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同凱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巴中意科碳素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打包運輸生產出來的石墨塊產品。本報記者 夏雨 攝
新能源新材料是當今最為活躍的產業領域之一。近年來,我市立足綠色資源優勢,以生態文明建設與工業發展相互促進為目標,將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列為新型工業的重點產業,推廣示範新能源,打造新材料產業鏈,助推我市構建綠色生態工業體系,由工業弱市向工業強市跨越。
按照《巴中市新能源(清潔能源)和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我市將重點發展天然氣、生物質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石墨新材料、綠色建材、天然氣精細化工八大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到2020年,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總產值達到250億元。
產業體系
新能源:
2個主導產業:天然氣清潔能源、生物質能
3個培育產業:太陽能、風能、地熱能
新材料:
2個主導產業:石墨新材料、綠色建材
1個培育產業:天然氣精細化工
空間布局
★一核
以巴中經濟開發區為核心:推進巴中經濟開發區石墨新材料產業發展示範園區(石墨新材料產業發展示範園區南區)建設,發展石墨新材料精深加工及危廢處理;推進曾口產業園區建設,發展天然氣精細化工新材料產業;推進駟馬清潔能源工業區建設,發展天然氣清潔能源產業;建設工業物流園,發展生產性物流產業;建設巴中市大眾創業園,建立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推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
★兩片
北片(南江縣):推進南江樂壩石墨新材料產業發展示範園區(石墨新材料產業發展示範園區北區)建設;推進坪河、尖山、廟坪三個石墨原材料採選基地建設。
南片(平昌縣):依託星光工業園機械製造產業,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製造,打造儲能電池下遊產業,延伸產業鏈。
★多點
在巴州、恩陽、通江、南江、平昌多點布局發展綠色建材、分布式光伏發電、風能、生物質能及地熱能產業
★一帶
依託「一核兩片」,打造由北到南的「原材料開採(石墨、石墨烯)—精深加工(儲能電池)—產品應用(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帶
天然氣 到2020年城鎮燃氣100%覆蓋
巴中已探明開發三大氣田,分別是通南巴氣田、南江東氣田及元壩氣田中東部,天然氣探明儲量1500 億立方米,遠景儲量14000 億立方米。黑池梁區塊海相的勘探工作將進一步提升巴中天然氣資源儲量。
在天然氣產業方面,我市加大對巴中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力度,持續推進同凱能源二期年產35萬噸LNG項目建設,加強城鎮用氣供給、加大工業用氣供給,穩步發展天然氣交通運輸,有序推進天然氣發電項目建設。
走進位於平昌縣駟馬鎮境內的四川同凱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車間,工人們戴著防塵口罩、身著工作服忙碌在各條生產線上。2015年,四川同凱能源第一條LNG生產線順利投產,這標誌著我省最大的天然氣汽車清潔燃料項目產品正式投放市場。
近日,龍崗氣田至巴中輸氣管道工程建成通氣,解決了巴中近期和遠期民生用氣的需求。按照規劃,到2020年,我市城鎮燃氣覆蓋率將實現100%。
生物質能 大力推進大中型沼氣集中供氣項目
門前一片綠油油的菜地,青瓦、灰牆、白屋脊的川北民居,乾淨整潔的農家小院,這是通江縣民勝鎮方山村村民李文聰的家。
記者見到李文聰時,他正在給豬餵食。沒有刺鼻的味道,也沒有糞便,豬圈裡十分乾淨。「這就是修了沼氣池的好處。」李文聰指著旁邊的沼氣池說,「沼氣池建好後,豬糞就全進了這裡,不僅院子乾淨了,連蚊蟲都很少看到了。」
「過去家裡確實比較髒亂,外面有豬圈的臭味,屋子裡還堆滿了乾柴和蜂窩煤。」李文聰邊說邊把記者領到了廚房,「現在有了沼氣燈、沼氣灶、沼氣飯煲,再也不用砍柴了,也不用買煤了,15分鐘就能做好一頓飯,又省事又衛生!你看,廚房的牆上我都貼了白色的瓷磚,多漂亮啊!」
巴中森林資源豐富,生物質資源儲量巨大,全市每年農作物秸稈實際可利用量約為525萬噸,生豬養殖100頭以上的企業約1800家,城鎮垃圾量超過40萬噸,這些都為開發沼氣、生物質液體燃料等提供了豐富的原料。
「十三五」期間,我市將重點發展沼氣、生物質燃料等項目,試點發展非糧生物質原料的選育及定向培養,推進生物質液體燃料發展。擴大地溝油制柴油項目規模;重點發展新一代非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推進纖維素制乙醇等高附加值新產品開發。在中小型養殖場較多的平昌縣等地,大力推進大中型沼氣集中供氣項目建設。鼓勵個人、集體、企業採取PPP等融資模式,參與大中型沼氣集中供氣項目建設。充分利用大中型沼氣沼渣、沼液及農業廢棄物資源,開發新型有機複合肥,逐步形成「規模養殖+沼氣工程+綠色種植」的三產互動生態農業模式。
