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縣衙面對隨河,河邊有一戶人家,種了幾畝菜園,全家九口全靠賣菜度日。誰知縣老爺看中了這幾畝菜園,想並去做花園,就污衊他家盜了縣衙的銀兩,把他全家問成死罪。只有一個15歲的小兒子,到外祖父家裡去了,還沒有遭難。聽說全家遇害,他哭得死去活來。
外祖父家想替他家留一條後根,就叫他暫做假和尚,在這白蓮仙子寺內安身。這孩子就隱姓埋名,法號月景。
月景秉性善良,能吃苦耐勞,白天出外化緣,化些齋米,齋油,自己再到山中撿些枯枝爛葉,回寺做飯。夜晚就點上油燈,燒香磕頭,跪敲木魚,虔誠誦經念佛,求白蓮仙子保佑,報仇雪恨,重塑金身。
這一天,月景上山打柴,這白蓮仙子有心試探他的心性,就隱身跟他一道。當月景從高山垸路過,見一老婦坐在那裡落淚。月景走進上前一看,原來是個瞎子,月景問道:「老媽媽,你老為何哭泣。」
「只因瘟疫流行,全家死盡,留下老身一人,哭瞎了眼,如今我也不想活了,我要到白蓮仙子寺院,去摸摸一摸白蓮仙子,求個來生。」
月景說道:「老媽媽,就是螻蟻也惜信命,你何必要尋死呢,我就是白蓮仙子寺院中的小和尚,如果媽媽不嫌棄,就認我做兒子好了。」
「你是出家人,那不玷汙了佛門?」
「不,媽媽,入伏門不入佛門,全憑一片擔心浮於道『佛門為本,方便為門』,你老今後的衣食,就包在我月景的身上了。」
老媽媽聽了又喜又憂地說:「小師傅這樣不行哪,你是化緣吃齋的人,還哪裡有剩的周濟我?」
「我不怕,我一邊化緣,一邊還可以開荒種點地。只要我有一升糧,給你半升;我有一口,幫你半口。」
老媽媽聽了,越發心裡難過,抹著淚說道:「那好,那我就要作孽了。我求白蓮仙子菩薩保佑你百年之後離開苦海,返回極樂世界。」
白蘭白蓮仙子聽了月景和老媽媽的一段談話,就從心裡敬佩月景,後來人見他一點雨(語)一點溼(實),天天去服侍老媽媽就對他更有情意。
月景夜間睡在床上,衣單被薄,先是裂口疼痛難忍,翻來覆去,後來因過於勞累,就慢慢入睡,只見一個身穿全白,好似白蓮一樣的仙子,走到他床前微笑著說:「月景師傅,吾感你對高山老人一片赤誠,特賜你白蓮一朵,明日天明,你到石巖中尋找。若能取到,保你能得萬福。」月景聽了,滿心歡喜,不覺笑出聲,醒了。睜眼一看,不見仙子,方知是夢。
第二天拂曉,月景就起床,打開寺門一看,只見二當止天晴,他尋找白蓮心切,就順著箱子指引的路徑走去,遠遠望見山巖下,靠江靠近深灘的石縫裡,隱隱約約冒出一隻綠色的莖杆,上面長著一朵含苞待放的白蓮花。他好像嗅到了那蓮花散發出來的鬱郁清香。誰說不遠,可要摘它確實困難,說累就反轉身來,用雙手抓住藤條荊棘,試探著一腳腳地踏在巖石縫裡,下到蓮花邊。只見太陽照在白臉上,那白蓮放出萬道金光,那金光,又偷走白蓮倒映在,清如明鏡的深水潭中,水裡好似有一個仙女,手中託著白蓮,披著青紗在金光中飄舞,月經洗得不得了,就把這朵白蓮輕輕掐了下來,含在口裡有包上岸來,跑到寺院裡把白蓮供養在神壇上,從此白蓮仙子,就與月景結為良緣。
俗話說,牆有縫,壁有耳。三日九,九日三,月景與仙子結為姻緣的事,傳到了縣太爺那裡。老爺大發雷霆。他說:「和尚就應該守佛門,不能和香姑配成婚!」就發兵馬來到白蓮寺,將白蓮仙子團團圍住,想把月景和白蓮仙子拿住。誰知這天月景又上山服飼那老人去了,不在寺院裡,只拿到白蓮仙子。縣官一見白蓮仙子生得如花似玉,格外標緻,他魂飛天外,心生一計,忙對白蓮仙子說:「月景是個和尚,在這裡胡作非為,我一定要捉拿他碎屍萬段,如果你想救他一命,就要答應跟我做妾,不然我就連你一同斬首。」
白蓮仙子低頭心想,有德報德,有怨報怨,他是殺我丈夫全家的仇人,不共戴天,我一定要把他處死,方解心頭之恨,便昂頭對相縣官說:「你要我做你的妾不難,只要答應我三條。」
這狗官滿臉奸笑地說道:「只要你應願意做妾,慢說三條,就是三百條,三萬條也能辦到,你說哪三條?」
「第一,叫隨河水倒流。」
「這容易我,叫黎明百姓修堤築堰,讓他倒流。你再說第二條。」
「第二,我要和我丈夫見一面再跟你去。」
「哼!也罷,我既饒他不死,讓他與你見一面。倒也無妨再說第三條。」
「第三,我要你和我同坐一條船,在這隨河深處,划船觀景,然後再入洞房。」
「哈哈,美人想得好,老夫久居縣城,不聞鳥聲,不知魚信,愛妾今日能陪伴於我,那我是更有興致了。」
說罷,縣官傳令,差人派黎民百姓將隨河水下遊南河作堰。又令軍事把月景和當帶到寺中,與白蓮仙子相見。
那月景和白蓮仙子相見之後,自是心如刀割,難捨難分,白蓮仙子從荷包中取出一朵白蓮交給月景,便流著眼淚分別了。
縣官派一隻大船,挽著白蓮仙子的手,走到船中,觀看兩岸景色。那白蓮仙子下船時,暗暗從岸邊捋下一把柳葉,拋在河裡,眨眼工夫,河裡便滿是鯉魚、鯽魚、鰱子遊來遊去。白蓮仙子叫縣宏出來觀看。縣官鑽出頭來,探身朝河中望去,問道:「魚在哪裡?魚在哪裡?」白蓮仙子忙用手指向深潭,說:「魚在那裡,你趕快把它捉起來。」縣官彎腰捉魚,往前一探,落入河中,被由於吞食了。白蓮仙子想道,自己如果上岸,定難逃脫,就跳入水中隱去。那老媽媽聽說縣官要捉拿遇見夫妻二人,知道自己的性命也難保全,也尋自盡了。月景回來見媽媽已死,將她就地掩埋之後,又反身到石巖頂上,望見深潭裡落出一朵白蓮,料是白蓮仙子,便縱跳下去,隨即那朵白蓮的旁邊又開出了另一朵白蓮。從此相傳,白蓮月景,花開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