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百年牛墟」的故事

2020-12-21 東莞陽光網

  說到橫瀝

  就不得不提橫瀝的「百年牛墟」

  今天小編為您訴說橫瀝與牛的故事

  橫瀝牛墟魅力遠揚

  這是位於珠江三角洲腹地的文化古鎮。

  寒溪河縱貫小鎮全境,酣暢淋漓地滋潤著這塊50多平方公裡的土地。小鎮昔日由於河道縱橫交錯,一度成為貫通省城的水運樞紐,那時一河兩岸聚集了千帆點點和南北商賈,蠶桑種養的、蔗糖加工的、穀米加工的、榨油加工的等行業相繼興起,每逢墟日集市,嘈雜市聲聞於數裡之外。

  此時,橫瀝牛墟的出現也許十分偶然,但又全非偶然了。

  隨著當時橫瀝農業經濟的逐漸繁榮,在船來船往間,突然有那麼一天,有位商客從船上牽出耕牛,到河畔叫賣。又過了不知多少時候,全國各地有名的牛商就大量匯聚到這裡進行牛隻交易,牛墟真正出現了。

  這個時間大約是明末清初,也就是說橫瀝牛墟已有500年歷史了。

  

  新中國成立以前的橫瀝牛墟,與三水西南、鶴山沙坪並稱廣東「三大牛墟」。橫瀝牛墟以耕牛交易量大,經營時間長而聞名遠播,在廣東農村擁有很高的知名度。

  牛墟見證著橫瀝商貿的繁華。過去每逢農曆以三、六、九為尾數的日子,廣東各地客商、農民就雲集橫瀝,參加設在這裡的耕牛交易墟市。

  

  橫瀝牛墟交易地點曾幾度變遷,1995年位於鎮區駿馬路的現代化橫瀝牛行正式建成,橫瀝牛墟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牛行佔地面積19980平方米,建築面積22980平方米,是目前東莞最大單項耕牛市場。

  一進牛行,交易區內黑壓壓的牛映入眼帘。雖然才是上午8時,牛行交易區內已經熙熙攘攘,三五一群的人們指指點點在交易。仔細看來,每頭牛都是拴在鐵欄杆上,而欄杆又是圍著一株株大榕樹建的,整個交易市場幾乎都在樹蔭的遮蔽下。

  「這些大榕樹都是我和同事當年親手栽種的。」朱樹軒行長頗有感慨地說。在他的指引下,我們踏在牛墟裡,追尋著它昔日燦爛的痕跡。

  

  張揚錦老人祖孫三代都在牛行裡做事,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他激動不已:「以前老早就有的了,幾百年前就有了,從我記事起,鎮上的牛墟可旺了。」

  記憶中的牛墟是充滿鄉土情懷。據老人回憶,每逢農曆三、六、九日,村民們大清早牽牛趕羊從鄉路上,絡繹不絕地趕來;墟場中則是買賣人群熙熙攘攘、喧聲鼎沸;牛中(牛經紀)穿梭不息,從中調停交易;小吃雜耍各色小販喧嚷叫賣,那時墟市裡市井男女,鄉紳牛販各色人等,說話都帶著調子與板眼,買賣之間,有著人生大事般的或得意或不舍……

  那一片熱鬧、那一片繁華,橫瀝古鎮繁榮的昌平盛世,在一個小小的牛墟中滿盈。

  牛市交易離不開「牛經紀」

  古有伯樂相馬的美談,在橫瀝牛墟,「伯樂」相牛更別具神奇色彩。

  牛市交易離不開一個重要的角色,那就是「牛經紀」。張揚錦就是這樣一位牛經紀,他對筆者說:「以前的橫瀝牛墟,異常熱鬧、繁榮,牛、羊、馬都可以在這裡買到,每成交一頭牛,我們可以提取一些酬金。但現在,幹我們這行,靠相牛吃飯的已經不多了。」說到這裡,張老漢的眼中有一些失落。

  

  筆者在橫瀝牛行採訪時也沒看到任何秤和地磅,不免覺得有些奇怪,牛經紀是如何判斷牛價值的呢?

