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銘,太極人生

2020-12-25 騰訊網

從默默無聞的雕刻師傅,變成一個雕刻藝術家,從一個普通的工匠變成了一個技藝高超的思想者。1978年,朱銘在日本東京中央美術館展出,作品「單鞭下勢」被日本雕刻之森美術館收藏。2018年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上,「單鞭下勢」以1200萬港幣成交。

提起朱銘,多數人首先會想到他的「太極系列」,在亞洲的多個大城市都能看到這一系列的城雕。「太極系列」始創於上世紀70年代末,當時中國功夫正如浪潮般席捲全球,帶動了東方文化的崛起。朱銘創作的「太極系列」在此時應運而生,名揚四海。

北京誠軒2008年春季拍賣會第902號拍品

朱銘 太極系列——踢腿

1990-1992年 木雕 49×58×34cm.

出版:

《朱銘太極雕塑》,廣西美術出版社,2006年3月,第58頁

《誠軒拍賣十周年精品圖錄》,2015年11月,第54頁

展覽:

「朱銘—太極雕塑展」,2006年4月2日至26日,中國美術館,北京

成交價(人民幣):3,136,000

「太極」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朱銘的「太極系列」從最初的摸索到技藝逐漸走向成熟,中間經歷了多次改良,最終形成了抽象大寫意的獨特風格。

北京誠軒2007年秋季拍賣會第374號拍品

朱銘 太極系列

1991年 木雕 55×36×31cm.

成交價(人民幣):2,688,000

20世紀70年代中期,朱銘的《鄉土》系列雕塑作品首次展覽,受到好評,被評論界認為是臺灣鄉土文化思潮中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1976年,臺灣的「鄉土運動」已經形成一股風潮,各種對文化、社會的反省思考,充斥著文藝界。朱銘首展展出的作品,正是一批以簡筆式的刀法,呈現了許多民間原本即已熟悉的題材,包括水牛、牧童、雞、孔聖、武聖、魯智深等。這批作品充分保留了傳統木雕刀法的趣味,人物在似與不似之間,以簡潔的造型利落呈現,一如中國簡筆的水墨,含蓄中自有深韻。

北京誠軒2007年秋季拍賣會第375號拍品

朱銘 牛頭

1978年 木雕 36.5×25×21cm.

成交價(人民幣):750,400

朱銘對傳統與鄉土的創造性詮釋,成就了代表作《太極》與《人間》系列,中外評論界評價甚高,認為是中國現代雕塑藝術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曾多次在臺灣、香港、澳門、新加坡、日本及歐美等地巡迴展出,有些作品被永久陳列於美國、日本及香港等地大型公共設施內。1999年在臺北建立「朱銘美術館」。

北京誠軒2006年秋季拍賣會第109號拍品

朱銘 人間系列·母子

2003年 木雕 53×20×21.5cm., 22.5×12×10cm.

成交價(人民幣):308,000

這組木雕彩繪作品《母與子》是朱銘創作的「人間系列」作品,他以一種大削大砍的手法來塑造人物,雕鑿的痕跡清晰可辨,人體的曲線都變成了折角,五官不過是幾條凹陷的短線而已,儘管富於視覺的刺激性,但人體的體量與姿態卻刻劃得渾然天成,反而比精雕細琢更能顯示其主觀感受和陽剛氣質。作者意欲突出雕刻的力度與速度,似乎每一次砍削之間,都不允許自己有思考的時間,而令感覺儘可能擺脫理性設計的束縛,最終達到他從傳統中領悟到的「大匠不雕」的境界。

