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景邁山」茶品牌後,雲南普洱市再次推出「普洱山」「鳳凰山」普洱茶品牌,消費者掃二維碼即可對產品進行追溯。
3月26日,普洱市委、市政府在昆明舉行普洱市普洱山和鳳凰山普洱茶品牌建設新聞發布會,此次活動是普洱市全力打好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的著力行動,是推進品牌普洱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會上,中共普洱市委書記衛星介紹說,普洱山和鳳凰山兩個品牌的產品,都是有標識有標準、有檢測、有監控,可識別、可查詢、可追溯可信任的。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就知道這款茶原料來自哪裡,是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標準、價格一目了然,完全可以放心消費,大家的權益也會得到充分保障。
2017年2月,普洱市在昆明舉行了普洱市瀾滄景邁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新聞發布會,成功推出一款有身份可識別、標準可查詢、源頭可追溯、質量可信任的景邁山古茶林普洱茶,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好評和信賴。同年下半年,普洱市建立聯盟為主體、標準為引領、生產可追溯的質量監管體系,同時相繼啟動了寧洱普洱山和墨江鳳凰山普洱茶品牌建設工作。 通過打造一批發展生態化、產品特色化、生產標準化、經營規模化、品牌高端化的普洱茶名山品牌,提高消費者對普洱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的認知認可。
普洱山位於寧洱縣境內,擁有野生古茶樹12.5萬畝,栽培型古茶樹3160畝,特別是其核心區「困鹿山」,是歷史上著名的皇家貢茶園,清代普洱貢茶廠就設在普洱山下。區域內散落著千年以上的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古茶樹1萬多畝。鳳凰山在回歸之城、雙胞之鄉墨江縣,擁有5萬多畝古茶園。
據普洱市副市長杜建輝介紹,2017年以來,普洱市委、市政府在總結景邁山普洱茶「五個特定」「四有四可」品牌打造經驗的基礎上,針對寧洱縣、墨江縣茶企業品牌雜亂、規模小散的情況,轉變觀念,突破以往打造單一古茶山的局限性,大力整合縣域內古茶樹資源,以「同一區域、同一品牌、同一標誌」為目標,著力構建聯盟為主體、標準為引領、可追溯為保障的質量監管體系,選取了全市26座古茶山中的普洱山、鳳凰山為代表,努力探索「五個統一」(即統一品牌、統一標準、統一檢測、統一監控、統一標識「五個統一」),讓普洱山普洱茶和鳳凰山普洱茶從茶園到茶杯的可追溯、可識別、可查詢和可信任。
杜建輝表示,今後,普洱市將在總結景邁山、普洱山、鳳凰山普洱茶品牌打造經驗的基礎上,立足實際,繼續實施普洱市古茶園品牌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推進普洱市18.2萬畝古茶山品牌建設全覆蓋,進而輻射有機茶園和生態茶園,全面提升普洱茶的信任度和品牌影響力,為雲南省打好綠色食品牌貢獻普洱力量和普洱經驗。
近年來,普洱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打造「千億雲茶」產業目標,依託「天賜普洱·世界茶源」城市品牌良好口碑,以普洱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為平臺,制定了「打造普洱品牌三年行動計劃」,通過整合普洱26座古茶山資源,建設優質基地、強化標準建設、塑造知名品牌、培育龍頭企業、完善物流體系,深入實施抓品牌、抓標準、抓「網際網路+」、抓融資、抓莊園、抓整合「六抓」戰略,讓「資源稟賦」變成「物質財富」,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全面推進茶產業穩定健康發展。
杜建輝表示,今後,普洱市將在總結景邁山、普洱山、鳳凰山普洱茶品牌打造經驗的基礎上,立足實際,繼續實施普洱市古茶園品牌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推進普洱市18.2萬畝古茶山品牌建設全覆蓋,進而輻射有機茶園和生態茶園,全面提升普洱茶的信任度和品牌影響力,為雲南省打好綠色食品牌貢獻普洱力量和普洱經驗。
近年來,普洱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打造「千億雲茶」產業目標,依託「天賜普洱·世界茶源」城市品牌良好口碑,以普洱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範區為平臺,制定了「打造普洱品牌三年行動計劃」,通過整合普洱26座古茶山資源,建設優質基地、強化標準建設、塑造知名品牌、培育龍頭企業、完善物流體系,深入實施抓品牌、抓標準、抓「網際網路+」、抓融資、抓莊園、抓整合「六抓」戰略,讓「資源稟賦」變成「物質財富」,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全面推進茶產業穩定健康發展。(中國日報雲南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