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寶 楊氏府內派太極大家的別樣人生

2020-12-15 中華兒女報刊社

  文 強文彬 馬春梅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定,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武術繁衍之所。我國130餘個拳種中,有22個產生於保定,尤其是楊氏府內派太極更是聲名遠播。
  楊氏府內派太極拳首創於楊露蟬。清末,這一派系,主要通過王府這個脈絡流傳下來,所以被稱為「府內派」,是入皇宮教授的具有完整體系的一套拳法,共有十套。這套拳法由楊露禪先生之府內高足富周先生家傳其子富英,又傳保定蕭功卓先生等人。劉春寶是蕭功卓的得意門生,楊氏府內派太極拳一生盡得師傅真傳,如從楊露禪先生算起,為第五代楊氏府內派太極拳傳人。 
  劉春寶,1933出生於河北保定。1944年至1962年習練少林拳;1963年起拜師蕭功卓學內家拳;擅長少林、太極、形意、通背等拳術;系保定市武術協會第一、二屆委員,第三屆副主席。1992年赴日本參加武術交流活動;1994年河北省傳統武術交流會上,獲特級獎盃一個。現為中國武術協會會員;保定市武協顧問;保定市楊氏府內派太極拳協會終身榮譽會長。以至於今天,他都是保定武術界繞不過去的人物。
  劉春寶集多種武術於一身,融合百家之長,雖已高齡,但面目清癯,慈眉善目,體格硬朗,有俠義古風,看上去就是武學造詣高深之人。經過半個世紀的修煉,他的太極拳行雲流水、連綿不斷、雍容華貴、舒展大方、瀟灑流暢,儼然一幅動態的山水畫。他繼承和創新了傳統武學,是楊氏府內派太極拳的第五代集大成者,他的存在使傳統的原本的府內派太極拳得以傳承發展! 


  幼承家學,師從蕭砥
  劉春寶生於武術世家,8歲起跟父親劉三剛學習武藝,六合拳、少林拳、通背拳得到父親真傳;針灸、正骨等醫術也繼承了父親的衣缽,同時於醫學、武學理論也作了深入的學習,不到而立之年的他武藝、醫術已相當全面,在保定武術圈已小有名氣。
  少時,為練好身法,使腰部有力,他時常練罈子功。一邊練,一邊往罈子裡逐漸加沙子,一練就是幾個小時。為練好馬步,屁股底下戳把刀子,吃飯時也不休息,馬步一蹲就是幾個小時,有時屁股讓刀子扎破了是常事。為練好武術套路中的一招一式,一練就是數月,一個招式一連就是幾個小時,罈子功、練馬步常年不輟。
  1963年,劉春寶在保定市東關練武場習武時,引起了一位老者的注意。看他很有套路,就興致盎然地走到他面前問:「孩子,你學的哪家功夫,武功底子不錯,你練的是外家拳,可否跟我練內家?」
  有意收徒的人可不是個普通人,是保定的一代武術大家蕭砥。蕭砥(1886—1979)字功卓,號哲泉,晚號燕南嘯叟。一代武學巨擘、道家武當弟子、內家拳宗師、楊式府內派太極拳正宗傳人、蕭氏內家拳的創立者,對中國傳統武術的發展傳承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
  這樣一位武學傳奇人物,在保定武術界自然威名赫赫;但生性耿直倔強的他不以為然,內心有點不服,當時竟然沒有答應蕭老前輩。在一旁的保定武術前輩李文杰、王蘭田都勸說他,別人想鑽都鑽不進去,你還拿架子?過了幾天,他又來到練武場,蕭老的徒弟冉國燕正在練功。他衝著大冉說:「你用內家拳發發力,讓我感覺一下蕭師傅的功法。」大冉衝春寶使了個「挒掌」,他眼前一亮,感覺自己和蕭老的內家拳用力不一樣。閃念間,有了拜師的念頭。 
  1963年春天,劉春寶行過了拜師禮,正式拜蕭功卓為師。拜師學藝是他習武生涯的一個轉折,由外家拳轉入太極拳是他學習武術的一個飛躍。後來,實踐證明使他終身收益的武學便是楊氏府內派太極拳,而這一功勞是在師傅一再督促下完成的。
