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做這些「古怪」的舉動,說明是高智商,家長別阻止

2020-12-25 甜橘媽媽

每個人的智商都不一樣,孩子的智商與遺傳有關係,但受後天的影響更大,如果家長能夠好好培養,可以讓孩子的智商變得越來越高,會變得很聰明。

高智商的孩子,平時會經常做出一些「古怪」的舉動,和正常人不太一樣,如果家長能夠仔細觀察,就能夠看出孩子的不同之處。

偉人也有很多古怪的舉動

有很多偉大的科學家,他們小時候也會有一些古怪的舉動,這些舉動會被外人當做是怪癖,但正是因為這些古怪的舉動,才成就了他們不一樣的人生。

牛頓是偉大的物理學家,他是一個早產兒,他的母親說,牛頓出生時特別小,可以放在一個夸脫的馬克杯當中。

在牛頓3歲的時候,母親改嫁了,母親把他託付給外祖母,這件事對牛頓影響很大,甚至開始憎恨母親與繼父,不過這並沒有影響牛頓鑽研科學。

1648年,牛頓開始上學,當時他的學習成績很一般,並不是很出眾,但是牛頓特別喜歡讀書,而且喜歡研究簡單的機械模型,並且從中可以受到啟發,然後自己開始動手製作一些小玩意。

牛頓曾經研究過風車的機械原理,緊接著就做了一架磨坊模型,他捉到一隻老鼠,然後把老鼠綁在一架有輪子的腳踏車上,又在輪子前面放上了玉米,老鼠很想吃到玉米,於是就不停地蹬腿,可是卻夠不到,但是卻把車輪踩得直轉。

牛頓還製作過「鬧鐘」,他做了一個小水鍾,每天早上會滴下來水珠,水珠正好滴在牛頓臉上,牛頓就知道自己應該起床了。

牛頓小時候的這些舉動,看似很古怪,但是證明了他強大的觀察力與創造能力,正是擁有了這些能力,牛頓才變得與眾不同。

孩子經常做這些「古怪」的舉動,說明是高智商

智商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高智商的孩子獲得成功的機率會更大。如果孩子是高智商,在很多方面都會和別人不一樣。

1、經常盯著移動的物體看

有些家長發現孩子的注意力很不集中,有時候在給孩子講繪本,孩子卻一直盯著窗外的汽車看著,就好像移動的物體有魔力一樣,在吸引著孩子。

孩子的這種舉動有點古怪,但是家長仔細分析一下就能夠發現,孩子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舉動,說明孩子的觀察力特別強,在觀察的同時,孩子會開動腦筋,大腦會發育得更好,智商會更高。

2、喜歡研究微小的東西

孩子的視力雖然沒有發育成熟,但是觀察能力卻特別強,經常能夠看到一些微小的東西,有些孩子對這些微小的東西特別感興趣,總是喜歡研究一番。

比如孩子看到地上的飯粒,會蹲在地上研究半天,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把飯粒想像成各種東西,想像力會變得很豐富,創造力也會得到鍛鍊,這種孩子將來會特別聰明。

3、經常放空自己

小孩子比較活潑,生性好動,根本沒有老實的時候,就像是不知道累一樣。可是有些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經常放空自己,盯著某一個東西長時間發呆。

這個古怪的舉動,並不是孩子發育出現了問題,而是說明孩子大腦正在思考,喜歡琢磨事情,這種孩子的智商特別高,將來在某一領域會有很高的造詣。

4、見到陌生人時會躲在父母身後

很多家長帶孩子出門時,看到鄰居後會讓孩子主動打招呼,如果孩子打招呼了,大家會稱讚很懂事,如果孩子不打招呼,會被認為沒有禮貌。

有些孩子看到陌生人之後會躲在父母的身後,家長認為孩子很不懂事,其實並不是這樣,只有聰明的孩子才會對陌生人提高警惕,這種孩子智商很高,在外面不容易吃虧。

如果孩子有這些古怪的舉動,家長應該怎樣做?

