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七夕節是每年農曆的七月初七,現在可以說是年輕男女的情人節,但你們知道七夕節的由來嗎,知道它都有哪些習俗嗎。七夕節在古代又稱為「乞巧節」,起源於中國漢朝。最早是女性向天祈福,希望自己能夠心靈手巧。到了唐朝時,收到宮廷文化的影響,七夕節拜天乞巧就逐漸的流傳開來。
神話傳說
「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衽。天帝怒,責令歸河東,許一年一度相會。」隨著七夕節的廣為流傳,而關於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也逐漸的融入到了七夕節之中,更是在原來的故事中添加了很多內容,如「老牛牽紅線」、「王母金釵化銀河」、「喜鵲搭仙橋」等內容。七夕節也就正式的和愛情掛上了勾,現在更是等同於西方的情人節了。
七夕習俗
1、乞巧:主要是女性擺上貢品,祈求上天,希望自己將來能夠心靈手巧。
2、鬥巧:乞巧的同時,鬥巧更是少不了的活動了,為了顯示自己的靈巧,鬥巧的樣式也是各種各樣,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蘭夜鬥巧等。
3、祈福:在南方的一些地區有著在七夕節為幼兒祈福的習俗,而織女被稱為「七娘媽」,被認為是幼兒的保護神,
4、為牛慶生: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 賀牛生日」。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就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
5、互贈禮物:自從七夕節和愛情掛上勾以後,男女互贈禮物可以說成了七夕節的標配了,古時送的禮物有頭釵、同心結、香囊等,現在的年輕人則是送花、巧克力等,反正就是表達自己的心意。如果在這天不送東西給對方,很可能會讓對方不高興的,即使口頭不表現出來,心裡肯定也是不舒服的。所以,不管禮物價值如何,只要把東西送到,表達出自己的心意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