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瀝打造「百年牛墟」文旅融合新品牌

2020-12-21 南方新聞網

「以前的牛墟賣的是真牛,現在雖然沒有牛了,但橫瀝牛墟變得更『牛』了。」11月1日,2020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暨粵港澳非遺墟市「開市」現場,看著集聚了50餘家各種非遺美食及手工藝產品的橫瀝沿江北路「非遺街」,今年75歲的橫瀝半仙山村民朱老伯非常感慨。他告訴記者,看著牛墟風情節從2010年的第一屆辦到今年第十一屆,年年都有新變化,橫瀝牛墟從舊時的牛行墟市變成了一個「牛墟文化」的大活動,「真的好牛。」

今年的橫瀝牛墟風情節以「文明綻放、魅力橫瀝」為主題,自11月1日至7日,7天時間先後舉行了「文明橫瀝、文體藝術、美食購物、鄉村振興」4大板塊、共37項的系列文化、美食、互動活動,不僅有力營造全民共享、文化惠民的和諧善治氛圍,也全方位展示了橫瀝作為灣區活力生態文明小鎮的城市新面貌和民俗特色風情。

一部橫瀝史,半部牛文化。圍繞百年牛墟的文化品牌,歷經十年鍛造,橫瀝鎮牛墟風情節已從單純的民俗活動發展成為一個區域文化傳承的品牌活動,並通過不斷的文化實踐創新、文化內容創新和文化產業創新,逐漸成為東莞東部區域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品牌。

●南方日報記者 張仕婷 劉遠忠

一場活動熱鬧了一座城鎮

11月1日開市首日晚上7時許,墟市現場一排排紅燈籠掛滿夜空,鬧市的吆喝聲、各地遊客的歡聲笑語不絕於耳,鼻尖又聞到各式本土美食的陣陣誘人香味,是糯米餈、蘿蔔糕、芋頭糕、牛雜、鹹酸……放眼望去,百來米的街道竟有了點年味。

「好久沒這麼熱鬧過了,關鍵這裡還有好吃好看好玩的,很新鮮。」附近的村民香小強專門帶著7歲的兒子過來「趕墟」。他告訴記者,每年的風情節都是橫瀝人「最熱鬧的日子之一」,與春節的喜慶不同,牛墟風情節更多的是人氣和文化,畢竟這是橫瀝傳承幾百年的特色活動。

橫瀝因牛墟而得名「牛鎮」,牛墟因百年傳承而成地方民俗,牛文化對橫瀝影響深遠。2010年,為了更好地傳揚勤勞質樸、誠信進取、創業幹事的「牛精神」,橫瀝鎮深挖牛文化及牛產業的發展,創新舉辦了首屆牛墟風情節,至今已經是第十一年。

「這個品牌節日有力展示了橫瀝由以牛為特色的農耕文明走向以模具製造為特色的現代工業文明的演變,也直接推動了橫瀝『三牛精神』的傳承,使其在橫瀝蔚然成風。」橫瀝鎮相關負責人表示,連續十一年舉辦,本屆牛墟風情節更是聯動全鎮各村(社區)進行「百花齊放」,內容包含了文明實踐、文化藝術、美食購物、互動體驗等,力求營造一個全民參與、共享和諧的文化盛宴。

其中,在「學習強國·學習有禮」答題有獎互動現場,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圍觀。恰逢周末,家住附近的李先生帶著孩子一起前來遊玩,「我一直都有上學習強國,今天在現場不僅可以吃、玩,答題還能拿獎品,挺有意思的。」在答對3道題目後,李先生如願為兒子贏得了一個新的保溫杯。

此外,橫瀝郵政分局通過集納各地、各種「牛」相關的郵票,形成一個特色的百年牛墟風情節主題郵局;稻香飲食文化中心結合「尋味橫瀝」活動,匯集來自全國各地100位優秀攝影師到橫瀝創作採風的作品,形成「中國美味」全國攝影大展暨「尋味橫瀝」攝影展,堪稱「最牛美味」。

同時,為進一步展現橫瀝鎮在文明創建工作中的亮點和成效,風情節期間,還舉辦了「關愛與成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主題文藝匯演、文明創建文藝匯演、第九屆廣場舞大賽、橫瀝善行公益健步、企業品牌推廣直播及展銷等特色文體藝術活動,用一場活動熱鬧了橫瀝全鎮。

