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被人們常稱為旅遊活動的靈魂,是帶領世人領略自然迤邐風光的歌頌者,是宣傳祖國壯美河山的民間大使。如此之多的讚譽給導遊這個職業披上了絢麗的光芒,很慶幸我選擇了這樣一個職業。我叫王豔,是淮南中大旅行社的一名專職導遊員,從2012年從事導遊至今已有15個年頭了。在剛開始接觸這行的時候,總是認為導遊是個帶領遊客遊山玩水的美差。沒有帶團經驗的我憑藉著對旅遊行業的無限憧憬和一份單純真摯的熱愛匆匆的起航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及從事旅遊多年來經驗,深刻的認識到了這個行業要求的是全面發展的複合型旅遊人才,單憑熱情是難以長久從事的,必須要有紮實全面的文化知識內涵和豐富深入的實踐操控能力來武裝自己。在日常旅遊活動中既要掌控全局又能細緻入微,始終把為遊客提供獨一無二的個性化服務和讓顧客滿意這才是一名好導遊要做到的終極目標,才能讓自己在旅遊行業的這片大海上行的更穩、更遠!
在剛進入旅行社的時候,做了一年前臺的工作。那時的我還沒有考取導遊證,在這一年的時間裡,我通過對社裡的各種宣傳冊頁,旅遊線路和主要景點利用業餘時間進行學習。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其他旅行社的線路及費用等情況,並且對比和分析,向前來諮詢的客人做好宣傳,講解工作,力求做到精益求精,讓遊客期待而來、滿意而歸,努力不要一名遊客流失。在我的不懈努力下,社裡的業績也是節節攀升,多次受到旅行社領導的好評。通過這期初一年裡的鍛鍊和學習,我的旅遊知識也有了較大的收穫,並且次年考取了導遊證,正式成為一名導遊。
因為我們淮南的旅遊模式基本主要是以輸出為主,接待為輔。在日常作為全陪帶團的工作當中,我會針對性的每一個不同的團隊做好行前準備,1.認真閱讀旅行社處領取的團隊計劃書,從中對於遊客的職業、年齡層次、人數、住宿、用餐等諸多事項做好相關的了解;2.如果是汽車團的話,我還會根據所去的目的地的不同,提前在網上了解一些關於該地的景區概況、所需的車程時間、該地的風土人情、知名特產等相關知識,以便於在車上可以對其進行簡單的講解,讓遊客對目的地有個初印象;3.在帶團過程中,我注意細心觀察各種客人的情緒和需求,力求可以提供一些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記得有一次所帶的團隊中有一位回民遊客,在開餐前提前讓地陪導遊與餐廳取得聯繫,為其準備回民餐,避免了此遊客的尷尬。還有一次帶領一個散客團,在準備用餐時發現有位老奶奶表情痛苦,面露土色,上前詢問得知這名遊客是因為暈車而導致的身體不適,不想用餐,並且這次旅遊是她一個人來的。得知這個情況後,第一時間在餐廳找了把椅子讓老太太先行坐下並倒了杯水讓她先休息一下。待情況有所緩解後,讓餐廳單獨準備了一份清淡易於消化的菜品,老奶奶感動不已。後來的幾天行程中我們成了彼此的「好朋友」。這樣的例子在我的帶團過程有很多。
俗話說「沒有不成功的行業,只有不成功的個人」,只要我們認真審視每個行業,都是如此,導遊職業也不例外!導遊如果沒有朝氣,必然漫不經心、萎靡不振,工作也死氣沉沉、枯燥無味。我有一個習慣,每次上團之前無論多早,都要畫個精緻淡妝,我認為導遊給遊客留下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也是自我約束的一種表現。不敢想像如果遊客整日對著一個睡眼朦朧、衣冠不整、邋裡邋遢的導遊情況是多麼糟糕的一件事情!