這些古怪的舉動說明孩子智商高,家長要因為這件事而感到高興,可以積極引導,讓孩子的大腦發育得更好。

但是家長如果用錯了方式,可能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讓孩子原本具備的先天優勢變成泡影,從而影響孩子的成長。

1、不要阻止孩子

家長如果想把孩子教育好,不要具有太多的主觀意識,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孩子出現這些舉動,家長不要認為孩子不懂事,或者是孩子發育有問題,更不能阻止孩子,而是要支持孩子和鼓勵孩子。

2、給孩子提供發展的空間

在日常生活當中,家長應該發掘孩子的興趣與特長,並且適當給孩子製造機會,讓孩子盡情去探索和研究,給孩子提供發展的空間,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大膽想像,並且各方面的能力也會得到鍛鍊。

3、多鼓勵孩子

孩子雖然經常犯錯,但其實孩子很怕犯錯,擔心自己會惹家長不高興。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大膽去嘗試,不要害怕失敗,只有這樣做,孩子才能夠變得越來越自信,等孩子長大之後,會敢於探索未知的事物,這是一種很好的品質。

最後我想說,孩子經常做一些古怪的舉動,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不要阻止孩子,否則會限制孩子成長,導致孩子沒有發展的空間。

家長平時要積極引導孩子,適當稱讚孩子,當孩子失敗的時候,要鼓勵孩子,讓孩子重新再來。每一個高智商的孩子,都需要家長正確地教育,所以家長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要把孩子教育好。

