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裡有魚卻不咬鉤:三個實戰案例解析三處大膽創新,魚兒手到擒來

2020-12-15 同行漁獵筆記

你碰過到過窩裡有魚不上鉤的情況嗎?碰到這種情況你採取了什麼辦法?你的辦法成功了嗎?遇到窩裡有魚不上鉤的時候,釣魚人總感覺自己的腦子不夠用,感覺冥冥中一定有辦法撬開魚兒的金嘴,卻一時無計可施甚至抓狂。

今天小編就結合實釣經驗和大家分享三種大膽式創新。為什麼叫大膽式創新呢,原因有二:一是垂釣策略變化比較大甚至顛覆性改變;二是這個改變有可以帶來不利的後果,經常表現為死窩。在遇到窩裡有魚卻不咬鉤的時候這種創新往往能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本文要點:

為什麼要採取大膽性創新

採取大膽性創新的前提

通過三個實戰案例解析三個大膽創新

為使本解析更有針對性,本文以黑坑垂釣鯉魚為基礎展開討論,其他魚情大家可以借鑑參考。

為什麼要採取大膽性創新

在垂釣過程中大家經常碰到窩裡有魚不吃的現象,其中主要表現為:

1、浮漂有動作,但提竿不中魚;

2、窩點有魚腥,浮漂卻沒動作;

3、水面有魚蹦出,但就是不咬鉤。

碰到以上現象時,大家一般會從以下幾個方面找原因:

1、更換小鉤細線和吃鉛量小的浮漂;

2、減淡餌料味型;

3、減少餌料霧化;

4、減小餌料體積;

5、減輕餌料比重;

6、掛上一顆皮筋顆粒死等,期待奇蹟的發生。

這些都是大家在日常垂釣中經常用到的方法,而且常常屢試不爽。那麼以上方法均不奏效時,你會怎麼辦呢?收竿子走人?那就是等於提前交槍投降了。這時,我們不妨換位思考,採取一些大膽、激進的改變,給自己贏得一片生機。

採取大膽性創新的前提

大膽性創新大部分是在釣魚人幾近絕望時採取的辦法,有點「死馬當活馬醫」碰運氣的成分,但不也不能無章可循,通俗的說就是不能違背常理,建議遵循以下三個前提:

1、不能違背魚兒的攝食習性,比如我們釣鯉魚不能應用釣青魚的餌料進行垂釣,釣什麼魚要採用什麼樣的對象餌。

2、不能違背魚兒的生活習性,比如我們釣底層魚時不能釣浮,要根據魚兒活動的水層來定層施釣。

3、不能違背基本的垂釣常識,比如我們垂釣滑魚時不能用過粗的線組,釣大魚不能用過小的鉤子等等。

通過三個實戰案例解析三個大膽創新

1、窩裡有魚卻不咬鉤,大膽更換新味型

案例:商河一家混養塘裡面放了一批大草魚和鯉魚,收費比較低廉,當時是80元釣5個小時。當天我採用的餌料味型為薯、谷、甜味,這三個味型在周圍黑坑屢試不爽,結果到了這個塘子後卻啞火了。抽了十來竿子就錨到一條魚,只鉤了一片魚鱗上來。隨著時間的增長,我發現窩子裡魚腥不少,魚兒就是不咬鉤。針對這個問題,我先是減淡了味型,隨之又減小了線組,卻仍然提不起魚兒的胃口。這時一個陰漂讓我抓住了,輕輕一提竿,你猜怎麼了?一條魚居然從水裡跳了起來!

