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倉庫保管員老鍾

2020-12-21 熱點小小說

老鍾是保管員,管著倉庫的大門,管著山羊坳整個山場兩百多口人的生存大計哩。

老鍾走馬上任當上管理員那一天,便用粗鐵絲盤成了一個鎖扣,釘在倉庫門那把老銅鎖的上方,鐵絲鎖扣上方再加掛一把新鎖。一門兩鎖,算是老鐘的獨創。老鍾把新鎖的鑰匙交給隊長曙光,自己管著老銅鎖的鑰匙。一間倉庫,兩人掌管鑰匙,少了誰都不能打開這扇門。

老鍾把鑰匙把得緊緊的,誰多看一眼鑰匙仿佛都得罪他。也不知老鍾從哪兒弄來了一根軍綠色的鑰匙掛繩,他把鑰匙串在掛繩上,此後,不管老鍾走到哪,褲腰帶上總拴著一把銅鑰匙。老鍾出工時帶著鑰匙,吃飯時帶著鑰匙。有人說老鍾睡覺時一定是不脫褲子的,就算偶然脫褲子也沒忘了把鑰匙拴脖子上,要摸老鐘的那把鑰匙比摸他的老婆還難呢。沒幾日,老鍾那把鑰匙的旁邊又掛上了配飾——兩隻膠繩編成的螃蟹。這樣,老鐘的腰間變得更引人注目了。兩隻螃蟹雖不是活的,但各伸出幾把「刀」,那樣子,讓人看了忍不住要調侃幾句。德子說:「老鍾叔的腰上別著兩員大將呢。」可不是?有這兩員大將把守,誰也別想打開倉庫這道門。

倉庫裡,鎖著山羊坳最後的一麻袋糧食。那可是種子糧。

都知道,老鐘的鑰匙一捅一旋,加上曙光的鑰匙一捅一旋,就有金燦燦的穀子。山羊坳每戶人家的鍋頭都敞著好些天了,幹鏽了。人們有吃地衣的,有吃桑葉的,有吃竹鼠的,還有創造性地吃起了白土的。多少雙眼睛都巴巴地盼著那道門能打開。

有人提議,把倉庫裡的穀子分了,種子的事情,後面再說。可老鍾硬是咬牙說:「沒有曙光的同意,誰都別想讓我開倉庫。」

曙光說過,倉庫裡保管的是隊裡的稻種,誰若是打種子的主意誰斷種!

原先,叫得最兇的是德子,德子說:「人都快餓死了,留種子有鳥用!」德子說著,狠狠地朝著木門踢了一腳,木門痛苦地吱了一聲,沒動。老鍾給木門加了固,老鍾還是那句話,誰也別想叫我老鍾打開這道門!

老鍾很快便把鋪蓋搬到倉庫旁的一間茅屋裡。茅屋原先放隊裡退役下來的大桿秤、斷齒的犁耙、轉不動的水車這些舊物,老鍾把它們分門別類歸置好,挪出了一張床的位置。

誰也沒有料到,守著穀子的老鍾是山羊坳最先倒下的一個人。長時間的挨餓,老鍾和山羊坳裡的很多人一樣,臉水腫得像個熟透的南瓜。一指按下去,手臂上印出一個凹坑。就在上面的救濟糧分來的前夜,老鍾終於熬不住了,躺下後再沒醒來。

老鍾倒下後,德子,還有原來叫囂著的村民,反而一下子變得靜了。

在一片死一般的靜默中,曙光譁啦打開了倉庫的門,人們各種各樣的目光往裡面搜尋:倉庫裡空得像被水洗過一樣,米倉裡面什麼都沒有!

曙光哽著嗓子說:「我和老鍾叔都知道,稻種早在去年底就吃光了,我倆鎖著秘密,謊稱有穀子,是想給大家留住一個盼頭啊!這段日子,老鍾叔和我跑上跑下,總算把救濟糧爭取來了。救濟糧就在路上,馬上就能分到各戶,請大家排好隊!」

