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山戰爭遺址缺乏保護 無標誌牌遊客參觀全靠猜 - 信網

2020-12-21 信網

原標題:殘存戰爭遺址盼保護

「青島山上散落著許多戰爭遺址,這些殘存的建築不但破敗不堪而且疏於清理,影響青島山的整體形象。因為沒有介紹,遊人很難知曉它們的歷史。」近日,市民張其君向青島早報「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反映,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對青島山上殘存的戰爭遺址進行保護,並設置詳細的標誌牌,讓市民了解這些遺址背後的故事。

( 來源:青島早報)

吐槽>>>景區不少戰爭遺址破敗不堪

據張先生介紹,近年來有關部門在青島山修建了青島一戰遺址博物館,並對原德軍地下指揮部進行修繕。但是,除了主要遺址工事外,青島山上仍散落著許多戰爭遺址未被妥善保護和利用。 「這些遺址有的幾乎被土石掩埋,有的因為自然風化已成殘垣斷壁,有的射擊孔、觀察孔、通道仍清晰可辨……這些都是歷史的見證,是青島山的一部分,然而它們的現狀卻讓人擔憂。」張先生說,由於缺乏保護,這些殘存的建築或構件不但破敗而且疏於清理。周圍和建築內,垃圾隨處可見。遺址上也沒有標誌牌來介紹它們的背景,容易讓不知情的遊客誤以為只是山頭上的建築廢墟,影響青島山整體形象。

「即使不將這些遺址進行復原式修繕,也應對遺址內和周邊散落土石、垃圾進行清理。 」張先生建議,應當充分挖掘青島山散落的戰爭遺址,與目前已經修繕的德軍地下指揮部、炮臺等相結合,豐富青島山的遊覽內容,也增加愛國主義教育的實物教材。

探訪>>>無標誌牌遊人參觀全靠猜

聞訊後,記者和張先生一同來到青島山。張先生帶記者由山北到山南,先後實地探訪了6個地方。在俾斯麥北炮臺北側半山腰上,立著一處建築。該建築整體保存比較完好,建築朝北一側呈半圓形,南側呈方形,且仍保留有入口。建築五六米外就是登山路,不時有市民往來。記者問一名市民該建築的來歷,對方表示只知道是個軍事遺址,但具體做什麼用的就不知道了。由於沒有標誌牌,對於這處建築的歷史,只能靠猜測。

在攬趣亭東面靠近山體護欄一側,有一處帶有人工痕跡的「平臺」。「這是個暗堡,平的地方是暗堡的頂部,山體外側有兩處長方形洞口應該是射擊孔。」張先生說。記者看到這處暗堡的入口處已經被碎石和松針掩埋。如不仔細辨認,只會認為這裡是一處廢棄建築的地基。

在俾斯麥北炮臺南側,有一處低於地面的建築群。東側山體部分為混凝土結構,西側殘留著幾面由碎石或磚頭砌成的牆,現場堆積著不少松針、樹枝、碎石等各種雜物。「這裡應該是地下工事的入口,殘留的斷牆可能是後期修建的。如果斷牆是現代的產物,應該將其拆除。 」張先生說。

沿著一條上山路繼續走百餘米,緊鄰路旁殘留著一處類似「崗亭」的地基,「崗亭」的後面連接著一段「巷道」。「青島山上除了近代遺址,也有不少是現代建築拆除後留下的廢墟。但因為沒有任何標誌牌,所以讓遊人總是一頭霧水。 」張先生說。

之後張先生還帶記者探訪了翠波亭附近的一處斷牆和烈士紀念碑附近的一處半地下遺址。這裡均沒有任何標誌,在公園的導覽圖上也沒有任何指引。

聲音>>>青島山遺址構件很有研究價值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青島山對市民開放,我就對青島山進行了關注。最初是研究它的植物,退休後對它的戰爭遺址產生了興趣。」72歲的島城植物學家于濤告訴記者,青島山上除了已經被開發的主要遺址外,山前山後還散布著大大小小、形態不一,甚至有些看不出用途的石頭或水泥構件,大約有15處。它們當中有暗堡、壕溝坑道、房屋斷牆、房基石等構件,均為德日佔領時期的軍事建築廢棄遺存的殘留構件。有一些暗堡的門很明顯,以前能夠進去。後期由於無人打理,受雨水土石的衝擊而被掩埋,也有的被人工砌死。這些構件很有研究價值,一直引起中外文史研究界的關注和研究,應當被妥善保護。

