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幾乎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信奉印度教,所以胡裡節即灑紅節在尼泊爾也是重大的節日。哪尼泊爾除了灑紅節還有什麼其他重要節日嗎?尼泊爾每個月份都有什麼節日?
1、MAGHE SANKRANTI 節
作為尼泊爾較受歡迎的節日之一,尼泊爾大多數人都慶祝Maghe Sankranti。一月中旬,大量的信徒聚集在國家不同的聖壇。這個節日也被稱為Makar Sankranti,因為也就是那天太陽從Dhanu Rashi進入Makar Rashi。除了在聖河裡洗澡,人們也用甘薯、酥油和Chaku做的精美食物來供奉、朝拜溼婆神。整個國家舉辦各種各樣的節目和交易會。這類的交易會每年都在河流匯合處Dev Ghat舉行。其它地方有奇特旺和Tanahun,Thakurdwar 、 壩日迪亞( Bardia)的Banghusara, Dang 地區的Rihar以及Kailali 地區的Ghodaghodi。
塔魯人把這個節日叫做Maghi,是他們最大的節日,也是他們的新年。他們衣著華麗、佩戴珠寶出門。他們在這種節日裡有特殊的服裝,有大量的塔魯人出現在交易會上。在西部平原地區,塔魯通過組織不同的傳統節目來慶祝這個節日。傳統上,它也是塔魯人尋求新工作的一天。
地點:尼泊爾全國
時間:1月
2、胡裡節
胡裡節是另外一個印度教節日,但所有人都會慶祝。傳說,這個節日慶祝邪惡之神Holika的死亡。這個邪惡的女人,本來應該不能被火摧毀的,她多次試圖殺害她的外甥,外甥是溼婆神的忠實追隨者。最終,她把她的外甥放在腿上,並在周圍點上火,以為男孩會被火烤死而她則能逃脫。但相反,男孩並未受傷,而讓Holika吃驚的是,她自己卻被火毀掉。Fagu Poornima隨著第一天中午時分在巴桑特普爾庫瑪麗(Basantapur Kumari)房前升起Chir旗杆而開始。胡裡節因人們彼此用水和顏色潑水而著名。最後一天,Chir旗杆被放倒,並被拖回Tudikhel燒掉。灰燼被教徒帶回家裡,因為據說它可以保護他們不受邪惡的傷害。在平原地區,胡裡節比加德滿都谷地晚一天舉行。
地點:尼泊爾全國
時間:三月
3、馬車節
馬車節是尼泊爾唯一一個持續數月的節日。它是帕坦地區為供奉雨神Machhendranath而設立的節日,希望能給谷地帶來雨水。加德滿都谷地的農民等待季風雨季來種植大米農作物。用木頭做成的大型馬車被繫上葡萄藤在帕坦的大街上遊行,馬車在各個傳統的地點停下休息,大量信徒前來朝拜並奉上祭品。馬車遊行伴隨著尼爾瓦樂隊並演奏傳統民間樂器。這是尼爾瓦人的節日。
漆成紅色的神像先接受宗教洗浴然後漆上新色。當第一個儀式結束時,神像被放到馬車上。Machhendranath神坐在馬車的高處觀看他的信徒,馬車的四個輪子象徵著強有力的Bhairab,馬車接受大米和紅色粉末。馬車有幾層樓高,沒有螺絲固定;它通常向一側傾斜。馬車的毀壞被看做是不好的先兆。經過幾個月在帕坦主要地區的遊行,馬車最終停留在城市相對現代化的Jawalakhel地區。在那裡,大量的人們聚集並觀看鑲有珠寶的古老馬甲的展示活動。這項活動有國家領導參加,包括帕坦的活女神庫瑪麗(Kumari)。
地點:帕坦城,古老街區,Bungmati
時間:從Baishakh第二周第一天開始(五月/六月)
4、Krishnastami節
