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一顆充滿爭議的星|百家故事

2020-12-16 閒話郵票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冥王星(Pluto)是柯伊伯帶(Kuiper Belt)中的矮行星。冥王星是第一顆被發現的柯伊伯帶天體。是太陽系內已知體積最大、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在直接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中,冥王星體積排名第九,質量排名第十。冥王星是體積最大的海外天體,其質量僅次於鬩神星(Eris)。與其他柯伊伯帶天體一樣,冥王星主要由巖石和冰組成。

冥王星從被發現開始就充滿了戲劇化的故事。19世紀末天文學家根據對海王星的觀察推測有其他行星攝動天王星軌道。1906年羅威爾天文臺的創辦者帕西瓦爾·羅威爾(Percival Lowell)開始搜索第九大行星。1909年羅威爾和威廉·亨利·皮克林提出了若干該天體可能處於的天球坐標。並據此進行觀察搜索,但直到1916年羅威爾逝世為止沒有任何成果,可惜的是,其實在1915年3月19日已拍攝到了兩張帶有模糊的冥王星圖像的照片,但是這些圖像當時並沒有被正確辨認出來,冥王星錯過了一次被人類發現的機會。

帕西瓦爾·羅威爾死後,其遺孀對於天文臺提出了權利要求,這場糾紛直到1929年才結束。對冥王星的搜索重新開始,由克萊德·湯博負責,1930年2月18日湯博在經歷近一年的搜索後,在當年1月23日與1月29日拍攝的照片中發現了一個可能移動的天體。通過對比1月21日的一張質量不佳的照片,他確認了該天體的運動。在天文臺進一步拍攝了驗證照片後,發現第九大行星的消息於1930年3月13日對外公布。

第九大行星被發現了,但是命名問題又成為一項新的焦點。最後在三個方案中,採納了英國牛津的10歲學童威妮夏·伯尼的提議,她喜歡古羅馬神話,建議採取冥界之神(Pluto)命名此行星。Pluto獲選的部分原因是Pluto的頭兩個字母(PL)與羅威爾天文臺創辦者帕西瓦爾·羅威爾(Percival Lowell)的首字母縮寫相同。同時,該天體的天文符號()也是由PL構成的花押字。這個名字公布後大受歡迎。

(小道消息:據說迪士尼動畫中布魯託(Pluto)的名字就是受到發現冥王星影響。)

那麼關於冥王星的故事結束了?沒有!這才是開始!

冥王星於1930年被發現後被視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但是,後續對冥王星及太陽系內其他天體的研究挑戰了冥王星的行星地位。當時錯估了冥王星的質量,以為冥王星比地球還大,所以命名為大行星。然而,經過進一步觀測,發現它的直徑只有2300公裡,比月球還要小。2005年發現的鬩神星質量甚至比冥王星質量多出27%。於是在2006年8月24日下午,第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通過決議,由天文學家以投票方式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從行星之列中除名。但不是所有的天文學家都這樣認為,爭議仍然存在。

冥王星退出了太陽系大行星的群,是不是人類就忘記它了?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新地平線號探測器(New Horizons)是於2006年1月19日升空的冥王星探測器,其主要任務是探測冥王星及其最大的衛星卡戎(冥衛一)和探測位於柯伊伯帶的小行星群。2015年7月14日,新地平線號探測器飛越冥王星,最近距離13695公裡,速度每秒13.78公裡;同日,飛越冥衛一,最近距離29473公裡,每秒13.87公裡。探測得出冥王星直徑約2370千米,卡戎直徑約1208千米。成為了第一個飛越冥王星的探測器,並傳回了大量的冥王星及其衛星卡戎的圖像及數據。