人們似乎忘記了飢餓,沒一個人先動。

末了,有個沉悶的聲音說,分糧的時候,給老鍾叔排在第一位吧。老鍾叔他

……不在了,咱先給他家的老老小小留一份口糧。

人們一看,說話的是德子。

文:廖玉群

相關焦點

  • 堅信「吃虧是福」的倉管員——記永興縣自來水倉庫保管員曹幼英
    歲月的風霜侵蝕著她的雙手,但她用她那「滾燙」的心,踐行著一個倉管員的默默堅守,被譽為「最美倉管員」,她就是永興縣自來水倉庫保管員曹幼英。 做不甘平庸的「倉管人」沒有什麼豪言壯語,更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敬業、精業、樂業,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努力實踐著不平凡的使命。
  • 張玉芝:火神山醫院「倉庫保管員」 曾在小湯山創造奇蹟
    劉會賓 攝新華社武漢2月20日電題:張玉芝:火神山醫院「倉庫保管員」 曾在小湯山創造奇蹟黎雲、劉會賓通往火神山醫院物資庫的路不長,卻並不好走。300多米的外圍甬路,有陡坡,有坑窪,還有施工留下的一地泥水。
  • 青島基督教堂一座百年老鐘的故事
    登上鐘樓時,老亨利安先生欣喜地發現,百年老鐘上印有一個標識「J.F.Weule」。他當即表示,這個沃爾勒公司和自己的家族企業一直保持著合作關係,自己的家族企業生產齒輪,供給沃爾勒公司做鐘錶用。眼前這座鐘的齒輪會不會就是自己家生產的呢?老亨利安先生讓兒子去求證這個設想。 回到德國,亨利安先生開始了漫長的求證。
  • 愛心無限的倉庫保管員——記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獲得者汪學才
    今年52歲的汪學才是一名退役軍人,現為市中心血站倉庫保管員。1994年,他在北京某部隊當兵,第一次參加無償獻血。那年,獻血車開進他所在的部隊。身為副班長和黨員的汪學才,為了起到帶頭作用,自告奮勇地報名參加無償獻血。他挽起袖口就走進了獻血車,獻血200毫升。談起那次獻血的感受,汪學才說他當時並沒有想太多,作為一名黨員肩負的責任讓他沒有絲毫猶豫。
  • 【探索】資深倉庫主管實戰篇:倉庫盤點管理制度
    3、職責 3.1PMC部(倉庫):負責倉庫物料盤點及執行盈虧處理工作; 3.2財務部:負責盤點組織;主導盤點工作;負責盤點盈虧調整的審核;編制盤點總結報告,組織召開盤點總結工作會議,進行盤點獎懲;
  • 《哈利·波特》:作為鑰匙保管員,魯伯·海格的職責是什麼?
    在《魔法石》中,當混血巨人魯伯·海格向哈利做自我介紹時,有提到自己是「霍格沃茨的鑰匙保管員和狩獵場看守」。但鑰匙保管員是個什麼職務呢?霍格沃茨城堡內的巡邏一職是交給費爾奇負責的,自然學校裡各個大門的鑰匙是費爾奇保管,那魯伯·海格保管的又是什麼鑰匙呢?在06年的The Leaky Cauldron採訪中,羅琳有特別解釋過「鑰匙保管員」是做什麼的。
  • 倉庫兵成「彈藥專家」:熟記近百型號彈藥上萬數據
    原標題:倉庫兵成「彈藥專家」:熟記近百型號彈藥上萬數據     邱友振,武漢後方基地某彈藥倉庫戰士,四級軍士長軍銜,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楊傑攝   初夏,湘中大山深處,某彈藥倉庫正在進行一場緊急收發演練。
  • 聯勤保障部隊某倉庫彈藥支援保障訓練見聞
    1月13日下午,記者走進聯勤保障部隊某彈藥倉庫訓練場,一場野戰條件下的彈藥支援保障訓練激戰正酣,從倉庫領導到普通一兵,全員全裝投入訓練,濃鬱的實戰氣息撲面而來。「保管員、操作手就位,展開作業!」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只見保管員認真核查彈藥品種、數量和質量等級,搬運機械操作手使用伸縮臂叉車、手鏟車等多種搬運機械同步展開作業。「車輛迅速調整到位,做好發出裝載準備!」
  • 中國微型小說(小小說)武陵論壇舉行
    11月11日常德晚報訊 (記者 鄭彥 通訊員 趙丁丁) 11月2日至6日,2012年中國微型小說(小小說)武陵論壇在武陵區舉行。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長、上海文藝出版社社長郟宗培,《微型小說選刊》主編陳永林以及來自市內外的50多名作家、學者、編輯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小小說的當下處境與前景,交流創作心得。
  • 拍照的老鍾·下|來自天南海北的他們,值得用一本圖集記錄
    老鍾說。百老華豐的舊廠址是這樣,杭州城北的石塘村是這樣,還有每年在我們看到或看不到的地方,為杭州默默奉獻的農民也是這樣。這是鍾黎明數十年如一日堅持用手中相機記錄城市影像時的心理活動。幾百工友都認得「拍照老鍾」20世紀80年代初,剛跨入大學之門的鐘黎明,就對拍照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直到2008年之後,才算是真正進入攝影創作階段了。」從2012年起,鍾黎明把鏡頭對準了杭城建築工地上的農民工。
