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的朱雀橋與烏衣巷、媚香樓、桃葉渡

2020-12-25 梁仔說故事

秦淮的朱雀橋與烏衣巷、媚香樓、桃葉渡。秦淮河分為內河和外河,全長110公裡,是萬裡長江的自然支流,指的即是貫穿南京全城的十裡內河。早在六朝時代,秦淮河夫子廟一帶已有眾多世家大族聚居。隋唐時期的一度冷落之後,明清再度繁盛至極,富賈雲集,青樓林立,「槳聲燈影連十裡,歌女花船戲濁波」,正是「十裡珠簾」追不回的昔日繁華。

如今的秦淮風景帶,經過大力修復,以夫子廟為中心,有心尋夢的人,不妨就這麼一亭一閣地溯流而上,循著這些舊貌換了新顏的舞榭歌臺,一步一步回到數百年前那些情仇愛恨的中央。唐代詩人劉禹錫一首《烏衣巷》,令這兩處成了後世尋幽懷古者必訪之地。王謝二家多彼此通婚,或與王公貴威聯姻。如謝安之孫,有「謝混風華,江左第一」美譽的謝混,便娶得晉孝武帝之女晉陵公主為妻。

謝安的侄女謝道韞是晉朝聞名一時的才女,詩情超群且雅善清談,時人將之與竹林七賢並論,譽為有「林下風氣」。其夫王羲之次子王凝之,卻居然是個信天師道的俗物,道韞明珠暗投,婚姻殊是不幸。比之巷外河邊的綠窗紅粉,這深居巷中、婚姻嫁娶完全不能自主的高門望族,到底是幸抑或不幸?幽靜狹小的烏衣巷裡,閱過千年滄桑的石板和青磚們選擇沉默不語。

而謝混成為駙馬後不過兩三年,榮極一時的王謝二家, 便在孫恩之亂中橫遭巨變,曾經的風流人物莫不喪亡流離。正所謂「萬事總成風雨去」,怎樣的富貴榮華,也不過和著殘香零粉,隨了這門前秦淮水。今日的烏衣巷,建有王謝古居紀念館,東院內來燕堂堂匾系當代著名書法家沙曼翁書寫。早在清朝,朱雀橋的確切遺址便已無法可考。

人們往往把鎮淮橋當作昔日的朱雀橋,藉以抒發桑梓之思。如今在武定橋和鎮淮橋間新架了朱雀橋,可供今人遙想當年風範。一出 「桃花扇底送南朝」,唱的本是青山故國、喬木蒼苔的興亡之嘆,可數百年來深深格印於人們記憶之中的,卻是那個性烈如火的奇女子李香君,和她以鮮血染就的愛情。這媚香樓,正是上演這段傳奇的主要舞臺。

繡樓為兩層高磚木結構,上下各三開間,臥室裡陳列著香衾抱枕、手爐手鏡一應物是,樓下左右廂房新闢有茶文化展室和扇文化展室。三百年前,有「香扇墜兒」美稱的香君,便在這座小小的院落裡行酬唱坐,與文人們談古論今、詩詞唱和;或由湘簾半卷的花格窗裡俯視河上的夜夜笙歌燈火,同時不無憂慮地期待著屬於自己的愛情。直到那一天, 年輕的復社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 以輕健的腳步,踏響了這狹窄的暗紅色樓梯。

然而,香君不幸錯生於朝代更迭的動亂時代。為著捍衛愛情,她可以以頭撞柱,血濺詩扇,卻仍逃不脫與愛人分離的命運,最終在棲霞山道觀裡,青燈黃卷,終了餘生。才貌雙全的紅顏往往多薄命,盪氣迴腸的愛情常常不得善終。或許細水長流的一啄一飲才能見容於這紛繁俗世,不招天妒?