相關焦點

  • 坐落在山林中的公園臺灣朱銘美術館一瞥(圖)
    有獎評新聞 朱銘美術館太極廣場一角20歲出頭,朱銘已是家鄉頗有名氣的木雕師傅,但他不滿現狀,80年代初又到美國尋求發展,朱銘逐漸由傳統藝術跨進現代藝術的領域。  美術館蘊藏著67歲畫家畢生的創作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而時間有限,我們只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閱讀最精彩的篇章。
  • 臺灣著名雕塑家朱銘用雕像講述「人間」百態
    「人間系列」作品(新華社)    本報訊(記者李健亞)繼4年前將「太極」打進中國美術館後,臺灣著名雕塑家朱銘又在美術館開始講述「人間」30年的家常。昨日,「朱銘人間系列雕塑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近150件雕塑作品勾勒了朱銘「人間系列」的家譜總貌。其中,「人間系列——囚」這一最新作品則屬於全球首發。據悉,本次展覽將於8月13日結束。    展出近150件「人間」系列    1938年出生的朱銘是華人世界最具知名度的雕塑家之一。其中「鄉土系列」「太極系列」「人間系列」等作品成為朱銘雕塑家譜中的三大分支。
  • 2015朱銘藝術展上海站落戶會德豐國際廣場
    朱銘先生以作品《太極系列》蜚聲國際,自1980年起,開始創作其藝術生涯中最重要、也最受讚譽的經典代表作《人間系列》,並終成殿堂大師。「藝術不是習得,而是修來的。而修行源於生活與自然」。在《人間系列》近35年的創作道路上,朱銘以人間百態為題材,深刻描繪其所見、所感的人間與生活;並以多元材質進行創作及嘗試,敘說材質語彙之美。
  • 朱銘,作為臺北最貴的雕塑家,其雕刻作品是十分精彩的!
    朱銘如今是臺北最貴的雕塑家,他的一件作品一經問世常常受到人們的熱烈追捧。但是你們知道嗎,這樣一位頗負盛名的雕塑家,他在轉變之前,並不被大眾所熟知的。他在少年時期就跟著雕刻師傅學習,長大理所當然的成為了一個雕刻師傅,和平常人一樣的結婚生子了。
  • 旅遊好去處 邀寵物野餐朱銘美術館毛起來
    新北市朱銘美術館、新北市動保處為響應「世界狂犬病日」,將於27日合辦「新北毛起來模範日」,屆時會開放狗兒入園玩耍、野餐,還有毛寶貝走秀趴、寵物市集、寵物溝通師現場諮詢等活動。另民眾只要替毛小孩線上預約,還可享受免費入館優惠。
  • 朱銘美術館、臺北故宮博物院—霓虹之約-海峽兩岸藝術交流展
    ,只有白色的建築和兩組打著傘的紳士雕塑能看到,美術館的吳順令館長親自迎接藝術家們,先在放映廳給大家把朱銘老師作品的創作和發展過程做了一個簡短的介紹,然後陪同大家參觀朱老師作品,決大多數是室外的大型作品,《太極》系列、《三軍》系列;《人間》系列;《不鏽鋼人物》系列;《著名人物》系列。
  • 談談臺灣的兒童藝術教育:道禾,雲門,朱銘
    以文化認同為起點,強調人文素養的啟發與培養,透過學習村各類工坊之建立與邀請藝術家、自然教育學者、國內外專業學者、工作者駐校的模式,結合社會資源,成立藝術、文化、自然工作坊與展演場域,讓孩子以拜師學藝的師徒制方式,得以長時間、近距離的跟隨師父實做與學習,發展知行合一的體證工夫。
  • 國際雕塑大師朱銘首度攜手國內商業機構 九龍倉《雕刻人間•2015...
    成都IFS-L7藝術廊,-作品《裙的故事》作為蜚聲國際的雕塑大師,朱銘被稱為「東方的羅丹」。1970年代以來,他先後創作了《太極系列》、《運動系列》、《人間系列》等作品,在國際上產生了重要影響。關於朱銘朱銘本名朱川泰,1938年出生於臺灣。十五歲師從雕刻師李金川,開啟雕刻生涯,三十歲拜楊英風為師,打開他藝術的視野。1976年朱銘在臺灣歷史博物館的首次個展就一鳴驚人,被視為當時臺灣鄉土運動的重要象徵人物,在藝術界開始展覽頭角。之後,朱銘以極具東方天人合一精神的《太極系列》的創作,獲得了國際認同,也讓朱銘從臺灣走向國際。
