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法黨建+】| 新發展格局十問

2020-12-11 澎湃新聞

【「學習筆記」按】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對「十四五」和未來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戰略、路徑作出的重大調整完善,是著眼於我國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對於我國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對於促進世界經濟繁榮,都會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如何理解把握新發展格局?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論述及相關闡釋解讀文章過程中,梳理出十個要點,一起分享!

01

「新發展格局」何時提出?

2020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國內循環越順暢,越能形成對全球資源要素的引力場,越有利於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越有利於形成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新優勢。」

這篇重要講話以

《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

為題發表在2020年第21期《求是》雜誌。

這是目前可查閱的公開文獻中,總書記首次提到「新發展格局」這一重要概念。

02

為什麼要構建新發展格局?

從國內看,我國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斷提高,繼續發展具有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大、社會大局穩定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在創新能力、農業基礎、生態環保、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等方面還有一些短板弱項。

從國際看,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變化,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面對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國際交往受限、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等不利局面,我們必須在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發展。

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帶來一系列新機遇和新挑戰要求,我們必須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通過構建新發展格局來轉危為機,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03

為什麼說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主動作為而不是被動應對,是長期戰略而不是權宜之計?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長期以來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戰略思考和戰略謀劃。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後,我國加入國際大循環,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形成「世界工廠」發展模式,對我國快速提升經濟實力、改善人民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幾年,隨著全球政治經濟環境變化,逆全球化趨勢加劇,有的國家大搞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傳統國際循環明顯弱化。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更多依靠國內市場實現經濟發展。我國有14億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1萬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具有巨大增長空間。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遭遇過很多外部風險衝擊,最終都能化險為夷,靠的就是辦好自己的事、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一直強調要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投資的關鍵作用。近年來,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多保持在90%以上,有的年份超過100%,國內大循環的動能明顯增強。

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我們黨對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正確把握和實踐運用。這是主動作為,不是被動應對,是長期戰略,不是權宜之計。

04

為什麼說新發展格局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而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形成宏大順暢的國內經濟循環,就能更好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既滿足國內需求,又提升我國產業技術發展水平,形成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從國內大循環與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係看,國內循環是基礎,兩者是統一體。國際市場是國內市場的延伸,國內大循環為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堅實基礎。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將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機會,依託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商品和資源要素,打造我國新的國際合作和競爭優勢。

國內大循環絕不是自我封閉、自給自足,也不是各地區的小循環,更不可能什麼都自己做,放棄國際分工與合作。要堅持開放合作的雙循環,通過強化開放合作,更加緊密地同世界經濟聯繫互動,提升國內大循環的效率和水平。可以說,推動雙循環必須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

05

為什麼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要求: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新發展格局的根本出發點還是發展,是要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這種發展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其核心動能就是科技創新,戰略支點就是高質量發展,實踐路徑就是開放形態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這一切,都離不開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協同發力和共同推動。新發展格局的構建要在形態上成型、功能上成熟、運行上成勢,最關鍵、也是最根本的就是堅定不移地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06

為什麼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關係我國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是當前應對疫情衝擊的需要,是保持我國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當前全球市場萎縮的外部環境下,我們必須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以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要優化供給結構,改善供給質量,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要破除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降低全社會交易成本。完善擴大內需的政策支撐體系,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07

為什麼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堅持科技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我們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這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也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關鍵。

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是暢通國內大循環、塑造我國在國際大循環中主動地位的關鍵。

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揚科學家精神,鼓勵大膽探索和合理質疑,加強基礎研究、注重原始創新。要堅持問題導向,面向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加強應用研究。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集中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鍛造產業鏈供應鏈長板,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要發揮我國市場優勢,促進新技術產業化規模化應用,發展先進適用技術,實現技術沿著從可用到好用的路徑發展。創新驅動最終取決於人才和教育。要充分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國際一流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後備軍。要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推動全社會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要加強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在開放條件下促進科技能力提升。

08

為什麼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全面深化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要繼續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保持勇往直前、風雨無阻的戰略定力,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

從深化改革和推動發展的關係看,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全面深化改革。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發展問題,但本質上是改革問題。我們必須運用改革思維和改革辦法,形成充滿活力的市場主體,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營造鼓勵創新的制度環境,掃除阻礙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暢通的制度、觀念和利益羈絆,破除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形成高效規範、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國內統一大市場,形成高標準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降低全社會交易成本,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社會生產力大發展。

09

為什麼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鏈、供應鏈在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這是大國經濟必須具備的重要特徵。

這次疫情衝擊也暴露出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存在的風險隱患,對此,總書記明確指出,為保障我國產業安全和國家安全,要著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力爭重要產品和供應渠道都至少有一個替代來源,形成必要的產業備份系統。