相關焦點

  • 給大家講一下冥王星的故事
    因此,冥王星有時會在海王星的軌道內運行,這時它就比海王星更接近太陽。 此外,冥王星的軌道是傾斜的,與其他行星不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它會在太陽系中其他行星軌道的上方和下方運行。科學家認為冥王星是由三分之二的巖石和三分之一的冰水混合而成的。冥王星上的水實際上可能比地球上的水多。像海王星一樣,冥王星是通過數學預測而不是觀測發現的。
  • 冥王星比俄羅斯還要小45萬平方公裡,那麼冥王星有多大?
    相對一個國家來說,這樣的面積是相當恐怖的,如果相對於一個星球來說,冥王星這樣的星球是小的不能在小了?那麼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渺小的星球。19世紀40年代,科學家分析,天王星軌道閃動後發現了海王星這個行星被譽為在筆尖上發現的行星,但海王星的觀測位置與理論位置仍不完全相符合,人們因此推測這是受另一顆行星煽動的結果。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任何物體瞬間被凍住,怪異超出認知!
    迄今為止,冥王星被發現存在5顆衛星,為「冥衛一」至「冥衛五」,分別命名為Charon(冥河船夫)、Nix(黑夜女神)、Hydra(9頭蛇)、Kerberos(冥界守門犬)、Styx(冥河)。關於冥王星的發現,其實是一件蠻曲折的故事。在19世紀初,很多科學家熱衷於尋找太陽系的未知行星。
  • 冥王星的發現,讓我們開始重新思考太陽系
    一千多條建議如潮水般湧來,最後他們選定了冥王星,這是11歲的威尼西亞·伯尼提出來的。天文界對這個發現一直存在爭議。在之前,天文學家已經觀測到這顆行星;事實證明,是洛威爾自己想像出了這張照片。冥王星似乎並沒有被認出來,部分原因是它在夜空中太過模糊。
  • 冥王星有多可怕?一顆零下223℃的行星或許是病毒的天堂
    冥王星很可怕麼?一顆零下223℃的行星或許是病毒的天堂? 以前我們提到太陽系內的行星,會不自覺地想到有九大行星。但在二零零六年,天文學家們通過一次會議判定太陽系是八大行星,冥王星被驅逐出列,降為矮行星,這其中當然是有原因的。
  • 冥王星為什麼不算九大行星之一了?因為個子小,離得遠?並不是的
    在2006年之前的課本上,你能看到這個模型圖,9顆行星圍繞著一顆恆星太陽。當然,這個模型圖不準確,因為不是等比模型。行星的大小和間距都差不多,事實並不是這樣。因為實際上,如果這是地球,那麼木星應該這麼大。
  • 冥王星之後,第九行星有了新線索,科學家發現一顆軌道異常的行星
    自從冥王星在2006年被天文學會貶為矮行星以後,叫了幾十年的太陽系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一時間很多人還不適應。但這也沒辦法,誰讓冥王星的個頭太小,而且軌道異常,最主要的是它沒有清除自身軌道周圍的其他小型天體。
  • 從萬人仰慕到無人問津:冥王星「降級」背後的社會文化
    但幽默大師當然不能錯過這個笑料——那些學識淵博的科學家爭論冥王星問題時就像一群孩子。更何況,無論是幽默大師還是其他什麼人,誰又能不受有趣的冥王星形象影響呢?它既是一顆行星,又是一顆非行星;它還是一隻小狗,一隻低人一頭的小狗;更何況它還是一個冰球。
  • 為什麼月球和地球不是雙星系統,而冥王星和卡戎卻是雙星系統?
    兩顆恆星相對於其它恆星來看,位置很接近,但兩顆星由於質量相差不大都形不成主星地位,兩顆恆星只能圍繞著空間一個共同的質心運動,這樣就是一個雙星系統。宇宙中這樣的恆星雙星系統比較多。  具有同樣性質的行星系統就稱為雙行星系統,但行星雙星系統就比較少見了。  目前對於冥王星和原認為它的衛星卡戎屬不屬於雙行星系統,科學界還有爭議。
  • 科普冥王星的35個冷門小知識,向你訴說它自己的故事
    由於冥王星的衛星冥衛一幾乎與它本身差不多大,故天問學家有時會把它們稱作雙行星。 7.佔星學中,冥王星與創造力或重生、毀滅與死亡聯繫在一起。 8.當冥王星被看作行星,它是所有行星中溫度最低的。冥王星的溫度在-240°與-218℃中變動,平均溫度為-229℃。
  • 冥王星,以「死神」為名的星球,上面可能並非一片死寂
    在以前,太陽系共有九大行星,而最後被發現的,也是距離太陽最為遙遠的一顆行星就是冥王星。有意思的是,哈迪斯的羅馬名字是Pluto,而這個單詞的前兩個字母P和L又是Percival Lowell的姓名縮寫,而Percival Lowell就是美國天文學家洛維爾,就是他通過計算預言了在海王星軌道外側還存在著一顆小型的行星,雖然他並沒能在有生之年親自發現這顆行星,但毫無疑問他在冥王星的發現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 在59億公裡的冥王星上,太陽就是一顆星星,還存在白天嗎?
