線為638.4億元,川藏線為767.9億元,滇藏線為653.8億元。
  • 青藏鐵路真的的用意
    青藏鐵路,是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全長1956千米,通往西藏的第一條鐵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建設者們用跨越50年的時間,克服了生態脆弱、高寒缺氧和多年凍土三大世界鐵路建設難題,在世界屋脊修築了這條穿梭於佛國雪域、神話世界的人間「天路」,載入人類文明史。
  • 青藏鐵路,中國西南的生命線
    在青藏鐵路通車以前,青藏高原的交通是閉塞的,與外界的物資交流幾乎沒有。整個高原山區都維持在原始的交通狀態:人背,馬駝,獨木舟,牛皮船,汽車行駛寥寥可數。當地經濟落後,生活貧困,西南邊陲的國防安全常常受制於人。
  • 新聞背景:青藏鐵路簡介
    修建青藏鐵路是黨中央、國務院在進入新世紀之際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國家「十五」四大標誌性工程之一,是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工程之首。  據了解,青藏鐵路北起青海省西寧市,南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全長約1956公裡,其中西寧至格爾木約846公裡已於1984年建成。
  • 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我國是如何修建青藏鐵路的?
    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這裡的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無數的雪山,冰川,激流峽谷,使得青藏高原成為地球上最難以到達的地區之一。如此環境,我國是如何修建青藏鐵路的?今天就跟大家解密一下。1954年12月25日,青藏公路正式通車的消息,傳到北京,一直關心西藏交通的毛主席高興得徹夜未眠。有了公路,那麼修鐵路也就不遠了。毛主席將王震將軍召進中南海,讓他出任鐵道兵司令員。王震將軍立下軍令狀,一定把鐵路修到喜馬拉雅山下去。從那時起,讓鐵路攀上喜馬拉雅山,成為每一位鐵路建設者不滅的信念,永恆的目標。
  • 八項世界紀錄的青藏鐵路
    青藏鐵路全長1,956公裡(約1,215英裡),東起青海西寧,西至拉薩。隨著青藏鐵路的建成,中國改寫了世界鐵路建設的歷史。根據金氏世界紀錄提供的資料,青藏鐵路目前擁有不少於八項世界紀錄。一、世界最高鐵路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最高的鐵路。從西寧到拉薩的軌道大約有960公裡,海拔4000米以上。
  • 走進青藏鐵路調度中心(青藏鐵路通車一周年紀行①)(圖)
    編者按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創造了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奇蹟。今年7月7日至8日,青藏鐵路格(格爾木)拉(拉薩)段工程通過國家驗收。  青藏鐵路全線開通運營一年來,一直是國內外媒體關注的焦點。藏羚羊的遷徙、凍土層的跨越、青藏線上的汙水汙物處理、生態移民等等都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