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型洲際飛彈已入列,擁有一項獨特能力,號稱穿透所有反導系統

2020-12-15 騰訊網

俄羅斯總統普京2018年3月1日在莫斯科向議會兩院發表國情諮文時,著重介紹了俄正在研製或完成測試的數種高科技武器,並表示開發這類武器裝備是為應對美國及北約國家的威脅。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國防和安全委員會主席維克託·邦達列夫3月2日表示,俄羅斯軍隊近期將接收一批預生產的第五代重型洲際彈道飛彈「薩爾馬特」。到了今年,「薩爾瑪特」已經進行過多次試射,被證明是一款可靠性優良的飛彈。那麼,「薩爾瑪特」的具體性能究竟如何?是否能撐起俄羅斯未來幾十年內的核威懾能力?不妨細細看來。

邦達列夫曾擔任俄羅斯空天軍司令

一、研製「薩爾馬特」的必要性

首先,目前俄羅斯核武庫中擁有約4600枚實戰型核彈頭,另外還有7300枚核彈頭處於後備或待拆解狀態,總計約1.2萬枚核彈頭。這些核彈頭的運載工具主要是洲際彈道飛彈。俄羅斯目前部署的SS-25、SS-18、SS-19等戰略飛彈已超期服役,逐步進入退役的高峰期,由於資金不足等因素影響,RS-24「亞爾斯」等新型核飛彈的部署嚴重滯後於飛彈退役速度。因此,俄迫切需要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充分利用現有發射井、指揮站等基礎設施,儘快發展具有相當威懾能力的洲際飛彈。

RS-24亞爾斯洲際彈道飛彈

再者,近年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與俄羅斯關係逐漸惡化,北約加速推進對俄羅斯的戰略封鎖和軍事打壓,包括在東歐和亞太相繼部署反導系統,企圖使俄羅斯徹底喪失核反擊能力,形成對俄絕對軍事優勢。

最後,從液體洲際飛彈本身性能看,與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的飛彈相比,液體火箭發動機具有比衝高的優點,其單位重量推進劑產生的推力更大,飛彈的射程更遠、投擲重量更大。而在液體火箭方面,俄羅斯積累了先進的液體戰略飛彈技術,在技術和工業方面有深厚的積累。在大力研製新型固體戰略飛彈的同時,俄不會輕易放棄液體戰略飛彈的傳統技術優勢。根據俄核作戰設想,固定部署的液體陸基戰略飛彈作戰反應快,主要用於執行先發制人式的迎擊和預警後的反擊等首次打擊任務,移動部署的固體陸基戰略飛彈生存能力相對較高,主要用於執行回擊等二次打擊任務。

SS-25白楊洲際彈道飛彈是俄羅斯戰略火箭軍的殺手鐧之一

因此,戰略核力量將成為俄羅斯戰略上抵禦侵略、遏制美國為首的北約的戰略擠壓,是維持美俄戰略平衡最可靠、最廉價的手段。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尤裡·鮑裡索夫曾表示,俄羅斯未來十年武器裝備發展計劃的優先方向將是發展戰略核力量和高精度武器。鮑裡索稱:「首要的,是發展能對潛在侵略威脅進行遏制的戰略核力量。我們當然關注這個方向。我們的核盾牌應是可靠的,足以保證沒人想來試試我們(核力量)的穩固性。」

面對美國的逼近,俄羅斯則採取了「以核制常」的戰略,「薩爾瑪特」飛彈就是俄「以核制常」戰略的一部分。因為重型液體飛彈可實現更大的推力和載荷,能裝備更多的突防措施,以便突破美國反導系統,有效提升突防能力。因此,「薩爾馬特」飛彈便成為俄羅斯維護國家安全的優先選項。

俄羅斯媒體公布的薩瑪爾特飛彈發射視頻截圖

二、前世今生

2014年2月26日前俄羅斯戰略飛彈部隊總參謀部長維克多·葉欣表示:俄戰略飛彈部隊期望2018-2020年完成重型液體洲際彈道飛彈「薩爾瑪特」的結構試驗工作。新型飛彈將替代兩個師的現役作戰值班飛彈「軍政長官」。