除了鎮中心區的各大活動會場,今年的風情節還與全鎮各村(社區)進行全面聯動,舉辦迎「牛墟」親子徒步、「三牛精神」家風家訓書畫展、傳統美食嘉年華、紅色主題電影展映、鄉村振興展示等十餘項活動,形成文化活動「鎮+村百家唱」的熱鬧場景,全面展現橫瀝城鄉新面貌。

引入新內容賦能鄉村振興

「人舞鳳,我舞龍,舞到你家唔使(不用)窮。財主娘比(給)扎香,財主叔比(給)蠟燭……」這是不少橫瀝田饒步村人兒時耳熟能詳的童謠,每逢中秋節前(農曆八月初一至八月十五),伴著歌聲映入眼帘的,往往還有一大群小朋友,他們舞動著掛滿彩色燈的草龍,走街串巷「送福」,鑼鼓聲動,龍珠隨光轉,一夜火龍舞,熱鬧如過年。

田饒步舞草龍活動是橫瀝鎮流傳近400年的民間風俗,通過舞草龍、唱歌謠,意在祈求風調雨順、幸福吉祥。在本屆牛墟風情節的墟市上,橫瀝鎮「草龍舞」傳承人黃耀林就在「非遺墟市」現場,為大家展示了他手工製作的草龍,以期讓更多人了解這項瀕臨失傳的傳統技藝。

黃耀林「擺攤展示」的所在地,是本屆風情節的重頭戲——橫瀝鎮百年牛墟暨粵港澳非遺墟市,特別邀請了廣東省各市及港澳地區有代表性的非遺美食項目,以及橫瀝特色美食約50個代表參展,通過美食展、麒麟展、草龍展、燈籠展等七大板塊,組成一條長約百米的特色長街,堪稱「最牛非遺街」。

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本地舞草龍、貔貅等特色文化,廣州的廣彩、江門的玉石花盆景製作技藝、清遠的瑤族刺繡、茂名的高州刻畫、麥杆畫等也紛紛亮相墟市,遊客們可以一邊品嘗粵港澳非遺美食及橫瀝本土美味,一邊欣賞粵港澳地區獨具風情的非遺文化。

此外,活動現場還設置了多個特色展區,現場展示舊時家電、麒麟、懷舊照片等,吸引了市民圍觀,大家紛紛拿出相機、手機拍照「打卡」留念。市民紛紛表示,墟市活動內容豐富,展示了橫瀝以及粵港澳地區各種傳統美食和文化特色,非常值得一去。

另一邊,在橫瀝寒溪河的對岸,半仙山村的鮮峰農場內,180對親子家庭正在以「圓夢鄉村 快樂田園」為主題的親子嘉年華中歡歌笑語。活動現場遊戲類型豐富多彩,包括拼湊美麗鄉村、幸福稻田裡、豐收的季節、犇犇對對碰、牛氣沖天等。家長與孩子通過層層闖關,集齊9個印章後,便能領取豪華文具大禮包,並將農場精心準備的農產品帶回家。

「除了參與活動,主要是想讓孩子多了解農耕文化,讓他知道水稻是怎麼長出來的。」見到陳女士時,她正拉著10歲的兒子在人頭攢動的隊伍中等待進入稻田。她表示,兒子從小未體驗過農耕生活,希望通過活動,帶著孩子一起開拓視野。

橫瀝鎮農林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鮮峰農場此前只是一塊普通耕地,零散種植一些蔬菜,為村民帶來的收入微乎其微。2018年初,經過土地資源整合和有效招商,如今已變成一個集特色農業、觀光旅遊、科普教育、農業休閒於一體的農旅融合休閒基地。「村集體的收入翻了三四倍。」

「文旅+」打造特色多元旅遊產品

十一年前,橫瀝將原來純粹的「牛交易」升華為特色「牛文化」活動,有力挖掘和豐富了「百年牛墟」的當代內涵,並逐漸打造成地方文化品牌。

「下一個十年,如何進一步整理、挖掘和融合牛墟文化、橫瀝特色,將牛墟風情節繼續豐富與提升,甚至帶動活化全鎮文旅資源,也成為了橫瀝新的發展命題。」橫瀝鎮相關負責人指出,百年牛墟風情節已不是、也不能再是單純的民俗活動,要進行新的提煉和融合,力爭打造成能為橫瀝旅遊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動力的平臺和引擎。

