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安說,開始問劍。但實際上,問劍已經結束了。
隨著劉羨陽步步登山,先是收下三殺,之後更是閒庭信步般悠然走過數峰劍修的一座座劍陣,帶著陳平安給的花名冊一個個點卯過去,或悶棍打暈,或斬斷大道,正應了那句昨日因今日果。當劉羨陽擊敗停劍閣裡的夏遠翠,陶煙波,晏礎三位正陽山祖師,最後一手拖著重傷的夏遠翠來到祖師堂廣場與陳平安匯合的時候,正陽山所有修士終於徹底心知肚明,這場問劍,正陽山已然毫無還手之力。
元白公然宣布脫離正陽山,神誥宗天君祁真毫不掩飾的離去身形,再加上大驪巡狩使曹枰乘坐符舟直接走人。在正陽山的這種日子,眾目睽睽之下做出這樣的舉動,不僅僅是犯忌諱這麼簡單。無論是誰都看得出來,隨著陳平安一手開花劍術,這次陳平安與劉羨陽二人的問劍之後,正陽山不說舉洲皆敵,從今往後山上聲譽什麼的就不用想了。樹未倒,人已散,正陽山哪裡還有心氣與陳平安領劍。
劉羨陽出夠了風頭,換成陳平安登場,劉羨陽在正陽山祖師堂看戲,陳平安好歹頂著個個一宗之主的頭銜,給自己折騰出的排場自然更大一些。
由啞巴湖大水怪領銜,至少遠遊境的武夫,元嬰起步的修士一個個不知從何處冒了出來,圍觀山主陳平安的出劍。有書友說比不得雪中拒北城外十八宗師聯袂現身,這就是說笑了,一個是一騎當千義無反顧身陷死地,一個是前來觀禮鎮個場子純屬露臉,這能一樣嗎。更何況單論境界,金丹扎堆的正陽山未必沒有先隱忍後猛追的可能。
落魄山觀禮眾人當中,真正壓碎已無還手之力更無領劍心氣的正陽山的最後一絲可能的膽量的人,一是陳平安首徒,與曹慈問拳四場的裴錢,二是飛升城,寧姚。裴錢的戰力暗示著陳平安的強大,而寧姚這個名字可以說就代表著曾經的劍氣長城。
此時此刻,所有正陽山修士心裡大概會盤旋著這麼幾個問題,我是誰,我在做什麼,這劍還能領嗎,正陽山怎麼會惹上這幫人。
正陽山不是喜歡以拳頭講道理嗎,如今落魄山的實力就擺在正陽山面前,正陽山要不要試試看講道理。
正陽山原本還是有機會搏得生機的。比如大戰之中,就算勾心鬥角,也該善待自家宗門敢於出劍的劍修。比如在劉羨陽連過三關之後,就算貪生怕死,也該直接全宗起劍,祖師打頭陣,以生死大敵視之。比如在陳平安進入祖師堂的那一刻,就算已知不敵,也該堂堂正正與陳平安問劍一場。
然而從上到下糜爛不堪的正陽山,祖師心思只在私處,劍修心思不在劍上,註定做不到去搏出一個但是出來。
綜上所述,問劍已然結束,只剩落魄山修士盯著正陽山修士,觀禮落魄山山主陳平安如何劍落正陽山。
開卷總是有益,歡迎評論交流。
關注一燈亭,好書且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