  • 臺灣美育之旅Day4|野柳地質公園 朱銘美術館 擎天崗
    按照計劃趕到朱銘美術館的時候剛好12:00。一進館門就下了一陣暴雨,大概15分鐘就停了。剛好夠我們逛一下展廳。主展館的展品一直會在變化,這次是《有藝思的動物館》,可惜只展到1月份,我們1月底的冬令營應該就看不到了。
  • 舞臺劇《太極圖》將巡演 導演肖向榮的「太極人生」
    陰與陽、黑與白、有與無、動與靜……近日,舞臺劇《太極圖》即將巡演的消息傳出,引發了很多觀眾的好奇,太極在舞臺上的形象是不是很「酷」,導演又是誰?  《太極圖》講述了一位旅行者的故事,他奔走於世界各地,克服重重阻力、歷盡艱險,最終從古老東方太極中追源問道,獲得了人生的能量源泉。其實,這也是《太極圖》導演肖向榮的一次人生問道。
  • 周敦頤的《太極圖說》,249字說透宇宙人生真相
    《太極圖說》全書只有249字,249字說透了人生的很多道理,是宋代哲學家周敦頤的作品。周敦頤受《周易·繫辭傳》的啟發,寫出了此書。根據《周易·繫辭傳》的啟發,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說道:"無極而生太極,太極而生陽,動極而靜。
  • 周敦頤《太極圖》,249字道出宇宙人生的真相
    《太極圖說》全書只有249字,講述了很多人生道理,是宋代哲學家周敦頤的作品。周敦頤受《周易·繫辭傳》的啟發,寫了這本書。受《周易·繫辭傳》的啟發,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說:"太極生於無極,太極生於陽,靜而極動,極靜再動,一動一靜互為根本,分陰為陽,兩儀立。"古人認為五行統一於陰陽,陰陽統一於太極。兩個太極用黑白兩個魚形圖案組成圓形圖案,太極一詞最早出自《易傳,繫辭》。
  • 只賣1 元,朱銘美術館「填飽心靈專用便當」限量開賣
    8 月金山「光和_作用」光雕藝術展演登場,朱銘美術館與新北農業局合作,為展演推出一款「填飽心靈專用便當」,盛裝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實用小物,選在臺北信義區限量開賣,每盒 1 元,就是想邀請忙碌的上班族到金山走走,感受藝術與光影的光合作用。
  • 劉春寶 楊氏府內派太極大家的別樣人生
    傳承太極,揚名日本  劉春寶自幼聰明穎悟,幼承家學,又得武學大師蕭功卓的真傳,對太極更是情有獨鍾。自1963年以來,修煉太極已有50餘年,如今已過八十高齡仍勤練不輟,手、眼、身、法、步為後代楷模,無愧一代武學名家。  他認為,太極起式,有攻有防,攻防兼備,既練身又練技擊。太極拳是怎麼練怎麼用,可直接進攻,速度大大加快。雖然外家拳看著舒展美觀,內家拳是暗腿,外家拳是明腿,但內力不足,進擊的速度受到制約,因而外家往往敗在內家手裡。
  • 練太極的男人不變壞,練太極的女人不一般!
    在練太極的過程中,沒有人和你說話,你卻在和自己交流。聽風在沙沙作響,觀雲在翻江倒海。享受內氣在丹田的醞釀,遊走於體內的蒸騰,偶爾的感悟,便是今日的收穫。有時侯,遠離喧噪,獨自太極,是一種生活,也是一種境界。 人生要學會知足,但是不要輕易滿足。
  • 《太極1》北美首映 馮德倫:開始籌備《太極3》
    據悉,怪咖頭上的怪角名曰「三花聚頂」,是《太極》整個故事的關鍵所在,所有的故事都因它而生。據悉,太極宗師楊露禪在《太極》中之所以被稱為「怪咖」,最主要的原因是其生來就是頭頂怪角,飽受歧視,但也因此得到楊母(舒淇飾)的格外疼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