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西藏隨處可見的經幡,背後還有這些故事

2020-12-24 梁少視覺

我們進入藏區的時候,經常會看到經幡,這些五彩經幡經幡舞動在雪山上、河流邊、廟宇中、村莊裡,幾乎隨處可見,成了一種標誌,似乎是在提示你:看見經幡,就是進入藏區了。看到美輪美奐的經幡,我們只是覺得很神秘、敬畏,但是,你知不知道,這五彩經幡的背後是有很多講究的。

經幡也叫風馬旗,由五種顏色幡條的組成。藍色象徵藍天、白色象徵白雲、紅色象徵火焰、、綠色象徵綠水、黃色象徵大地。五種顏色的排列形式正是大自然物質存在的立體排列形式,因此,象大自然中天地不容顛倒一樣,這五種顏色也不容錯位。幡條上印有經文,風每吹動一次經幡,就如同將上面的經文誦讀了一遍。

經幡最早出現於寺院的旗繩上。傳說當年佛祖手持經卷閉目思索時,一陣大風颳來,佛祖手中的經書被風吹散了,飄到那些正在遭受苦難的勞苦大眾手中,得到佛祖經書碎片的人都得到了幸福。人們為了感謝佛祖的恩賜,便用彩布製成經幡,印上經文把它掛在風吹得著的地方,以求消災祈福,祈求平安。

另一個傳說是:一個高僧在印度取得真經,回來被河水把經書弄溼了,他把經書全攤開涼曬,一陣風起,颳得經書滿天滿地,頓時,天地間梵音迴蕩、微風拂面、天宇盤旋,僧人感覺大徹大悟。人們為了紀念這個僧人的頓悟和頌揚佛經,就把經文印在布上,直接掛於天地之間。是那些飄揚在風中的彩旗天長日久便成了如今祈禱用的經幡。

經幡大致為三種:一種是五色方塊布一塊緊接一塊地縫在長繩上,懸掛在人煙稀少的高山上。第二種是一條三五米長的狹長布條,其顏色是單一的,或白或紅縫接在一根粗長的經杆上。第三種經幡是五塊藍白紅綠黃色的幡條,這些幡條布分別系掛在柳樹枝杆上,這種經幡在古城拉薩的民居樓頂上隨處可見。

經幡除了印有經文,還印有圖案,圖案中心為一匹寶馬,馬背上馱著燃著火焰的佛法僧三寶,四角環刻著四尊保護神:金翅鳥、龍、老虎和獅子,這種構圖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寓意五行循環往復、生命經久不息。

經幡被風吹起時,發出「譁啦譁啦」的聲音,仿佛在誦念經文。佛經云:經旗豎立於大山之巔,野獸、鳥類、昆蟲皆可往生觀音剎土;懸掛於江河之上,流水所到之處,一切生命都將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懸掛於高山風口位置,風所遍及,一切眾生皆得往生極樂世界。