其實俄羅斯很早就開始醞釀研製新型重型液體洲際彈道飛彈替代日漸老化的SS-18飛彈。2009年底,俄戰略火箭兵司令什瓦琴中將宣布,俄羅斯將研製新型重型液體洲際飛彈,以替換即將退役的SS-18、SS-19。

隨後不久,馬克耶夫國家飛彈中心、俄羅斯通用機械設計集團(原來的禮炮設計局,SS-19設計方)等單位開始新型飛彈的預研工作,並參加項目競標。

2011年初,該項目競標結束,馬克耶夫國家飛彈中心的方案脫穎而出。同年,俄國防部副部長波波夫金表示,俄國防部已將新型液體重型洲際飛彈項目列入俄聯邦《2011-2020年國家武器裝備計劃》,預定於2016年完成飛彈設計研製工作,2018年裝備部隊(現已推遲到2020年左右)。根據《2011-2020年國家武器裝備計劃》,俄羅斯將為新型液體洲際飛彈撥款770億盧布,約合16億美元[2-3]。

SS-18撒旦洲際彈道飛彈

由「馬卡耶夫國家飛彈中心」牽頭相關單位合作研製的新型戰略飛彈綜合體暫定名「薩爾瑪特」。按照卡拉卡耶夫的話:「計劃在2018-2020年間列裝軍隊新型的、在性能上不遜色於其前任的飛彈系統。在建造「薩爾瑪特」飛彈期間,以現代化的水平發展本國軍事工業綜合體,實現滿足未來戰略飛彈系統的需求。」

謝爾蓋·卡拉卡耶夫強調,計劃以俄羅斯工業目前有能力建造性能超過「軍政長官」的現代化作戰飛彈系統的企業間的相互合作為基礎來研製和生產「薩爾瑪特」(Sarmat)」飛彈。這種飛彈的特點是系統作戰威力強,裝備適用度強且發射準備時間短,可提供作戰指揮控制系統所需的可靠性;保證實現彈道和飛行方向的寬譜能力;有能力綜合運用新型特殊手段,且能夠突破飛彈防禦系統。

三、戰技術性能分析

「薩爾馬特」洲際飛彈是俄羅斯最新研製的第五代洲際彈道飛彈,如下圖所示。正式編號為RS-28,它的主要飛行軌跡為慣性拋物線彈道,最大射程可達16000公裡,攻擊敵方目標可以不選擇最短的發射軌跡,方向更加隨心所欲——可以選擇經過沒有部署任何的反導設施和監測系統的南極和北極上空,對全球任何目標造成毀滅性打擊,他國現有和研製中的反導系統無法對付這種攻擊模式,被譽為飛彈家族中的「絕對王者」。

俄試射"薩爾馬特"洲際飛彈

「薩爾馬特」洲際飛彈部署在地下發射井,總發射重量大於200噸,採用冷發射的發射方式,發射時先用火藥蓄壓器將飛彈彈射到發射井上方20-30米高度,然後飛彈自行點火起飛。這為加固飛彈發射井提供了廣闊空間,為提高飛彈生存能力奠定了基礎。飛彈點火後上升段的時間非常短,之後轉為平飛,而上升段是洲際飛彈較容易被敵方反導飛彈擊中的飛行階段。飛彈使用了俄格盧什科動力機械科研生產聯合體設計的新型液體火箭發動機,使用2臺15D286發動機。液體火箭發動機採用埋入式設計,兩級的液體火箭發動機都浸泡在燃燒劑貯箱內,推進劑貯箱共底,級間分離採用熱分離技術[5]。這些發動機採用渦輪泵系統,氣體發生器中氧化的氣體被充分燃燒,發動機安裝在一級尾段的框架上。發動機根據控制系統指令進行偏轉,以控制飛彈的飛行方向。彈頭分離部以及彈頭的布置方式採用馬克耶夫國家飛彈中心的經典形式——頭部朝向與飛行相反的方向。

飛彈採用了新型慣性制導、星光制導和衛星制導的複合制導方式,最大程度上確保了打擊精度,皮柳金自動化儀器儀表科研生產中心負責設計角速度測量儀。2011年,格爾梅斯科學研究所受到邀請,正式成為「薩爾馬特」飛彈測量儀的生產單位。2012年1-4月,皮柳金科研生產中心編寫了「薩爾馬特」彈上設備的草圖設計資料,包括以固態波陀螺儀為基礎製作角速度測量儀模型,並製作了固態波陀螺儀模型。

