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去看看150年前日本了!

2021-02-07 知日


1868年是明治元年,到2018年恰好150周年,日本各地都在以明治維新這個「大IP」做著各種各樣的活動。


明治維新不僅在日本人人皆知,也是世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明治天皇通過一系列改革政策,使積貧積弱的日本真正走向了一個強國。如果你選擇在2018年去日本旅遊,可在這些明治時期的歷史遺蹟,感受到150年前激蕩的日本社會和獨特的洋風日本。


從幕府末期到明治時代這一段時期是日本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變革期。明治維新和之後的文明開化,政治變革到民眾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變革的中心東京見證了這段歷史,遊覽東京一定不要錯過這些遺蹟。



幕府末期至明治維新大事件

·嘉永6年(1853)佩裡來航

·安政7年(1860)櫻田門事變、井伊直弼暗殺

·文久3年(1863)薩英戰爭

·元治元年(1864)馬關戰爭

·慶應2年(1866)薩長同盟締結

·慶應3年(1867)大政奉還

·慶應4年(1868)戊辰戰爭開始、江戶無血開城、上野戰爭

·明治元年(1868)江戶改名東京、年號改為明治

·明治10年(1877)西南戰爭


明治神宮


明治神宮是位於日本東京都澀谷區代代木的神社,供奉有明治天皇,是日本神道的重要神社。神宮地處東京市中心,佔地70公頃,緊鄰新宿商業區,佔據了從代代木到原宿之間的整片地帶,是東京市中心最大的一塊綠地。明治神宮是1920年為祭奉明治天皇和昭憲皇后而修建的神社。不僅僅感受日本神道教獨特的儀規,院內的各種樹植也是十分考究。




愛宕神社


愛宕神社位於東京23區最高峰愛宕山,可以坐電車到日比谷線神谷町站即可到達。雖說是最高峰,但其實海拔只有25.7米。在這裡可以一覽舊江戶的街道。當年西鄉隆盛和勝海舟從這裡眺望江戶,讓百年古城免於戰火侵襲,從而使江戶無血開城,登上山頂的臺階也有「出世の石段」之稱。



長州藩大炮鑄造場遺蹟


長州藩是連接日本海和瀨戶內海的海運的要塞,日本在馬關海峽用炮臺封鎖海岸線以炮擊當時的外國船隻。因此,在1864年英美法等歐洲船隊還擊當時的長州藩,使得當時沿岸的炮臺全滅。鑄造場遺蹟位於東西線東陽町站,在1854年獲得幕府的許可並開始製造大炮。作為尊王攘夷的第一陣線的長州藩,用這裡出產的大炮裝備位於下關的部隊,從而推進了馬關戰爭。



上野恩賜公園



上野戰爭通常在浮世繪中用「本能寺之變」而借古諷今,上野戰爭作為戊辰戰爭的一部分,於慶應4年(1868)打響,是江戶上野的寬永寺一帶彰義隊的舊幕府軍與新政府軍之間的戰爭。新政府軍由長州藩的大村益次郎指揮,僅交戰一日就全殲舊幕府軍。寬永寺是德川將軍家的寺廟,擁有者廣闊的寺屬田地,它的一部分成為了現在的上野恩賜公園。



上野戰爭使得當時寬永寺的大部分建築物被燒毀,但清水觀音堂仍然在戰火中保留了下來。並且在上野公園還有著西鄉隆盛的銅像和彰義隊的墓地。上野公園位於上野站附近,JR線、銀座線、日比谷線、京成先都可到達上野站。


西鄉隆盛銅像


促成薩長同盟、江戶無血開城並且成功發動戊辰戰爭的西鄉隆盛,在西南戰爭中成為了戰敗者。但作為明治維新的貢獻不可磨滅,人們為了紀念他在上野戰爭中率領新政府軍做出的貢獻,在上野公園為他鑄造起了一尊銅像。



聖德紀念繪畫館


JR信濃町站;都營大江戶線國立競技場;銀座線、半藏門線的青山一丁目站都可方便到達聖德紀念繪畫館。這裡有描繪明治天皇和昭憲皇太后的事跡的壁畫80張。從江戶時代到明治時期日本近代化的歷程通過繪畫的方式為觀眾呈現出來。




明治天皇在位46年間的大事件按照年代順序展示,大政奉還與江戶開城談判等等作品都可以在這裡看到。



大政奉還是慶應3年(1867)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將幕府擁有了264年的行政權力交還給了天皇的歷史事件。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你的名字》也出現過聖德紀念繪畫館的身影。