對面的釣友拿了打起了哈哈,說:」兄弟,你窩子裡的魚都滿了,你咋一條也釣不上來啊?」。說實話,當時我都有點汗顏了。在最後十五分鐘快要結束時,我靈機一動,隨後拿了一把素餌加了幾滴平時不大用的棗香添加劑,徹底改變了用餌味型。這下總算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了,餌料到底後就一個清晰兩目頓口,提竿中魚,然後連中三竿。再想繼續拋竿時,老闆打開了充氧機,五個小時的垂釣時間結束了。

朋友上午收穫也不理想,提議轉移陣地。我信誓旦旦的告訴他找到訣竅了,商議吃過中午飯下午再釣一場。結果下午繼續應用棗香餌施釣一直沒停口,下半場的收穫可以用滿載而歸來形容,甚至把上半場賠釣的錢也賺了回來,徹徹底底嗨了一把。

小結:鯉魚喜食的味型很多,大家經常用到的便是薯味、甜味、果味、腥味、穀物味、酒味等,在施釣過程中,如果碰到窩內有魚卻不吃餌時,我們不防果斷放棄當前味型,更換另一種鯉魚喜歡吃的味型,往往會起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2、窩裡魚兒巨滑,頻繁脫鉤,往餌料裡大量添加粘粉

案例:高青開了家經家魚塘,連續幾次正釣出魚量不佳,塘子裡存了大量老滑魚。記得我們去的時候已經是接近中午了,好多釣友正在準備收竿。看了看他們的收穫,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明明塘子裡有這麼多魚,為什麼這麼難釣呢?觀察了一會兒發現,好多釣友在頻率提竿但空竿率特別高,而且大部分人伸著手使勁往遠處夠。

鑑於這種情況,我果斷在餌料裡添加了比平時多一倍的粘粉量,和出來的餌料非常粘,有人說「你這餌魚吃了粘在嘴裡吐不出來」。而恰恰是得得益於這種方法,餌團芯附鉤性特別強,可以順利的拋至遠端長時間不融散,而且幾乎無沒有霧化,極大的降低了魚兒的警惕性。這一款餌料蘸上麻團以後,出現的漂相全是和生口魚一樣的頓口,空竿率很低甚至沒有,釣了不到半程我已經提前上岸了。

小結:在垂釣滑魚時,很少有釣友把餌料和的很粘手的入程度,甚至認為太粘了餌料就變成一團死餌了。其實這種認識是有失偏頗的,尤其是在蘸麻團時,大量添加粘粉常常是對付巨滑魚的上策。

3、大頓口卻空竿,果斷將搓餌改為拉

案例:我們附近有一家黑八田釣場,有一次前去垂釣碰到了一個很棘手的問題。不管是用蘸麻團還是搓小餌,鉤餌到底後馬上就會出現三、四目的大頓口,但是提竿就是不中魚。一位釣友替我釣了會兒,居然連續20個大頓口都沒抓住,全部放空槍。期間他重新加了鉛皮,改為調二目釣全目,結果一樣是出現四目大頓口卻釣不到魚,急得那位釣友汗都躺下來了。

針對這種情況,我判斷是老滑魚進窩了,而且窩底髒了,魚在水底亂竄,根本找不到食兒。於是默默在他身後和了一款鯉魚拉餌,接過竿子後,把鉛皮座向上拉了十公分,採服拉餌打飛鉛的釣法。拋竿入水後,雙手窩竿,抓第一口動作。結果浮漂剛豎起來還沒到底,就出現一個加速下沉的動作。我這裡眼疾手快,第一時間迅速揚竿,刺魚成功啦!之後,繼續應用拉餌施釣,又連中十多尾。

小結:在人們的印象中,魚在底層時搓餌相比拉餌來說更適合垂釣老滑魚,一旦魚兒離底且有攝食慾望時,改用拉餌其施釣效果往往又優於搓餌。

寫在最後

大膽性創新看似有點無釐頭,其實並非無規律可循,尤其是在遇到窩裡明明有魚卻不上鉤時,我們更要開動腦筋,三思而後行,而不是盲目的瞎碰。本文通過三個鮮活的實戰案例分別解析了三個垂釣思路創新,個人感覺還是比較有應用價值的,也希望能給大家的日常垂釣帶來一定的幫助和啟示作用。