相關焦點

  • 經幡:西藏天路上隨風飄擺的經幡,它背後竟還有這些故事
    對於一直無緣前往西藏的我來說,在書中讀到的藏區有著千般風景與萬種迷人之處,但徐劍老師的這本《經幡》卻又給了我一個極為特別的藏區印象。「靈山」「靈地」「靈湖」三個故事皆取自真實史料與人物,作者巧妙的將自己對西藏的情感融合在故事中,虛幻與現實交織,歷史與當下對話,大衛.
  • 你知道西藏旅遊途中隨處可見的「經幡」是什麼意思嗎?
    到西藏旅行,要拍的東西太多,有人拍雪山、有人拍聖湖、還有人拍寺廟宮殿,或許還有人專門為了單一的某個目的而去,這其中就有一些只為拍攝美輪美奐的千姿百態的經幡而去
  • 經幡
    五彩經幡:      在西藏,隨處可見掛在山頂山口、江畔河邊、道旁以及寺廟等各處被認為有靈氣地方的五彩經幡。五個顏色的經幡代表止息「貪、嗔、痴、慢、疑」,增長五種智慧。由來:      之所以被稱作經幡,是因為這些幡上面都印有佛經,用以象徵佛菩薩的威德,也是降魔消業障的象徵。
  • 西藏經幡宗教的信仰
    西藏一個神奇的高原他們認為,人們的生存環境中,充滿了能夠與靈魂世界相溝通的物質,像這些裝飾過的動物頭骨,以及刻有箴言和經文的石頭,都被認為具有某種精神力量。人們相信,默誦經文的聲音,因神力可以上達天宇,而五顏六色的經幡,則象徵著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經幡迎風招展,藏族人民相信上面祈禱的文字被送到天上,安撫神靈,旗杆上的經幡會經常更換,人們把更換下來的舊經幡當作護身符。
  • 香格裡拉的白塔與藍白紅綠黃的經幡
    香格裡拉的白塔與經幡 乘坐旅遊大巴進入香格裡拉境內,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位於建塘鎮的香格裡拉地標——和諧塔中塔。這座大塔的裡面還有一座同款的小塔(類似於俄羅斯的套娃)。大塔基座周邊,設有香格裡拉旅遊服務中心,還建有許多的商鋪。
  • 《如懿傳》為何高頻使用經幡祈福?五顏六色的經幡到底有何奧秘?
    全劇最過癮、內容最舒適的片段莫過於大結局中,惡毒的魏嬿婉對著15張經幡磕頭認罪的場景了!一個個被她陷害致死的皇子們、公主們、無辜的宮女、凌雲徹等等總算可以得到一些安寧!這些經幡是病重的如懿日夜趕製的,儘管拖著病體,卻堅持要製作完成,讓魏嬿婉得到該有的報應。
  • 在藏區總能見到經幡,它多彩的背後的含義是什麼?
    凌 弘 圖/文 只要到了藏區,總能見到經幡。它藍、白、紅、黃、綠色等多鍾顏色,在風中飄蕩,成為雪域高原的獨特風景線。 經幡幡條具有特定的含義,其組合排列順序都有嚴格的規定。經幡上面印著密密麻麻的經文和鳥獸圖案,各圖案也有一定的象徵意義。經幡是藏民祈求福運升騰的象徵物,每年藏民們都要挑選良辰吉日,舉行慶典活動,更新經幡。
  • 西藏旅遊需禁忌的幾點,了解瑪尼石、經幡、磕長頭,一起尊重藏民
    瑪尼石——在西藏這種東西是很常見的,比如像西藏各地的山間、路口、湖邊或者江畔,幾乎我們都可以看到一座座用石塊和石板砌成的祭壇——瑪尼堆。 現在大家知道這種東西叫做瑪尼堆,而且這些不是單純的石頭,上面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型或各種吉祥圖案,是代表著藏民用來祈福用的。
  • 私人飛機上,原來對空姐還有這些「要求」,漲知識了
    導語:私人飛機上,原來對空姐還有這些「要求」,漲知識了一直以來,空姐在我們看來都是一個讓人羨慕的職業。特別是在每年的航空公司招聘的時候,趨之若鶩的年輕的女孩子們都慕名而來。網友直呼漲知識了。首先私人飛機空姐的招聘都會有哪些要求呢?又會如何選拔的呢?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有兩個答案,第一就是私人飛機擁有者自己去一些航空學院進行招聘,選拔那些符合自己要求的空姐。另外一個答案就是和航空公司合作,選拔一些比較優秀而且又符合自己要求的空姐。
  • 西藏也有沙漠?就在雅魯藏布江邊上,網友:漲知識
    ——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長詩《天真的預言》西藏也會有沙漠?這可能會顛覆很多人對西藏的認識,可西藏還真有沙漠,而且不止一處,位於山南扎囊的沙漠就是這麼一處另類的存在。驅車從拉薩出發,沿澤貢高等級公路向澤當方向一路行駛,約一個小時,來到扎囊縣多吉扎寺,就在寺的右邊雅魯藏布江邊,我開始看到了沙漠。
  • 為什麼西藏鐵路是單軌,而其他地方的是雙軌呢?可算漲知識了