橫濱開港資料館


不僅僅是東京,橫濱也是日本近代化的前沿,安政6年(1859)以日美通商條款為基礎,橫濱變成了日本最重要的貿易港口。從此,橫濱通過商業不斷振興當地經濟,成為日本近代歷史中最具活力的城市。



橫濱開港資料館保存了大量描繪當時橫濱港口樣貌的浮世繪作品,還有書籍、洋銀等珍貴資料。乘坐副都心線直通的東急東橫線港未來線在日本大通站即可方便到達。




日本郵船歷史博物館


在同樣是副都心線直通的東急東橫線港未來線的馬車道站即可找到日本郵船歷史博物館,位於日本郵船會社的一層,這個建築物是昭和11年(1936)建成的古典主義建築,擁有著非常莊嚴的外觀。日本的海上貿易逐漸發展,海運業成為了日本的支柱產業,這間博物館從明治時代成型的近代海運公司為主軸,介紹日本到海外的定期航路,還有當時日本郵船的復原模型。





日本終結了200年的閉關鎖國的政策,近代日本的序幕明治時期開始。江戶改稱以東京為首都。明治政府招募歐美的建築師在東京各地興建起了眾多歐式建築,海外而來的西洋文化流入與日本傳統文化碰撞並融合,這就是日本近代歷史上的文明開化。


文明開化大事件

明治元年(1868)江戶改稱東京,年號定為明治

明治4年(1871)郵政制度確立

明治5年(1872)新橋至橫濱鐵道開通

明治6年(1873)日本第一家商業銀行國立第一銀行設立

明治15年(1882)新橋到日本橋的馬車鐵道開通

明治23年(1890)東京到橫濱電話開通


三菱一號館


JR線、丸之內線東京站;千代田線二重橋前站可以到達。明治後期在丸之內逐漸建成了西洋建築風格的一條街。三菱一號館當時是丸之內第一個的洋風事務所,原是由英國建築師Josiah Conder設計,建於1894年是在丸之內的第一間紅磚辦公大樓。現在這座建築物改成了三菱一號館美術館,裡面設有非常復古的咖啡廳酒吧,非常值得一去。



煉瓦街瓦斯燈


明治7年(1874)銀座磚瓦街建成。是1872年銀座大火後,明治政府以「都市防火化」為目標、而在東京銀座打造的西洋式市街,因其建材中使用了燒制磚瓦(煉瓦)而得名。現在復原了一些當時的瓦斯燈,其中使用的材料還是明治時期的煉瓦。銀座線京橋站;有樂町線銀座一丁目站都可以到達。



銀座木村家


明治2年創業的木村家發明了明治時代最為流行的紅豆餡麵包,甚至浮世繪中都有木村家的身影。當時作為貢品獻上給天皇的櫻花餡麵包在得到天皇的允許後也開始販賣。延續了百餘年的人氣麵包店至今我們仍可以嘗到明治時代的風味。木村家總本店位於銀座,銀座線、丸之內線、日比谷線銀座站下車即可到達。




郵政博物館


明治4年(1871)新郵政體系確立,引入了郵票制度。這間郵政博物館見證了日本郵政的歷史,從當時實際使用的郵政用具、明信片約400件歷史文物,到全世界超過33萬張郵票都可以在這裡看到。





林默成 / text








《知日 · 世上只有一個京都!》特集

千年古都的案內手帖!




全網現貨發售中!!!

京東/噹噹/天貓

京東春節期間不斷貨!