我是同行漁獵筆記,一位常年坐在水邊喜歡思考和分享的實戰派釣魚人。

相關焦點

  • 有魚咬鉤卻還是釣不上來魚?要找對方法,改變思路!
    #釣魚#大家在野釣的時候經常會碰到有魚咬鉤卻怎麼都釣不起來,魚口很好卻就是不中魚,那麼我們該如何來應對這種有魚咬鉤卻釣不起的情況呢?如果餌粒太大了,鯽魚是吞不進的,這就是我們經常見到浮漂有吃餌的信號,卻總是拉不上來魚的主要原因之一。2,餌粒是否過硬,釣魚初學者對餌性的不熟悉,往往是生怕餌料化得散太快了而把餌開得過硬,這樣的話狡猾的魚兒是一咬就吐,自然是拉不上魚的了。3、餌料的味型不對魚的口味。過於刺激的魚餌不適合魚的口味,魚兒僅僅是觸碰而不吞食。
  • 窩裡有魚,干著急,怎麼就釣不上來?
    我們在垂釣時,有時會遇到這種情況:窩子裡發現明明有魚,但是拋竿下去,卻遲遲沒有魚咬鉤。這種情況更多地出現在打我之後或者在一個釣點長時間垂釣,拋入水中的餌料過多形成窩子。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發現窩裡明明是有魚的,為什麼就是不咬鉤呢?
  • 池塘有魚但不咬鉤的原因分析
    線組過粗,用鉤過大。俗話說:釣小魚用小鉤細線,釣大魚用大鉤粗線。如半斤鯽魚子線0.4配5號袖鉤,你用子線1.0配10號鉤,魚想吃都吃不進口,怎麼可能釣得到。2、調釣不當。臺釣正常的釣組是調4釣2或調6釣3。
  • 鯽魚的咬鉤動作是什麼樣?鯉魚、鯽魚、青魚和草魚的咬鉤動作講解
    我們在釣魚時,不同種類的魚咬鉤,呈現出不同樣式的漂相,魚漂的漂相和魚咬鉤的動作是息息相關的。不同的魚、同類魚在不同的狀況下的咬鉤動作都不一樣,要想學會釣魚,了解各種魚的咬鉤動作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們分別以鯉魚、鯽魚、青魚和草魚為例講下魚兒的咬鉤動作。
  • 為啥用玉米打大窩也釣不到魚?技巧不到位,窩料越多越沒魚咬鉤
    只要是個釣魚的就沒有不想釣大魚的,但實際上十個釣友有九個都以釣小魚為主。為啥呢?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有,主要還是資源不太給力,釣大魚需要時間守,打大窩,釣魚的人又多,你打窩之後一走開說不定別人就佔你位置了。而且有這麼多時間的釣友也不多,所以一般也都以釣小魚,快魚為主。
  • 一般情況下,魚咬鉤後,釣手要儘可能地向水邊靠近
    這與魚剛咬鉤時不要急於後退的原則是不矛盾的。 2、魚不上鉤怎麼辦?在通常情況下,春天、夏天打窩子10-20分鐘左右,秋天打窩子半小時後,冬天打窩子1個小時以後,魚兒就會上鉤,漂子就會動彈。可是有時遠遠超過上述時間仍不見漂動,這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 不會通過浮標判斷魚有沒有咬鉤?掌握這5種魚咬鉤特點就夠了!
    釣魚的時候通過浮漂判斷魚有沒有咬鉤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判斷失誤提竿提早了,魚兒還沒上鉤,如果提竿晚了魚餌已經被魚吃了。下面小編就針對這個問題,給大家講一下幾種常見魚類咬鉤漂相的判斷方法。鯽魚:鯽魚是底雜食魚,動物餌、糧食餌都吃 。鯽魚咬鉤的漂相就是先點幾下,之後漂身接著勻速慢慢升起,如果不揚竿, 浮漂會上 升至側倒橫臥於水面。在漂相從升漂開始至平漂之間揚竿都是可以上魚的。草魚:草魚以水草或陸草為食,也會吃青蟲、蚯蚓等。
