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的書店,有什麼好逛的?

2020-12-25 烏鎮景區

不知不覺間,秋天來了。像秋天這樣溫暖的季節,我們該做些什麼?

秋天,應該穿好看的針織毛衣,和喜歡的人在小鎮郊遊,踩著日落走在黃昏的街道,吃熱乎乎的炒慄子,聽傍晚的風,聞九月的桂。最重要的,是在秋天,逛一家書店。

小鎮擁有一個書店,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可是你真的認真觀察過小鎮裡的書店嗎?

在舒爽的秋日,蒙頭鑽進一家有趣的書店,大概是來到這個小鎮的最高階玩法。如果是一直關注小鎮的人會發現,秋意來臨時,靈水居邊上也悄悄開啟了一家書店。亭臺樓閣圍繞,與周邊環境渾然一體的佳作書局,與秋天同時到達。

▼▼▼

作為遊人,你可能只是來過,但佳作書局卻不僅僅是「來過」。作為一家有著深厚歷史的書店,在烏鎮的選址也有著其特定的考慮。

早在今年的當代藝術邀請展中,佳作書局的身影便已出現在小鎮中。糧倉的一角,默默開啟了一扇藝術書籍的窗。書店與藝術作品,平穩融合。

藝術展期間烏鎮糧倉·佳作書局

佳作書局於1942年創辦於上海,擁有亞洲藝術及文化領域非常重要的書籍資源。77年間,書店輾轉紐約(1948年)、芝加哥(1991年)兩大城市,並於2014年回到中國,落地北京。繼北京798店、央美店後,烏鎮店是佳作書局在中國範圍內的第三家。

在持續發揮亞洲藝術、歷史書籍資源優勢之餘,佳作書局也積極拓展其他經營類目,書店囊括了世界範圍內各種藝術門類的優質出版物。不僅如此,書店還擁有大量珍稀圖書,如限量珍藏本及絕版著作等。

而今,新與舊、現代與傳統在這小小的一方天地中互相交融,烏鎮佳作書局分為人文館和生活館兩個建築,分別遵循著不同的設計理念。注重「藝術」的人文館與注重「生活本身」的生活館,互不打擾,交錯互補。

館外藍天風景

館內日夜對比

人文館中的鎮店之寶,當屬《大衛·霍克尼:一本更大的書》。這套書收錄了霍克尼超過60年的作品,全球限量9000套,每套均配有設計大師Marc Newson設計的書架,佳作書局·烏鎮館的這套,更配有藝術家限量親筆籤名。

▼▼▼

『 關於本書 』

Taschen出版社在2016年出版的《大衛·霍克尼:一本更大的書》(David Hockney: A Bigger Book),在內容和體量上面都是驚人。大衛·霍克尼積極參與了這本書製作的全過程。他和編輯漢斯·沃納·霍爾茲沃斯(Hans Werner Holzwart)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挑選了450多幅作品,對它們進行了排序,並親自手寫了這本書的序言。

閱讀本書一次純粹的視覺之旅,隨著每一頁在藍色、粉紅色、綠色和橙色的火焰中展開,讀者將會驚訝於這位藝術家的無限活力以及對周圍環境的非凡感受力。秋日在烏鎮讀書,必定會沉迷在這活力中。

佳作書局·烏鎮店-《大衛·霍克尼:一本更大的書》

而相對於人文館,生活館的氛圍顯得更為活潑些。一些生活類的有趣書籍佔據著顯眼的角落,讓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

▼▼▼

誰不曾渴望過一個「無所事事」的秋日下午?在佳作書局裡,度過一個「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想」的午後。來上一杯飲料、咖啡,看日影漸漸西斜,消磨完午後的時光。

在佳作書局·烏鎮店,靜坐、沉思、回憶,這是秋日午後最好的樣子。

在生活館中,有趣的小物件比比皆是。精美的植物書籤、「鬥酒學士」摺扇、各類拼圖……只要想找,總能找到你感興趣的。

而在與佳作書局·烏鎮館一園之隔的花園畫室中,瓦片拓印也作為新出品的活動吸引了眾多遊客打卡。逛完書店,再在花園畫室感受傳統拓片的樂趣,秋天就應該慢慢品味時光。

▼▼▼

一個小鎮,書是必不可缺的,除了佳作書局外,還有眾多書店打卡地。秋天到了,該逛書店了。

▋東柵 晴耕雨讀

東柵的晴耕雨讀,是電視劇《似水年華》中文曾經工作過的古籍修補工作室。此處還保留著好多拍攝時的場景。

雖然已經過去十幾年,屋內的擺設卻仍舊如新。儘管晴耕雨讀目前沒有作為圖書館來使用,但「晴天耕種雨天讀書」的生活方式,卻深深印刻在了每個人心中。

▋西柵 木心美術館

西柵木心美術館中的圖書館,藏滿了眾多木心先生的作品。找一個平靜的午後,哪怕是什麼都不做,只是靜靜的看著窗外,就很好。

點擊視頻觀看木心美術館日常生活

▋西柵 昭明書院

昭明書院得名於曾在烏鎮築館讀書的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書院坐北朝南,半迴廊二層硬山式古建築群,是中國古鎮最具規模的圖書館。

書館一樓設有以烏鎮當代藝術大師木心先生命名的閱覽室,會議室,電子閱覽室,並有講堂、書畫室、教室等,迴廊上有方磚水墨毛筆習字臺,是來到烏鎮沉醉文化氛圍的寧靜之所。

秋天來了,風也溫柔人也溫柔,此時此刻不在小鎮的書店裡消磨點時光,又到哪裡去消磨呢?