回應>>>將增設標誌牌及時清運垃圾

對此,青島一戰遺址博物館答覆表示,他們多次請專家到山上進行論證,已經掌握了與一戰相關的戰爭遺址。市民發現的一些遺址中,部分與一戰無關,有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留下的產物。與一戰有關的一些遺址,目前沒有修繕計劃,但他們將於近期增設標誌牌,以介紹其功能和歷史。而對於部分遺址存在垃圾的情況,工作人員表示,山頭公園管理由綠化公司負責,他們已督促綠化公司對遺址及周邊的垃圾進行清運。

記者追問,抗日戰爭時期留下的遺址是否會被列為文物進行保護?工作人員表示,接下來還將組織專家上山對這些遺址進行論證,從而制定相關方案。

【呼籲】

島城多處戰爭遺址待保護

「我喜歡攝影,願意到處逛逛。幾年前偶然在山上發現了幾處殘存的戰爭遺址,對它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張其君說,他查閱史料後,便有針對性地在青島的許多山頭找尋這些戰爭遺址。

「1897年以後,青島先後被德國、日本等帝國主義列強侵佔達35年之久,大量的資源被掠奪,人民遭受蹂躪和殘害。為了佔領青島,帝國主義列強之間幾經廝殺,由此在青島建立了許多堡壘、炮臺和碉堡等戰爭設施。這些遺址見證了青島被帝國主義列強侵佔的歷史和國恥,更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很好的、寶貴的和難得的實物教材。 」張先生說,他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和尋訪有關市民,經過多年的尋找,搜集記錄了有形存在青島市區的戰爭遺址60餘處。這些戰爭遺址大都沒有得到妥善管理、保護。有些被拆除、損壞、掩埋和佔用。有些散落在各個山頭、公園和街道。

「1914年,德軍和日軍在浮山周圍進行了多次戰鬥。在浮山上,現存有10處保存尚好的戰爭遺址。太平山有7處,信號山上發現了8處,貯水山上有4處,八關山上有4處,團島山上有5處……」張先生說,這些遺址大部分沒有物類或史志說明標誌,如果保護不善,任其自然風化,久之就會成為一堆石土砂礫。不但髒亂,還會影響青島市容、綠化和美化。尤其是臺西鎮炮臺,2005年就已經被列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但是現在不但沒有被很好地保護,炮臺遺址裡一直有人居住,周邊還搭建起不少建築,十分雜亂。而臺西鎮炮臺同青島山炮臺一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而且主體結構保存完好,十分難得。但作為市級的文物保護單位竟如此現狀,著實讓人心寒。近幾年市南區政府及香港中路街道辦事處對徐州路、閩江路的戰爭遺址進行了整修保護,並懸掛了史志說明牌,也讓張先生看到了政府對文物保護的重視。

張先生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全面搜集、考證登記、保護和管理這些戰爭遺址。以史為鑑、以物為證。對此,青島早報也將繼續關注戰爭遺址的相關保護工作。 本版撰稿攝影 記者 於滈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光影]

