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上春節也熱鬧:網際網路「新年俗」傳承「新年味」
網際網路「新年俗」傳承「新年味」網上春節也熱鬧(網上中國)玉犬獻瑞辭舊歲,金豬添富迎新春。除夕至,年味濃。科技與傳統的結合,催生了新年俗、新年貨和新的祝福方式,這一切讓拜年、過年、分享「年味兒」更有趣味。新年俗「你集齊五福了嗎?」這可能是最近人們見面時最高頻問候語之一了。正值新春佳節,網際網路時代應運而生的集五福這一新年俗又熱起來。
-
直播搶年貨、全民搶紅包……這些「新年俗」你配齊了嗎?
另外,京東「年貨節」則從2019年12月27日一直持續至2020年1月31日,在時間跨度上做到春節不打烊;天貓「年貨節」也於今年1月2日正式開啟,提供超過10萬個品牌1000萬款年貨。從各電商平臺公布的消費數據來看,蘇寧易購數據顯示,5G手機、耳機、充電寶取代方便麵等成為春運「新三樣」;而年夜飯也正在打破一大家人熱熱鬧鬧的印象,「三人食年夜飯」走紅,銷量環比增長125%。
-
新年俗、玩抖音、智能春聯…狗年春節這樣潮
原標題:新年俗、玩抖音、智能春聯...狗年春節過法這樣潮! 新華網北京2月23日電(記者 盧俊宇)2018年的春節假期已結束,回顧這個春節假期,各種新吃法、新玩法、新遊法、新購法層出不窮。您是否注意到與往年春節相比,今年自己家人和親朋好友們的過年方式正在「刷新」?
-
新年俗、玩抖音、智能春聯……狗年春節過法這樣潮!
新華網北京2月23日電(記者 盧俊宇)2018年的春節假期已結束,回顧這個春節假期,各種新吃法、新玩法、新遊法、新購法層出不窮。您是否注意到與往年春節相比,今年自己家人和親朋好友們的過年方式正在「刷新」?
-
新年俗、玩抖音、智能春聯...狗年春節過法這樣潮!
新華網北京2月23日電(記者 盧俊宇)2018年的春節假期已結束,回顧這個春節假期,各種新吃法、新玩法、新遊法、新購法層出不窮。您是否注意到與往年春節相比,今年自己家人和親朋好友們的過年方式正在「刷新」?
-
新年俗,年味足?一段年畫的「科技進化史」!
但春節買年貨的傳統,卻從未缺席。備年貨、貼春聯、剪窗花、掛年畫、守歲、吃餃子看春晚等傳統過年民俗,這些凝聚著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卻讓我們無法迴避。近年來,年貨節從線上發展到如今的線上線下無縫銜接,年貨節的出現,不僅說明網際網路企業們在努力為大家創造出更便捷舒適的網購體驗,更重要的是,年貨節以網際網路的方式逐漸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去。
-
2016春節「年貨清單」:新年新消費 你鍾情哪一個
新華社北京2月13日電題:新年新消費,你鍾情哪一個?——盤點2016春節黃金周「年貨清單」 年貨行李先回家、請大廚做年夜飯、旅遊娛樂居年貨清單榜首……2016年的春節期間,「網際網路+」、服務、健康、智能、品質等新消費元素凸顯,在創新供給方式過程中催生一批新經濟現象。
-
進口海鮮、掃地機器人、早教機 年輕人捧紅年貨「新三樣」
城市白領成雲囤貨主力,老字號為適合年輕人推新品高科技年貨走俏,年輕人愛買掃地機器人 年輕人捧紅年貨「新三樣」 「老媽,今年我們嘗嘗新鮮貨啊。」「90後」元寶,是在杭州工作的四川宜賓人。 這邊,中國吃貨的春節越來越國際化。大洋彼岸,身處異鄉的華人們,也正在通過天貓,尋找記憶中的味道,購物寄鄉思。今年天貓年貨節,有超過600萬海外華人上天貓買年貨。截止1月15日的數據,唐裝和旗袍在成交第一的服飾類目佔比超40%。從另外一個數據可以看到,也有很多講究雙喜臨門的海外華人計劃在農曆新年期間辦婚禮,年貨節婚紗禮服的成交增速很快,2天共買走3000多件婚紗禮服。
-
2018中國人新年俗報告:世界美食走進農民餐桌
2018中國人新年俗報告:世界美食走進農民餐桌 傳統習俗走向全球中新社北京2月21日電 (夏賓)21日,阿里巴巴發布《2018中國人新年俗報告》,全景展示了一個充滿年俗味、人情味、科技感和國際範的新年。
-
2021,新年俗裡的新經濟
年俗變了,以宅家娛樂為核心的需求帶來了「新年味兒」。記憶裡的春節,是買花放炮穿新衣,是大紅燈籠高高掛,是壓歲錢裡沉甸甸的祝福。近年來,隨著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不少人感慨「年味兒」淡了。