相關焦點

  • 烏鎮的書店有什麼好拍的?
    不知何時起,去到一個地方,總願意到這個地方的書店逛逛、看看。位於烏鎮西柵景區靈水居的佳作書局,是一個透明的玻璃房,又與白牆黑瓦如此默契,周圍竹林環繞,使書店變得別具一格。一開業,便吸引不少遊客在此駐足。書店,正在悄悄地變好看,也漸漸成了文藝咖拍照的首選。
  • 咖啡、文創、圖書 逛書店到底逛什麼?
    浙江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印刷發行處處長於曉梅說,「浙江有8700多家書店,其中有7700多家民營書店,中央財政連續三年拿出了1800萬對浙江書業補貼,所以希望給他們打氣,也可以讓他們取長補短,有效抱團取暖。」
  • 梁文道:我們為什麼還要逛書店?
    鳳凰衛視10月15日《開卷八分鐘》,以下為文字實錄:梁文道:說起來真是把我氣死了,有一回我在北京工作完了,跟一個年輕的小同事,我說我要去某家常去的書店去看書,然後我這小同事說那行,我也好久沒去書店,我開車載你去,順便我也去逛一逛,那好,很高興去了,然後我還事先提醒他,您得小心,我一逛書店沒有三四個鐘頭我出不來的,您有空等嗎,
  • 逛廈門|琥珀書店的歲月靜好
    在廈門逛書店,也需當地書友的介紹。在逛過幾家書店之後,已經到了沙坡尾,「這兒還有一家琥珀書店。」行走到中華兒女美術館的背後,並沒有看到書店的蹤影。向隔壁的人詢問,手指向美術館,「拐過去就是了。」拐過去,就是演武大橋,也是美術館的正面。
  • 逛廈門 | 琥珀書店的歲月靜好
    在廈門逛書店,也需當地書友的介紹。在逛過幾家書店之後,已經到了沙坡尾,「這兒還有一家琥珀書店。」行走到中華兒女美術館的背後,並沒有看到書店的蹤影。向隔壁的人詢問,手指向美術館,「拐過去就是了。」拐過去,就是演武大橋,也是美術館的正面。
  • 蘇州誠品書店、烏鎮大劇院,原來都是他設計的!
    書中收錄了他14件極具代表性的作品,如烏鎮大劇院、蘇州誠品書店、水月道場、「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朱贏椿等人的裝幀設計更是錦上添花,讓這本書也宛如一座好的建築,表裡皆是美。 一條生活館有售限時特惠61元(日常價68元)優惠截至:7月17日23:59分
  • 我在費城逛書店
    作者 | 怡禕企鵝(孔網店鋪:怡禕企鵝少年)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每到一個城市,若有機會,逛(舊)書店已成為習慣。逛過哪些地方,之前分享過(五年舊書憶往:淘書),2019年10月有機會去費城(遊記03:美國行記之一:我在往返航班遇到的4個人),當然要找機會找舊書店,看看外國的舊書交易。
  • 走,去烏鎮「吃」早茶
    要說秋天一定要做的事,那一定是逛一次喜歡的「市場」。市場」,他曾說過:「到了一個新地方,有人愛逛百貨公司,有人愛逛書店,我寧可去逛逛菜市。水上集市與早茶客烏鎮是一個有1300年建鎮史的江南古鎮,自古是水鄉澤國,鎮內蛛絲河網縱橫交錯,「十」字型的主河道將烏鎮自然劃成四條大街,千餘年來,烏鎮居民臨河建屋,依水而居,形成了具有濃鬱水鄉風情的生活方式。
  • 走,去烏鎮「吃」早茶!
    要說秋天一定要做的事,那一定是逛一次喜歡的「市場」。汪曾祺老先生就很喜歡逛「市場」,他曾說過:「到了一個新地方,有人愛逛百貨公司,有人愛逛書店,我寧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雞活鴨、新鮮水靈的瓜菜、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
  • 烏鎮上海親子之旅·遊記
    但出發前一直查 橫店 的住宿,好貴,性價比不高,及其不划算,而且杭州 機場到 橫店 的班次少,下飛機還要等2個多小時才有車,綜合各種,我們就放棄了去 橫店 ,決定在 烏鎮 多呆,不折騰,慢悠悠,才符合出來想好好休息的初衷。烏鎮 頭2個晚上,還在春節假期,酒店客棧都比較貴,我就挑了一個安全的,離景區較遠的小客棧,每個晚上300,估計平常都是100多的。