相關焦點

  • 孩子3歲後,有些能力比高智商更重要,想要聰明娃家長別忽視
    因為在很多家長眼中,只有高智商的孩子才最聰明,聰明才能學業有成,將來有所成就。不過,在孩子3歲之前,很多能力是比智力發育更重要的,如果在這個階段家長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可能會錯過孩子最重要的一個發育階段。
  • 高智商孩子會有這幾種表現,家長看過來,你家娃中了幾個?
    如果你家寶寶有這4種表現,提前恭喜寶爸寶媽,你家孩子多半是個聰明娃!行為「莫名其妙」有時候孩子會發出一些莫名其妙,讓人聽不懂的詞彙,或者畫些我們看不懂的東西,而這些寶爸寶媽又從來沒教過。寶爸寶媽看見可別急著斥責孩子,這可不一定是孩子亂塗亂畫或者胡言亂語。
  • 孩子有這幾個「古怪行為」,是大腦發育良好的表現,父母別去阻止
    隨著孩子越長越大,家長們的擔憂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到了孩子能自己玩耍的年齡,常常讓爸媽頭疼不已,這個階段你會發現孩子異常的淘氣,會額外消耗掉爸媽的體力,當你的孩子也出現些奇怪行為,先不要著急制止或指責他,寶寶的這些行為恰巧說明他腦子靈活又聰明。
  • 有這些特徵的寶寶,是高智商無疑,家長多看看,中一條也很棒
    也許能夠更早地說話,更早地了解自己的家長,更早地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最重要的是似乎也能擁有更好的成績。這也是許多家長的目標。在他們看來,孩子的智商可以用考試成績來衡量。經常考滿分的孩子,與常常不能及格的孩子,前者的智商肯定要高。
  • 李玫瑾:孩子做這2種奇怪動作,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父母別誤解
    李玫瑾教授也和很多父母探討過孩子的行為舉止問題。 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有這2種奇怪的動作,其實反而是高智商的表現,父母可千萬別誤解孩子。
  • 高智商的孩子,從小就有這三個「怪癖」,父母別因為無知胡亂管教
    家長在和孩子們的相處中可能會發現孩子有一些小怪癖,他們通常認為這些是不好的行為,所以會呵斥甚至責罵孩子,讓他們改正,但是家長們有仔細思考過孩子為什麼會有這些小怪癖嗎?如果家長沒有仔細觀察孩子,不了解孩子的行為究竟因為什麼就胡亂管教,反而會害了孩子。
  • 高智商的孩子往往都有一些怪癖,別強行糾正,這可能是天才的表現
    研究人員發現,高智商人群往往都有一些顯而易見的「怪癖」,以最常見的左撇子為例,你會發現,那些慣用左手的孩子,往往都比較聰明,學業表現也比同齡人要好。不過,有些家長卻因為無法忍受孩子的一些怪癖,強行地要把孩子糾正過來,最終扼殺了一個未來的天才,讓其泯然眾人矣。
  • 孩子整天瘋玩,家長別一味阻止,童年時期的玩耍對孩子很重要
    很多父母也是這麼認為的,認為孩子總是瘋玩,並且有時候玩遊戲又吵又鬧的,還大聲嚷嚷,讓人感覺到煩躁,或者孩子因為一直玩,就沒有寫作業,所以就阻止孩子玩耍,總是想讓孩子乖乖學習或者做其他事情。家長該不該阻止孩子玩耍那麼,孩子每天都熱衷於玩耍,家長應不應該阻止呢?
  • 孩子有這5個「壞毛病」,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看到了就偷著樂吧
    孩子身上有沒有壞毛病,是家長非常關注的地方,因為毛病不僅會讓管教難度變得更高,還有可能讓孩子的在成長出現一些差池。然而,有個研究團隊表示,如果孩子有這五個壞毛病,那麼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看到了就偷著樂吧。
  • 孩子的這些奇怪行為,可不是調皮,家長別急著批評孩子
    我相信所有的孩子出生的時候,父母都會給予很大的期待,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會發現孩子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樣,甚至會做一些奇怪的行為,家長還可能會認為孩子愚蠢。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大腦的發育需要一定的時間,這期間需要父母耐心的指導,特別是在孩子做出不能理解的行為時,請父母不要慌張,阻止並改正。
  • 寶寶6歲前,如果這些「超前能力」沒被扼殺,長大妥妥「高智商」
    但事實上,這些小時候的表現,都是高智商的「超前能力」的展現。而一般情況下,在寶寶6歲前,如果能夠出現這些「超前能力」,家長還沒有扼殺的話,那麼孩子長大後,妥妥的高智商。一起了解一下吧。而這類孩子,對於眼前景象的「重組」,有著超高的能力,也說明孩子大腦清晰,邏輯層次嚴謹,進而說明孩子的大腦發育比較好,智商自然高於同齡人。面對孩子愛模仿這種情況,家長要適當的引導,不能完全否定,對於好的模仿,家長要給予肯定,並且及時的鼓勵。
  • 天然的「脾肺清潔工」找到了,孩子經常喝,咳嗽少一半,家長別懶
