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雄性動物排尿和生殖都是同一個器官,而雌性動物卻能分開呢?

2020-12-16 子棲音樂秀

為何雄性動物排尿和生殖都是同一個器官,而雌性動物卻能分開呢?

說到物種的進化,可能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吧。的確,自從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提出了《進化論》之後,人類的許多未解之謎都有了答案。比如,第一個人類是怎麼出現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等等。

但是,《進化論》也是比較籠統的一個概念。關於生物,咱們還是存在著不少未知。比如,為何世界上同一種動物會有雄性和雌性兩種性別?以及為何兩性的器官有所不同等等。

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也經常被人們提起。那就是為何雄性動物排洩和生殖都是同一個器官,而雌性動物卻要分開呢?首先,來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先來看看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提出的背景吧!眾所周知,達爾文是生活在19世紀的一位生物學家。雖然已經步入近代了,但是當時人們的思想還很傳統。

達爾文的學說,也是受到了前輩馬爾薩斯的"人口論"的影響。人口論解釋了人類為何不會無節制的繁殖後代的原因。而達爾文卻將這個人口論運用在了所有生物的身上,便提出了很有創新的《進化論》。

達爾文認為,所有的生物都會有過度繁殖的情況。但是,受到一些外部條件的影響,這些生物又會被自然界所不斷選擇:"物競天擇,擇優選擇"這就是《進化論》的核心,"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大概也是這個意思。

也就是說,達爾文的《進化論》主要是提出了"優勝劣汰"這4個字。但是,它對於自然界是如何選擇生物,以及生物是如何進化的解釋並不詳細。時隔一百多年,現如今,人類認同的《進化論》其實是達爾文《進化論》的進化版。

也就是說,我們所熟知的進化論,是補充當年達爾文經典的完整版《進化論》。現代進化論認為,生物的進化是群體性的而並非個體,大量的個體優勝劣汰,才形成了種族的進化!在生物的不斷演化中,告訴了我們一個經驗,那就是如何減少自身的能量消耗,成為了自然選擇的一大特徵。

要知道,以前的生物想要在自然界中獲得足夠的食物,是很困難的事。如果想讓自己身體內的能量不喪失,除了大量補充能量之外,就要想辦法減少能量的損失了。這樣一來,關於排洩和生殖合體與分開,就很好解釋了。

在恐龍時代,因為水資源比較急缺,恐龍為了保留住更多的水分,就開始進化成排洩、生殖共用一個器官的情況。但是,這種方式的壞處就是需要大量消耗能量。而在恐龍之後,因為大陸降水增多,生物不再缺水,大多數生物缺的就是食物了。

這時候,許多哺乳動物就開始往分開排洩系統的方向進化。後來的哺乳動物,進化為了生殖、排便和排尿三個系統,人類也是如此。那麼,為何雄性動物又會將排尿系統和生殖系統共用一個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皮膚的開口越多,病毒和細菌的入侵概率就會越大。為了更好的保護自身不感染疾病,所以一部分的哺乳動物就進化為了"兩開口"的系統模式。這種模式雖然和恐龍的那種單通道有所區別,但是也是哺乳動物的進化版了。

至於為什麼雙通道的都進化為了雄性,只能說自然界總是充滿著偶然性的吧!或許是雄性的某個基因和雌性有不一樣,然後被後世給遺傳了下來,這就造成雄性和雌性在生殖系統上有著本質的區別!

當然,也有人認為雌性的生殖系統要更高級一些,畢竟寶寶要在雌性的肚子裡長大,生孩子的也是雌性,總之,大自然就是這麼神奇,總創造一些令人十分詫異的規則!