  • 帶著老媽逛江南——第二站烏鎮一日遊
    江南有許多水鄉古鎮,來到江南不能不看,我們選了最有名氣的烏鎮。烏鎮地處浙江省嘉興市,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我們從杭州城站汽車客運站乘早上8點的大巴到烏鎮西柵,行程約一個半小時。
  • 樓上請 在香港逛二樓書店
    樓上請  在香港逛二樓書店  記者 傅擁軍 攝影報導    這是我第二次去香港。這次花了很多時間去逛書店。  香港的書店挺有意思,大都開在二樓,因此也叫「香港二樓書店」。為什麼要開在二樓,原因誰都能猜到一些,一樓臨街房租貴嘛。
  • 我在臺灣逛的兩家女性書店
    而且我和蔚蔚都有一個遺憾,就是在臺北的時候沒能抽出時間去「女書店」,既然臺中也有一家性別主題書店,那無論如何也要逛一逛。脫了鞋,輕輕推門而入,是個非常窄小的空間,不超過十平方米的樣子。左手邊一個吧檯,右邊靠牆兩三個書架,最裡面的角落,有一個螺旋形的扶梯,可以通到樓上。吧檯前面有兩三個人在聊天,很熟絡的語氣,應該是店員和常客吧。
  • 烏鎮戲劇節延期了,但有好「市」歡樂多
    日前,烏鎮戲劇節組委會發布公告宣布,原定於今年11月舉行的第八屆烏鎮戲劇節延期至2021年舉行,這讓不少「好戲」之人略感遺憾的同時無比期待明年。不過,烏鎮西柵的夜色依然令人沉醉,7月17日,「烏鎮如意橋夜市」啟幕,熱鬧持續至8月31日。在跨省遊恢復的背景下,為助力「夜經濟」再添新景。
  • 在新加坡逛書店
    經濟觀察網 王雋/文 逛新加坡,書店是這次的主要目標,因為頭兒和楊葵都隆重推薦了烏節路上義安城的Kinokuniya Shoten。它是東南亞最大的書店,日式,1927年1月22日創業,在日本有59處分店,在其他國家也有一些。在義安城的這一間有40000平方英尺大,太旗艦了。 上午十點,很讓我驚訝的,已經有不少人了。而這一天是周六。義安城是一個巨大的商場,幾乎都是一線大牌,Kinokuniya Shoten的樓下是卡地亞。它們樓上樓下,書店裡的人比任何一家品牌店的都多。
  • 去烏鎮沒有逛這幾個地方,虧大了
    一個完善的景區,必當有無數個讓人流連忘返的理由,而其中,除了風景,一家店鋪,也可以成為津津樂道的緣由。「和一眾好友,在一座小鎮裡,尋找一家獨特的店鋪」,可能是一次旅行中最值得讓人惦念的事了。這個秋日,烏鎮西柵老街上老店舊貌換新顏,如果你來烏鎮還沒有去過這幾家店鋪,那下次一定要來打卡!
  • 黑夜與白天,我在北京城逛了兩家書店
    生存的窘境使得現在的書店越來越是一個綜合體,而少了那麼一份純真。反過來,正是這種商業化使得每一座城市還保存著至少一座實體書店。上大學時,學校附近有很多二手書店,學生在畢業時將書賣給他們,下一屆的同學因為便宜,會選擇買二手教科書,這些書店在賣書的同時還幹著其他謀生,在共享單車還未普及時,他們或租車或賣早餐,維持著書店的發展。
  • 逛書店何必去臺灣,雨天來一場杭州書店裡的小旅行!
    其實誠品早就不是單純的書店,商場與書店的二合一,讓它除了購物和閱讀之外,多了文藝休閒的氣質,成為朋友聚會聊天、大眾遊玩的目的地。逛書店何必去臺灣?從杭州乘高鐵,最快只要30分鐘就能抵達。蘇州誠品書店怎麼樣?一起來探營。
  • 亞洲這8家蔦屋書店值得逛
    說實話,我逛的第一家蔦屋書店並不在東京,而是臺北蔦屋書店(松山站前店)。後來一家家逛下來,總有想拍的欲望,我想它的魅力就在於每一家店都不一樣吧。梳理了一下這些年行攝的蔦屋書店素材,跟大家分享以下這8家店。
  • 烏鎮除了東西柵,你還可以免費逛這裡
    來烏鎮只是遊覽了東柵和西柵,那真是虧了,還可以逛逛烏鎮的步行街和老街,體驗烏鎮人真正的風土人情。烏鎮步行街主要集中於隆源路南北橫向這一段,步行街兩邊吃的,玩得,都有。可謂美食豐富,購物方便,價格實惠,旅遊逛街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