  有一天,蕭老看著在練武場上的劉春寶,似乎想起了什麼,一會老人家走到他面前說:「趁著年輕,我還在世,把府內派拿下,老了你還跟誰學呢」?說著,老人家一邊做著示範,一邊說著口訣:「掤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任他巨力來打我,移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粘連綿隨不丟頂……」劉春寶就勢走了下來。多少年過去了,他無不動情地告說,他的太極拳的走勢、架子跟別的師兄弟地不一樣,武藝比師兄弟們略高一籌,是跟師傅的言傳身教分不開的。
  蕭師傅的小女兒蕭貸霞,每逢與叔侄輩們聚在一起時,常說起父親和師弟劉春寶的軼事。談到拳法時說,「只有他的身法、拳法最像老爺子,拳法嫻熟老道自然的程度只有他達到了你們師爺的程度。」
  彈指一揮間,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師傅的音容笑貌仍歷歷在目,其景其情仿佛就在眼前,有時在夢境見到師傅,也不禁潸然淚下。春寶對師傅情重,師傅對徒弟恩重。可師傅臨去世時的一句話,讓處於武學全面、武藝大乘的他,隱居民間二十多年,除了研究武學理論,救死扶傷外,很少在社會上露面。


  傳承太極,揚名日本
  劉春寶自幼聰明穎悟,幼承家學,又得武學大師蕭功卓的真傳,對太極更是情有獨鍾。自1963年以來,修煉太極已有50餘年,如今已過八十高齡仍勤練不輟,手、眼、身、法、步為後代楷模,無愧一代武學名家。
  他認為,太極起式,有攻有防,攻防兼備,既練身又練技擊。太極拳是怎麼練怎麼用,可直接進攻,速度大大加快。雖然外家拳看著舒展美觀,內家拳是暗腿,外家拳是明腿,但內力不足,進擊的速度受到制約,因而外家往往敗在內家手裡。在長期的練習教學實踐中,他還認識到:「太極拳一接手,持外側,兼裡側,一轉手就把對方捋住了,太極拳小的東西轉動也是套路。」
  在他看來,精氣神代表了武術家的境界,在拳理的要求下,上頂、下頜,尾椎中正,頭貫頂,是精神的需要。太極拳雖脈系一致,但打法各異。走不出陰陽魚,打不出抽絲勁,手法高不到那裡去。太極拳所有手法裡面都有陰陽魚的影子,如果弧度打不出來,就是一個圓圈。行雲如流水,是平淡的流水,不是波浪式,水是無孔不入,比喻了太極拳的緊密性。太極拳要求連綿不斷,勁斷意不斷,邏輯性很強。
  劉春寶授徒有一個特點,他針對不同的學徒有不同的教法,大致可分為年老養生型和修煉武術型。
  保定原體委副主任孫元合退休後,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纏身,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他找到與武協一起共過事的劉春寶,教他習練太極拳。劉春寶針對他的病情,讓他分早中晚一天三次練習,同時注意休息持之以恆常年堅持。一年以後,病情基本恢復了。
  像這樣的老人,有一批常年跟劉春寶練習太極拳養生的人,義務教拳二十餘年不輟,使老年人受益匪淺。
  劉春寶對於有志於武術學員的教學,可追溯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那時他擔任保定體委武協委員。一個培訓班五十人,一天三個班,一班三個月,忙不過來授課。他擔任少林拳、形意拳、通背拳、太極拳的授課老師。
  九十年代初,劉春保寶擔任保定市武協副主席,主持武協日常工作,主抓訓練。在他的主持下,先後成立了保定市武術輔導總站,下設武術分站,加強了武術評委、裁判工作,推進了保定市民間武術的發展。 
