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鳥就是炭烤雞串,在日本是最最庶民的食物了。「孤獨的美食家」裡面五郎第一季第一集似乎吃的就是燒鳥。東京的燒鳥不會開在銀座或新宿,只會開在六本木的巷子裡、火車站的橋下、居民區的中間。小小的店面門口大多掛著紅色的YAKITORI燈籠,木門後面吵吵嚷嚷,雞肉炙烤後油脂滴到炭火上發出的滋滋響聲,以及誘人的香氣,構成了燒鳥店平易溫暖的氛圍。剛剛下班的職員、趕路的行人、不想回家的男人,都會坐下來叫一杯扎啤,叫幾串燒鳥。
燒鳥的材料圍繞著雞,日本人真正開始食雞肉的年份並不長,起初雞肉也是稀罕物,所以對雞身上各部分的分類,堪比潮汕人解牛。雞胸雞腿雞翅等不論,雞心、雞肝等也是入門,雞頸肉、雞尾(就是雞屁股)、雞皮、雞腸也可以逐一分解來烤。
烤炙方法上,大致分鹽烤醬烤兩類,店家大多默認雞肉類的串用來鹽烤,內臟之類用來醬烤。一般而言,鹽烤清爽,適合下酒。拿來醬烤的醬沒有鰻魚那麼講究,無非醬油、糖、酒等幾樣調配,各家差異不大。
很多店家會宣傳自家的炭火,尤其是最近備長炭很火,女人用來面膜,男人用來擼串。很多商家便說自己家用的備長炭,炭中貴族烤出的食物有獨特風味。其實備長炭又叫日本白炭,原料是木頭,甚不環保,產自日向、土佐等地。這類炭的特點是燃點高,溫度高,持續性好,但只是用來燒個鳥,實在沒什麼區別。
所以你看這麼簡單的食物,有什麼花頭。其實燒鳥店的吸引力,在於談定了新業務後,員工被老闆罵了後,和老婆吵架後,和朋友久別重逢後,都可以坐下來喝一杯。熱鬧的店裡容易排解情緒。
上海好吃的燒鳥店不少,常去的是鳥安和大吉。他們未必在口味上有明顯的優勝,但燒鳥麼,氛圍很重要。
鳥安在中山公園龍之夢後面一個窄巷子裡,開了很多年了。門面很小,很容易錯過。
一般我們會坐在燒烤臺前的吧檯上。主要的原因是這家店的燒烤師傅都很帥,其中有一個很像何潤東。
各類串串的火候控制都很好,整體口味偏清淡一些,鹽烤的品質不是特別穩定,偶爾會覺得寡淡,有時會烤的太焦了。
雖然是燒鳥店,但烤五花肉非常好吃。肉片得很薄,略焦的口感,毫無肥膩感。
雞翅是很棒的,切割方法使雞翅容易烤均勻,不會外麵糊了裡面還不夠入味。外皮烤得發脆,薄薄的一層,用牙齒撕下來口感非常美妙。
秋冬季節烤個秋刀魚下酒也很不錯。啤酒或最普通的清酒梅酒就好,千萬別二兮兮地在這裡開大吟釀。
一般在吃完燒鳥後,會追加一碗茶泡飯作為終章。
這家店的生意一向很好,來得稍晚些,雞胗、雞肝等熱門食物就售罄了。另外這家店後面的小區裡還有一家燒鳥,不太好找,其實口味也不錯,但氛圍差一些。
大吉在古羊路的中間,是一家日本燒鳥店在上海開的分號。這條路是深夜覓食的首選。這隔壁的藏錦閣,簡直是上海最物美價廉的燒肉店。
鹽烤雞軟骨簡直是靈魂料理。外表泛黃焦香,裡面還軟嫩多汁。吃過一定會加單。
他家的雞肉丸是特色,像鳥安的雞肉丸子就會醬汁太多太粘膩,這裡的卻清新爽口,又富有彈性和汁水。「孤獨的美食家」裡面包青椒吃,這裡提供的是捲心菜葉子。都可以消除丸子的油膩感。把丸子夾進去捏碎,一口咬下去,汁水溢出來。
像這樣吃。
另外的特色是蔥。蔥蔥雞就是雞腿肉上覆蓋著小蔥碎,但這蔥絲毫不會辣。只有清香。我可以空口吃一坨。
醬烤的東西都比較嫩,雞肝雞心什麼的,沒有留下特別印象。
一般在吃完燒鳥後,會追加一個烤飯糰。奶酪的是特色但我覺得太膩,原味的就很好,表皮焦香。
但是這裡的烤香菇烤鵪鶉蛋之類,都不要點。平均水準之下。
大吉出來右轉,一家衝繩料理旁邊的路上有個長崎人賣鯛魚燒和章魚燒。紅豆沙味餡兒的可頌鯛魚燒表面酥酥脆脆很好吃,紅豆餡也是良心出品不會很甜。店家笑眯眯的認識很多老客人,可以聊聊天,再吃個鯛魚燒做餐後甜品。
話說去了這麼多次日本,每次憑感覺走進的燒鳥店,都比較失敗。如果你有推薦的日本好燒鳥,歡迎留言給我們。我們真的會專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