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哲學是中國哲學的主體內容,對華夏民族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陰陽魚太極圖(圖1)則是以圖形的形式對陰陽哲學的展示。早在距今五六千年前,就有了太極圖的雛形,見圖2~5:
該文物在1975年陝西監潼姜寨出土,屬仰韶文化半坡類型,距今約6800~6300年。解說一下其上的紋飾:盆底中心有兩條肚白之魚和兩條肚墨之魚,白墨相隔,相互追逐,這構成一圖;另外,右上角還有一條肚墨之魚追逐其下的肚白之魚,這兩條又可構成一圖。可說肚白之魚為陽魚,肚墨之魚為陰魚,兩圖中均兩兩相逐,具有現陰陽魚太極圖的意韻。
該紋飾距今約6000年。(圖來自明賜東著《太極圖探秘》)
湖北天門石家河羅家柏嶺出土,距今5000~4600年。
新疆出土,距今2800~3900年。
我們的民俗文化裡也處處體現著陰陽思想,現從民俗圖畫來窺「陰陽思想」之一斑,如圖6~15:
圖中有鯰魚,「鯰」諧「年」,「魚」諧「餘」,寓意「年年有餘」。
此圖來自鄭軍、徐麗慧編繪《中國魚紋圖案集》。
「以百合花、佛手、回文組圖。取百合花之百、回文喻綿延,佛手喻長壽。寓意百年好合,福壽綿長。」(圖、注釋來自王軍雲編著《中國吉祥圖典》)
圖中鸞與鳳為一雄一雌,象徵夫妻相隨,即鸞鳳和鳴比喻夫妻和諧,婚姻美滿。這是民間流傳的吉祥祝辭。
《說文》:「龍,鱗蟲之長。」是中國最尊崇的神物,常以之稱謂皇帝;《說文》:「虎,山獸之君也。」有「雲從龍,虎從風」之說。「雲龍風虎」有「龍爭虎鬥」的意蘊,象徵推動世界進步的英雄人物。
古書《吳越春秋》言:「禹養萬民,鳳凰棲於樹,麒麟步於庭。」傳說麟為仁獸,蹄不踏青草和昆蟲。麟、鳳雙飛,比喻賢士齊集。人們把麟、鳳齊飛視為天下太平的象徵。
「龍乃萬靈之長,鳳為百鳥之長,都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奇動物。龍象徵權威、尊貴。鳳象徵美麗、仁愛,也被作為女性的最高代表。民間常把結婚之喜比作『龍鳳呈祥』,也是對幸福、吉祥的祝賀。」(圖、注釋來自李典編著《中國傳統吉祥圖典》)
(圖來自劉秋霖等編著《中華吉祥紋樣圖典》)
由上面所列的圖畫可以看到一個共同點:均成雙成對,均首尾互逐,環轉如意,因此,這些民俗圖畫都體現了陰陽魚太極圖的神韻,都蘊含著陰陽思想,是陰陽魚太極圖的具象版。
陰陽思想作為源遠流長的哲學思想,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早已浸透瀰漫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學、曆法、中醫、書法、建築、堪輿、佔卜等,有興趣的讀者可去參詳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