據了解,近年來,橫瀝鎮在發展牛墟文化的基礎上,深入挖掘和豐富本地資源,目前已打造了稻香飲食文化旅遊區、橫瀝鎮紅色教育基地、半仙山古建築群、橫瀝牛行等特色景點,以及介英公祠、汝光家塾、逸頤藝舍博物館等十幾個文化景點,成為東莞極具文旅內涵的嶺南小鎮。

為進一步整合旅遊資源,融合文化特色,11月1日下午,橫瀝鎮旅遊諮詢中心、東莞市旅遊協會橫瀝分會正式揭牌。橫瀝鎮文化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橫瀝鎮旅遊諮詢中心是集旅遊諮詢、旅遊產品展示、遊客休憩和便民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型旅遊公共服務平臺,是展示橫瀝鎮旅遊形象的重要窗口,對進一步提升橫瀝鎮旅遊業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無獨有偶,11月1日當天,東莞首家以牛墟為主題的郵局——橫瀝牛墟主題郵局正式掛牌成立。主題郵局深挖地方文化以及地方民俗文化內涵,以郵票、明信片、紀念日戳等為載體,搭配特色服務,全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產品平臺。

「依託旅遊諮詢中心,接下來將全力推進橫瀝鎮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建立健全橫瀝旅遊品牌體系,規範旅遊市場秩序,助推橫瀝鎮旅遊產品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橫瀝鎮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通過連續舉辦「百年牛墟風情節」,橫瀝鎮不僅有效凝聚人氣、打造品牌,也充分展現了橫瀝由以牛為特色的農耕文明走向以模具製造為特色的現代工業文明的演變。

接下來,橫瀝將以「文旅+」的方式,調動社會各行業積極性。進一步加快橫瀝文旅融合力度,通過活化橫瀝現有文旅項目,推動更多文旅項目在橫瀝落地,打造特色多元的橫瀝旅遊產品等。