  1992年為促進中日文化交流,加強武術民間交流,經河北武協推薦,劉春寶赴日本代表中國保定,參加中日文化交流。他在日本米子市為民眾表演了老架108式太極拳,隨後又表演了通背拳、少林拳。日本武士見他動作嫻熟、招式靈活,都不敢向前比試,這在日本引起了轟動,劉春寶從而揚名日本。
  劉春寶的弟子,楊氏府內派太極拳協會會長柏圳君說:「當初見劉師傅時一見如故,師傅身上帶著老一輩武術家的氣質,有長輩對後輩的關愛心態,他就是我要尋找的師傅」;副會長吳飛說:「劉師傅的太極拳身法靈活多變,手法變幻莫測,步伐輕靈,已達到無招式的地步了」;副會長劉君福說:「劉師傅待人謙和,有老一輩武術家的長者之風,我輩只能高山仰止而矣」。


  隱居民間,心繫社會
  1992年,劉春寶從保定武協退休。這時的他,在保定武術界已是執大旗的人,赫赫有名。武功上乘的他尊師命開始了隱居生活,除了懸壺濟世,整理武術典籍,就是閒暇授徒,很少在社會上走動。
  讓劉春寶看過病的人,都說他的推拿、按摩、正骨有滲透力。他一著力,病人就有感覺,這自然與他渾厚的內力有關。但更重要的是他對醫學理論的深刻理解,他的「點穴式」按摩,也堪稱絕技,已深得祖國武術醫學之精髓。對病人的病位,輕輕一按,使病人的經脈流動起來,然後使之推拿針灸,直至病人痊癒。民間傳說,「點穴式」醫療已失傳了,那是因為功法不到,技藝不深的緣故。今天,中華醫學瑰寶「點穴式」醫療,在他的身上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潤發燃氣集團歐陽副總,因工傷腰椎變形、錯位、粉碎性骨折已有好多年,腰和臀部已呈S型,已嚴重影響了他的生活與工作。2013年他來保定考察投資事宜,恰逢劉春寶的徒弟柏圳君在場,出於習武者救死扶傷的一貫精神,推薦了師傅劉春寶。
  劉春寶見狀趕緊把病人扶倒在床上,在後背上一捋,病人尾椎有明顯的錯位、變形,病變部位時間也長了,恐有腐肌和淤血粘連,先做了推拿,後又做了針灸。做完了推拿和針灸,後腿有明顯的感覺。三天後,又做了第二次推拿和針灸,頭腦也清晰了,精神狀態也變好了。過了一周後,後背不硬了,變軟了。第三次,開始給病人復位,只見他在病人的尾椎、脊椎用手拉伸、牽引,上下、左右正骨復位,一會兒,只聽見「咯嘣」一聲,尾椎對上了,又給病人做了一次推拿和針灸。當下,病人就丟下拐杖,自己就能行走了。
  隱居民間的劉春寶除了行醫看病外,還整理了武術典籍《少林拳》、《太極拳》等拳譜。作為楊氏府內派太極拳第五代傳承人的他,切實繼承和發揚了楊氏府內派太極拳的傳統風格。對智捶、太極大架108式、太極老架108式、太極小架108式、太極長拳、小九天、後天法、太極散手三十式、十三總式、太極點穴式有著完整的繼承與創新。
  人生桑榆暮景間,如今的劉春寶,雖僅尊師命,隱居民間已達二十多年,但念及一身武學必有所傳承流傳後世,宏揚民族精神,也符合恩師遺老傳道的教誨,在眾多有識之士的一再要求下決定重新為社會貢獻平生所學,成立楊式府內派太極拳協會,並榮任終身榮譽會長。2015年又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了春寶養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專業教授本門太極拳法、養生功法及運動損傷的治療及康復。
  到2013年11月楊氏府內派太極拳協會成立,該體系在保定已傳承第六代:楊露禪——富周(旗人,清端王府官員)——富英(富周之子)——蕭功卓(保定市近代著名武術家)——劉春寶(保定市當代太極大家)——劉永利(保定當代太極明星)。一百多年來,楊氏府內派太極拳這一優秀祖國拳種薪火相傳,時至劉春寶發揚廣大。
