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江蘇故視為大家介紹的是南京的王謝古居,剛剛我們看到的便是王導、謝安古居的內部陳設。王導和謝安是東晉的兩位名相,而這裡則還原了王謝家族的政治生活場景。其實王謝古居是後來修復的建築,目的在於讓人們可以了解到東晉時期兩大家族的概況。
這裡是王謝古居的陳列館,其中保存了一些較為珍貴的文物,還有許多藝術大家的詩文楹聯,極具文化底蘊。
重修後的王謝古居,包括來燕堂、聽箏堂和鑑晉樓,「來燕」取自當年謝安以信傳燕的故事,而聽箏堂顧名思義,聽彈古箏之地,晉孝武帝臨幸謝宅之時就在此地聽得謝安的琴音。
在聽箏堂前,有一塊這樣的渠道區域,叫做曲水流觴,是古代文人墨客吟詩鬥酒的場所,在曲水流觴中放一個倒滿酒的杯子,杯子飄到誰面前,誰就要作詩一首,也算是古代一種娛樂活動了。
來燕堂
「金陵四十八景」中的第二十八景就是這來燕堂,這面牆上的壁畫描繪的是竹林七賢,全場6米,寬1.1米,現在被定位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朱雀橋邊野花草,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這首被廣為傳唱的詩中的烏衣巷便是此處,這烏衣巷是三國東吳時期的禁軍駐地,當時的禁軍都身著黑軍服,所以此地被稱作烏衣巷。
烏衣巷
王謝兩家同居烏衣巷,又同朝為官,作為一代名相,王、謝足以令後人追懷,烏衣巷名貫古今,王、謝家族人才輩出,他們居住的這條古巷,還有「王家書法謝家詩」的風採。
編輯:故視君 主編:夏晗婷
拍攝:周 傑 後期:李 潔
編導:榮洋成 監製:程子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