相關焦點

  • 橫瀝百年牛墟風情節創新推出「文化+」
    傳承百年墟、又見橫瀝牛!為進一步傳承特色民俗文化、展示文明創建成效,結合文化發展和文旅融合新機遇,11月1日,以「文明綻放、魅力橫瀝」為主題的2020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將在東莞市橫瀝鎮沿江北路「非遺集市」會場「開市」。與此同時,橫瀝鎮高標準打造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也將揭牌啟用。
  • 2020橫瀝百年牛墟風情節11月1日開市
    傳承百年墟、又見橫瀝牛!由四百餘年牛墟特色民俗文化發展而成的橫瀝百年牛墟風情節又來了。4大板塊、37場活動精彩紛呈為進一步展示文明創建工作,結合文旅融合和文化繁榮新機遇,今年的橫瀝牛墟風情節特別以「文明綻放、魅力橫瀝」為主題,設置文明橫瀝、活動藝術、美食購物和鄉村振興4大板塊、共37場活動。
  • 《話說橫瀝百年牛墟》出版,十三萬字解讀百年牛墟文化
    日前,第一部解讀橫瀝百年牛墟文化的《話說橫瀝百年牛墟》書籍由北京日報出版社出版。據了解,該書分十七章,共計十三萬字,選用了二百多張圖片,對橫瀝牛墟文化作了系統全面的解讀,加深了讀者對橫瀝百年牛墟和橫瀝牛文化的了解和認識。
  • 橫瀝百年牛墟風情節開幕,37場活動展示民俗特色
    4大板塊、37場活動連嗨7天;50個非遺展位讓遊客一邊品嘗美食,一邊欣賞粵港澳非遺文化……今日(11月1日),以「文明綻放、魅力橫瀝」為主題的2020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正式開幕,一連七天在橫瀝金牛公園、各村(社區)等地舉行37場次系列文化、
  • 橫瀝百年牛墟文化唱響「牛鎮」特色魅力
    橫瀝鎮政府結合牛墟的產業特色,深挖區域豐富的文化和旅遊資源,創新探索舉辦了第一屆百年牛墟風情節,將原來純粹的「牛交易」升華為具有特色內涵的「牛文化」活動,全力弘揚「勤奮肯幹老黃牛、開拓進取拓荒牛、甘於奉獻孺子牛的三牛精神」,全面展示橫瀝各行各業新氣象、幹部群眾的新面貌,打造鮮明的地方民俗文化品牌。
  • 東莞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開幕 展現文明橫瀝
    16項精彩活動展現活力橫瀝文明橫瀝  為期4天的2016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10月31日在0東莞橫瀝鎮金牛公園開幕。本屆風情節圍繞「弘揚傳統·助推文明」這一主題,通過牛墟風情與傳統文化的演繹,向遊客展示東莞橫瀝由以牛為特色的農耕文明走向現代工業文明的演變,凸顯橫瀝的城市魅力、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東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潘新潮出席開幕式。他認為,本屆風情節相比往年,更有實力更有魅力更加喜慶。
  • 東莞鎮街文化品牌建設巡禮⑨|橫瀝牛墟風情節:打造百年牛墟特色...
    橫瀝牛墟已入選「第四批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是全國目前有名的四大活牛交易專業市場之一。橫瀝鎮委、鎮政府響應市委、市政府建設「文化名城」的號召,深入挖掘牛文化內涵,打造「百年牛墟」特色文化品牌,每年舉辦一次「百年牛墟風情節」,弘揚誠信進取的牛精神。
  • 橫瀝牛墟:百年牛墟風情
    直到有一天,有位商客從船上牽出耕牛到河畔叫賣,又不知過了多久,全國各地有名的牛商大量匯聚到這裡進行牛隻交易,那時一河兩岸聚集了千帆點點,每逢墟日集市,人聲鼎沸的嘈雜聲聞於數裡之外,橫瀝的農業經濟就在船來船往間逐漸繁榮。牛墟便真正出現了,那個時間大約是明末清初,也就是說橫瀝牛墟已有四百多年歷史了,是見證橫瀝商貿繁榮歷史的「活化石」。
  • 橫瀝百年牛墟風情節11月1日開幕
    百年牛墟,魅力橫瀝,一年一度的橫瀝百年牛墟風情節又來了!記者今日(10月23日)獲悉,2020年百年牛墟風情節將在11月1日開幕,為期七天,設有文明橫瀝、活動藝術、美食購物和鄉村振興4大板塊共37項活動,全面展示橫瀝建設「灣區活力生態文明小鎮」的城市新面貌和人文風情。
  • 東莞模具製造·機械展覽會暨東莞橫瀝2019百年牛墟風情節開幕
    ■昨日,第十三屆廣東東莞模具製造·機械展覽會暨東莞橫瀝2019百年牛墟風情節開幕 記者 藍業佐 攝11月1日,第十三屆廣東東莞模具製造·機械展覽會暨東莞橫瀝2019百年牛墟風情節開幕據了解,目前全國模具行業年市場銷售總額約2000億元,橫瀝的模具行業年產值雖然只佔全國模具行業市場份額的7.5%左右,但接下來橫瀝將把模具產業定位為主導產業,全力打造灣區模具智造中心,持之以恆扶持模具產業做大做強,重點建設「一城一園一中心一學院一品牌一基地」「六個一」產業體系,不斷完善模具產業鏈,推動模具產業集聚發展。
  • 2020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開幕
