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三四線城市 養樂多與伊利蒙牛短兵相接

2020-12-10 人民網

  5月27日,養樂多相關工作人員向北京商報記者證實,8月將在無錫開建另一座工廠,並且會在湖南衡陽、安徽蕪湖和廣東肇慶3個三線城市開設新辦事處。自2002年進入中國以來,養樂多主要在一二線城市布局,佔據了低溫乳酸菌飲料市場60%的市場份額。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一二線市場趨於飽和,三四線城市的消費需求增長,但三四線市場長期被伊利、蒙牛等國內主流品牌的常溫乳酸菌飲料佔據,養樂多渠道下沉後,將與上述企業短兵相接,此外,養樂多還面臨產品、渠道以及冷鏈運輸方面的壓力。

  下沉市場

  養樂多此次布局從生產和銷售兩端開始。新工廠仍將建在無錫,命名為無錫二廠。據了解,2015年,養樂多在無錫建設了工廠,並於2019年增設了生產線。新工廠預計2022年4月完工,完工後無錫2家工廠日產能將達540萬瓶。

  新工廠將支撐養樂多的終端銷售拓展。養樂多此次拓展了3個三線城市,新設立3家銷售辦事處,合計日銷量將超10萬瓶。其中,湖南衡陽、安徽蕪湖辦事處將在7月開始銷售產品;廣東肇慶將於8月開始進入超市銷售。

  戰略定位專家、九德定位諮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認為,一二線乳酸菌市場正在趨於飽和,但三四線乳酸菌飲料市場需求在不斷增大,所以養樂多需要在三四線城市布局。

  自2002年進入中國市場,養樂多率先在廣州、上海等一線城市布局,又陸續在廈門、福州等省會城市及二線城市布局。目前建有廣州、上海、天津、無錫、佛山工廠,擁有46家分(子)公司。

  養樂多年報顯示,目前養樂多覆蓋中國人口7億人,但市場滲透率僅為1.05%。對此,養樂多方面表示,未來在中國內地的重點工作是增加銷售辦事處的數量,並擴大其分銷覆蓋範圍。在渠道方面,更多地關注零售店,以提高曝光率,更有效地擴大銷售面積。

  營銷專家路勝貞稱,隨著中國低溫乳酸菌飲料市場逐漸成熟,還有很大一部分市場潛力沒有釋放,擴產對於養樂多而言,是準備進一步釋放品牌勢能、擴大市場佔有率的表現。

  短兵相接

  渠道下沉,養樂多將與伊利、蒙牛等國內主流品牌短兵相接。

  目前,中國低溫乳酸菌飲料的重點市場在一二線城市,銷售額佔比達到51%。「在一二線城市的低溫乳酸菌市場,養樂多主打高端,與其他品牌雖有競爭,但處於『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業內人士稱。

  據了解,養樂多幾乎已經成為低溫乳酸菌產品的代名詞,佔據了該市場60%的份額,且仍在不斷增加。

  數據顯示,養樂多在中國市場發展迅速,自2018年10月以來,養樂多的市場份額始終保持在50%以上,而這一數字在2014年只有37%。

  中國內地已經成為養樂多僅次於日本本土的第二大市場,日銷750多萬瓶,在其海外市場中份額超過23%。

  「可見,布局一二線城市使得養樂多在中國市場收穫頗豐,如今進軍三四線城市,養樂多將與伊利、蒙牛等國內企業直接競爭。」業內人士表示。

  數據顯示,目前,常溫乳酸菌飲料市場有100多個品牌,市場佔有率位居前三名的品牌分別是伊利、均瑤和好彩頭,這3個品牌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46.3%。

  不過,業內普遍認為,上述企業市場領先地位並不穩固,競爭尚處在中等強度的階段,屬於分散型競爭結構。

  路勝貞說,養樂多引導了低溫乳酸菌中高端消費潮流,加之獨特的菌群銷售說辭,使得養樂多的專業性特點更加突出,品牌勢能不斷增加。目前,養樂多到了由品牌滲透轉至放量時期,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冷鏈能力待考

  徐雄俊認為,養樂多的品牌優勢明顯,但在三四線市場上與國內品牌近距離作戰,要求養樂多在冷鏈物流和產能布局上能夠跟上,否則可能拖累養樂多的發展。

  作為活性乳酸菌飲料,養樂多全程運輸和儲藏需要保持在2-10℃,當溫度過高后,乳酸菌的活性將下降或者消失。

  「東部地區和省會城市冷鏈運輸能力較強,支撐了養樂多的銷售。但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冷鏈運輸體系相對落後,養樂多需要投入建設運輸體系,這無疑將增加養樂多的運營成本。」徐雄俊分析稱。

  就養樂多如何保證產品在三四線始終處於冷鏈運輸和存儲狀態,北京商報記者採訪了養樂多相關負責人,但對方並未回復。

  「三四線城市,乳酸菌產品主要以常溫產品為主,市場被伊利、均瑤等諸多國內品牌佔據,養樂多在渠道和生產布局方面並不佔優勢。」業內人士表示。

  除了冷鏈和渠道會受到國內企業的衝擊,在路勝貞看來,養樂多自身還存在產品單一的弊端。「產品結構較為單薄,缺乏產品的縱深和廣度,進而缺乏競爭保護牆,所以養樂多也面臨較大挑戰。」路勝貞說。