  牛不同於豬羊,一頭500公斤的大牛可能喝的水、吃的食物都有100公斤,如果過秤的話很難準確,所以幾百年來,都是靠牛經紀來目測評估牛的重量,目測的依據不是看牛的肚子大小,而是看前腿、後腿和頭五個部分判斷。

  牛經紀一眼看去,一頭牛多重、年紀多大全說得清清楚楚。據說最好的牛經紀誤差不超過0.75公斤。要學看牛的重量最少得3年才能出師。

  

  牛墟的交易過程十分有趣,一頭牛被看中後,須經過摸壽、試步、考車及試犁四項考核,以測知牛的健康、性情及勤勞程度,再經過牛販子和農人之間的討價還價,雙方滿意後才會成交,過程高潮迭起,極富鄉土氣息。

  完成買賣的牛隻,墟長在牛角蓋上戳記,並發給牛票,作為買賣證明,據說如此一來可杜絕私下交易,嚴防盜竊牛隻的事情發生。因此,買賣雙方在公平交易後一旦成交,這些牛身上就會被註明買家的姓名和編號。而每成交一頭牛,評議員可以提取10元錢的酬金。

  

  「牛經紀」的功夫好不好關係著買主的賺賠

  「牛經紀」的功夫好不好關係著買主的賺賠,這種功夫需要長期經驗的積累。

  張揚錦給筆者講了一個故事,大概是1993年的時候,橫瀝牛行的兩名「牛經紀」因互不服氣,打賭看一頭牛,並當場宰殺,結果贏的那名「牛經紀」目測和實際只差一斤半,不僅賭贏上酒樓吃了一頓,還聲名鵲起。

  牛行另一個「牛經紀」羅惠文老人也告訴我們,橫瀝牛墟過去最旺時,有百來個牛經紀在這裡幫人買賣牛隻。今年已79高齡的羅惠文十六歲跟著父親學做牛經紀,六十年過去了,當年的毛頭小夥變成了滿臉的滄桑,身子骨卻依然硬朗。面對著記者,他家珍般地數著,兩道峰眉時不時地跳動。

  他說:「幾百年來,我們這一帶的牛經紀不惜風裡來雨裡去,最遠的竟然到了千裡之遙的山東省、安徽省,為東莞、深圳不知提供了多少役用牛和肉牛,搭起了供需兩方的交易橋梁,也促成了我們橫瀝這個廣東省最大的牛市場。當時他們對附近每一個墟場乃至附近幾個省一些主要墟場的墟日了如指掌,對各個墟場的牛需求、價格爛熟於心」。

  據他介紹,當時在農業社會,鄉間牲口交易,買賣雙方並不見面,須經過中間人撮合。因為鄉間牲口交易,多是牛、騾、馬、驢,其中又以牛最多,所以,這中間撮合的人便被稱為「牛經紀」。在舊社會,牛經紀大都有點勢力,如果不經過牛經紀買賣牲口,那可是件不得了的大事!

  有句俗話說得好,叫:「兩角錢賣頭小豬拴在門口,它裡拱外撅」!說得就是當時的牛經紀!一旦有人私下交易牲口,牛經紀們發起狠來,串通一氣兩頭搗鬼,在買賣雙方跟前恫嚇威脅,想法子拆散生意,令人不寒而慄。

  農人本份老實,那經得起這番折騰?大都選擇息事寧人。所以,農人買賣牲口要先找牛經紀,寧可多花兩個錢,也不願惹這麻煩,徒生事非,增添煩惱。

  賣牛的把牛牽到牲口市後,先找相熟的牛經紀,告訴他賣牲口的底價。而買牲口的這位大都事先在牛市上轉上幾圈,相中牛後,也找到相熟的牛經紀,把相中的牛和願出的價錢告訴牛經紀,也有圖省事,直接委託牛經紀給相看牛的。

  

  於是,兩個牛經紀碰頭後,蹲在一旁討價還價。討價還價是在暗地裡進行的,這裡頭暗藏玄機,大有奧妙,不許買賣雙方知曉。

  為了討價還價方便,不論冬夏寒暑,牛經紀們都穿一長袖大褂,討價還價時不當面計價還價,靠在袖子裡面摸指頭,摸好價後成交,買賣雙方實則不知最終的底價。牛經紀就靠賺取這中間豐厚的差價生存,俗稱「割牛耳朵」!

