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裡的地圖「map」是什麼意思?這個詞最早出現在16世紀,雖然關於這個詞的解釋有300多種,而且不乏互相矛盾之處,但現在多數學者普遍認同這樣一個定義:「一種對人類社會中的事物、概念或事件的空間理解的圖形表現。」
作者:河西
按照這個定義,地圖,就不是簡單的地理定位圖形,它還可以是諸如天體、星象、神學、政治、幻想和藝術等方面的再現方式。
早在公元前7世紀,人類就開始繪製地圖,囿於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精確度很差,比例也不對,所以地圖並不具有多少實用價值,更多體現的是人類對世界的理解。比如說著名的託勒密世界地圖,地圖中央是巨大的地中海和印度洋;14世紀繪製的加泰隆尼亞地圖集有大量描繪奇異生物和神秘土地的內容,這一嗜好在利瑪竇的《坤輿萬國全圖》中也可一覽無遺。
這種趣味一直延續到什麼時候才走到終點呢?至少在17世紀,繪製地圖的目的仍然不是為了實用,譬如由基督教改信猶太教的亞伯拉罕·巴爾·雅各布繪製的地圖完全是用以讚美猶太人聖地的,這張地圖收在一本祈禱書中,顯然不是為了幫助旅行者穿越這一地區。
但令人驚訝的是,柏拉圖時代(公元前427-前347年)的古希臘人就認識到地球是個球狀體,地圖史上的一位先驅是生活在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人阿那克西曼德,他說天空是圍繞著北極星旋轉的,還說地球是一個有限的扁平圓筒,由水、空氣和火的外衣包圍著,浮遊在天球之中。
亞里斯多德甚至認為還應該將世界分成不同的氣候區域。埃及的亞歷山大圖書館館長埃拉託色尼在其著作《地理學》中首次計算出地球的周長,與我們今天所知的地球周長非常接近,誤差僅有2000-4000千米。生前有「柏拉圖第二」美譽的埃拉託色尼被認為是繪製地圖的祖師爺,他的數學天賦使得各種複雜的計算成了他炫耀自己過人智慧的一種「頭腦的雜技」。僅僅依靠大腦,他就斷言地球的周長約為252000「斯達第」(約等於24000英裡),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9200萬英裡,與現在測量所得的24800英裡和9300萬英裡驚人地近似。埃拉託色尼還相信,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間是相通的,於是猜測大西洋被一塊自北而南的陸地所隔開,這一偉大的預言被波賽東尼奧所曲解了,他說向西航行70000斯特德就可以到達印度,哥倫布聽信了他的鬼話,結果陰差陽錯成就了一次人類的壯舉。
所以你搞不清楚,在那些古地圖中記錄的到底是真實的,還是只是繪製者的想像。祖阿尼·匹茲加諾於1424年製作的《波特蘭型地圖》中有一組「虛幻」的島嶼,歷史學家推斷這些島嶼可能代表的是加勒比群島甚至是美洲,可是,哥倫布發現美洲是在70年之後。這張地圖堪稱西方探險史上最神秘的地圖,該圖繪出了大西洋,圖中標註了543個地名,這些地名很多位於海岸線上,甚至還包括大西洋上一些神秘的地名,其中就包括傳說中的安提利亞島。
另一張詭異的地圖在亞洲,朝鮮的權近(1352-1409年)繪製的《疆理圖》似乎描繪了可通航的非洲南部,這比葡萄牙人早了80年。這是李氏朝鮮時期的地圖,地圖大部分區域被當時的大明王朝所佔據,而在地圖的右端,李氏王朝的朝鮮半島,比日本還要大三倍,而大明王朝的疆域,大概是整個非洲的6倍。這就是當時朝鮮人心目中的世界地理格局。令人詫異的就是,居然連印度都會遺漏的權近卻畫出了非洲南端。
埃拉託色尼和阿那克西曼德的世界地圖並沒有流傳下來,考慮到當時根本沒有辦法對經緯度做出精確的觀察,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懷疑它們存在的可能性。阿那克西曼德之後最偉大的地圖學家是「地心學說」的創始人託勒密。雖然他堅持地圖的繪製應該建立在對經緯度的準確測量之上,但由於當時條件的限制,他也只能把商人和探險家帶回的資料綜合起來,根據出色的數學根底和想像力,他繪出了一個從馬來半島沿海和中國海岸直到直布羅陀海峽和幸運群島,從不列顛、斯堪地那維亞和俄羅斯草原直到尼羅河發源處某一湖泊地帶的世界分布圖。
16世紀對製圖術的改革基本上歸功於麥卡託的成就。麥卡託作為儀器製造家成績卓著,很快就博得了查理五世的歡心和資助,他所繪製和鐫版的地圖精美,令人愛不釋手。他最先於1537年出版了巴勒斯坦地圖,接著根據實地考察三年時間的結果於1540年出版了佛蘭德的地圖。以後他又繪製了更加廣大的歐洲地圖和世界地圖,但不再依靠實地考察,而是以麥卡託命名的投影法繪圖。
在十八世紀後半期和整個十九世紀,系統的世界探險工作進行得很快。1784年,英國軍需部在洪斯洛荒地測定基線,開始利用三角學進行測量。這樣,法國地圖學家丹維爾所創始的精密地圖和海洋圖就都有可能繪製出來了。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人們作出種種努力,不僅要描繪出被測地區地形情況,而且要歸納出一般的地表狀況來,以便根據遙感圖象(航空照片或衛星信息),推斷出某一地形的特點。當一位具有地圖情結的聰明人,將Keyhole的航天和衛星圖片與網絡虛擬旅遊掛上鉤之後,一種嶄新的觀看世界的方式就此登上了歷史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