相關焦點

  • 這是戰爭,雄性蝴蝶強迫雌性戴「貞操帶」,雌性就以更大器官反擊
    螳螂大家都非常熟悉,它們是非常典型的性食同類,雄性螳螂每一次赴約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在行動。因為雌性螳螂會在任何時機下捕殺雄性螳螂,如果是餓著肚子的時候,甚至交配過程中雄性螳螂都可能被捕殺。可以說螳螂之間的關係就是一場典型的戰爭,都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
  • 白鷳,一種雄性比雌性還要漂亮的動物,你喜歡雌性還是雄性呢
    兩隻雄性白鷳和一隻雌性白鷳飛翔起來的雄性白鷳,體型簡直不要太美這是我們人類的一夫多妻嗎,哈哈,怎麼看還是覺得雄性的要更漂亮對於飛翔起來的雄性白鷳,我真的一點抵抗力都沒有白鷳,一種雄性比雌性還要漂亮的動物,你喜歡雌性還是雄性呢,你是不是也被雄性白鷳的姿態迷倒了
  • 動物兩性誕生是先有雌性還是先有雄性,動物學家已找到答案
    單單就人類個體而言,如果僅僅只有雄性是無法誕生後代的,必須依靠雌性的幫助。那回到生物進化的最開端,動物的兩性是先有雌性還是雄性呢?首先,生物最原始的生命形式就是單細胞生物。它們只有一個細胞,結構簡單,繁殖的方式也很簡單,即無性繁殖。只需要將細胞分裂,一個變成兩個,這種繁殖方式在生物進化的最早時期是普遍的生存方式。
  • 為什麼動物裡雄性比雌性好看,而人類卻是女性普遍比男性好看?
    為什麼動物裡雄性比雌性好看,而人類卻是女性普遍比男性好看?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為什麼動物裡雄性比雌性好看,而人類卻是女性普遍比男性好看。如今在這個看臉的時代,大家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尤其是女性都希望將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美也成為了女人的代名詞,但是人們卻很少將美與男性結合在一起。而且大家經常會說,男人負責掙錢養家,女人負責貌美如花,成為了我們心中根深蒂固的思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就是大多數動物都是雄性更加漂亮,為何只有人類不同呢?
  • 動物中普遍都是雄性比雌性漂亮,為什麼在人類中都是女人更漂亮?
    如果雙方都有付出,那麼雙方就都具有選擇權,雙方也都存在同性競爭。這個親代投資理論無論是在動物方面還是在人類社會,該理論都是可以適用的。下面先來說說動物方面:在自然界中,我們很容易就發現一些雄性動物長得更加漂亮,它們擁有比雌性更加美麗的鬃毛、更加美麗的犄角、更加美麗的羽毛,這在孔雀、雞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雄孔雀擁有漂亮的羽毛,且顏色鮮豔,在自然界中,只有雄孔雀才能自然開屏,雌孔雀由於尾部羽毛較少較短且顏色暗淡,不會開屏,就算開屏也不好看。
  • 大自然的雄性,大多比雌性要美麗漂亮,為什麼人類世界卻相反?
    那些這些有著漂亮外表的動物是雄性還是雌性?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你就會發現這些美麗的動物大部分都是雄性。雄性依靠絢麗的外觀在雌性面前不斷炫耀自己,將自己美麗的一面展現出來。其中的佼佼者就是雄性孔雀,孔雀開屏相信很多朋友在動物園或者視頻中都看過。
  • 動物生殖器一覽:看完徹底驚呆了
    據國外媒體報導,相比動物身體的其他部位,生殖器的演化速度明顯更快一些,不同物種之間的生殖器形態會出現令人驚嘆的差異。你能猜出圖中是什麼動物的蛋蛋嗎?大蛞蝓是同時的雌雄同體,即每隻個體都具有雄性和雌性的生殖器官。大蛞蝓會纏繞、附著在對方身上長達數小時。接著,這對大蛞蝓會藉助粘液將身體垂下,伸出它們的「陰莖」並纏在一起,交換精子,再各自縮回自己的雌性生殖孔中。之後兩隻大蛞蝓都會受精並產卵。
  • 這10種動物既是公的又是母的好神奇!
    1、黃鱔想必黃鱔大家都知道,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黃鱔是雌雄同體的動物呢?黃鱔在其個體發育中,具有雌雄性逆轉的特性,即從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時都是雌性;產卵後卵巢逐漸變為精巢;體長在36-48釐米時,部分性逆轉,雌雄個體幾乎相等;成長至53釐米以上者則多為精巢。
  • 雄性不僅活不成,還變成雌性的性器官
    它們和雌性有著截然不同的形態,而且性格也不同。雄性不僅溫柔,而且它根本沒有一點掠食性,更沒有殺死其他生物的本能,因為它們連牙齒都沒有。如果把雄性琵琶魚和金魚放在一起,它們都無法阻擋金魚的攻擊。可以說,這種生物就是人畜無害,甚至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保障。
  • 蝴蝶擁有複雜性交配:雄性交配後會留下「貞操帶」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人們談及蝴蝶,多數人都被它們美麗彩色的翅膀所吸引,但是美國昆蟲專家安娜·寶拉·多斯桑託斯·德卡瓦羅(Ana Paula dos Santos de Carvalho)專注研究它們的生殖器官和交配方式,特別是蝴蝶巨大而精緻的交配塞(mating plugs),其作用類似於古代女性使用的「貞操帶」。