太陽能光伏 支持公共建築實施光電建築一體化
隨著新能源的發展和普及,新能源的工程也被應用到了扶貧項目中。2017年12月,巴中首個太陽能光伏電站正式落戶南江長赤鎮。居民袁棟平家建設了一座200多平方米的光伏電站。他告訴記者,目前國家正大力提倡清潔能源,光伏電站的市場前景很大,採集的電不僅可以自用還可以賣給國家,非常划算。袁棟平介紹,這座光伏電站每天可以發100多度電,價值約100元,這些電除了自家使用,其餘的就併入國家電網,國家電網收購這些電的價格是4毛多一度,再加上國家財政補貼有4毛多,總價格接近1塊錢一度。
「十三五」期間,巴中將大力開展太陽能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鼓勵大型公共建築及公用設施、工業園區等建設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到2020年,光伏裝機容量達到350兆瓦。支持全市機關、學校、體育館、賓館飯店、大型商場等公共建築實施光電建築一體化;支持蔬菜大棚、農業觀光園、畜禽養殖、農村新居等設施建設太陽能屋頂發電系統,自發自用,餘電上網;鼓勵城市及新農村景觀照明、路燈、信號燈等採用光伏產品。
風能 開發中小型風電項目風能
巴中年平均風速為1.3米/秒,僅通江和南江局部高山和河谷地帶具有風能開發利用條件。「十三五」期間,巴中將對南江縣和通江縣的風能資源開展觀測評價,建立風能資源模型和資料庫。加強規劃論證,推進風電場建設。在南江縣橋壩、通江縣松溪等地,開發中小型風電項目,其中包括南江縣15萬千瓦風力發電項目和通江縣松溪7000千瓦風力發電項目。
地熱能 打造6個溫泉產業集群
閒暇之餘泡泡溫泉,是一件很愜意的事。不久的將來,巴中沉睡多年的地熱資源被喚醒,市民不需遠行,在家門口就可以泡溫泉了。
記者從市國土資源局了解到,巴中市境內無現代巖漿(侵入或噴出)活動,地溫場熱源主要屬地壓地熱型,即地熱溫度隨著埋置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常溫帶以下按照一定梯度而升高。地熱資源是集熱、礦、水於一體的可再生資源,具有廣泛的用途和極高的開發利用價值。
近幾年,巴中接待的遊客量和旅遊收入,以每年近30%的速度增長,這為地熱資源開發、溫泉產業發展等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十三五」期間,巴中繼續推進15個勘探區(南江縣5個,通江縣6個,平昌縣、巴州區、恩陽區和巴中經濟開發區各1個)的地熱資源勘探。形成北部、中部、南部3個溫泉產業帶,打造中心城區溫泉產業集群、南江溫泉產業集群、諾水河—空山溫泉產業集群、鐵溪溫泉產業集群、通江—陳河溫泉產業集群、平昌—白衣水鄉溫泉產業區6個溫泉產業集群。
石墨新材料 大力發展石墨烯鋰離子負極電池
走進經開區巴中意科碳素有限公司,藍天白雲下,壓粉車間、焙燒車間、橫壓車間等一排排標準化廠房映入眼帘。工人們正在對石墨進行加工,地上整齊堆積著已經成型的石墨片、石墨柱、石墨塊和石墨粉。該公司副總經理廖斌介紹,目前公司的業務主要有三塊,一是人造金剛石用純化石墨粉,二是鋰離子電池碳負極材料生產、石墨化代加工;三是高性能碳素石墨製品製造和銷售。
目前,巴中石墨探明儲量8337.5萬噸,遠景儲量2.5億噸以上。主要分布在南江縣坪河、楊壩尖山、廟坪一帶,處於同一成礦帶,其中坪河石墨礦石儲量為325.5萬噸,尖山石墨礦在3.62平方公裡範圍內石墨礦石儲量為8012萬噸,是迄今為止全國最大的石墨單體礦。
「十三五」期間,巴中重點打造「石墨資源綜合開採—初加工(高純石墨)—精深加工(石墨負極材料)—生產性服務」產業鏈,積極謀劃「石墨烯原料—石墨烯複合材料—動力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柔性顯示屏—電子級石墨烯」產業鏈。以大容量快充新能源汽車電池為戰略性技術創新方向,大力發展石墨烯鋰離子負極電池、新能源汽車用超級電容器、石墨烯高壓電纜、石墨烯柔性屏等產品。
綠色建材 鼓勵企業發展新型保溫節能建材
巴中境內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霞石儲量409.1萬噸,遠景儲量500萬噸,儲量及品位均居亞洲第一。鉀長石儲量150萬噸,石灰石20億噸。「十三五」期間,巴中依託霞石、鉀長石、石灰石及竹木資源優勢,打造「霞石、鉀長石、石灰石等礦產資源開採—節能環保材料—應用產品」產業鏈,推動城市綠色發展。
在全市多點布局發展綠色建材。鼓勵玻璃、陶瓷生產企業開展設備改造、技術攻關,發展新型保溫節能建材;實施「綠色建築」「綠色建材推廣應用示範」等專項行動,引導全社會形成節能環保的發展新理念。利用我市豐富的竹木資源,研發家裝、家居所需的新型竹木牆材、棚材、地板。
天然氣精細化工 建設川東北天然氣精細化工產業基地
「十三五」期間,我市按照「基地化、大型化、集中化」的發展方向,建設川東北天然氣精細化工產業基地。
加大天然氣勘探開採力度,發展巴中特色天然氣精細化工新材料產業,打造「天然氣資源—天然氣初加工—天然氣精深加工產品(功能高分子材料)」產業鏈。加強招商引資,推動國內外天然氣化工龍頭企業落戶巴中。重點發展天然氣精細化工新材料及中間體、新領域精細化工和氣鹽結合等產業,重點發展鹽滷化工和天然氣化工結合的有機矽,氟橡膠等高附加值產品。記者 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