  2014年6月13日至15日,第十二屆中國·邯鄲國際太極拳運動大會在邯鄲市體育館舉行,楊氏府內派太極拳協會斬獲8金15銀6銅的佳績;2015年12月3日,由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管理中心、中國武術協會主辦的「2015全國企業家杯太極武術比賽」中,楊氏府內派太極拳森美能源保定代表隊獲14金12銀1銅的佳績,凱旋而歸,獲得地方領導、裁判員、廣大愛好者的稱讚和肯定。
  賽事的成功,為楊氏府內派太極拳協會帶來了巨大的聲譽,得到了中國武術九段吳彬教授的高度評價,也向各界武術同人展示了楊氏府內派太極拳的深厚功底和高超技藝。
  如今盛世,太極名揚古城。在軍校廣場、東風公園、人民廣場、競秀公園;在社區、學校、企業單位到處可見人們習練楊氏府內派太極拳的身影。劉春寶及其他的六代弟子們在古城各界掀起了持續升溫的太極拳熱潮,讓府內派太極拳這一優秀拳種發揚光大! 

相關焦點

  • 保定市楊氏府內派太極拳協會成立5周年慶落幕
    保定市楊氏府內派太極拳協會成立5周年慶落幕  佳節迎新,太極盛典煙花似錦,2019年1月2日,「保定市楊氏府內派太極拳協會成立
  • 廣西府內派國強太極館參加「三亞南山」世界太極文化節的精彩回顧
    2016年4月8日廣西府內派國強太極館的李國強老師, 楊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 府內派太極拳第七代傳人, 武當玄武派三豐自然宗第十五代傳人,做為三亞南山世界太極文化節太極名家特邀嘉賓,率隊參加了本次活動。               李國強老師的邀請函
  • 「關懷、尊重、團結、支持」——內派教師阿迪萊的工作感悟
    我是坪山高級中學的一名內派教師,在做內派教師期間,我見證並學習了內高班先進的教育理念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深刻體會到教師們對學生深沉的愛。每周接到心理老師和內派老師的電話,字字句句都在柔化她驕傲的心。大家的不放棄讓她豁然開朗,面對一雙雙充滿熱情和關愛的手,讓她再也坐不住,決定補習功課,返回校園,改正缺點,迎頭趕上,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 府內派蕭氏太極一代宗師——蕭功卓先輩
    府內派蕭氏太極是楊露禪先師在王府內所傳一套具有完整體系的太極拳,其特點舒展大方,美觀,實用,集技擊健身養生於一體。河北省保定市人,一代武學巨擘、道家武當弟子、內家拳宗師、府內派太極拳正宗傳人。生於晚清時期一個武舉家庭,自幼隨父習武,及長離鄉,遍訪名師。先後師從老一代摔跤名家張鳳巖、少林武術名家徐尚春,八卦名家李文彪、太極大師郝為真及通背大師張策、形意拳大師趙慶祥等,於八卦掌、通背拳、形意拳,太極拳及跤術、技擊、兵器等,靡不精熟。後攜武從戎,官至東北軍中將旅長(1934年《清苑縣誌》有載)。
  • 朱銘,太極人生
    提起朱銘,多數人首先會想到他的「太極系列」,在亞洲的多個大城市都能看到這一系列的城雕。「太極系列」始創於上世紀70年代末,當時中國功夫正如浪潮般席捲全球,帶動了東方文化的崛起。朱銘創作的「太極系列」在此時應運而生,名揚四海。
  • 舞臺劇《太極圖》將巡演 導演肖向榮的「太極人生」
    陰與陽、黑與白、有與無、動與靜……近日,舞臺劇《太極圖》即將巡演的消息傳出,引發了很多觀眾的好奇,太極在舞臺上的形象是不是很「酷」,導演又是誰?  《太極圖》講述了一位旅行者的故事,他奔走於世界各地,克服重重阻力、歷盡艱險,最終從古老東方太極中追源問道,獲得了人生的能量源泉。其實,這也是《太極圖》導演肖向榮的一次人生問道。
  • 周敦頤的《太極圖說》,249字說透宇宙人生真相