  • 野獸王國的性愛:近距離實拍野生動物交配過程
    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通過該展覽,觀眾將不僅僅驚訝於動物們奇特的生殖器官,還對它們性行為的方式和策略感到不可思議。                                                                     動物的生殖功能和性行為也許是一種本能,同時許多方面也相當奇特。這些奇特的現象都可通過展覽找到相應的證據。
  • 為什麼繁衍是動物生存的終極目標?
    科學家們為了保護這個脆弱的品種,為喬治找到了幾隻雌性的其他象龜品種,雖然不是同一個品種,但血緣關係較近,或許能繁衍出後代。然而,喬治似乎並不喜歡與雌性接近,更不喜歡與雌性交配,甚至會對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雌性繞道而行。
  • 雌性藏羚羊要遷徙產仔,雄性藏羚羊卻不跟從,其實這是貼心的服務
    有時候,雌性藏羚羊會受到人為的幹擾或是天氣影響,進而失去方向,但好在藏羚羊的適應能力較強,在多次遷徙之後,目前藏羚羊已經開始能夠適應突如其來闖入保護區的車輛,但即使是這樣,我們都能感受到這群雌性藏羚羊「異地產仔」的不易。是什麼原因讓雌性藏羚羊要遷徙呢?
  • 絕佳的繁殖策略,堪稱動物界的「軟飯王」,將自己變成配偶的器官
    絕佳的繁殖策略,堪稱動物界的"軟飯王",將自己變成配偶的器官在我們人類社會當中,對於"吃軟飯"這樣的詞語,往往是一種貶義的情況,當然,這個詞語倒也不是人類的專屬,在動物當中,其實也有很多吃軟飯的存在,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種動物
  • 什麼是生殖隔離?為何人類無法和其它動物進行交配呢?
    什麼是生殖隔離?為何人類無法和其它動物進行交配呢?眾所周知,人類是現代地球的統治者,也是迄今為止地球上已知的唯一的高等生物。人類用自己的智慧,勤勞換取了現在的成果。但是不知道大家想過沒,許多動物都可以相互交配,而人類卻無法和其它動物進行交配,你們知道是為什麼嗎?這裡首先要說的一點就是生殖隔離了,首先,什麼是生殖隔離?生殖隔離就是一種默認於不同物種之間的一道天然屏障。也就是說,不同物種之間是無法繁殖後代的。但是,事實上很多物種如果強行弄到一起,還是可以繁殖後代的。比如馬和驢雜交,就會產生騾子。
  • 世界上最「醜」的魚:雌性比雄性大100倍,依靠雄性自殘來交配
    在這個物質豐富的世界裡面,我們都為那些為了繁殖下一代而犧牲自己的雄性生物,感到佩服,那些普遍被傳播的動物要數螳螂和黑寡婦了,這些都是陸地上的動物,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聊一下海洋生物裡面,同樣通過這樣極其殘忍的方式來繁殖的物種。
  • 動物界最不般配的夫妻:雌性體重是雄性的10000倍,這該如何交配
    雌性毯子章魚長達2米多,雄性毯子章魚卻只有2釐米左右。這是挺奇怪的現象,這個不尋常的比例引起了讓很多人格外的好奇,身長和體重差異這麼大,它們是如何繁衍下一代的呢?毯子章魚的交配方式毯子章魚成年後,雌性和雄性都是一直在尋找彼此的過程,能不能找到只能看緣分。雌性想要找到雄性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雄性的體型太嬌小了,還沒有雌性的眼珠的大。這真的叫「我的眼裡沒有你」。
  • 神奇的動物出生方式,海馬居然是雄性孕育後代
    大自然有許多奧秘,我們人類仍然無法解開,有時候極其平常的事情,比如不同物種的繁殖活動都包含許多秘密。不同動物的繁殖方式都不盡相同,卵生,哺乳等。下面介紹一些有趣的動物繁殖方式。新生的變色龍只有5釐米長,但它和成年體一樣,都是行動緩慢,然而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它們必須學會照顧自己,因為變色龍媽媽沒有照顧後代的習慣。幼崽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從殼裡爬出來,然後去尋找食物,因此每30隻變色龍當中,只有一隻能存活到成年,畢竟在成長過程中他們會遇到很多危險。
  • 鮟鱇魚雄性「吃軟飯」依靠雌性存活,長相醜陋,但肉很好吃!
    記得在小時候就一直對動物世界這個節目十分的有興趣,因為在當中可以看見形形色色的動物,很多的知識也是從那上面學習的,最喜歡的就是非洲草原和深海的動物了,在動物的世界當中是典型的肉肉強食,適者生存,弱者就只有被淘汰,所以動物們不管體型大小,都是身懷絕技啊!
  • 物種為何有雌雄?生育方式為何有胎生卵生?如果你是卵生會怎樣?
    人類在每一位母親經歷一次次的生育痛苦,得以生生不息繁衍下去,我們都要給我們的母親一個贊!大部分物種的繁衍,都經過雌雄交配而成,小部分通過單性繁殖,但是,最終執行生殖任務的卻是雌性,為什麼呢?為什麼不可以雌雄都可以執行生殖任務呢?或者由雄性來生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