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無意中聽了筷子兄弟的《父親》,不知怎的聽著聽著,眼睛漸漸的就溼潤了,我想起了我的父親,感觸頗深。
父親一直用他的方式默默的為我們付出,或許所有的父親都是這世界上最孤獨的人,他們含蓄,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情感。很多次,我也想寫寫自己的父親,但都只是在醞釀中我一直認為自己沒有完全詮釋父愛的能力。
父親是搞建築的,白手起家,並不是什麼大人物。他出生貧寒,一生辛勞,九一年爺爺過世的時候,家徒四壁,還欠了債。儘管如此,他卻從來沒有抱怨過,更沒有憤怒過。印象中的他是個沉默寡言的人,每天都是早出晚歸。我跟父親的交流不多,所以小的時候,我對他的模樣比較模糊。
父親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人,他言語不多,但他用行動教我做人要誠實、勤勉,讓我懂得只有付出努力才會有所收穫,只有誠實信用才能做到坦然面對。他最喜歡跟我們講「寒號鳥」的故事。他說寒號鳥就是因為懶惰跟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才會被凍死的,所以做人一定不能像寒號鳥那樣。
父親的酒量實在不怎麼樣。但他喜歡抽菸,記得有一次,新聞裡面在播吸菸有害健康的報導,父親看到屏幕上那個「滿目瘡痍「的肺部,擔憂自己也會變成那樣,連連說要戒菸,可堅持沒兩天,最終還是放棄了。
我還記得,小時候父親教我寫字,首先寫的是我的名字,因為筆劃太多,我老寫不好,他跟我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當時我不懂,現在我終於明白他是想讓我知道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輕意放棄,只要有恆心,堅持勤快就一定可以完成。進入社會後,他跟我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他是想讓我知道這是個現實的社會。
六歲那年,一次,媽媽去走親戚了,早上他幫我梳頭髮,兩個辮子一高一低,現在想想,或許是醜了點,但未嘗不是「個性」。
聽媽媽說,我小時候經常生病,每天生病去看醫生的時候都要讓他背我,但是這些我都已經不記得了。
長這麼大,印象中他打過我一次,那是因為11歲那年,不懂事的我說他重男輕女,他打了我一巴掌,我想當時的他一定是氣壞了。
13歲的生日,媽媽不在家,他煮了一碗麵加兩顆荷包蛋,他說過生日就是要吃長壽麵,雖然不是那麼美味可口,但是卻覺得很溫馨。
14歲那年初春的一個禮拜六,快要放學的時候,外面忽然下起了大雪,因為媽媽在外面打工,正當我以為爸爸不會來接我的時候,他騎著自行車拿了兩件衣服站在校門口,頓時我覺得心裡暖暖的。
畢業的時候,他和媽媽跟我說,只要我考上了重點高中,哪怕讓他傾家蕩產,去路邊當乞丐,都會讓我繼續念下去,但是不爭氣的我最後還是落榜了。
奶奶過世的時候,我跟嬸嬸產生了誤解,父親對著滿屋子的親人說:我的女兒不用我說,左右鄰居都知道她懂事識大體。當時,我是多麼的欣慰。
人都說「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我知道他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我的感情,雖然他從來不親自問我這些,也總說,我的感情自己做主,他跟媽媽只給參考意見。但從媽媽的口中得知他總時不時的向媽媽問我的情況,他怕我性子太傲,只顧盲目的往前走,卻因此而錯過太多。
還記得,他給我做的紙風車、沙包、毽子。以往的種種都歷歷在目,那些畫面如電影一般在腦海中回放,來不及每件細說。我只想告訴他,父親,您的女兒已經長大了,或許她沒那麼優秀,但她會腳踏實地的過好每一天。
明天就是我父親的生日了,我多麼想親自為他煮一碗長壽麵,但我只能通過電話在遠方來表達我對他的祝福:願我的父親生日快樂,健康長壽。
歲月蒼白了面容,流沙沉積了珍珠,生命的年輪越轉越快,我希望我們都對父母好一些,再好一些,趁父母還健在,多愛一點,再多一點,因為無論我們怎麼努力,都達不到父母對我們不打折扣的愛!(喬洛薇)
本報繼續徵集《父愛故事》
6月17日將迎來今年的父親節。南國都市報情感版開始徵集「父愛故事」徵文,讓讀者講述你的父愛親情。
來稿要求:
1、故事要真實,有故事情節,有細節描寫,生動感人。
2、行文文字通順、流暢,感情真摯,細膩,富有感染力。
3、文章簡短、精煉,文字在1500字以內。
來稿請寄:海口市金盤路30號南國都市報文體中心「父愛故事」徵文收。郵政編碼:570216。
電子郵件請發至:ngqg@sina.com,並請註明「父愛故事」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