  • 水庫釣魚該怎麼避開小魚,窩裡有魚泡但是大魚不吃鉤怎麼辦?
    我把水庫中鬧鉤的小魚分成兩大類,一種是小雜魚,包括小白魚、麥穗子、船釘子之類的,還有一種是目標魚的幼魚,像小鯉魚、小鯽魚之類的。大多數水庫都是小雜魚鬧窩,解決的辦法比較簡單:夜釣。一到晚上,它們就安靜下來,因為它們喜光。
  • 東北「老魚鷹」展棚釣必殺技:魚不咬鉤也能釣上來
    10月20日,在瀋陽市皇姑區文官屯村的一處冬釣大棚內,不少的垂釣愛好者早早地來到這裡,「現在天冷了,戶外的很多地方都釣不到魚,聽說這塊的『冬釣大棚』開了,就約了幾個釣友一起來了」,現場的一位垂釣愛好者快言快語:「誰叫咱就好這一口呢」!據魚塘主老陳介紹,他的這個「冬釣大棚」有半畝地大小,可容得下30人前來垂釣。
  • 窩子裡的大魚不肯咬鉤?試試「反底釣」,只需兩顆泡沫
    不管是野釣還是黑坑,相信大家都遇到過「窩子裡有魚但不咬鉤」的情況,魚明明就在眼前可就是釣不起來,這種事擱誰都著急有泡沒口、有魚不咬鉤的原因有很多,我寫過不少文章,比如自然水域中水底情況比較複雜,經常會有一些枯樹枝、水草等障礙物,如果我們的釣餌掉入其中就不能很好地被魚發現還有一種情況可能性也比較大,釣大型魚的時候往往需要打重窩,若此時你的窩料和釣餌完全相同
  • 蚯蚓俗稱萬能餌,能知道蚯蚓2種掛鈎方法,魚獲比你平時翻一翻
    小陳今天為大家解析蚯蚓的掛法。錯誤掛法:很多垂釣者在使用蚯蚓釣魚時,經常把整條蚯蚓掛上去,而蚯蚓的抽縮的時候,長短是相差很大。一般蚯蚓在泥土裡,我們看起來不是很長,但是拿到手裡面,它會伸長起來,足足有十公分。如果把整條蚯蚓掛上鉤,鉤裡面才掛不到三分之一,剩下的流露在外頭。而魚來吃蚯蚓時,經常從蚯蚓頭開始吃,當魚咬到蚯蚓,水上面的浮漂已經有反應。
  • 魚為何愛咬集團鉤,用集團鉤釣魚時應注意什麼?
    近年來,在很多釣魚比賽中,一些釣友使用集團鉤釣魚取得很好名次的不乏其人。足以說明這種鉤具已獲得一定成功。那麼,魚為何愛咬集團鉤呢?據我長期垂釣實踐,體會有以下幾點:一、鉤具富有誘魚功能集團鉤核心部件是多用組鉤器,這種鉤具為草綠、玉米黃兩種顏色。
  • 這種用麵粉做魚餌的方法超簡單,關鍵是魚兒咬鉤不停口
    這不,在不久前就有釣友分享了一種用麵粉做餌的方法,仔細研究了一下,不但可行性很強,而且效果還不錯。今天就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整理和升級,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啟發。制餌原料:麵粉適量,水適量,添加劑少許。制餌流程:可能有釣友會奇怪,這什麼原料都是「適量」,算什麼制餌方法?其實,確實不需要精確控制原料,只要差不多就行。如果一定需要精確計算,那就是水和添加劑的比例。添加劑選擇本地較為好用的,或者根據垂釣目標魚選擇相應的。因為我們是用面餌做主料,所以味道全要靠添加劑。
  • 初秋垂釣:這5種情況魚不會咬鉤,你知道幾種?