  • 什麼是RFID倉庫管理?RFID倉庫管理有什麼優勢?
    通過RFID電子標籤新技術的投入和應用,RFID倉庫管理從根本上解決了各行業倉庫出入記錄繁雜、管理效率低等問題,進一步提高了數據的讀取速度和準確性,減少了人為不可控制因素的影響。 通過採用RFID技術,實現真正的無線、多件、動態身份識別功能,提高倉庫的管理效率,實現倉庫的精益管理。
  • 小小說|黃庭凱:一條魚
    【作者簡介】黃庭凱,廣西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廣西小小說學會會員,來賓市作家協會會員,曾有習作發表在《三月三》《民間文學》《上海故事》《微型小說月報》《天池小小說》《小說月報·大字版》《小小說月刊》《微型小說選刊》《小小說選刊》《來賓日報》等報刊,有作品入選全國小小說年選。
  • 王培靜:退伍軍人亞強|小小說
    作家簡介:作家王培靜近照王培靜,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小小說沙龍會長。曾獲冰心兒童圖書獎、冰心散文獎、金麻雀獎、中國微型小說四屆一等獎。作品近百次在軍內外獲獎。1982年至今曾在《小說選刊》、《時代文學》、《小說界》、《北京文學》、《解放軍文藝》、《長城》、《中國青年》等全國幾百家報刊發表文學作品三百餘萬字,有近百篇作品被《小說選刊》《作家文摘》《短篇小說選刊》《小說精選》《青年博覽》《小小說選刊》《文化博覽》等報刊選載。
  • 《雜食魚》一一評論小小說集的樣文
    雜食魚(文學評論)雜食魚——讀《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高世榮 讀時下的一些小小說集,前幾篇中看,再幾篇能看《月亮》集,最能打動我的是兩點:一是現實主義寫作觀貫穿始終,二是對小小說創作思想採取兼收並蓄的態度,對小小說表現技巧納入不拘一格的理念。 先說現實主義寫作觀。 縱觀《月亮》集,它的歷史題材、武俠傳奇故事和科幻小說等非現實性作品微乎其微,它的基本篇什,都是把握時代脈搏的,貼近現實生活的。
  • 倉庫保管員組團盜賣個人信息,涉案信息達1.1億條
    黑客低價買進「詐騙群」高價賣出經過警方調查,邱某本人不掌握黑客技術,他的正式工作是某企業的倉庫保管員,並沒有機會接觸公民個人信息。那麼,邱某是怎麼成了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中間商?他又是如何獲得海量的公民個人信息的呢?據邱某介紹,他加入這個地下產業,竟然是因為他自己信息洩露的一次經歷。
  • 小小說|要命的地瓜幹
    在《山東文學》《時代文學》《當代小說》《天池小小說》《羊城晚報》《故事家》等多家報刊發表小說、散文、故事、雜文等100餘篇。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七日談》,短篇小說《盤炕》《小巷人家》等,《一壺茶》《閹匠》被《小小說選刊》選用,並收入《中國微型作品精品庫》。《一壺茶》被編入《中國當代小小說排行榜》《小小說選刊佳作鑑賞》。
  • 馮驥才《俗世奇人》獲魯迅文學獎 領攜《小小說精品系列》名家薈萃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把一部分同一類型的作家,同一類型的創作成果整理出來,集束式地推出來,對整個小小說的創作會起一個很好的推動與引領作用。",憑小小說集《俗世奇人》榮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的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在談到《小小說精品系列》時這樣評價。
  • 原創小小說:潛伏的紅鯉魚
    2016年開始微型小說創作,作品散見《小說月報》《小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百花園》《小說月刊》《小小說月刊》《金山》《微型小說月報》《天池小小說》《小小說大世界》及國外《國際日報》《中華日報》《明州時報》《先驅報》《好報》等報刊;多次榮獲全國微小說徵文大賽獎,其中《梯子愛情》榮獲「第十七屆中國微型小說年度獎(2018)」二等獎;入選年度選本;被譯介海外。
  • 回娘家(小小說)
    回娘家 (小小說) 陳萬貞魁北克街心花園幽靜的小路上,黃頭髮白皮膚藍眼睛的媽媽,牽著女兒的小手,一邊散步一邊哼唱《回娘家》「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鵝,回呀回娘家……」
  • 經典小小說:向前奔跑
    作者簡介:趙豔宅,供職於河北省獻縣教體局,小小說愛好者。有作品散見於《三月三》《小小說大世界》《微型小說選刊》《上海故事》《演講與口才》等及各地報刊和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