點擊「閱讀原文」直達購買連結

相關焦點

  • 長崎哥巴拉公園,看看150年前的西餐桌上都有什麼
    那麼遙遠的長崎,只在我學生時代的課本上出現過,還和曾經的悲傷事件有關係,當我得悉自己可以跨越千山萬水去看他的時候,不由得充滿了想像,曾經受傷的他還好嗎?又會以怎樣的容貌出現在我的眼前呢?那蝴蝶夫人的故居,是否鮮花盛開綠草茵茵?
  • 150年前日本人的真實老照片,身高和現在差距太大!
    【150年前的日本武士】這組照片是歐洲攝影師費利斯·比託,餘1860年在日本所拍攝的真實場景的照片。圖中是5位日本武士手持兵器的合照。雖然身材矮小但面相依然兇狠。【150年前的日本武士】比託鏡頭下一位正在洗頭的日本女人。
  • 日本人拒絕承認侵華罪行的原因,150年前明治維新就已經給出答案
    而且中國人很多沒做的事情,日本人很早就已經在做了。三 ,日本國與中國不一樣。我們食肉的習慣和觀念與食肉的西方國家是一樣的。四,150年前明治維新時,日本就已經完成「脫亞入歐」,也就是「食肉不食草」的飲食革命。日本真正地徹底地脫胎換骨了,而中國依舊是個純吃草的國家,兩者相差150年。
  • 150年前上海年貨從哪來?
    150年前上海年貨從哪來?春節,都市的年味總不如農村濃鬱,然而,上海的鬧市裡有個地方,150年來天天像過年。1870年,上海第一家跑馬場花園旁的「派克弄」(上海人稱「花園弄」)剛改名為「南京路」不久,七八個寧波來的鄉親合計在這裡開一家南貨店。派克弄"南京路"始建於上海開埠初期,原名花園弄,又叫派克弄。
  • 去日本賞花得看它!一棵活了150的紫藤樹,超級夢幻
    去日本賞花,只知道看櫻花?你實在是太OUT了!去日本賞花得看它,一棵活了150的紫藤樹,樣子超級夢幻,見過的人都驚訝的合不上嘴。日本紫藤樹這棵活了150的紫藤樹,就生活在足利花卉公園裡。對於人類而言,活150年似乎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活了150年,那也肯定是蒼老的模樣。
  • 看完日本23年前麵包車,再看看國產五菱,秋名山神車是誰一目了然
    看完日本23年前麵包車,再看看國產五菱,秋名山神車是誰一目了然現在的汽車數量越來越多,各種車企的車幾乎都有人在開,但要說普及程度最高的車,恐怕還是麵包車,80後和90後小時候一定都看到過麵包車走街串巷拉人拉貨的場景,現在雖然很少見了,但不少個體戶還是喜歡開著麵包車
  • 22年前中國女團就已經去韓國打榜、去日本發專輯、走國際路線了?
    掐指一算22年前, 說不定很多正在看這篇文章的孩子還沒出生。 數學再不好也知道,22年前就能去韓國打榜,絕對不會是SHE、Twins、SNH48(萬萬沒想到48系都算是前輩女團了,時間煮雨~~~歲月無情~~~),而是真正的祖師奶奶級別女團,青春美少女。
  • 有範兒探秘諾丁山,在倫敦的古董集市淘一封150年前的情書
    也許是常年在外旅行,走馬觀花式的遊覽已經有過很多,所以每到一個地方更喜歡去逛當地的集市。國外的市場有些和中國的古街景點一樣,但更多的周末集市和時間不定的小聚會,就得靠自己的深度挖掘和運氣去碰了。好在我對倫敦還算熟悉,生活過的城市,再次來的時候滿滿都是回憶,最想去的還是在諾丁山區出現的波特貝羅集市。Portobello Market是倫敦最大的古董集市,這裡曾是來此世界各地的人混居的區域,非常繁華,這個集市也是倫敦乃至英國最有名的露天市集之一。
  • 去日本一定要去看看她
    ·  正  ·  文  ·  來  ·  啦  ·如果你在日本留學工作,或者準備去日本旅行,請一定要去看看她——香香。香香是誰?香香可是曾經牽動了整個日本人民的心的那個.粉色熊貓。名副其實的「香香」公主!2017年6月12日,一隻自然繁殖成功的熊貓順利生產出來了。
  • 日本人最愛的街頭小吃,有著150多年的歷史,中國人卻當垃圾扔掉
    國家和國家之間有著分歧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像是我們人們之間兩個人也是經常的會存在著分歧,而最大差異大概就是屬於國家之間的語言和飲食習慣這兩個差異,這不,日本人最愛的街頭小吃,有著150多年的歷史,中國人卻當成垃圾扔掉。
  • 日本吃了150多年的美食,在我們國家,竟然被幾億人當垃圾扔掉
    日本吃了150多年的美食,在我們國家,竟然被幾億人當垃圾扔掉不知不覺,又是一個周末,本來這個周末是要加班的,可是有個關係要好的朋友要回日本了,所以推掉了加班,和朋友一起吃一頓送行飯,畢竟下次相見可能就要等到過春節了。
  • 難怪日本人那麼愛去,和100年前獨立運動有關