    為什麼西藏的鐵路是單軌,而其他地方的是雙軌呢?可算漲知識了-----科技小侃 第 47 期我國的鐵路網可以說很發達了,大家坐過動車火車的可能都知道,一般鐵路都是雙向軌道的,但是在我國有一條鐵路卻是單向軌道的,那就是青藏鐵路,大家可能會好奇了,這是為什麼呢,那就讓小編帶你來了解一下。
  • 走近大昭寺:經幡,佛像,酥油花
    企盼人間太平幸福,首先應該祈願大自然無災無禍,於是用經幡上五種不同顏色的幡條來表示這種心理寄託。這些經幡五彩繽紛,其顏色都有固定的含義。五彩經幡與漢藏傳統中的「五行文化」密切相關,五色分別象徵藍天、白雲、火焰、綠水和大地,同時代表木、金、水、火、土構成世界的最基本的五種物質。
  • 漲知識 | 自治區成立50年,西藏有哪些變化?
    漲知識 | 自治區成立50年,西藏有哪些變化?,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50年來,西藏人民的生活在各個方面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人口增加近200萬西藏是一個藏族佔多數的民族聚居區,其中藏族佔92%以上;除藏族外,西藏還有漢族、蒙古族、回族、納西族、怒族、獨龍族、門巴族、珞巴族以及僜人、夏爾巴人等40多個民族成分。
  • 一位臺灣姑娘打開的西藏「文化之窗」
    談起初心,華婉伶說,除了唐卡、造像,西藏還有非常燦爛的當代文化藝術。他們想用現代語言表達傳統西藏,讓人們從藝術角度了解西藏。「我與西藏緣分很深。」華婉伶告訴記者,她大學畢業後曾到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支教一個月,後作為交換生又到中國人民大學學習了半年。在北京,她認識了同為「醍醐」聯合創始人的藏族丈夫。
  • 追憶西藏之行
    ,剛好家人又提出去西藏旅遊,這一切的剛好促成了我的西藏之行。 當你在進入拉薩的路上,隨處可見的經幡與天梯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你這邊土地的純潔與善良,經幡每飄動一下都是藏區的人民在為你祈禱,心中也隨之默念「唵嘛呢叭咪吽」,不由得產生對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美好的祝福。
  • 你們都在川藏線上拍美景,而我只拍一路上的經幡
    到西藏旅行,要拍的東西太多,有人拍雪山、有人拍聖湖、還有人拍寺廟宮殿,或許還有人專門為了單一的某個目的而去,這其中就有一些只為拍攝美輪美奐、千姿百態的經幡而去。川藏線的經幡到底有多美呢?懸掛經幡,是藏族地區悠久的宗教習俗,有著自身修行、普利眾生的功德,哪裡有經幡,哪裡就有善良與吉祥!
  • 西藏那曲寄來的卡套,成了杭城學生的新學期禮物,這背後還有個超暖...
    這個由拼接土布、西藏那曲手工織帶做成的卡套,有著一個詩意的名字——日出之陽。手工卡套既有顏值,又有文化。它由一條五彩祈福織帶與證件袋形成一個整體。五彩祈福帶上有紅、橙、黃、綠、藍五種色彩的線條,猶如一條彩虹,環繞在頸肩。
  • 到西藏旅遊,這4大禁忌不能碰,你知道幾個?
    每年都有許多人到西藏旅遊。川藏線上經常能看到自駕遊和貧困群眾的身影。他們之所以選擇去西藏旅遊,一方面是因為西藏的風景非常美麗,另一方面是因為西藏非常神秘。在諸多因素的催促下,很多人會選擇到西藏旅遊,不僅可以開闊視野,還可以放鬆身心,學習不一樣的知識。如果是自駕遊,他們也可以挑戰自我。不過,到西藏旅遊也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否則就會遇到麻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山水間的經幡、佛像和瑪尼石,這裡是藏區最美的自駕路
    青海玉樹等地,筆者也算是去過了西藏之外各省藏區。千萬幅經幡插滿了半座山,要消耗多少布料?而且這些都需要維護,經幡會褪色、老化、破損,瑪尼石和佛像需要定期上色。沿路只有一座座不大的村子,人口密度不高,供奉的費用只能出在普遍牧民的身上。僅僅那些經幡,收起來都能塞滿山下的每一間藏房。
  • 讓你一錯再錯的,是西藏的秋天啊!連人民日報都為它打call
    還有大草原,也是秋季的必打卡。卻鮮少有人會在秋天必去西藏,是因為沒有什麼知名的特色嗎?那你可就錯了,西藏的秋天,不比新疆的差,它一樣讓人「一錯再錯」,連人民日報都忍不住為它打call!戶外人一定不要錯過這些體驗/ 雅魯藏布大峽谷輕徒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