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深度2日遊——比叡山延曆寺+琵琶湖

2021-02-14 365深度遊

上次去京都嵐山公園的時候,從大河內山莊眺望遠山,看得到了比叡山。了解了500年前比叡山延曆寺的歷史,就一直惦記著想去看一看。

3月春意盎然,是讓人蠢蠢欲動外出踏青的好季節。雖說離櫻花盛況還有點早,還是趁著周末,踏上了前往京都的電車。。。

先總體說一下行程安排,省的有心急的小夥伴看不到最後:

【第一天】

9:00大阪出發做電車前往京都河原町

10:00河原町換成上山巴士
10:30到達八瀨站前

10:40到達山腳下的纜車站(***坐纜車的朋友可以選擇參觀【瑠璃光院】後再乘坐纜車上山;如果準備爬山,請提前穿好登山鞋,山高800多米,難度適中)

12:00山中用餐(自帶便當)

13:00山頂休息,前往延曆寺

13:30遊覽延曆寺

14:30乘坐纜車下山(琵琶湖一側)

15:00遊覽日吉大社

16:00遊覽舊竹林院

17:00乘坐京阪電車前往琵琶湖酒店

17:30辦理入住,泡溫泉。

【第二天】

10:00早餐後退房,乘坐琵琶湖遊船觀光。

下午前往京都繼續深度遊或返回大阪

下面展示遊覽途中的海量圖片

下了京都電車河原町站,往東走(如果不知道東南西北,建議使用Google地圖),在路的北側有整個站牌。

上面有清晰的大巴時間表。去比叡山乘坐17路巴士往【大原】方向。

就這個站牌,不同於普通京都的公共汽車。

就這輛車,LED照不清楚,上面寫的是【大原】,也就是往大原方向。

這輛車一直沿著鴨川走,沿途風景不錯。

3月20日左右的櫻花還沒有,要是2周後再來,真的是櫻花漫天。

就這站下車。大概乘坐30分鐘後下車。

下車後過馬路,對面有一個小橋,就到了比叡山上山纜車處了。

在橋的入口,有這幾個標識。時間充足的朋友推薦去瑠璃光院,據說裡面的園林布局,紅葉的景色非常精美,稱為京都最美賞紅葉之處。

只能等紅葉再來了。

這是我從橋上拍攝的,今天有點陰天。

左手邊就是纜車站了,每年開春3月20日以後才能運營。

介紹上山的野生動物

這是路線圖和收費表。分兩段上山。

步行道路圖解

在纜車站展示的整體大面積的路線圖。可見日本旅遊服務的信息還是很給力的。

開始上山了,地下的紅色標識就是提醒徒步者路線標記。

周邊的樹上也有黃色的塑料膠帶提示標識。真心怕你丟了。

一路一個垃圾都沒看到,有很多大樹連根拔起,大概是經歷颱風吧。

途中眺望山腳下。

真是不好走,但是喜歡挑戰自然的朋友,這個地方真的挺野的,也很刺激。

這不是靈芝吧。。。哈哈哈

山中午餐便當。爬山真是排碳啊,大汗淋漓後,飯全部吃掉了。

回望山腳

越來越多的柏樹

到達山頂的廣場(非常小的廣場)