    雖然現在各個國家之間擁有獨立的政權,但實際上在這些國家當中,可能還包含著其他國家的一些民眾,比如在巴西這個國家就擁有著眾多的日本人,那麼巴西有何獨特之處?難怪日本人那麼愛去,和100年前獨立運動有關。
  • 徐崢和林志玲去日本品嘗美味,徐崢放下碗的時候,我明白了味道
    在還沒到吃中午飯的時候,他們先在小火車上品嘗了日式的雞尾酒,是用本地番薯釀成的燒酒和檸檬汁還有藍橙力嬌酒混合而成的一款雞尾酒,顏色浪漫為粉藍色,口味混合有番薯和檸檬、橙子的水果味,口味清新酒精度低,很適合在就餐前來開胃。當正餐開始的時候,先是來了一道前餐,味增茄子,說是茄子可不止茄子這一種還有檸檬雞肉。接著就來了一道茶碗蒸,就是放在茶碗裡蒸海膽和蛋。
  • 世界上最早的地鐵:150年前投入運營,當時中國還沒有火車!
    導語:世界上最早的地鐵:150年前投入運營,當時中國還沒有火車!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一期的放肆去玩,地鐵如今已經是許多城市中最為重要的短途交通工具了,但是,小夥伴們你們知道世界上第一列地鐵是何時開通的嗎?讓人覺得十分驚訝的是,第1列地鐵的開通始於150年前,裡程總長度為402公裡。倫敦地鐵於1856年開始修建,1863年1月10日正式投入運營。
  • 中國150年前就在造航母?揭百年造船廠
    中國150年前就在造航母?
  • 【日本購物】150年的文具老鋪「丸善池袋店」
    丸善是擁有150年歷史的公司,從高級萬年筆到實用設計趣味文具一應俱全,還能品嘗到日本國民料理「牛肉燉飯」!不管你是不是文具迷,都值得一去!150年的文化推手「丸善」地下1樓是各式文具用品,2樓是高級文具區,1樓則是挑高空間的咖啡廳,讓我們一層層去仔細逛逛吧! 2樓:高級文具區
  • 150年前,他在日本上演最疼「自殺」,事後成武士偶像,被頂禮膜拜
    說到切腹,就不得不提日本的武士了。武士是日本歷史上一個特別的群體,起源於日本平安時代(公元794年至1192年)的武官,後來,他們變成了社會上的重要力量。也是在平安時代後,日本切腹的武士才漸漸多了起來。 以我們如今的眼光看來,這種結束生命的辦法簡直是自虐,但武士們不這麼想,他們認為被主君賜死後,自己舉行切腹儀式,比被推出去斬首光榮得多。在這種理念推動下,日本武士還研究出了不同的切腹方式。
  • 15年前農村小夥去日本打工,娶回日本市長漂亮千金,如今怎樣了
    筆者今天就說了15年前的一件事,女方的父親是日本市,母親是大學教授,女方不但漂亮賢淑,也是個大學生。而男方父母都是河南的農民,還是貧困戶,男方自己也是農村小夥,高中學歷,是身無分文的打工仔。但是兩人在異國他鄉戀愛了,那麼這麼些年過去了,他們的婚姻如何了?是不是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真的不行呢?15年前,胡文兵是河南信陽農村的一個極其普通的小夥子,長相也很普通。
  • 罕見照片再現100年前的真實日本
    日本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發達的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其科研、航天、製造業、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其國民擁有良好的教育、生活水平和國民素質。那麼,100年前的日本是什麼樣子的呢?這是一組19世紀90年代的日本衣食住行生活圖景,彼時日本 「明治維新」剛剛結束。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生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次改革使日本走上了工業化道路,逐漸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這些照片真實地反映了當時日本的風景和生活習俗。讓我們透過這組照片,看看100年前的日本是什麼樣子吧。圖為撐著油紙傘搭乘人力車的日本少女。
  • 馬家輝:現在是吃日本料理最好的時候
    鳳凰衛視3月22日《鏘鏘三人行》,以下為文字實錄:竇文濤:文道剛從日本回來,就跑北京去吃日本料理去了。梁文道:我沒吃,我就是看到日本料理的廣告,我覺得很可笑,還好沒吃。你知道為什麼?最近大家不是都怕日本海產嘛,而就在這兩天,日本也越來越驗出很多的的確出口食品是有受到輻射汙染了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