    已經入秋了,很多孩子的身體都沒有抗住夏秋交替的變化,頻頻生病,家長都扛不住了。現在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學的路上,家長們聚在一起總是會抱怨:「現在的孩子,吃得越來越好了,怎麼身體素質越來越差勁啊。」但是也總有的孩子不會生病,有的孩子生病可能三兩天就好了,唯獨自己家的孩子咳嗽都能拖拉半個月也好不了。對於這樣的孩子,說明是脾肺出問題了。孩子從出生開始發育,身體就是很嬌嫩的,其實孩子小的時候,並沒有什麼毛病,最關鍵的都是吃出來的毛病和飲食習慣上的問題。特別是換季的時候,孩子的飲食更應該注意,不然孩子很容易生病又咳嗽,都是脾肺的問題。
  • 孩子有這4種行為,暗示智商高,家長卻誤以為是「壞毛病」
    想知道孩子智商高不高,我們並非要等到孩子長大之後,俗話說:「三歲看大」,我們從孩子小時候的種種表現,就能看出他長大聰不聰明,根據研究發現,在孩子的身上,這4種行為出現得越早,說明他智商高,家長卻誤以為是「壞毛病」!
  • 「人來瘋」的孩子並不是活潑的表現,家長及時糾正,才能避免影響
    在客人到了家中之後,孩子就會故意在客人面前拿出自己的玩具,而且聲音會很大,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唐女士和客人的溝通。所以對此唐女士有著很大的意見,他也嚴厲地阻止了孩子的舉動,並且向孩子說明自己現在有著很重要的事情,要求孩子到房間中去玩。可是誰知道才剛剛將孩子領到房間裡,孩子卻自己跑了出來,一趟又一趟,總是說要喝水,要吃零食。
  • 孩子3歲前的這些「壞毛病」,暗示大腦發育快,家長不要盲目阻止
    孩子3歲前的這些"壞毛病",暗示大腦發育快,家長不要盲目阻止1、 喜歡"吃手"寶寶在百天左右的時候,家長就會發現孩子喜歡"吃手"了。2、喜歡撕紙寶寶在1歲之前都很喜歡撕紙,尤其是圖畫書,孩子經常撕得"粉身碎骨"。一些家長會買一些撕不壞的圖畫書,將家裡的書籍、相冊等紙製品都放在孩子觸摸不到的地方。其實撕紙對寶寶益處良多,當寶寶進入"手的敏感期"時,寶寶會發現自己的小手能做很多事情。
  • 智商230的陶哲軒,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高智商的孩子有多優秀
    說到高智商,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會是愛因斯坦。可是,接下來我要說的這個人,智商遠超於愛因斯坦,高達230!要知道,正常人的智商一般都是在90~110之間。他的名字叫做陶哲軒,是一個當之無愧的高智商「天才」,也是很多家長眼裡的「別人家的孩子」。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然而,陶哲軒還沒等到三歲就有高智商的表現了。
  • 孩子哭鬧時,究竟要不要冷處理?讀懂孩子的情緒,做聰明的家長
    父母的每一個舉動,每一句話都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和未來。如何養育孩子,焦慮已經成為父母們逃不開的日常。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孩子總愛哭鬧怎麼辦?一直在鼓勵孩子,為什麼他還這麼沒有自信?不要冷處理,要傾聽和陪伴有些家長問道:「孩子哭鬧我一般都不會妥協,會讓其他人別理他,讓他自己先哭鬧幾分鐘,感覺他沒有那麼激動了以後再和他講道理。我覺得這招每次都挺管用的。」這種方式也被稱為「冷處理」。
  • 高智商的孩子反應快,低智商的孩子反應慢?原因沒有想得那麼簡單
    討論起一個孩子的智商高低,大家會產生一個誤區,認為反應能力快的孩子智商高,但科學家認為,反應能力快慢和智商高低是相反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孩子由於在環境中的反應能力很迅速,在與同齡寶寶玩耍中,能夠獲得先機,及時搶到 「獵物」,這樣行為在大多數家長看來就是這個孩子真聰明,智商真高。
  • 那些閒不住的孩子真的是頑劣、淘氣嗎?這幾種閒不住說明他很聰明
    所以說,當我們的孩子閒不住、各種搞破壞時不要著急否決他們,因為他們的閒不住並不只是頑劣和淘氣,有些動手破壞的行為反而說明他們很聰明!那麼,在孩子閒不住裡有哪些「破壞」恰恰說明他們很聰明呢?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顆幼稚的心,他們的想法很單純、不要輕易給他們下定義,想要解決孩子破壞力驚人這個問題,一定要弄清楚孩子為什麼這麼做,比如開罐不到一個星期的奶粉被娃和稀泥可能是他們餓了,如果孩子小小年紀就知道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作為家長千萬別阻止他這份獨立、我可以在安全範圍內讓小傢伙沏奶粉,哪怕是挖了一勺子奶粉都是滿滿的成就感。
  • 高智商兒童的12種「特徵信號」,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要好好培養
    記得有一次帶孩子去一家親子營做了一些測試,其中有個媽媽就一直在抱怨他家孩子調皮搗蛋,嘴巴一天到晚不停,太囉嗦....後來測出來那個孩子的智商超高!今天是一篇關於孩子高智商的特徵表現,或許一直讓家長煩惱的表現,正是代表你家孩子智商超群哦。如果孩子有這些表現也先別得意,想想如何培養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