  其實,養樂多在日本的產品品類非常多,但目前在國內市場上,養樂多的產品只有有糖和無糖兩款產品。負責國際業務的養樂多集團專務董事成田裕曾表示,希望以後把更多有新功能的產品引進中國。

(責編:張宏莉(實習生)、王震)

相關焦點

  • 布局三四線城市,養樂多與伊利蒙牛短兵相接
    自2002年進入中國以來,養樂多主要在一二線城市布局,佔據了低溫乳酸菌飲料市場60%的市場份額。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一二線市場趨於飽和,三四線城市的消費需求增長,但三四線市場長期被伊利、蒙牛等國內主流品牌的常溫乳酸菌飲料佔據,養樂多渠道下沉後,將與上述企業短兵相接,此外,養樂多還面臨產品、渠道以及冷鏈運輸方面的壓力。
  • 養樂多賣化妝品的醉翁之意:正式向三四線城市下沉
    養樂多開始賣化妝品了。7月23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日本Yakult養樂多集團旗下化妝品品牌「Yakult海外旗艦店」正式入駐天貓國際。實際上,作為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市場,養樂多對中國市場有著更大的野心。但隨著伊利、蒙牛等大型乳企入局,養樂多的市場份額面臨被瓜分的風險。
  • 益生菌成食品飲料風口 養樂多搶灘三四線市場
    入華十八年,養樂多正式向中國三四線城市下沉。 近日,養樂多與江蘇無錫高新區籤署合作協議,擬在無錫投資建立第二工廠,繼續擴產。去年9月,養樂多無錫工廠第二棟廠房才竣工投產。除此之外,養樂多還宣布今年在湖南衡陽、安徽蕪湖和廣東肇慶3個城市開設新辦事處。
  • 養樂多賣化妝品的醉翁之意
    本文轉自【北京商報】;養樂多開始賣化妝品了。7月23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日本Yakult養樂多集團旗下化妝品品牌「Yakult海外旗艦店」正式入駐天貓國際。實際上,作為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市場,養樂多對中國市場有著更大的野心。但隨著伊利、蒙牛等大型乳企入局,養樂多的市場份額面臨被瓜分的風險。
  • 躺贏時代結束,日系吸金王「養樂多」謀變!
    誕生至今已成長了88年,其工廠更是遍布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僅是日本最銷暢的產品,同時也是中國乳酸菌市場的吸金王,自2002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以來,養樂多從日銷不足6萬瓶到現在的日銷750萬瓶,在其整體海外市場布局中,中國市場份額佔比已達到了23%,以至於很多人誤將養樂多視為是一個中國本土品牌,成為了中國無數媽媽的心頭好與年輕人腸道健康的守衛者。
  • 養樂多引入「Yakult」化妝品,擴大在華業務版圖
    養樂多開始賣換妝品了。7月23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日本Yakult養樂多集團旗下化妝品品牌「Yakult海外旗艦店」正式入駐天貓國際。與養樂多飲品相同,養樂多化妝品也突出「乳酸菌」這一賣點,其產品口號為「以乳酸菌之力,助肌膚自然之力」。業內人士認為,作為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市場,養樂多對中國市場有著更大的野心。
  • 短保鮮奶,「撕扯」伊利、蒙牛兩巨頭
    彼時的伊利蒙牛等乳企為了讓全國人民喝上牛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們是英雄。 -02-巨頭的困境與區域乳企的優勢 如今,低溫奶品牌中的前三分別是光明、三元和新希望,為什麼伊利、蒙牛這兩個乳品巨頭沒能上榜?
  • 暢銷85年的養樂多,賣起了「乳酸菌」化妝品?
    以養樂多為代表的乳酸菌飲料大受追捧的同時,也吸引了蒙牛、伊利、君樂寶、等乳企巨頭開始布局,加入到行業市場競爭中,而在這場乳酸菌飲料爭奪賽中,到底誰才能能成為市場最耀眼的明星?一、85歲的養樂多,賣起了「乳酸菌」化妝品?
  • 光明牛奶為什麼會輸給蒙牛、伊利?
    就是這些特性讓常溫奶順利的走進三四城市和五六線城鎮,甚至大部分村莊的零售貨架上也有伊利蒙牛的產品,適渠道者生存而已。 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廣告,蒙牛伊利投得起全國性的廣告。最近五年的電視節目,一大半都是蒙牛伊利冠名的,兩家公司堪稱廣告王。
  • 蒙牛利潤只有伊利三分之一:乳業雙寡頭要變單寡頭?