「薩爾馬特」重型洲際彈道飛彈的發射車

「薩爾馬特」飛彈較高的投送能力,使其不但可以攜帶分導式多彈頭,而且可以配備誘餌器材和多種彈頭。「薩爾馬特」飛彈彈頭重約10噸,能攜帶10-15枚分導式核彈頭,彈頭採取先進的突防技術,能突破現在所有的反導系統,從不同方向對多個目標進行識別性攻擊。其中包括俄羅斯測試成功的高超聲速滑翔彈頭Yu-71,這種作戰裝備既可以攜帶核彈,也可以攜帶常規彈藥。有軍事專家分析,Yu-71的速度超過每小時1.1萬公裡,這意味著其飛行軌道無法預測。也就是說,Yu-71可以任意機動,使敵方的防空和反導系統無法攔截[4-5]。

「薩爾馬特」飛彈與俄羅斯正在服役的飛彈相比,其飛行動力更為強大,其發射裝置的防護性更佳,能夠適應更多種發射環境。

四、結束語

從威懾能力來看,「薩爾馬特」比之前的液體洲際飛彈要上升到了一個新的臺階,俄羅斯之所以頻繁地爆出這個消息就是要對美國以及能夠對俄羅斯進行核突擊的那些核大國產生一種強烈的技術威懾,而且威懾是以直播的形式向外傳遞。

俄羅斯大力發展液體戰略飛彈是與其地緣戰略環境與戰略關係密切相關的。作為俄羅斯戰略核力量發展的重要產品,「薩爾馬特」液體洲際彈道飛彈系統在維繫俄美戰略平衡與俄羅斯國家安全起到支柱作用,並在核武器研發、戰略核力量構成及戰略威懾能力生成等方面均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相關焦點