    《太極圖說》全書只有249字,249字說透了人生的很多道理,是宋代哲學家周敦頤的作品。周敦頤受《周易·繫辭傳》的啟發,寫出了此書。根據《周易·繫辭傳》的啟發,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說道:"無極而生太極,太極而生陽,動極而靜。
  • 周敦頤《太極圖》,249字道出宇宙人生的真相
    《太極圖說》全書只有249字,講述了很多人生道理,是宋代哲學家周敦頤的作品。周敦頤受《周易·繫辭傳》的啟發,寫了這本書。受《周易·繫辭傳》的啟發,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說:"太極生於無極,太極生於陽,靜而極動,極靜再動,一動一靜互為根本,分陰為陽,兩儀立。"古人認為五行統一於陰陽,陰陽統一於太極。兩個太極用黑白兩個魚形圖案組成圓形圖案,太極一詞最早出自《易傳,繫辭》。
  • 海旺弘亞推出太極養生遊
    1月22日,「太極養生之旅線路推介會暨百家媒體走進海旺弘亞」主題活動在「中國太極文化發源地」焦作溫縣的海旺弘亞溫泉大酒店成功舉辦。    溫縣是太極文化的發源地,旅遊資源豐富。海旺弘亞溫泉推出的「太極養生之旅線路遊」旅遊產品,將太極養生文化與天然溫泉養生以及溫縣四大養生特產結合起來,打造獨一無二的太極養生溫泉品牌,帶給遊客別樣體驗。
  • 小戶型LOFT復古風格裝修效果圖 別樣的人生適合別樣的風格
    設計師根據業主的喜好為這套面積並不是很大的房子設計得很有特色,本期小編為大家帶來小戶型LOFT復古風格裝修效果圖,別樣的人生適合別樣的風格,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吧。一、客廳這款小戶型LOFT復古風格裝修效果圖案例中客廳部分簡潔大方,復古的格調一覽無遺。
  • 財政部 人事部關於印發《新華社香港、澳門分社內派人員工資制度...
    新華社香港分社、澳門分社:  根據國務院批准的《新華社香港、澳門分社內派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我們制訂了《新華社香港、澳門分社內派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實施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件:新華社香港、澳門分社內派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實施辦法  根據《新華社香港、澳門分社內派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制定本實施辦法。
  • 《太極1》北美首映 馮德倫:開始籌備《太極3》
    據悉,怪咖頭上的怪角名曰「三花聚頂」,是《太極》整個故事的關鍵所在,所有的故事都因它而生。據悉,太極宗師楊露禪在《太極》中之所以被稱為「怪咖」,最主要的原因是其生來就是頭頂怪角,飽受歧視,但也因此得到楊母(舒淇飾)的格外疼愛。
  • ○散文○劉強:劍舞太極
    在太極拳和太極劍的學習和實踐上,勤學苦練,頗有造詣,堪稱大家。在學劍過程中,楚老師對我不辭辛苦,耐心指教,不厭其煩,熱情傳授,循循善誘,同時對待弟子關愛有加,亦師亦友,令人十分感動。學劍的過程是累並快樂著。
  • 人生當有大格局,方能領略別樣的人生風採
    人的選擇總在一念之差,從此人生的格局就此不同。夸父為了徵服太陽,逐日影至禺谷之際口渴而死,化為一座森林;文天祥被金兵所虜,零丁洋裡嘆零丁,一片赤誠丹心刻於史記;毛主席少時立志出鄉關,學成報國,不在乎骨骸流落何處。這些偉人時刻激勵著後輩要擴大人生的格局,人生格局的擴大,如有九萬裡風鵬正舉,助你扶搖直上。
  • 練太極的男人不變壞,練太極的女人不一般!