  牛行朱場長告訴我們,羅惠文老人當時附近可聞名了。村子裡這家要買牛了,找他參謀指導;那家要賣牛了,找他撮合價格;甚至哪家牛有病了,都找他去討單方……

  「牛經紀」僅有17名

  牛經紀的技藝都是父傳子,子傳孫的家族事業,如果兒子不願繼承,可以傳給女婿或家族中的其他男成員,但如果家族中無人可傳,那麼牛經紀的一身功夫就會失傳。同時,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牛經紀」,至少得學上個三、五年,出師艱難,人數也逐漸減少了。

  羅惠文說,「我的兒子們都不怎麼願意繼承這一職業,感覺非常遺憾。還是張老漢好,他的女婿陳明繼承了他的技藝,現在嶽父女婿齊上陣,每到圩日兩人就穿梭在牛行裡面,為廣大牛商進行買賣交易。」

  從事「牛經紀」這一職業的人已經越來越少,筆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現在橫瀝牛行共有17名「牛中人」,都是自願報名,通過考試選拔的,並持證上崗。

  據了解,為了提倡牛經紀這行業,當地政府積極引導當地群眾投身這行業。政府在認真摸底、考察的基礎上,近期將為首批的牛經紀頒發證書,也將提高牛經紀的收入,增加牛經紀的知名度,以提倡和發揚「牛經紀」這個行業。

  

  ▲牛隻交易成功

  隨著傳統農業日漸退出我鎮,目前,傳統的牛墟已被牛行所替代,牛隻交易也從過去的耕牛為主轉變為以菜牛為主。

  隨著工業經濟的發展,以牛代耕的場景已漸漸為都市人所淡忘,橫瀝牛墟裡原本服務周邊農業發展的耕牛交易也演變成了以食用牛肉、出口外銷為主的肉牛交易。

  

  走過輝煌的日子,橫瀝牛墟再度吸引人潮,再展昔日風光,雖然歷經了幾百年的滄桑風雨,但當地人仍把它經營的有聲有色的。我想牛墟這個地方百年後是不會沒落的,在最艱難的日子都撐過了……