    11月1日,以「文明綻放、魅力橫瀝」為主題的2020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正式開市。當地將進行「文明橫瀝、文體藝術、美食購物、鄉村振興」4大板塊、共37項的系列文化、美食、互動活動,集中展示橫瀝城市新面貌和民俗特色風情。4大板塊、37場活動精彩紛呈作為傳承百年的牛墟名鎮,牛文化對橫瀝影響深遠,也塑造了橫瀝人勤勞質樸、誠信進取的良好品德。
  • 2020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開幕,37場活動展示特色民俗風情
    ■百年牛墟暨粵港澳非遺墟市開市儀式上的貔貅舞表演 記者 藍業佐 攝4大板塊、37場活動連嗨7天,50個非遺展位讓遊客一邊品嘗美食,一邊欣賞粵港澳地區非遺文化……11月1日,以「文明綻放、魅力橫瀝」為主題的2020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正式開幕,
  • 視頻丨東莞首個牛墟主題郵局在橫瀝掛牌成立
    11月1日下午,橫瀝牛墟主題郵局正式掛牌成立。這是東莞第五個主題郵局,也是全市首家以牛墟為主題的郵局,坐落於雙龍舫郵局。三大主題展描繪百年牛墟景象作為2020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文化板塊中的新內容,主題郵局通過深挖地方文化以及地方民俗文化內涵,以郵票、明信片、紀念日戳等為載體,搭配特色服務,全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產品平臺。橫瀝牛墟有近500年的歷史,是見證橫瀝商貿繁榮、歷史的「活化石」。
  • 文明橫瀝 實踐出彩
    從傳承百年牛墟歷史的農業小鎮,到全國綜合實力「百強鎮」,再到打造以模具產業為支柱的粵港澳大灣區模具智造中心,位於東莞東部的橫瀝鎮,依託「三河六岸」的城市基底和百年風情的牛墟文化,不僅孕育了精深厚重的人文歷史,也造就了「國家級生態鄉鎮」「廣東省文明鎮」等響亮的文化名片。
  • 東莞橫瀝,「牛」了十年
    東莞市橫瀝鎮因為有著悠久的牛墟交易而被稱為「牛鎮」,近年來,該鎮將牛交易提升到了文化高度,大力弘揚「三牛」精神,從2010年起,連續十年舉辦百年牛墟風情節,拓展牛文化內涵和外延,將其與文化、旅遊、美食相融合,形成了區域性品牌。 11月1日,以「文明綻放、魅力橫瀝」為主題的2020橫瀝鎮百年牛墟風情節開幕。
  • 東莞橫瀝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揭牌
    從傳承百年牛墟歷史的農業小鎮,到全國綜合實力「百強鎮」,再到打造以模具產業為支柱的粵港澳大灣區模具智造中心,位於東莞東部的橫瀝鎮,依託「三河六岸」的城市基底和百年風情的牛墟文化,不僅孕育了精深厚重的人文歷史,也造就了「國家級生態鄉鎮」「廣東省文明鎮」等響亮的文化名片。
  • 食安資訊∣東莞市市場監管局橫瀝分局護航「百年牛墟風情節」
    11月初,橫瀝鎮召開「百年牛墟風情節」活動。為服務活動順利開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經營秩序,市市場監管局橫瀝分局積極主動作為,全力保障活動期間食品安全。活動期間,分局共檢查參展食品經營單位158戶,責令整改9戶,立案查處無證小作坊及過期食品等案件5宗。
  • 橫瀝2018百年牛墟風情節下月1日至3日舉行
    ■昨日,盛權、吳堅一行看望張楊錦 (記者 鄭家雄 攝)橫瀝2018百年牛墟風情節將於11月1日至3日舉行。記者昨日從橫瀝鎮獲悉,風情節以「讓我們牛起來」為主題,劃分活力橫瀝、生態橫瀝、文明橫瀝三個篇章,設14個項目,包括牛鎮社區嘉年華、百家藝舍文化街、首屆動漫文化節、橫瀝鎮廣場舞大賽、「田園之夢」農耕文化體驗、「牛」書畫現場創作等系列活動。據悉,橫瀝將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展示,充分發揚橫瀝鎮老黃牛、拓荒牛、孺子牛「三牛精神」,進一步綻放活力生態文明小鎮魅力。
  • 美麗東莞丨橫瀝:百年牛墟悄然變身 展現活力新面貌
    橫瀝鎮是一個擁有百年牛墟歷史文化的農業小鎮,近年來該鎮利用良好的生態本底,進一步做好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水汙染治理、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大力提升城市品質,使這個擁有深厚歷史韻味的小鎮呈現出新的面貌。  除了河湧外,還可以從實施整治的時間上,看到橫瀝水汙染治理的努力。
  • 關於「百年牛墟」的故事
    說到橫瀝  就不得不提橫瀝的「百年牛墟」  今天小編為您訴說橫瀝與牛的故事  橫瀝牛墟魅力遠揚   這是位於珠江三角洲腹地的文化古鎮。  新中國成立以前的橫瀝牛墟,與三水西南、鶴山沙坪並稱廣東「三大牛墟」。橫瀝牛墟以耕牛交易量大,經營時間長而聞名遠播,在廣東農村擁有很高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