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是個浪漫地方,特別是在澳門半島上面,由22所建築物和相鄰的8塊前地所組成,以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密集了數百年來的澳門歷史,組成了澳門歷史古城區。其間散布著的,是澳門特有的慢悠悠生活以及隨時在你面前展開的傳統畫卷。澳門半島面積不大,是個適合步行探索的地方,記得穿一雙好走的球鞋去哦。
第1日景點遊
第1站推薦景點:媽閣 主教山小堂 港務局大樓 亞婆井前地
建議一出關閘,就坐公交先去媽閣廟,媽閣廟位於澳門半島的西南端,港務局大樓位於媽閣廟左側的媽閣斜巷,往前經媽閣街就到了鄭家大屋所在的亞婆井前地。這是一段小小的上坡路,兩旁是一些花園洋房,與澳門其他華人所的老舊房子不大相同,一段路後左轉鮑公馬路,走了十多分鐘就到了「主教山小堂」。
主教堂
主教山小堂又稱海崖聖母小堂,教堂建築以高聳的門樓為主體,三角形的屋頂上站立著聖母塑像,教堂前是一片寬廣平臺,豎立著一尊大理石雕刻而成的聖母像,聖母雙手合十,貌甚慈祥,面臨大海。站在這個小廣場上,可以清楚地看整個南灣景色,旅遊塔矗立在南灣中,是拍全景照片的好地方。
離開了主教山小堂,沿西望洋斜巷慢步走,到了學校巷口,右轉為港務局大樓, 為澳門唯一的阿拉伯式建築物,是昔日的港務局和水警稽查隊的辦公地點。
左轉為」亞婆井前地」,不過那個深受葡萄牙人思念的亞婆井已是蕩然無存了。據說亞婆井的葡文意思是「山泉」,這裡以前是澳門主要的水源,是葡人在澳門最早的聚居點。澳門葡人有個民謠說:「喝了亞婆井水,忘不了澳門;要麼在澳門成家,要麼遠別重來。」今天亞婆井前地一帶仍然保留許多西式建築,充滿了南歐風情。
鄭家大屋
第2站推薦景點:鄭家大屋
鄭家大屋是澳門現存建築面積最大的民居建築群,具有廣東傳統民居的特徵,同時也糅合了很多外來文化的影響,中國近代名人鄭觀應就在此完成舉世聞名的著作《盛世危言》。它現佔地4000平方米。由多座不同風格建築及開放空間組成,是澳門少見的家族式建築群。去前記得上澳門旅遊文化局網頁提前兩天預約,因為它要限制每日進入的參觀人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