    更為嚴峻的是:蒙牛不僅營收被伊利大幅超越,當前利潤也僅為伊利的約三分之一,市值也只相當於伊利的四成左右。中國乳製品市場蒙牛伊利雙雄對峙的局面已經持續了十多年,但在中糧入主蒙牛八年之後,從市值和利潤的角度來觀察:雙寡頭對峙似乎正向單寡頭獨強的局面演進。事實上,中糧系的上市公司正成為很多投資者套牢的深坑。今年上半年,在A股上市的四家中糧系公司股價無一例外地都在下跌。
  • 中國乳酸菌飲料巨頭,它背靠蒙牛集團,力壓娃哈哈、養樂多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優益C、娃哈哈、養樂多、味全等乳酸菌飲料品牌。在2019年國內乳酸菌飲料品牌力指數中,優益C高居榜首,力壓娃哈哈、日本養樂多等。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優益C。資料顯示,優益C誕生於2009年,是蒙牛旗下的一款飲料品牌。在介紹這款飲料之前,先給大家簡單說下蒙牛。
  • 與伊利鏖戰「雙千億」,為何蒙牛卻總在收購「經營不善資產」?
    本是同根生的蒙牛和伊利,隨著時間的變遷,慢慢展示出了他們的不同。蒙牛與伊利的年終營收相差超百億不說,其淨利潤也只是後者的三分之一。在大多數人以為要上演你追我趕的激烈競爭時,蒙牛卻一反往常,沒有死磕營收,反而開啟了瘋狂收購的另類步伐,讓資金像放水一樣流動。為何一直「買買買」,而且相中的還都是經營不善的企業?
  • 單品打天下,一瓶只賣2.2元,養樂多82年的生存要義
    而養樂多很好的避免了這種掣肘。「養樂多媽媽」承擔了城市經理和業務代表兩種角色,她們是產品從工廠到消費者的橋梁。在由「養樂多媽媽」構成的渠道線上,沒有中間商,沒有複雜的促銷、鋪貨和品項任務。
  • 蒙牛與豪士食品合作、伊利限定新品、光明優焙……乳企紛紛發力...
    蒙牛與豪士食品合作、伊利限定新品、光明優焙……乳企紛紛發力烘焙麵包領域2020/9/17 16:22:32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近來,乳業三巨頭伊利、蒙牛、光明紛紛瞄準了烘焙行業:伊利聯手六大品牌推出了蛋糕等產品;蒙牛與豪士食品合作打造新的短保烘焙供應鏈模式
  • 蒙牛增持現代牧業背後野心:與伊利爭奪原奶市場
    記者就蒙牛乳業在此時增持的看法採訪現代牧業,其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正處在收購要約和年報披露的靜默期,不便回復,一切以公告為準。   與伊利爭奪原奶市場之戰   即使排除對賭協議影響,現代牧業在2016年仍有6億元虧損,為何蒙牛乳業仍願溢價增持現代牧業股份?
  • 加碼C端 現代牧業欲擺脫蒙牛依賴
    作為全國最大的原奶供應商,現代牧業從2012年開始布局終端奶市場。8月26日,針對現代牧業未來的2C業務計劃,現代牧業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現代牧業目前已經完成了中高端全產品線的布局。這意味著,現代牧業與其大股東以及最大客戶——蒙牛在終端奶市場短兵相接。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現代牧業重新加碼終端奶市場,是為了儘快擺脫對蒙牛的依賴。
  • 奶酪只佔乳製品市場1.5%,為何伊利蒙牛也要擠進來?
    按照計劃,伊利將在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個城市投建客戶體驗中心,明年將在北京先落地。所謂的客戶體驗中心主要為餐飲客戶提供產品開發、演示、品鑑,以及行業熱點分享等服務。這是乳企大公司在專業乳製品市場的新動作,這意味著大公司在奶酪市場上的新一輪投資開始了。蒙牛、光明、三元等公司在2000年前後就有了奶酪業務,但受重視程度遠不及今天。新一輪對於奶酪市場的投資開始於2018年。
  • 史上最不上進的養樂多,為什麼死不加量地位仍舊屹立不搖?
    市面上也有不少打「活性乳酸菌」概念的產品,如伊利的「每益添」、蒙牛的「優益C」,還有娃哈哈、味全、美樂多等均有推出乳酸菌飲品,乳酸菌含量、口味選擇、容量選擇、性價比上超過養樂多的大有人在,可養樂多還是好好地活在市場上。
  • 美資輝山乳業爭奪戰:伊利、中糧重金入股押上市(圖)
    來自乳業圈內的消息稱,伊利這筆巨額投資正是奔著輝山乳業IPO的基礎投資方去的,據悉輝山乳業目前已敲定了3家基礎投資者:分別為挪威NORGES BANK、伊利股份以及中糧集團,三家共認購了輝山乳業2.2億美元的股份。  對此消息,記者向中糧集團求證,至截稿前,中糧方面並未給予答覆。
  • 蒙牛、伊利加碼「奶酪」,這會是下一個千億市場嗎?
    近年來,前景可期的奶酪市場吸引了大批企業入局,蒙牛、伊利兩家乳企巨頭的加碼,將會給中國奶酪行業帶來怎樣的變化? 關於伊利,除了2018年財報顯示的,成立獨立事業部外,最新信息是2019年3月,伊利收購了紐西蘭第二大乳企,以補足羊乳、奶酪方面的資源。當前伊利的奶酪的產品線系列較少,核心布局方向在兒童和成人高品質天然奶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