    在59億公裡的冥王星上,太陽就是一顆星星,還存在白天嗎?,存在著一顆星球,但是一直都沒有發現,直到1930年,冥王星被發現的那一刻,就直接被定位了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 為什麼浪漫的冥王星不再是行星
    為什麼曾經是行星的冥王星會從行星的隊列中被擠了出來了呢,這個首先要從「什麼是行星?」這個問題來看了。「行星」這個詞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了,起源於希臘語:"planetes"意思是流星,五個肉眼可見的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是經典行星,冥王星與他們不同的是它以奇怪的路徑在天空中移動。望遠鏡問世後,天文學家發現了兩顆新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但它們距離地球太遠了,無法用肉眼觀察到。
  • 冥王星上看到太陽是長什麼樣的?
    冥王星看所有的天體都是一顆大星星,當然除了它的衛星卡戎!因為卡戎直徑(1210KM)差不多有冥王星(2370KM)的一半,而且距離冥王星只有19740,因此卡戎的視直徑高達3.5度!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卡戎就是以這種互相潮汐鎖定的方式存在!
  • 曾經的「行星」冥王星:體積不如月亮大,儲水量卻比地球還多
    曾經的「行星」冥王星:體積不如月亮大,儲水量卻比地球還多冥王星可以說是太陽系家族最為悲催的一顆星球了,曾經還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中的一員,後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2006年開了次會,就把它「開除」了行星籍貫,降級成為了一顆矮行星。
  • 地球距冥王星有多遠?目前人類宇宙飛船到冥王星需要多長時間?
    年來最具爭議的天體無疑是太陽系的前行星冥王星。儘管很滑稽,冥王星還是被作為"行星"驅逐,而是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2005年的新指南列為"矮行星"的類別。然而,這並沒有阻止人們對這顆行星的熱愛,正如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站出來說的,"在我看來,冥王星是一顆行星",並進一步補充道,「你可以這樣寫,美國宇航局局長再次宣布冥王星為行星。我堅持這一觀點,我一直在致力研究它。」現在,我們認為太陽系中有8個主要行星,但是這種改變並沒有減少這顆矮行星的神秘感,它是太陽系中最遙遠的天體之一。
  • 冥王星究竟有多可怕?被踢出行星行列,可一點也不冤
    反常的冥王星 如果每一顆天體都有自己的身份證,那麼冥王星應該可以說算得上是太陽系中絕無僅有的異類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冥王星的軌道很奇怪。我們都知道,行星都是繞著太陽在運動的,冥王星也是如此。八大行星雖然軌道有點傾角,但幾乎可以被看成是在同一平面上,只有冥王星是很特別的。
  • 從冥王星上看太陽,太陽看起來多亮多大?
    冥王星的軌道偏心率很高,它的近日點為29.7天文單位,遠日點為49.3天文單位,兩者相差了19.6天文單位。因此,在冥王星的近日點和遠日點會看到亮度相差不小的太陽。代入具體數據計算可知,當冥王星與太陽距離最近時,太陽的視星等為-19.4等;當冥王星與太陽距離最遠時,太陽的視星等為-18.3等。視星等數值越小意味著越亮,每差一等,亮度相差2.512倍。在地球上的夜空中,沒有如此之亮的天體,即便是滿月,其視星等也只有-12.9等。這意味著冥王星近日點所看到的太陽視亮度是滿月的398倍,而遠日點處則是145倍。
  • 如果太陽是藍星,如果有冥王星那樣遙遠,地球還是那個地球嗎?
    那麼,對於這個假設,我們將把行星到其恆星的距離變為太陽到冥王星的距離(平均大約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39.5倍,地球到太陽距離被稱為天文單位),再把太陽設定為一顆藍色巨星,比如,一顆B型星。一顆典型的B型主序星(特別是B5級)的半徑將是太陽的3.9倍,並且其表面溫度為開氏15,200 度,即大約華氏26,000度。
  • 冥王星被除名九大行星,開始聚攏人馬單幹
    冥王星的運行軌道非常扁,導致它有時候會出現在海王星內側。冥王星距離我們不僅遠,它還非常小,所以人們一直沒有觀測到它。直到1930年才拍到了它的照片,經過計算後才宣布發現了第九大行星。不過當時人們把質量計算錯了,認為它比地球還大,而冥王星的實際大小只有月球體積的1/3,比地球的衛星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