-
長沙人春節的團圓方式越來越時髦 旅遊過年漸成新年俗
父母長租在三亞,一家三口旅行在澳大利亞,長沙人春節的團圓方式越來越時髦旅遊過年漸成春節新年俗 長沙晚報記者 張洋子> 今日,當除夕的鐘聲敲響,千家萬戶團圓之際,長沙人李靜一家,換了種方式迎接新年:年邁的父母長租三亞當「候鳥」,春節伴著椰林、沙灘、海風;一家三口則相聚在澳大利亞,旅行中感受南半球的夏天滋味。
-
掃福新年俗,讓「年味」歷久彌新
像備年貨、貼春聯、守歲、看春晚、派紅包、放鞭炮等等,它們共同支撐了每一個春節的「年味」,也成了不少人心中關於過年的最深刻記憶。但是,隨著歲月更迭、我們從農耕社會跨入城市社會,過去的種種年俗及由其所營造出的「年味」,確實愈發顯得邊緣化,這也是為何越來越多的人覺得年味變淡的關鍵原因。
-
新年新消費,你鍾情哪一個?——盤點2016春節黃金周「年貨清單」
新華社北京2月13日電題:新年新消費,你鍾情哪一個?——盤點2016春節黃金周「年貨清單」 新華社記者 年貨行李先回家、請大廚做年夜飯、旅遊娛樂居年貨清單榜首……2016年的春節期間,「網際網路+」、服務、健康、智能、品質等新消費元素凸顯,在創新供給方式過程中催生一批新經濟現象。 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已達66.4%,「黃金周」對拉動消費和經濟增長意義不可小覷。
-
新年俗對比舊年俗 解鎖重慶不一樣的民俗年
重慶日報消息,又是一年春來到,辦年貨、貼春聯、掃陽塵、祭灶王、吃年飯、放爆竹、守歲拜年……各式各樣的民俗活動已經開始,山城瀰漫著濃濃的年味。隨著歲月變遷,有些曾經的年俗逐漸被淡忘,新的習俗日漸盛行。也許,改變的只是內容與形式,不變的是記憶與情愫。
-
聚焦2016春節年俗之「變」 當春節遇上「網際網路+」
放鞭炮、貼對聯、吃餃子……各式年俗交雜著團圓、祝福、喜慶等情感,這便是中國傳統的年味兒。近年來,隨著網絡和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年俗插上了「網際網路+」的翅膀,過年被賦予了時代氣息。 「網上趕集」:春節網絡消費成趨勢 置辦年貨是過年必不可少的一環。
-
廣州人過年必備年貨有三樣:煎堆、蛋散、油角
迎新春,過新年咯!新年將至,對於不少廣州人來說,購置各種各樣的廣式年貨是家家戶戶的「招牌動作」。廣式年貨又以糕點、餅食等食品為主,街坊流連街市商場,購買各色年貨小吃,既犒勞過去一年的辛勞,又寄寓新一年熱鬧紅火、步步高升。
-
聚焦2016春節年俗之「變」 當春節遇上「網際網路+」
放鞭炮、貼對聯、吃餃子……各式年俗交雜著團圓、祝福、喜慶等情感,這便是中國傳統的年味兒。近年來,隨著網絡和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年俗插上了「網際網路+」的翅膀,過年被賦予了時代氣息。 「網上趕集」:春節網絡消費成趨勢 置辦年貨是過年必不可少的一環。
-
掃福新年俗,讓「年味」歷久彌新
像備年貨、貼春聯、守歲、看春晚、派紅包、放鞭炮等等,它們共同支撐了每一個春節的「年味」,也成了不少人心中關於過年的最深刻記憶。但是,隨著歲月更迭、我們從農耕社會跨入城市社會,過去的種種年俗及由其所營造出的「年味」,確實愈發顯得邊緣化,這也是為何越來越多的人覺得年味變淡的關鍵原因。
-
拉薩市雙創產品2019年春節藏曆新年年貨展銷會舉行
原標題:拉薩市雙創產品2019年春節藏曆新年年貨展銷會舉行 1月28日,由拉薩市「兩創示範」建設暨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簡為市「兩創」辦)主辦的拉薩市雙創產品2019年春節藏曆新年年貨展銷會在八廓商城舉行,今後,市民購買特色年貨,又多了一個新去處。
-
2018春節,旅遊遇到過年,過年旅遊成為新年俗
2018狗年春節,被看作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第40個春節。這個春節全國交通發送旅客4.19億人次,最高峰日客運量近億,從大數據可見「中國年」新變化,高鐵民航增長快,自駕遊更是高速增長,成為中國家庭出遊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