深情如此而能自然流轉,在十裡秦淮愛情之路上,恐怕要算是色彩最為明亮的一段了。如今的桃葉渡早已有橋無渡,吳敬梓故居中存有「古桃葉渡」碑坊,兩邊坊聯上書「楫搖秦代水,枝帶晉時風」字樣,依稀可見當年渡口來往船隻絡繹不絕的盛況。桃葉有幸得遇獻之,可以期待一個溫暖的終點,一個人的旅途便也無所謂寂寞冗長。而能與相愛的人同渡江水、同看兩岸花的自由,更是今日的我們需一生一世好好珍惜的幸福。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寶塔山下桃葉渡,此山非彼山,此渡非彼渡!
    《江浦埤乘》中引用了沈愚的《過桃葉渡》詩:「江花舍笑欲爭春,江水籠煙柳色新。商女停舟唱桃葉,東風愁殺渡江人」,並加注云,「一則曰江,再則曰渡江,是明代猶知江渡曰桃葉渡也。而或人乃以目秦淮水上之渡,直謂王獻之渡桃葉處,虛妄不足信矣!」足見侯宗海先生想為家鄉桃葉渡正名的心情。其餘描繪浦口桃葉渡的詩詞,亦多力主此地才是發生東晉浪漫愛情故事的桃葉渡。
  • 《烏衣巷》中的朱雀橋邊野草花究竟在哪?
    《烏衣巷》唐.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
  • 《犯罪大師》秦淮行1-5關答案介紹 秦淮行第五關答案是什麼
    本文從一個小景點——桃葉渡,帶您慢慢聊。 十裡秦淮從東水關入城,流經的第一個景點,就是桃葉渡。 秦淮兩岸的六朝勝跡,朱雀橋、邀笛步、驃騎航、麾扇渡、汝南亭、竹格渚,都已泯滅無跡,現在還能看到的,除了面目全非的烏衣巷,也只有一個桃葉渡。
  • 長不足百米的烏衣巷,南京最古老的巷子,昔日世家大族的居住之地
    提起南京最著名的旅遊景點,則非「夫子廟」莫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區以夫子廟古建築群為中心,以十裡秦淮為軸線,分布著數量眾多且人文底蘊深厚的景點,深受中外無數遊客的喜愛與歡迎。、桃葉渡、朱雀街等地,皆是當時的名門望族、世家大族的聚居之地,因此有著「六朝金粉地」的美稱,時至今日,這裡依然非常的熱鬧繁華,建築古色古香,遊客絡繹不絕。
  • 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一個適合夜遊的浪漫聖地,有歷史,有風景
    作為科教文化名城,相信南京也是許多剛高考完的學子們所嚮往生活學習的城市,現在,就讓我帶你們一起來了解南京最負盛名的景區之一: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六朝時期,南京夫子廟地區的烏衣巷、朱雀街、桃葉渡等處,都是當時高門大族所居。
  • 踏著詩歌去旅行2:走讀南京,從烏衣巷、長幹裡,到秦淮河
    一、古老烏衣巷今猶在,更多人間煙火氣《烏衣巷》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作品: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東晉時期,南京秦淮河上的朱雀橋和南岸的烏衣巷十分繁華,但到了唐代,野草叢生,荒涼殘照,作者感慨滄海桑田,人事變遷。以燕子著筆,喻意那些達官貴族衰亡,如過眼煙雲,連燕子也飛到尋常百姓家裡了。這首詩使烏衣巷聞名遐邇。
  • 旅遊:秦淮河上桃葉渡,六朝金粉繁華處
    在十裡秦淮與佔青溪水道合流處四周,即淮青橋東.今渡口處立有「桃葉渡碑」,並建有「桃葉渡亭」。桃葉渡之名的由來,要追溯到六朝東晉時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七子王獻之,他常在這裡迎接他的愛妾桃葉渡河。那時內秦淮河水面闊,遇有風浪,若擺渡不慎,常會翻船。
  • 旅遊:媚香樓——秦淮河邊著名的青樓,「秦淮八豔」之首的故居!
    又稱媚香樓,李香君,是為紀念李香君而建。媚香樓坐落在南京市夫子廟鈔庫街38號,秦淮河畔來燕橋南端、是三進兩院式宅院。清初戲劇家孔尚任名著《桃花扇》中的秦淮名妓,「秦淮八豔」之一,傳說實有其人。這個李香君曾經居住過的地方如今得到了復原。
  • 【本地】南京唯一青樓遺存 媚香樓
    到達路線: 到達夫子廟後,烏衣巷旁邊步行街入口古代大官們如果想來秦淮青樓,會如何進門呢?這是一道南京乃至全中國最有意思的風景,秦淮河的北岸是歷史悠久中國最大的科舉考場「江南貢院」,無數的讀書人在此搏殺富貴功名;而只隔了一道淺淺的秦淮河的南岸,就是曾誕生了「秦淮八豔」的秦淮青樓。
  • 和孩子一起讀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烏衣巷》  劉禹錫
  • 朱雀橋邊野草花,中國詩詞大會,陳更答題《烏衣巷》
    劉禹錫去過很多地方,但是唯獨沒有去過金陵,他的朋友寫了幾首關於金陵的詩,讓劉禹錫和詩,於是劉禹錫就寫下了《金陵五首》,其中有一首就是著名的《烏衣巷》,讓烏衣巷成為了熠熠生輝的風景名勝。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盛衰之感如何寄託,在這裡劉禹錫用一隻燕子來寄託,燕子歸來尋舊壘。王導、謝安讓烏衣巷不凡,王羲之、王獻之讓烏衣巷不俗,劉禹錫讓烏衣巷不朽。
  •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烏衣巷唐代: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朗讀賞析《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烏衣巷唐代: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走過路過烏衣巷
    作者:李倪斌(筆名柅兵)在金陵、也就是南京邂逅烏衣巷,完全是被旁邊的小吃店吆喝聲點醒。老闆熱情地吆喝著廣告詞: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烏衣巷口串串香……什麼!烏衣巷在這裡,是哪個烏衣巷?我停下腳步四處張望,生怕錯過這一名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