  • 俄國新型重型洲際飛彈性能卓越強於東風41 帶十噸核彈頭 射程1萬8
    俄羅斯擁有16000枚核彈頭,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力量擁有者。自從蘇聯的鋼鐵洪流時代結束以後,核武器就作為俄羅斯軍事的核心,也是壓制美國稱霸世界意圖的最主要的威懾力。俄羅斯近期正在研製的RS-28"薩爾馬特"重型洲際飛彈更是俄軍核武器中的王牌。
  • 朝鮮閱兵展示新洲際飛彈 對付美國反導用多彈頭?
    今年閱兵展示的新型洲際飛彈發射車使用11軸超長車體,前所未有的長度超過中俄兩國的8軸洲際飛彈發射車,這也證明朝鮮飛彈三用車研製能力絕非簡單刷漆換殼的水平。朝鮮飛彈使用與眾不同的特種越野車底盤,自然是因為新型飛彈長度超過以往飛彈。對比發射車尺寸,粗略估計飛彈長度約25米,要比以前展示過的「火星」-15飛彈長至少3米,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公路機動的液體洲際飛彈。
  • 俄羅斯最強的洲際飛彈,號稱一枚可癱瘓日本?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據報導,俄羅斯目前已經擁有世界最強殺傷性武器,擁有強大威力的最新洲際飛彈——薩爾瑪特。這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一次訪談上曝出的,內容的真實性想必大家很清楚了吧,那麼這款號稱世界最強的飛彈威力究竟有多大?和中國的東風41相比,到底如何呢?
  • 領先美俄10年,價值千億反導系統也無法對付
    在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中,雖然攜帶核彈的戰略轟炸機,不如靈活機動的戰略核潛艇的生存能力強,但是它的技術難度可以說是最高的。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東風17,它是號稱中國女武神之一的祝學軍教授,率領團隊研發數10年的成果,具備全天候、無依託、強突防的特點,可對中近程目標實施精確打擊,相比敵人重要反導防空系統的高超音速沉波級飛彈
  • 射程覆蓋大半個地球,重型洲際飛彈批量服役,美改口:有話坐下說
    作為和美國並駕齊驅的世界頂尖核強國,俄羅斯近年來加速推進新一代洲際飛彈的研發和服役,目前至少有4款新式洲際飛彈正在排隊批量服役,包括「薩爾馬特」重型洲際飛彈、「亞爾斯」公路機動洲際飛彈、「先鋒」高超音速洲際飛彈和「布拉瓦」潛射洲際飛彈,這四款新型飛彈構成了俄軍戰略打擊部隊的未來核心力量,也是美國最為忌憚的核威脅。
  • 俄媒:俄「薩爾馬特」洲際飛彈2022年將投入戰鬥值班
    參考消息網12月17日報導俄羅斯《消息報》網站12月16日發表了題為《俄「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2022年將開始戰鬥值班》的報導稱,俄羅斯戰略火箭兵司令謝爾蓋·卡拉卡耶夫上將12月16日宣布,「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2022年將在該部隊投入戰鬥值班。
  • 中國巨浪3洲際飛彈已開始測試:射程一萬兩千千米
    相對的,我國這次在武器研發上已經達到了全球一流水平,我國空軍已經服役了一部分東風41型洲際飛彈,而下一代的巨浪3型潛射飛彈也已經開始在我國海軍中測試,其射程超過12000千米相對的,美國和俄羅斯都計劃投入數千億乃至上萬億資金開發下一代先進飛彈。而美俄除了洲際飛彈以外,還計劃研發下一代的中程彈道飛彈,相對於擁有大量先進中程彈道飛彈的中國而言,美俄在中程飛彈上自廢武功,已經遠遠追不上了。
  • 標準3能否攔截洲際飛彈?這款反導系統或能攔截東風41
    即便是美俄這樣的反導系統強國,顯然也無力攔截住洲際導偶!但是不管是美國還是俄羅斯,就從來沒有放棄攔截洲際飛彈的測試,要知道美國有三層防護體系,但是在面對超音速飛彈和洲際飛彈時,根本沒有辦法攔截,即便僥倖攔截住部分彈頭,恐怕美國的防空體系也將陷入崩潰!
  • 今年全世界已發射50多枚洲際飛彈 俄軍最牛的是這7個
    10月4日,在俄羅斯航天部隊官兵高調慶祝自己的專業節日——「航天兵節」之際,俄羅斯空天軍副總司令、航天兵司令兼空天防禦部隊司令亞歷山大·戈羅夫科上將公開表示:2017年以來,俄空天防禦部隊的飛彈攻擊預警系統、太空監控系統以及反導防禦系統,共監測到了50多次洲際飛彈及太空飛彈的發射,其中既有外國軍隊發射的,也有俄羅斯軍隊發射的。
  • 俄軍工老本吃不完?S500和S300合體,分分鐘又攢出新反導系統
    在不久前俄軍主辦的「軍隊-2020」國際軍事論壇上,俄軍工首度展出98R6E型「阿巴坎」系統,廠家金剛石·安泰集團給了一個「新穎」的定位,叫「非戰略彈道飛彈防禦系統」。顧名思義,「阿巴坎」是一款能夠攔截除洲際飛彈外,其它大部分彈道飛彈的防禦系統。
  • 俄最強洲際飛彈即將發射,東風41都甘拜下風,美真有能力攔截?