相關焦點

  • 青島山炮臺遺址公園
    青島山,又名京山, 海拔128.5米, 北依鬧市,南臨大海,是青島老城區前海一帶海拔最高、視野最開闊的山,是南控青島灣、北扼臺東、四方和後海一帶的最佳制高點。1891年青島設置後,清軍即在此山修築炮臺。
  • 青島山炮臺遺址將修繕 植被移植申請未被受理
    青島山炮臺遺址已被藍色的圍擋包圍。呂璐 攝青島山炮臺遺址旁,施工用的臨時簡易房已經搭建好。呂璐 攝  青島山炮臺遺址近期將開工修繕加固,山頭已被圍擋隔離開來。聽到消息,不少市民擔心山頭的施工會破壞地表的野生植被。園林部門回應,已經接到了山頭地表植被移植的申請,但並未受理。
  • 青島山一戰遺址公園 再現青島曾經的百年艱苦歷程
    青島新聞網8月15日訊(記者 龐為 攝影 孟憲朋)青島山一戰遺址公園位於京山路26號。青島山,因山下「青島村」而得名,海拔128.5米,面向大海,背依鬧市,地理位置重要。1891年6月,清軍即在青島山下修建了總兵衙門及兵營。
  • 溫馨提示 | 青島山炮臺遺址暫時關閉公告
    青島山一戰遺址公園景區公告青島山炮臺遺址因近期連續強降雨,山體滲水,遺址內部分電路浸泡,遊覽存在安全隱患,暫時閉館維護,檢修工期預計4天。給遊客帶來的不便,請敬諒解。 青島一戰遺址博物館正常開放。青島山一戰遺址公園
  • 青島山炮臺遺址等二十三棟德國建築晉升「國保」
    半島網6月9日訊(記者王法豔) 青島山炮臺遺址、浙江路天主教堂、小青島燈塔等23棟青島德國建築順利晉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記者今天從市文物局獲悉,與總督府舊址、迎賓館同歸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23棟德國建築名單於今天正式揭曉,這樣青島共有25棟德國建築成為「國保」,包含了哥德式、羅馬式等6種建築風格。
  • 參觀東雞冠山戰爭遺址,中國唯一的日俄戰爭陳列館
    大連有個絕佳的旅遊地-東雞冠山日俄戰爭遺址,這裡是日俄戰爭旅順陸戰東部防線的重要戰場,主要有日俄戰爭陳列館、望臺炮臺等遺蹟,這裡保存了較完整的日俄戰爭遺址,而且是全國唯一的日俄戰爭陳列館
  • 青島100個故事連環話|青島山炮臺遺址:遠東地區保存最完整的一戰軍事要塞
    當年德國人所建的這些軍事設施,掩映在青島山蓊鬱的植被中,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青島山炮臺遺址的最初形態。青島山炮臺遺址,是亞洲保存最完整的一戰軍事要塞。青島山炮臺遺址,是遠東地區保存最完整的一戰軍事要塞,是青島這座城市的歷史見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對德國宣戰,聯合其盟友英國在青島對德軍發起進攻,這也是一戰唯一發生在中國的戰役。
  • 青島巡邏大隊女子中隊走進青島炮臺山遺址公園
    為增強黨建教育,3月7日,青島市公安局市南分局巡邏大隊開展「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三八主題黨建日活動,組織大隊全體黨員幹部和女子特勤中隊全體隊員來到青島炮臺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回顧青島建置到主權回歸的艱難歷程,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 淹城遺址景區廁所全靠微生物來處理 不用水的生態廁所成網紅
    一名遊客走出位於常州武進的淹城遺址公園內的廁所後感慨道。近日,淹城遺址公園內的生態廁所因為不用水衝,環保節能而成為「網紅」,成了遊客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遺址配備「生態廁所」淹城遺址是一整片開放空間,它的一草一木、一寸一土皆可能是遺存。在這樣的一處文物古蹟裡,任何的人工設施似乎都顯得有些多餘,然而有一樣卻避無可避,那便是——廁所。
  • 這些景區全免費!
    省內外持綠碼遊客可參觀,但出行前需線上提前預約。同樣截止到12月31日,青島的嶗山風景區、小青島公園、小魚山公園、海產博物館、奧帆博物館、大珠山風景區、琅琊颱風景區、珠山國家森林公園、青島德國總督舊址博物館(迎賓館)、信號山公園、青島山炮臺遺址
  • 雲南龍陵松山抗戰遺址的保護與重生
    雨後走進松山戰役遺址,不僅能通過祭拜先烈,蕩滌我們後人的靈魂,還可以得到驚人的發現——經過雨水的衝刷,只要細心尋找,70年前戰爭留下的殘缺彈片仍然可以撿到。  在抗戰勝利後的60多年時間裡,雖然松山戰爭遺址入列全省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多個名錄,但松山在人們眼中的認知度還是十分有限。