「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如何打造?習近平總書記果斷指出,我們不應該也不可能再簡單重複過去的模式,而應該努力重塑新的產業鏈,全面加大科技創新和進口替代力度。

總書記從兩個方面作出部署:一方面,要拉長長板,鞏固提升優勢產業的國際領先地位,鍛造一些「殺手鐧」技術,提升產業質量,拉緊國際產業鏈對我國的依存關係,形成對外方人為斷供的強有力反制和威懾能力;另一方面,要補齊短板,在關係國家安全的領域和節點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國內生產供應體系,在關鍵時刻可以做到自我循環,確保在極端情況下經濟正常運轉。

10

為什麼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從國家戰略高度和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出發,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對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當前,我國正在從智慧財產權引進大國向智慧財產權創造大國轉變,智慧財產權工作正在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我們要認清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的形勢和任務,總結成績,查找不足,提高對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從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方面,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來源:綜合自人民日報、新華社、《求是》雜誌、學而時習微信公眾號

原標題:《【石法黨建+】| 新發展格局十問》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大慶市讓胡路區奮鬥街道構建黨建新格局 譜寫黨建新篇章
    大慶市讓胡路區奮鬥街道構建黨建新格局 譜寫黨建新篇章 時間:2020-10-02 21:56 來源:東北網編輯:呂博   東北網10月2日訊(記者 郎艾迪)近日,大慶市讓胡路區奮鬥街道黨工委開展「奮力奔跑同心築夢」主題黨建聯席會,轄區26家企事業單位代表及「兩新」黨組織、社區黨組織60餘人參加。
  • 鞏固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格局,推動南海法院各項工作新發展、新作為
    9月17日下午機關黨委組織召開黨建工作巡察整改會暨黨務工作者業務培訓會,圍繞「提升黨建與業務融合度,強化黨建引領成效」、「加強黨支部對黨員教育、管理、監督作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等日常組織生活
  • 【石法黨建+】這些典故,有深意
    在日內瓦,各國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就政治安全、貿易發展、社會人權、科技衛生、勞工產權、文化體育等領域達成了一系列國際公約和法律文書。法律的生命在於付諸實施,各國有責任維護國際法治權威,依法行使權利,善意履行義務。法律的生命也在於公平正義,各國和國際司法機構應該確保國際法平等統一適用,不能搞雙重標準,不能「合則用、不合則棄」,真正做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 半山街道探索構建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
    當城市開發建設的步伐沿著大運河一路向北推進,半山迎來了絕佳的發展時機。  今年以來,拱墅區半山街道緊緊圍繞「打造新時代下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新半山」,聚焦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以「數字賦能基層黨建、黨群共建幸福家園」為主線,依託「網際網路+大數據」技術,全新打造半山街道黨性體檢中心(黨群服務中心),深化三方協同治理,全力推進「幸福家園」睦鄰小區建設,整合區域共建資源,全面建設「運河城市驛站」等黨建微陣地,積極探索構建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高質量助推大城北開發建設和
  • 【媒體聚焦】「1+6+X」:上海長寧政協黨建探索新格局
    編者按:1月13日,新華社客戶端以《「1+6+X」:上海長寧政協黨建探索新格局》為題,生動報導了長寧政協立足實際加強黨的領導和黨建工作的創新實踐。
  • 上海閔行區吳涇鎮:以區域化黨建新格局 助力吳涇特色小鎮「新作為」
    圍繞特色小鎮產城融合發展,對接閔行區委「515領航工程」,吳涇在分析把握黨建新形勢、新任務的基礎上,聚焦黨建運行模式、工作機制、品牌特色三個方面,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主要是以區域化黨建為載體,以「涇彩黨建」為品牌,圍繞涇彩黨建是什麼、做什麼、未來怎麼做三個問題,逐步形成黨建引領特色小鎮發展的共識和合力,逐步擴大黨建工作的影響力和滲透力,進一步改善鎮域環境,全面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 蕭山北幹街道構建區域化黨建新格局
    日前,蕭山區北幹街道黨工委與轄區內的五個樓宇社區聯合,在街道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聚北互融、實幹共創」北幹街道北極星黨建聯盟項目總結暨最具影響力黨建聯盟單位評選活動。  與其說是評選活動,不如說這是一場城市黨建的「頭腦風暴」。
  • 閔行區新虹街道打造城市基層黨建品牌助推區域發展
    新華網上海1月3日電 (閔軒)以「初心 前行」為主題的新虹街道城市基層黨建品牌發布會近日舉行,生動展示區域化黨建新格局和成果,旨在凝聚起政府、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商務區企業、區域單位等多元主體助推區域發展邁向新徵程。
  • 湖北省沙市區崇文街道:紅色引領,打造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
    一、背景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新時期,基層黨建有新要求,城市基層黨建作為基層黨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重要的時代任務。