遊客留念牌

山頂眺望全景

接下來往延曆寺方面前行了,前方越來越多的樹木,裡面一片漆黑。負氧離子多多益善吧。

一不留神走錯了路,還要繼續往上爬。。。

從山頂到延曆寺的路就好走多了。有臺階了。

沿路的標牌提示很清楚,不用擔心迷失在山林裡,

這個行程是從京都山側上山,翻過比叡山,從滋賀山側下山,到琵琶湖。

想起500年前延曆寺的大火,這有這種蒼涼的黑白圖,才能配比叡山。

每一個護欄上都堆積這小石頭

日本佛教發源的聖地比叡山

東海自然步道是一個非常好的主題步道,環繞京都周邊的景點,徒步為主。

下午4點半就關門了,所以大家今早遊覽。

門票700日元

唐風建築比比皆是

可以抄經,1000日元

景區內遊覽圖

沒有什麼遊客,感覺就是這兩個字:清淨

戒壇院。我從窗戶望進去,裡面黑洞洞了無生息。還有陣陣涼風往外沁。。。有點恐怖哦。

這邊眺望的就是琵琶湖了,今天陰天,能見度不好。

沒有提供那麼多延曆寺的圖片,因為很多祭祀佛像的地方不方便拍照,所以還是請大家自行前往遊覽吧。下山選擇了乘坐纜車。

30分鐘一趟,從延曆寺有明顯的標識走過去,所以不用擔心找不到。

怎麼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綠皮火車了。

有個展望臺,開放到15點,我們到了的時候不巧關閉了。

琵琶湖到比叡山段的纜車

單程860日元

這是山下的纜車站

可以乘坐公共汽車直接到JR和京阪電車站

遊覽圖解

日吉大社的入口,到了的時候也關門了。

日吉大社門口的走井堂

沒進去,只能拍個整體遊覽圖給大家了。遺憾。

正門的鳥居

日式庭院,紅葉時節再來看吧。

下山的前往電車站,道路兩側都是庭院。

小寺廟比比皆是

枯海

路上的景觀

沿著琵琶湖西岸觀光道路指示牌

努力吧努力吧!

感受一下歷史的滄桑

走10分鐘後,就到車站了。乘坐大概20分鐘的電車,就到了琵琶湖酒店。

這就是三線城市的電車道路,貌似幾十年沒變過了。

琵琶湖酒店

湖邊垂釣,琵琶湖岸邊釣魚的人真的太多了。這位老人裝備最全。

遠處的高樓是王子酒店

琵琶湖酒店大堂

標間內部,挺大的

全部是湖景房。一晚標間房價大概在1200-1800之間含早。酒店有溫泉哦~~

走廊的窗戶,日本人的建築設計,各種注意細節。

從陽臺眺望湖景

湖面有琵琶湖遊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乘坐,觀賞夜景也是不錯的選擇。

傍晚還有噴泉,就是晚上光線不好拍照,就沒有給大家呈現。

早上起來,沿湖邊慢跑5公裡,回去再泡個溫泉吃早飯。

湖上垂釣者。釣魚是享受那份孤獨吧。

湖邊很多野鴨子。我還真的看到鴨子抓到了小魚的情景。

退房後酒店有大巴送到JR新幹線,大家可以選擇繼續前往京都遊覽,也可以回大阪駐地。

詳細介紹一下世界遺產——延曆寺,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延曆二十三年(804)最澄入唐參學。翌年返國,奉勒建大伽藍,乃開天台法華宗。且為鎮壓帝京的鬼門,而以本寺為鎮護國家的道場。弘仁十三年(822),本寺在最澄示寂後,獲準設立大乘戒壇。

翌年受賜「延曆寺」牌匾。爾後義真(第一任天台座主)、圓澄、圓仁等續建諸堂。清和天皇貞觀元年(859)圓珍再興園城寺,作為天台別院,於是伽藍逐漸完備。最盛時曾有三塔、十六溪、三千餘坊。

在教學方面,除兼學圓密禪戒外,淨土思想亦頗發達,使本寺發展成一綜合佛教道場。開創鎌倉時代新佛教的祖師如良忍、法然、親鸞、日蓮等人,多曾到此修學。故深受桓武、嵯峨等歷代天皇的尊崇。

智證派門徒遂於正歷四年(993)移居三井園城寺。從此山門(延曆寺)、寺門(園城寺)紛爭不已。當時山上僧徒為維護莊園而組織僧兵,稱為山法師,並常與園城寺法師、南都眾徒(奈良法師)交戰,並橫行於京都一帶,令朝廷幕府甚為苦惱。

元龜二年(1571)與織田信長衝突,在平定江南一揆以後,延曆寺已成甕中之鱉,於是織田信長親率大軍來到山下,要完成他去年許下的諾言,把這座宗教聖山夷為平地。家臣佐久間信盛、武井夕庵等對此表示異議,遭到信長的痛罵。他下令封鎖一切下山通路,然後縱起大火,開始了殘酷的圍殲戰。根本中堂以下山王二十一社全被焚毀,包括僧侶、信徒在內約三四千人,不分男女老幼,均慘遭屠殺。因此信長這一行為為眾多佛教人士怨恨,並且送予他「第六天魔王」的稱號。據傳此行動是為了對延曆寺協助淺井、朝倉軍的報復。加上他前此為了獲得來自南蠻的武器、物資,與天主教教士有所接觸,遂被目為接受天主教義,要絕滅日本傳統的宗教——佛教。不過根據近年來的考古發掘所得,延曆寺的建築在元龜二年前就大多遭毀棄,並且沒有發現多少火燒的痕跡。其後,藥樹院全宗、正教坊詮舜等人獲得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的支持,乃重建諸堂,使該山大致恢復舊觀。迄今為止,亦仍為日本佛教之最大道場。