Krishnastami這一節日慶祝科瑞士那神的生日。黑暗之神科瑞士納出生在黑月八月的第八天的午夜,他教會Arjuna武士Kama在Bhagwad Gita(書籍名稱)中的價值。為了慶祝這個受歡迎的印度教神的生日,信徒們在白天湧向帕坦杜巴廣場的科瑞士那神寺廟。在那裡,各地來的男男女女聚集在這座17世紀的寺廟周圍歌唱讚美科瑞士那神,並等待午夜時刻到來。欣快的祈禱和符咒在空氣中瀰漫,人們點起小油燈作為對神的慶賀和忠誠。人們帶著科瑞士那神神像在城市裡遊行,大量歡呼的人群和音樂隊跟在後面。沿著加德滿都道路,人們展示著反映了他獨特一生的不同時期的聖像。
地點:科瑞士那神廟,帕坦杜巴廣場和國內其他科瑞士那寺院
時間:dark Bhadra的第八天(八月)
5、蒂吉節
這個持續三天的女人節日叫做蒂吉節,節日裡到處都是民間音樂和舞蹈表演。在那天,紅色是主導顏色,因為所有參加慶祝的女子都穿著紅色衣服,佩戴紅色的紗麗和cholos(女襯衫)。這是印度教女教徒的節日。這個節日再現了喜馬拉雅的女兒巴日巴蒂女神在經歷緊張冥想和禁食後和溼婆神結為連理的吉祥場面。在第一天,母親送食物和紗麗服裝到女兒家裡,成群的女人們在一起聚餐。在午夜,女人們開始模範巴日巴蒂(Parbati)齋戒。第二天是朝拜的日子。第三天一大早,成群的女人穿著紅色衣服湧向博叔博蒂納特廟--著名的溼婆神廟;她們在那裡進行宗教儀式沐浴。一整天都伴著歌聲和舞蹈。已婚女人祈求婚姻幸福美滿和丈夫長壽,而待字閨中的女人祈求嫁個好丈夫。
地點:博叔博蒂納特神廟,帕坦和Sankhu
時間:bright Bhadra的第二天至第五天(八月)
6、JANAI PURNIMA 節
Janai Poornima 大體上說是關於更換神線的節日,同時也有對溼婆神(也稱為Janai Poornima)的尊崇。在這天,印度教徒更換janai(人們戴在胸前的神線)。月滿的那天,大量的婆羅門人出現在神聖的河岸。他們按照宗教儀式在水中洗澡,然後向神施淨身禮。然後他們更換神聖的線。婆羅門的僧侶們在手腕系上黃色的神線以表示忠誠。
在這裡舉行的另外一個儀式是Byan-ja Nakegu,大米被恭送給青蛙來祈求風調雨順。對於Shamans人來說,這是個大日子。他們成群聚集在一起敲鼓慶祝,比如在Kumbeshwar, Gosaikunda 和Charikot這些地方。甚至被尼泊爾的shamans培養的外來shamans人也會在這裡參加這個盛事。
地點:尼泊爾全國,特別在博叔巴蒂地區和帕坦的Kumbheswor
時間:Shrawan月滿的那天(八月)
7、因陀羅節
持續八天的因陀羅節在9月份舉行,它也是加德滿都谷地最令人興奮和最受尊崇的尼瓦爾族節日之一。它同樣也標誌著秋天持續一個月的節日的開始。
它隨著在老哈奴曼 都卡(Hanuman Dhoka)宮殿前巴桑特普爾(Basantapur)廣場上豎起一根松木製成的柱子而開幕。立柱子儀式時,成百的觀光者聚集在宮殿廣場上和周邊的寺廟裡。活女神庫瑪麗(Kumari)馬車被拉出來遊行,穿越加德滿都的主要街道。Lakhen,帶面具的舞者,在每天晚上隨著鼓聲走上街頭。這個節日紀念了因陀羅從天堂降落人間尋找草藥的那一刻。
因陀羅節的每天晚上,加德滿都杜巴廣場周邊的聖壇和古老宮殿建築都點起了油燈。每天晚上,活女神寺廟前的平臺那裡都會有關於守護之神比溼奴十個人間化身的演出。在月滿那天的前一個下午,狂熱的教徒聚集在哈奴曼都卡宮附近等待活女神馬車遊行,以看一眼車上受尊敬的尼瓦爾小女孩,這個被神化的處女之神庫瑪麗。她會一直被崇拜,直到第一次月經;這時他們會再選新的女神。
庫瑪麗從佛教尼瓦爾人的沙克亞(Shakya)姓氏中選出,通常三、四歲大;沒有任何身體傷疤和創傷的童女。庫瑪麗之神如何選出依然是受保護的秘密,和古老的密宗 '秘密宗教儀式'有關。我們所知道的是她要經歷繁雜的考驗,並且在考驗是沒有露出恐懼。傳統上,國家領導人和其他顯要人物和普通人們一起在哈奴曼都卡廣場朝拜庫瑪麗女神。庫瑪麗女神給國家首腦提卡(Tika)。庫瑪麗馬車之後跟著兩個小馬車,分別載著高妮思(Ganesh)和Bhairav的化身被帶往加德滿都不同地方。因陀羅節隨著宗教儀式因陀羅旗杆的倒下而結束。