  • 國慶假期,這些全免費!
    點擊查看大圖▼省內外持綠碼遊客可參觀12月31日,青島的嶗山風景區、小青島公園、小魚山公園、海產博物館、奧帆博物館、大珠山風景區、琅琊颱風景區、珠山國家森林公園、青島德國總督舊址博物館(迎賓館)、信號山公園、青島山炮臺遺址
  • 青島一戰遺址博物館12月開放 這些「紅色經典」要傳承
    青島新聞網11月26日訊(記者 王爽)在青島有這樣一個這地方,一草一木都訴說著百年前的戰爭往事,歌頌今日和平生活來之不易,那裡就是青島山一戰遺址公園。記者了解到,青島山一戰遺址公園內的一戰遺址博物館即將在12月與大家見面,展出1800多件藏品,還原一戰亞洲惟一的戰場,再現自青島建置至主權回歸的艱難歷程。
  • 這些全免費!
    省內外持綠碼遊客可參觀,但出行前需線上提前預約。另據央廣網消息,山西省文旅廳發布消息,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促進服務業恢復穩定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有關景區免票工作的要求,山西新增4家執行2020年下半年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向全國遊客免首道門票的A
  • 官宣:這些全免費
    >點擊查看大圖省內外持綠碼遊客可參觀12月31日,青島的嶗山風景區、小青島公園、小魚山公園、海產博物館、奧帆博物館、大珠山風景區、琅琊颱風景區、珠山國家森林公園、青島德國總督舊址博物館(迎賓館)、信號山公園、青島山炮臺遺址
  • 官宣:全免費
    另據央廣網太原消息,山西省文旅廳發布消息,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促進服務業恢復穩定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有關景區免票工作的要求,山西新增4家執行2020年下半年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向全國遊客免首道門票的A級旅遊景區,分別是
  • 非遺廣式美食無英文名 老外看展全靠猜
    ■小鳳餅的用料和製作過程都很講究。   小鳳餅、廣州蓮蓉餅、蓮香樓廣式月餅、沙灣水牛奶、廣式腊味、沙河粉、波羅粽等,這些廣式美食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非遺保護機構以及非遺傳承人每年都會組織參加十多場展會去推介他們。但新快報記者近日了解到,目前,非遺美食在申報時暫時沒有要求一定要有英文名稱,所以現在大部分的非遺美食沒有具體統一的英文名,因而,在非遺美食在推廣時遇上外國友人就有解說的難題。
  • 宣傳部黨支部走進青島一戰遺址博物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為加強黨員思想政治教育,豐富黨員教育活動,深入了解青島歷史,7月28日,宣傳部黨支部前往青島一戰遺址博物館、青島山炮臺遺址進行參觀學習,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以史為鑑,朝乾夕惕。全體黨員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青島一戰遺址博物館,該館以「還我青島」為主題,通過大量文字圖片展板和文物展示、場景復原、4D影院體驗、聲光電等現代化手段全方位、立體式展現了自青島建置到主權回歸的艱難歷程。全體黨員還參觀了青島山炮臺遺址,大家仿佛置身於歷史的炮聲和硝煙中,身臨其境直觀感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遠東戰場的場景。
  • 官宣:這些景區,全免費
    省內外持綠碼遊客可參觀,但出行前需線上提前預約。12月31日,青島的嶗山風景區、小青島公園、小魚山公園、海產博物館、奧帆博物館、大珠山風景區、琅琊颱風景區、珠山國家森林公園、青島德國總督舊址博物館(迎賓館)、信號山公園、青島山炮臺遺址
  • 官宣:這些,全免費!
    另據央廣網太原消息,山西省文旅廳發布消息,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促進服務業恢復穩定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有關景區免票工作的要求,山西新增4家執行2020年下半年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向全國遊客免首道門票的A級旅遊景區,分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