相關焦點

  • 日本京都比叡山,國寶級的佛國大櫻花山道
    比叡山的精華不是琉璃光院,而是延曆寺說起比叡山,很多中國人遊客都知道在楓葉季,比叡山的琉璃光院是著名的網紅景點,卻很少國人有人會在櫻花季,去看比叡山的延曆寺歷史悠久的櫻花大樹山道,其實比叡山是不僅是一個觀櫻花的盛景,而且還是眺望琵琶湖的絕美去處
  • 京都,比叡山,延曆寺一日戶外徒步
    京都一日,比叡山、延曆寺之行 前面的話:比叡山位於京都東部,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比叡山因有延曆寺而聞名。日本佛教天台宗的總本山,也因此比叡山幾乎成為延曆寺的代名詞,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於1994年指定延曆寺為世界文化遺產。
  • 日本京都比叡山,國寶級的佛國大櫻花樹山道
    說起比叡山,很多中國人遊客都知道在楓葉季,比叡山的琉璃光院是著名的網紅景點,卻很少國人有人會在櫻花季,去看比叡山的延曆寺歷史悠久的櫻花大樹山道,其實比叡山是不僅是一個觀櫻花的盛景,而且還是眺望琵琶湖的絕美去處,粉紅和白色的櫻花大樹點綴在古寺的四周。
  • 比叡山的前世今生-中新網
    多年遊京都,一直都想遊比叡山延曆寺。  因為NHK大河劇《江•公主們的戰國》,織田信長火燒比叡山延曆寺。因為山崎豐子小說《無人地帶》,戰敗的日本軍官懺罪避世比叡山延曆寺。  是次遊京都,一再猶豫應否把比叡山延曆寺加入行程。一是時間有限,半天時間要遊逛一日行程;二是楓紅已近尾聲。惟想起「活在當下」,就不再猶豫了。  只要提到日本的山脈,幾乎所有人都會聯想到富士山。
  • 餐比叡山色,飲琵琶湖光
    登比叡山俯瞰京都、泛舟琵琶湖,可以說是在遊客扎堆的關西,本地人不願外傳的保留節目。《環球》雜誌記者/楊汀  古人說,且餐山色飲湖光。在日本關東地區,提起湖光山色,人們一般會想到富士山和富士五湖,而在關西地區,則是比叡山和琵琶湖。
  • 《比叡山延曆寺:修行與教學的靈峰》:千日回峰行,苦修之巔
    在比叡山被火燒之後的歷史,完成的一共51個人,其中戰後14人,紀錄片裡正在進行第三年修行的星野源道法師是第13人,完成修行的僧侶會獲得「北嶺大行満大阿闍梨」的稱呼。   自平安時代相應和尚開創千日回峰行這個修行模式以來,一共有3個人完成了2次,其中酒井雄哉就是戰後唯一完成2次的人,查了下他的個人履歷也非常有意思。
  • 東京大阪京都賞楓7日- 京都比叡山
    京阪鴨東線鳥羽街道站--出町柳站,換乘叡山本線至寶池站。寶池站先向西行,鞍馬線市原站與二之瀨站有段紅葉隧道。電車行駛在民居間,看地圖這已是京都的郊區了。鞍馬線回程到寶池站,接著向東行,至終點站八瀨比叡山口站。這裡有間僅開放一個月的京都紅葉名所最美窗景的第一名-琉璃光院,出站前行不遠就見山腳下搭著白色帳篷,上前問詢被告之,琉璃光院排隊時間需2~3小時,還不是國內那種派個人扔塊磚就行,非得每個人站著排隊。
  • 琵琶湖旁 比叡山上
    琵琶湖旁 比叡山上   其中一個吸引我的,是在滋賀縣的比叡山。  從大阪市中心到比叡山車程大概為2小時30分鐘,途中在石山悞本線一段會看到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那時正值寒冬,初升的陽光溫柔地灑進車廂裡,灑在琵琶湖上,粼粼的水光讓人看得出神。到了悞本總站,沿大街走過密密麻麻的神社、寺院,便到了比叡登山纜車站。
  • 日本京都比叡山,國寶級的佛國大櫻花山道
    比叡山的精華不是琉璃光院,而是延曆寺說起比叡山,很多中國人遊客都知道在楓葉季,比叡山的琉璃光院是著名的網紅景點,卻很少國人有人會在櫻花季,去看比叡山的延曆寺歷史悠久的櫻花大樹山道,其實比叡山是不僅是一個觀櫻花的盛景,而且還是眺望琵琶湖的絕美去處
  • 比叡山延曆寺:日本僧人的另一種生活
    然而,你只需要從京都往滋賀方向走一走,就會發現這麼一個清修聖地,千年以來似乎並沒有被人間的煙火氣沾染。海拔848米,東臨琵琶湖的廣袤無垠,西擁京都的千年繁華。山勢起伏,山路崎嶇,山下的琵琶湖也不過是其造景的一部分。如此絕佳的修行道場,古來就以苦修著稱。