「導遊就像高級管家一樣,帶著大部隊去外地,要做好與當地地接的交接工作,同時要全程關注遊客的人身安全、協調團隊秩序,需要具備紮實的控團能力。此外,途中若出現緊急狀況,導遊也要有敏捷的臨場應變能力。」記得有一次帶了一個散客團到西安,遊程結束後遊客們通過幾天的相處彼此都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大家提議最後一餐小聚一下,就餐地點定在了西安有名的一家連鎖火鍋店「東來順」。客人從外面還買了酒。用餐結束後,客人自帶的酒水未能喝完,於是就將其準備帶走。拿酒的是團隊中的一個高中生模樣的大男孩,因為是啤酒瓶數剩的比較多,他一個人沒能拿下。這時團隊中一個8、9歲的小姑娘主動請纓,拿起了最後的一瓶酒。當時正值用餐高峰,酒店的地面上因為油漬有些溼滑,雖然也有「小心地滑」的警示標識,但也未能引起小姑娘的注意。「哥哥等等我」!話音剛落只聽咣當一聲,小姑娘與酒瓶一起應聲倒地!小姑娘的臉直接摔在了碎掉的酒瓶渣上,鮮血直流,當時女孩的媽媽看到這一幕直接癱倒在地不知所措。面對這種情況救人是第一位,怎樣最快的將孩子送往醫院進行及時的治療才是最關鍵的。正巧我們地陪是個小夥子,於是我們相互配合展開行動。他負責抱孩子,我負責攔車安撫家屬並與旅行社取得聯繫進行保險報案。到達了最近的解放軍醫院,掛號、手術、報告旅行社所有的一切緊張而有序的進行著。因為救助及時和年齡的關係,臉上的創面已經恢復的很好,沒有留下明顯的印記,而且通過旅行社與餐廳和保險公司的溝通協商,賠償金也順利的拿到了。孩子的媽媽拉著我的手一個勁的感謝,說如果當時沒有我在她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心中頓生作為一名導遊的自豪感。
旅遊是一項發現美、欣賞美、享受美的活動,更是一項創造美的行為。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提升,旅遊已經成為人們精神生活的一種體現。但是當在國外邊檢關口,有工作人員用生硬的中文說「你們要排隊」;在景區洗手間,看到「不要亂扔手紙」的中文提醒;在有些國家,聽到當地人稱中國遊客為「會走路的錢包」... ...這一切並非空穴來風,中國遊客的不文明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國家形象。作為一名導遊任務任重而道遠。 「作為導遊,首先要以身作則,帶頭踐行文明旅遊。「讀萬卷書,不如行千裡路」暑假期間,很多家長選擇讓孩子參加夏令營,一是可以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二是可以孩子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帶著有小孩的團出去,比平時要累很多。每到一個旅遊景點,我們都會擔心孩子,生怕孩子走丟。一路上,我們不斷的提醒孩子們「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譁、不要在吃飯的場所奔跑打鬧、不要隨手亂丟垃圾、不要在名勝古蹟上塗刻。這些年來已經養成了每次帶夏令營團時包裡必備的兩樣東西就是垃圾袋和紙巾。其實導遊在引導遊客踐行文明行為時,方式方法至關重要。有一次我在帶團遊覽蘇州的拙政園時,一位遊客將吃過的雪糕棍隨手扔在了地上,我見後彎腰將其拾起丟到了垃圾桶內,該遊客見後頓時羞愧不已。引導不是冰冷的說教,而是溫暖的關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文明旅遊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
導遊的思想和行為,能力與水平,旅遊者看得最透徹,最有發言權。遊客的認可度是對導遊工作產生激勵和促進的動力,實現導遊個人價值的強心劑。我很榮幸在從事的導遊工作,因為我用廣博的文化知識和精湛的服務技能打動了遊客成為了我的朋友;我很榮幸在從事的導遊工作,因為我代表的是淮南的形象,是傳遞城市美的窗口;我很榮幸在從事的導遊工作,因為它讓我在生活中遇到再大的困難也會不言放棄,只要堅持就一定可以。我是導遊,我叫王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