  雖然古老的商業時代已經靜靜地退到了歷史的角落,但橫瀝牛墟這個名字依然響亮,它已成為一種深厚的文化沉澱了下來。

相關焦點

  • 《話說橫瀝百年牛墟》出版,十三萬字解讀百年牛墟文化
    日前,第一部解讀橫瀝百年牛墟文化的《話說橫瀝百年牛墟》書籍由北京日報出版社出版。據了解,該書分十七章,共計十三萬字,選用了二百多張圖片,對橫瀝牛墟文化作了系統全面的解讀,加深了讀者對橫瀝百年牛墟和橫瀝牛文化的了解和認識。
  • 橫瀝百年牛墟風情節創新推出「文化+」
    傳承百年墟、又見橫瀝牛!為進一步傳承特色民俗文化、展示文明創建成效,結合文化發展和文旅融合新機遇,11月1日,以「文明綻放、魅力橫瀝」為主題的2020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將在東莞市橫瀝鎮沿江北路「非遺集市」會場「開市」。與此同時,橫瀝鎮高標準打造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也將揭牌啟用。
  • 橫瀝百年牛墟文化唱響「牛鎮」特色魅力
    農業園裡,用稻草編織的牛文化工藝品 記者 藍業佐 攝祭牛儀式、「潮」牛音樂節、以牛耕為主題的稻田畫……今年橫瀝百年牛墟風情節,「牛」元素貫穿於每一個活動中,豐富的牛文化讓節日多姿多彩、吸粉無數,全面唱響「牛鎮」的特色魅力。如今的風情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更成為橫瀝的特色文化品牌,進一步擦亮橫瀝城市新形象,為建設「灣區活力生態文明小鎮」展示新風貌、注入新動力。
  • 橫瀝打造「百年牛墟」文旅融合新品牌
    11月1日,2020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暨粵港澳非遺墟市「開市」現場,看著集聚了50餘家各種非遺美食及手工藝產品的橫瀝沿江北路「非遺街」,今年75歲的橫瀝半仙山村民朱老伯非常感慨。他告訴記者,看著牛墟風情節從2010年的第一屆辦到今年第十一屆,年年都有新變化,橫瀝牛墟從舊時的牛行墟市變成了一個「牛墟文化」的大活動,「真的好牛。」
  • 2020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開幕
    11月1日,以「文明綻放、魅力橫瀝」為主題的2020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正式開市。當地將進行「文明橫瀝、文體藝術、美食購物、鄉村振興」4大板塊、共37項的系列文化、美食、互動活動,集中展示橫瀝城市新面貌和民俗特色風情。4大板塊、37場活動精彩紛呈作為傳承百年的牛墟名鎮,牛文化對橫瀝影響深遠,也塑造了橫瀝人勤勞質樸、誠信進取的良好品德。
  • 2020橫瀝百年牛墟風情節11月1日開市
    傳承百年墟、又見橫瀝牛!由四百餘年牛墟特色民俗文化發展而成的橫瀝百年牛墟風情節又來了。當天的開市儀式依託特色門樓,以「牛」元素為主調,將現場進行太極展示、貔貅舞等非遺及民俗表演活動,並專門設置了給全省各地級市約50個非遺企業進行展示的橫瀝百年牛墟暨粵港澳非遺墟市,在有力營造牛墟文化節日氛圍的同時,也可以進一步向大眾宣傳推廣廣東的特色非遺文化。
  • 橫瀝百年牛墟風情節開幕,37場活動展示民俗特色
    4大板塊、37場活動連嗨7天;50個非遺展位讓遊客一邊品嘗美食,一邊欣賞粵港澳非遺文化……今日(11月1日),以「文明綻放、魅力橫瀝」為主題的2020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正式開幕,一連七天在橫瀝金牛公園、各村(社區)等地舉行37場次系列文化、
  • 食安資訊∣東莞市市場監管局橫瀝分局護航「百年牛墟風情節」
    11月初,橫瀝鎮召開「百年牛墟風情節」活動。為服務活動順利開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經營秩序,市市場監管局橫瀝分局積極主動作為,全力保障活動期間食品安全。活動期間,分局共檢查參展食品經營單位158戶,責令整改9戶,立案查處無證小作坊及過期食品等案件5宗。
  • 2020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開幕,37場活動展示特色民俗風情
    ■百年牛墟暨粵港澳非遺墟市開市儀式上的貔貅舞表演 記者 藍業佐 攝4大板塊、37場活動連嗨7天,50個非遺展位讓遊客一邊品嘗美食,一邊欣賞粵港澳地區非遺文化……11月1日,以「文明綻放、魅力橫瀝」為主題的2020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正式開幕,
  • 百年牛墟風情節亮點提前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百年牛墟風情節亮點提前看傳承百年墟、又見橫瀝牛!11月1日,以「文明綻放、魅力橫瀝」為主題的2020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將在鎮發展中心「非遺集市」會場正式開市,接下來的7天時間,金牛公園、一江兩岸等分會場,將進行「文明橫瀝、活動藝術、美食購物、鄉村振興」4大板塊、共37項的系列文化、美食、互動活動,全方位展示橫瀝作為灣區活力生態文明小鎮的城市新面貌和民俗人文風情。