  • 《比叡山延曆寺:修行與教學的靈峰》:千日回峰行,苦修之巔
    在比叡山被火燒之後的歷史,完成的一共51個人,其中戰後14人,紀錄片裡正在進行第三年修行的星野源道法師是第13人,完成修行的僧侶會獲得「北嶺大行満大阿闍梨」的稱呼。   自平安時代相應和尚開創千日回峰行這個修行模式以來,一共有3個人完成了2次,其中酒井雄哉就是戰後唯一完成2次的人,查了下他的個人履歷也非常有意思。
  • 比叡山的前世今生-中新網
    多年遊京都,一直都想遊比叡山延曆寺。  因為NHK大河劇《江•公主們的戰國》,織田信長火燒比叡山延曆寺。因為山崎豐子小說《無人地帶》,戰敗的日本軍官懺罪避世比叡山延曆寺。  是次遊京都,一再猶豫應否把比叡山延曆寺加入行程。一是時間有限,半天時間要遊逛一日行程;二是楓紅已近尾聲。惟想起「活在當下」,就不再猶豫了。  只要提到日本的山脈,幾乎所有人都會聯想到富士山。
  • 餐比叡山色,飲琵琶湖光
    登比叡山俯瞰京都、泛舟琵琶湖,可以說是在遊客扎堆的關西,本地人不願外傳的保留節目。《環球》雜誌記者/楊汀  古人說,且餐山色飲湖光。在日本關東地區,提起湖光山色,人們一般會想到富士山和富士五湖,而在關西地區,則是比叡山和琵琶湖。
  • 東京大阪京都賞楓7日- 京都比叡山
    京阪鴨東線鳥羽街道站--出町柳站,換乘叡山本線至寶池站。寶池站先向西行,鞍馬線市原站與二之瀨站有段紅葉隧道。電車行駛在民居間,看地圖這已是京都的郊區了。鞍馬線回程到寶池站,接著向東行,至終點站八瀨比叡山口站。這裡有間僅開放一個月的京都紅葉名所最美窗景的第一名-琉璃光院,出站前行不遠就見山腳下搭著白色帳篷,上前問詢被告之,琉璃光院排隊時間需2~3小時,還不是國內那種派個人扔塊磚就行,非得每個人站著排隊。
  • 延曆寺是為了鎮護平安京的鬼門,如今依然隱約可見當年的壯麗景觀
    延曆寺作為天台宗的總寺院,是為了鎮護平安京的鬼門,788年由最澄在比叡山創建。比叡山橫跨京都市和大津市,海拔848米。現存寺院是14世紀至17世紀的建築,也是法然、親鸞、榮西、道元、日蓮等成為日本佛教各派始祖的高僧曾經在此修行的寺院。琵琶湖是日本最大湖泊,湖面如海面一樣廣闊。
  • 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
    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為近畿地區1400萬人提供水源,因此被稱為「生命之湖」,同富士山一樣,她也被日本人認為是日本的象徵。 琵琶湖琵琶湖位於日本滋賀縣,鄰近京都、奈良、大阪和名古屋,是日本中西部山區的淡水湖,面積約674km²。
  • 琵琶湖之最:不止是日本最大的湖(上)
    「老」是指擁有獨特山王鳥居的日吉大社,是遍布日本全國約2000座日吉、日枝和山王神社的總本社。在平安時代,這裡就地位極高,是為京都驅除災禍的「鬼門」,也是延曆寺的保護神。後來到了戰國時代,這裡又受到豐臣秀吉的格外重視。
  • 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組圖)
    琵琶湖面積670.25平方公裡,佔滋賀縣面積的六分之一,周長241公裡,最大水深達到103.58米,平均水深41.2米,貯水量27.5立方千米。琵琶湖是約400萬至600萬年前的地殼變動形成的構造湖,以最狹窄的部分架設的琵琶湖大橋為界,分為南湖和北湖,兩部分的水質、水流和水深都存在差異。琵琶湖從繩文時代和彌生時代起就作為交通要道被利用。
  • 茶遊記 | 比叡山:日本茶的序曲
    1尋訪日本茶的歷史,第一站不是去京都或奈良,而是滋賀的比叡山。
  • 紅葉~信樂燒~鴨子鍋~快來大津琵琶湖~ (JR京都站→JR大津站,僅9分鐘)
    琵琶湖琵琶湖位於滋賀縣,面積約674km²,四面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