  •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廣州新作為
    當前,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來的,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是著眼於我國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擴內需,打造暢通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  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國內循環越順暢,越能形成對全球資源要素的引力場,越有利於構建新發展格局。廣州有能力、也有責任擔當起「暢通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的角色。  一是大力發展新消費。
  • 珠海以黨建為引領,推進新時代律師行業新發展
    日前,記者從珠海市律師行業黨委獲悉,該黨委以律師行業黨建引領發展「四大工程」為抓手,強化黨對律師工作的全面領導,加強新時代珠海律師行業黨的建設,促進律師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珠海全面開展「強基工程」,為黨建引領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 聚焦新發展格局「好客山東服務節」助力飯店業高質量發展
    構建新發展格局形勢下,山東旅遊飯店業謀新機、開新局、聚人心、鼓士氣的一次年度盛會,會議吹響山東旅遊飯店業在新形勢下開創高質量發展的集結號,擂響了山東旅遊飯店人凝心聚力再攀高峰的進軍戰鼓。這次活動的主題是:在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形勢下,以「好客山東服務節」品牌活動為載體與推手,聚焦新發展格局,探討如何以「好客山東服務節」助力飯店業提質增效,以改革創新賦能飯店業高質量發展
  • 【市中醫|黨建】參觀新院址 展望新發展 學習四史促黨建
    【市中醫|黨建】參觀新院址 展望新發展 學習四史促黨建 2020-09-13 1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經略海洋黨建聯盟:領航經略海洋新發展
    【全國首個】經略海洋黨建聯盟:領航經略海洋新發展煙臺因海而生,因海而興,發展海洋經濟是煙臺最大的特色、優勢和潛力所在。作為全市經濟的龍頭,自貿區煙臺片區的承載地,開發區必須勇立潮頭,當好高質量經略海洋的「排頭兵」。
  • 鹽官鎮桃園村「雙線四聯」創新構建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新格局
    、警長、社會治理力量等七方力量進行深度融合,實現共建共治,構建鄉村振興新格局。在村黨委的引領下,充分發揮鄉賢黨支部作用,引導廣大鄉賢黨員做好村級經濟發展與服務群眾的宣傳員、觀察員、監督員,傾情傾力提升村級各項事業水平。加強網格黨支部規範化管理,並結合實際用好黨員先鋒站、連心茶室等黨建陣地,做優做實服務,使之成為鄉村振興的「加油站」,群眾說事、黨員議事、組織辦事的「紅色樞紐」。
  • 西安「十問」不解,關中平原城市群氣候難成
    「西安為何落後於其他省會城市」等「十問」是否有答案了?關天經濟區合作機制欠缺關天經濟區以大西安(含鹹陽)為中心城市,寶雞為副中心城市,轄陝西省西安、銅川、寶雞、鹹陽、渭南、楊凌、商洛一區三縣和甘肅省天水等共計65個區縣、962個街道(鄉鎮)。經濟區2009年經國務院批覆通過,發展規劃期間是2007—2020年。
  • 石羊派出所:「黨建+改革」適應轄區發展新需求
    近年來,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石羊轄區借勢完成了從城中村到國際化社區的華麗轉身,一躍成為成都城市新中心。如何適應超大城市發展需要,如何管理好轄區大量流動人口,成為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石羊派出所面臨的新課題。
  • 垃圾山變公園、打造科技城…「十三五」期間,金山黨建激活發展新...
    原創 金山融媒 i金山基層黨建「十三五」期間,全區深入落實新時代基層黨建高質量創新發展的要求,探索建立了「六化同步、四指同評」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制定形成 「1+10」制度體系,形成了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層黨建「金山經驗」。
  • 黨建強根基 發展上引擎 高新區(江海區)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上個月,第七屆「粵治—治理現代化」廣東探索經驗交流會舉行,江海區「黨建引領激發農村社區治理新動能」入選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優秀案例,全省僅11個。黨建引領下,高新區(江海區)農村社區治理工作呈現出「一村(社區)一品」的特色模式,為加強農村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提供「江海經驗」。黨建是引領各項工作開展的「根」與「魂」。
  • 鶴山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召開 踐行新發展理念 融入新發展格局
    深刻認識「十三五」時期尤其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以來各項事業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對國際國內形勢的重大研判;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對新發展階段的戰略部署。會議強調,要認真學習領會,切實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引領鶴山發展。一要突出踐行新發展理念,更加注重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堅持發展實體經濟,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堅持全面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