    而世界上擁有多款大家耳熟能詳的洲際飛彈,諸如美國的民兵-3洲際飛彈,我國的東風-41洲際飛彈,俄羅斯的白楊M洲際飛彈等等,只不過到底哪款洲際飛彈更厲害大家也都是猜測而已,畢竟都是紙面上的數據沒有真刀真槍的對抗過,當然了一旦使用洲際飛彈加入到對抗,那麼帶來的後果無疑會是災難性的結果!美國為何阻止伊朗、朝鮮擁有核武器?
  • 中美俄三足鼎立已破!美國反導裡程碑式勝利 攔截中俄全部飛彈?
    在這一背景下,飛彈的發展需求變得愈加緊迫,而與之相對應的便是反導系統的不斷壯大。而目前世界上飛彈與反導領域遙遙領先的莫過於中美俄三國,儘管美國依舊是技高一籌,但三國依舊是處於一個相對平衡的局面。不過就在最近,美國史無前例的進行了一次雙發齊射以攔截洲際彈道飛彈的試驗,整個過程大獲成功,對此美國方面甚至將這一次試驗成功稱其為裡程碑式的勝利。
  • 標準3攔截洲際飛彈,美軍練就金鐘罩鐵布衫?面對東風41不值一提
    作者:貂蟬帳中一小兵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導,美軍發射的一枚洲際飛彈飛越夏威夷上空後,被美軍最新型標準-3防空飛彈攔截,一陣劇烈爆炸後四分五裂,五角大樓表示,這是一項歷史性的成就,因為這是美國首次使用陸基反導系統之外的防空飛彈,成功在海上攔截洲際飛彈。
  • 一發入魂,打擊範圍超過1.7萬公裡,俄最強洲際飛彈即將揭開面紗
    眾所周知,威力巨大的洲際飛彈是美俄等軍事大國的重要標誌之一。當前,面對愈發嚴峻的外部威脅,俄羅斯出於提升自身核打擊實力的戰略目的,不斷在洲際飛彈研製層面取得突破,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人們固有思維中,俄羅斯武器以笨重粗壯而著稱,比如今天介紹的「薩爾馬特」RS-28重型洲際飛彈就是上述特徵的最好詮釋。據悉,為取代原有的「撒旦」洲際飛彈,俄羅斯於2009年研發了「薩爾馬特」,其長度高達35米,彈體重達10噸,擁有1.7萬公裡的有效打擊射程,能夠威懾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
  • 性能不如俄制山毛櫸,不能反導,印度為何花10億買這種防空系統?
    印度與俄羅斯之間目前最大的一筆軍購交易,就是S-400防空系統,印度花費了約60億美元購買了五個營的裝備,除了提升印軍的遠程防空能力外,主要就是看中了該系統的反導能力,根據俄羅斯方面說法,S-400有能力在超過50公裡的距離上攔截對方發射的中短程彈道飛彈,不過,最近傳出了印度可能無力按時向俄羅斯支付貨款的消息
  • 俄軍再次試射新型反導攔截彈
    ↑俄軍反導測試中攔截彈裝填入發射井的畫面俄羅斯國防部7月2日發布消息,俄空天軍反導部隊在薩雷沙甘靶場成功試射新型反導飛彈,這是一個月內俄羅斯進行的第二次反導攔截測試,6月3次俄羅斯也在該靶場測試了新型了反導攔截彈。
  • 除了中美俄還有四國具備擊落衛星的能力,其中一國比中國市還小
    幾天前,美國媒體報導稱中國正在建設包括反衛星飛彈、雷射武器、GPS幹擾機和殺手衛星在內的高科技太空戰武器體系,在地球上中美俄都是已經具備較強的反衛星能力了,在這三個國家之外,還有哪些國家也具備這樣的實力呢。
  • 洲際飛彈哪家強?各國洲際飛彈最新排名新鮮出爐!中國躋身前三
    資料圖洲際飛彈是國之重器,,是主要的一種核威懾武器。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一項重要指標。洲際飛彈具有超視距的射程,能承載包括核彈頭在內的多個彈頭,突防能力強等多項優點!資料圖俄羅斯亞爾斯洲際飛彈:這款飛彈是俄羅斯另一款飛彈白楊M的升級版本,射程超過11000公裡,精度達到200米以內,可攜帶多個分導式彈頭,最厲害的是彈頭在末端再入段可以進行機動規避
  • 中國中段反導試驗再獲得成功:大氣層外直撞式攔截有多難
    據悉,這是繼2010年1月1日,中國首次宣布陸基中段反導試驗成功,2013年1月27日,中國第二次進行陸基中段反導測試之後的第三次陸基中段反導試驗,據外國媒體報導此前,這次試驗成功標誌著以動能-2和動能-3為代表的我國新一代大型反導攔截彈和新型反導系統已經具備實戰能力,這是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具備對中程彈道飛彈和洲際彈道飛彈進行大氣層外直撞式攔截的陸基反導系統,在我國反導防天作戰體系發展中具有裡程碑意義
  • 洲際飛彈劇烈爆炸,太平洋上空火光通天
    事實上一直以來在軍事領域美國無異於引領了世界各國的軍事武器建設潮流,在美國的世界中,只有不停建設作戰能力強大的軍事武器才能讓自己安心。美國的11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在軍事領域裡簡直就是風向標一樣的存在,得益於航空母艦帶給自己的一身光環,美國近30年穩坐世界第一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