地點:老加德滿都的哈奴曼 都卡和小巷
時間:九月
8、德賽節
德賽節是尼泊爾持續時間最長的印度教節日。傳統上慶祝兩周並且向宇宙之神Durga祭祀。德賽節是尼泊爾最好的收穫季節;節日時家庭成員團聚、互送禮物和祝福、費盡苦心的禮拜、宗教沐浴和動物祭祀。
最後一天,Kojagrat Purnima,是月圓之日。新衣服,家庭拜訪,盛大晚宴,放風箏,蕩鞦韆都是德賽節的亮點。在這個時候,加德滿都的人口會大幅減少,因為大多都回到各自的家鄉。在第十天,提卡,可以看到人們穿著新衣服、前額上鋪蓋著大米做的提卡到處走動。有很多的宴會,因為人們到處拜訪親戚以接受提卡和祝福。
地點:家裡,尼泊爾重要的印度教寺院和加德滿都杜巴廣場
時間:bright Aswin的第一天開始(9月/10月)
9、燈節
持續五天的燈節被稱為Tihar;它紀念了死亡之神Yama,但對財神Laxmi的朝拜才是節日的主體。第一天,Yama的告密者烏鴉被朝拜。第二天,Yama的代理人狗被朝拜。第三天,財神Laxmi被朝拜。第四天朝拜牲畜公牛,那天尼瓦爾人也朝拜自己,並做Mah 禮拜,第五天是兄弟的節日,在那天姐妹們在自己兄弟的前額上點提卡並送與祝福。
這個節日以點亮整個家庭而著名,包括蠟燭、油燈和電燈。全國的每個家庭都點上更多的燈並裝飾上花環。從斯瓦亞姆布納特佛塔上可以看到整個加德滿都城市被點亮的美麗風景。慶祝儀式以對牛和狗的崇拜開始。葉盤米飯、香和燈為黑夜信使備好,同時狗受到朝拜並供以美味食品。在Laxmi禮拜那天,每家每戶都在門口畫上一條腳印路以歡迎財富之神到訪。所有的燈都是亮的,門和窗戶都敞開著讓神靈進來。窗戶和門邊都放上成排的燈,真切希望財富之神Laxmi能夠看到並進來。
儘管政府禁菸花爆竹,但煙花還是充滿了整個天空。
地點:每家每戶
時間:開始於dark Kartik的第二天,持續到Bright Kartik的第三天(10月/11月)
10、CHHATH 節
Chhath Parva是對太陽之神Surya的朝拜日,它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朝拜者來到尼泊爾東南的聖城加納可普爾(Janakpur)。
這個節日共三天,第一天清洗廚房並準備齋戒。第二天,信徒們從早上開始齋戒並準備水果、甜品和堅果等供品。晚上他們在河岸和池塘邊集合等待太陽落山。他們點燈、唱歌、走進河裡祈禱並給正在消失的太陽奉上供品。河面上放著點亮的油燈,景色非常美麗。
同樣的儀式在第二天早上重複以等待太陽升起。當太陽在地平線上升起,朝聖者都很愉悅,並飛快念經文,供上聖水、水果、椰果和聖線。儀式同樣是向太陽尋求保護而不得皮膚疾病。結束的時候,供品被分發,女人的齋戒結束。
地點:平原地區和加德滿都(河岸和池塘)
時間:燈節 Laxmi 禮拜結束之後不久的10月或者11月
11、Yomari Punhi 節
隨著新大米的收穫,谷地的農民準備Yomari Punhi 節,人們供奉神靈以表示對收穫的感謝。Yomari是用米粉做成的特別的糕點。生麵團外層裡裹滿融化的chaku並密封。然後糕點被蒸熟並作為供品呈給神靈。然後把它作為神聖的食物吃掉。每年,滿滿的儲藏室真是對農民的辛勤勞作的報答,人們也感謝神靈的仁慈和慷慨。
地點:尼瓦爾家庭
時間:12月
12、塔姆 露莎節
塔姆 露莎節是古融族的傳統節日之一,它標誌著古融族新年的開始,也就是在尼歷Pusha的第15天。露莎節起源於講藏緬語的各種族群體共同慶祝的露莎。這個節日在家裡和整個民族裡慶祝。
地點:古融族-朗姆宗( Lamjung), Kashi ,以及加德滿都
時間: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