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式茶飲中,燒仙草是繼珍珠之後排名第二的熱門小料,但早在兩千多年前,人們就開始利用仙草清熱、消暑的功效製作出各類甜水,燒仙草本身就是細分品類中的主角之一。
根據數據顯示:近十年來,燒仙草的熱度趨勢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了解和接觸燒仙草,平均每3個喝過奶茶的人中就有1個喝過燒仙草。預計,2021年中國燒仙草消費者規模將超過1.1億。
燒仙草為什麼被選中?
燒仙草最初是福建閩南地區的一種傳統甜品,熬煮幹仙草而成仙草凍,輔以紅豆、花生等配料,夏季裡可以去火降暑,冬季裡可以甜蜜暖胃。誕生於閩南的一種傳統小吃,燒仙草為什麼能被選中?
所謂的品類細分,都是有根的,生造是造不出來的。一個現象級爆品的誕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眾多內部、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產生的。
從燒仙草本身來說:
健康屬性:本身是天然健康的草本植物,符合健康的大趨勢。
文化原點:燒仙草有文化的根基和歷史的傳承,很多年以前,閩南、兩廣,包括臺灣東南亞地區都流行燒仙草這個品類,是有中國口味記憶、文化根基的產品。
口味適配:燒仙草是口感突出型產品,有果凍般的Q彈滑嫩,口味卻不「搶戲」,這就讓燒仙草,能與大部分茶基底、小料組CP,和什麼搭在一起都不違和。
從市場因素來說:
市場紅利:燒仙草的崛起,趕上了新茶飲的紅利期,這是一個普世的機會。
甜品杯裝化浪潮:快節奏的生活中,甜品杯裝化,解放了年輕人的雙手,為甜品品類飲品化,創造了巨大的市場需求。
有品類無品牌:品類存在已久,但沒有大品牌出現,只有一些區域品牌,消費者認知中,沒有全國大品牌。
營銷是外在手段,產品是內在本質。
一款產品要想得到消費者認可,不僅要外形好看,更要好喝。消費者越來越趨於理性,他們通常會先想喝某一個產品,比如燒仙草,然後聯想到哪家更突出、更受好評,再選擇性消費。
這也就造成,當市場門店突破一定階段,品類就可能代表品牌,品牌的升級與產品的升級是同步的。
要讓消費者長情,表面上看是品牌,根子裡還是要把產品做好。在一個大趨勢裡,如何穿越周期,而不是被周期消滅,品牌需要關注長期價值。
早在2005年,《牛津英語詞典》就以bubble tea的英文名稱收錄了珍珠奶茶。1990年,臺式珍珠奶茶進入大陸市場,到風靡全球,成為中國味道的代表之一,珍珠奶茶用了15年。
如今,在新茶飲菜單上,和珍珠奶茶並駕齊驅的燒仙草,能夠穿越生命周期,成為經典飲品,被更廣泛地流傳嗎?
在新茶飲的品牌路徑中,有人走創新的道路,也需要有人去經典傳承,把經典產品,用現代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再造。而燒仙草有很多種玩法和創新方式,可以在不同的時代被演繹。越是經典的產品,有根基的產品,越容易穿透周期,長久活下去。
或許未來,燒仙草也能夠像珍珠奶茶一樣,成為中國茶飲走向世界的符號之一。仙草市場,大有可為。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