    初秋垂釣:這5種情況魚不會咬鉤,你知道幾種?秋天是最適合釣魚的季節了,溫度開始下降,所以很多魚的胃口會很好,很多魚會開始咬鉤,釣魚也比較容易。但是現在是初秋時節,天氣溫度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熱的。所以釣魚的時候如果出現了這5種情況,魚是比較少會出現咬鉤的情況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下這5種情況下魚是很少會咬鉤的,來看看是哪5種情況吧。5種情況下魚很少會咬鉤情況一:連續多天出現晴天初秋的溫度雖然有所下降,但是溫度也並不低。
  • 窩子裡有魚卻不咬鉤?無非就是這5個原因,解決後魚就不難釣了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還不做合理的調整,那肯定是不會有什麼好收穫的。所以,今天咱們就來聊聊窩子裡有魚卻不吃餌的應對策略,希望能幫新手釣友多釣幾條魚。1,餌料的味型很多釣友釣魚時有這樣一個毛病,沒魚吃餌就怪餌料,總是第一時間懷疑餌料的味型不對。
  • 同樣是咬鉤,大魚咬鉤和小魚到底有什麼不同?區別都在這些細節上
    很多人都說自己喜歡在自然水域釣魚,因為自然水域的魚種豐富個體懸殊,你根本不知道下一刻是什麼魚咬鉤。但是有些老釣友說,我雖然不一定知道水裡是什麼魚咬鉤,但我能分辨出是大魚咬鉤還是小魚咬鉤。關於這點,有人信也有人不信,但路人甲要說大魚咬鉤和小魚咬鉤真的區別挺大的,掌握了訣竅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首先,大魚進窩的跡象很明顯。在自然水域釣魚平常都是以小魚為主,一旦大魚進窩很容易從一些跡象上看出來。比如說水裡突然安靜下來,原來的小雜魚不咬鉤了。再比如說窩子裡魚星四起,兇猛魚類進窩的時候一些小魚小蝦甚至會跳起來。
  • 浮漂有動作,揚竿不中魚的三個原因
    浮漂的晃動通常而言是魚兒上鉤的信息,因此很多釣友都會在魚漂晃動後提竿上魚,但是很多釣手都會遇到一提竿,什麼都沒有情況。
  • 出釣時機選對了,魚才會頻繁咬鉤
    想把魚從水裡釣起來,看似簡單其實要涉及到的東西並不少,但如果讓我按照重要程度來排排序的話,那麼天氣因素肯定能進前三,在它之後才是選釣位、打窩、用餌等等。大家都知道釣位重要,其實很多時候選個好釣位是對魚資源差、天氣差的彌補。你可以想想要是這條河魚多,那肯定坐哪都能遇上,只有魚少分布較散我們才會注重找魚道、找魚窩。
  • 釣魚給口慢,掌握7個注意事項,3個技巧,釣好魚很容易
    三、醒餌時間餌料加水,當物料吸水均勻之後,收攏成團很多人就會直接拿著使用。其實釣友錯了,因為餌料需要有個靜置的過程,如果你不注意這點,那麼它的狀態就很差。就拿冬季來說,不腥餌出絲慢不說,附鉤性也差,這樣的餌料根本釣不到魚。
  • 明明雙鉤垂釣,為何只有下鉤中魚?懂得適時調整助你漁獲翻倍!
    當然臺釣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釣的信號反饋模式,讓魚兒咬鉤信號得以明確放大,並直觀地反應出來,相比傳統釣,臺釣反應靈敏,所以小信號都逃不過浮漂的眼睛,優勢在很多方面都比較明顯。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臺釣靈敏的同時,也讓進窩的魚兒有了相當的戒備心理,造成很多魚兒不敢進食,特別是個體較大的魚兒普遍比較謹慎,因此往往臺釣所釣的魚雖然數量明顯佔優勢,但個頭普遍偏小,就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