    在練太極的過程中,沒有人和你說話,你卻在和自己交流。聽風在沙沙作響,觀雲在翻江倒海。享受內氣在丹田的醞釀,遊走於體內的蒸騰,偶爾的感悟,便是今日的收穫。有時侯,遠離喧噪,獨自太極,是一種生活,也是一種境界。 人生要學會知足,但是不要輕易滿足。
  • 太極灣裡舞太極
    10月9日,來自榆林市武術協會的300多名太極拳愛好者齊聚在清澗太極聖境景區,進行太極拳展示活動,共同演繹太極拳魅力。活動現場,太極拳愛好者們身穿統一的練功服,隊列整齊。隨著音樂響起,大家緩緩地放下雙手,邁開左腿,連貫而不失節奏地開始表演,動作或舒展大方,或輕靈灑脫。展示的隊伍布滿太極聖境景區太極灣廣場,展示出太極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據悉,清澗太極聖境景區因太極灣而知名。黃河在這裡轉了一個近乎360°、總長度為8000米的大灣。記者陳靜仁攝
  • 別樣鬧元宵!600名太極愛好者「秀」了一波「運動美」 - 梅州網...
    本報訊 (記者張少邦)昨日上午,梅州市太極拳協會600名會員齊聚在梅城文化公園舉行「太極鬧元宵」活動,用運動的方式與市民一起歡度元宵佳節,營造了祥和喜慶的節日氛圍。  記者在現場看到,伴隨著柔美動聽的音樂,600名太極拳愛好者歡快地表演了健身氣功、太極拳、《太極緣》拳扇組合、傳統楊式85式太極拳選段等10個節目(如圖 張少邦攝)。花樣繁多的太極表演,讓人目不暇接。他們在表演節目時所散發的精氣神,能讓人深深感受到運動帶給人的力量之美。
  • 國家級柔力球教練傅金格——太極柔力球舞出美好人生
    聊起她與太極柔力球為何結下不解之緣,傅金格向記者娓娓道來。2005年,遠在山西省太谷縣的弟弟家的孩子結婚,傅金格來到太谷參加婚禮,她看到許多太谷中老年人早晚在廣場上打太極柔力球,於是就買了一副太極柔力球拍,和廣場上的大媽一起打太極柔力球。期間還向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山西省一級太極柔力球教練員白長海學習。
  • 梅忠全:「無臂飛魚」的別樣人生
    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打破世界紀錄的遊泳冠軍,去感受「無臂飛魚」的別樣人生。    雙手意外截肢 他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成為運動員    記者見到梅忠全時,他還穿著比賽時的運動服,兩袖空空顯現出了他與常人的不同。1996年夏天,6歲的梅忠全在家附近玩,因為調皮去觸碰變壓器致使雙手截肢。
  • 全民太極點亮健康——走進成都市東華太極健身隊
    賀洪波告訴記者,自己在加入東華太極健身隊之前,一直對太極拳在內的傳統武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兩年前,他加入了王秋華師傅帶隊的東華太極健身隊,從此開始了自己的太極生涯。 天氣好時,大家在廣場上習練套路動作,下雨時就來到房簷下,堅持訓練。王秋華師傅經常對隊員們說:「一套拳,要打就要打好,不打就不打,不要把太極拳打成健身操」。正是秉承著這種精神,隊員們經過兩年左右的練習,賀洪波和隊員們已經在王秋華師傅的教導下熟練掌握了包括24式太極拳、42式太極拳、太極(八法五步)、32式太極劍、42式太極劍等多項太極拳、械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