  • 東莞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開幕 展現文明橫瀝
    16項精彩活動展現活力橫瀝文明橫瀝  為期4天的2016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10月31日在0東莞橫瀝鎮金牛公園開幕。本屆風情節圍繞「弘揚傳統·助推文明」這一主題,通過牛墟風情與傳統文化的演繹,向遊客展示東莞橫瀝由以牛為特色的農耕文明走向現代工業文明的演變,凸顯橫瀝的城市魅力、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東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潘新潮出席開幕式。他認為,本屆風情節相比往年,更有實力更有魅力更加喜慶。
  • 橫瀝百年牛墟風情節11月1日開幕
    百年牛墟,魅力橫瀝,一年一度的橫瀝百年牛墟風情節又來了!記者今日(10月23日)獲悉,2020年百年牛墟風情節將在11月1日開幕,為期七天,設有文明橫瀝、活動藝術、美食購物和鄉村振興4大板塊共37項活動,全面展示橫瀝建設「灣區活力生態文明小鎮」的城市新面貌和人文風情。
  • 橫瀝牛墟:百年牛墟風情
    牛墟便真正出現了,那個時間大約是明末清初,也就是說橫瀝牛墟已有四百多年歷史了,是見證橫瀝商貿繁榮歷史的「活化石」。橫瀝牛墟已入選「第四批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是全國目前有名的四大活牛交易專業市場之一。
  • 東莞鎮街文化品牌建設巡禮⑨|橫瀝牛墟風情節:打造百年牛墟特色...
    橫瀝牛墟已入選「第四批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是全國目前有名的四大活牛交易專業市場之一。橫瀝鎮委、鎮政府響應市委、市政府建設「文化名城」的號召,深入挖掘牛文化內涵,打造「百年牛墟」特色文化品牌,每年舉辦一次「百年牛墟風情節」,弘揚誠信進取的牛精神。
  • 官橋牛墟,百年歷史面紗,現為你揭開
    其中的三六九牛墟是全省最大的牛墟,那麼它的歷史到底有多長,為何能聞名遐邇,現在,我們就為你揭開官橋牛墟的歷史面紗。 變遷史 多次易址 歷史上官橋及周邊地區農業發達,需要的耕牛很多,官橋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加之交通便利,一躍成為全國聞名的耕牛集散市場。
  • 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要來了!帶家人去感受「田園風光」
    後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今年的牛墟風情節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半仙山村的橫東田鮮峰農場設置了一個創意稻田分會場。昨天,記者提前到現場進行了走訪。 天空晴好,秋日的陽光緩緩灑下,不時有微風吹來,綠油油的稻田閃閃發亮,「田園之夢」四個字在田地中間顯得格外醒目。
  • 視頻丨東莞首個牛墟主題郵局在橫瀝掛牌成立
    三大主題展描繪百年牛墟景象作為2020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文化板塊中的新內容,主題郵局通過深挖地方文化以及地方民俗文化內涵,以郵票、明信片、紀念日戳等為載體,搭配特色服務,全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產品平臺。橫瀝牛墟有近500年的歷史,是見證橫瀝商貿繁榮、歷史的「活化石」。
  • 東莞一個鎮,擁有廣東三大牛墟之一,是中國模具製造名鎮
    橫瀝牛墟始於明末清初,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它是廣東省三大牛墟之一,2012年入選「第四批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橫瀝鎮深入挖掘牛文化內涵,打造「百年牛墟」特色文化品牌。各位朋友,你們還有關於橫瀝鎮的故事嗎?歡迎留言分享!
  • 東莞模具製造·機械展覽會暨東莞橫瀝2019百年牛墟風情節開幕
    ■昨日,第十三屆廣東東莞模具製造·機械展覽會暨東莞橫瀝2019百年牛墟風情節開幕 記者 藍業佐 攝11月1日,第十三屆廣東東莞模具製造·機械展覽會暨東莞橫瀝2019百年牛墟風情節開幕風情節:4大板塊46項活動邀你一起「牛」今年的牛墟風情節設有嘉年華、文化藝術、美食購物以及鄉村振興共4大板塊46項活動,活動場地覆蓋全鎮主要區域。核心主會場在鎮體育公園,有美食區、商品展銷區、公益攤位區、橫瀝青年創業展示區等。
  • 化州牛墟——不一樣的風情
    彎彎的小路,窄窄的巷道,熙熙攘攘的趕墟人,訴說著墟市的生活故事。 每個墟市各具風情,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已經在改變,也許若干年後這些墟市就會變成別的形式。鄉村的墟市簡單、樸實,滿是生活味兒,是如此獨特、自在、悠然又多姿多彩。趕墟人的吆喝聲、六畜禽鳥的呼叫聲,還有不時混雜的地方小曲,匯集了一部墟市奏鳴曲,迴響在粵西廣闊田野。只要用心去體驗發現,就會感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