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與克倫族武裝籤停火協議 赦651名囚犯(圖)

2021-01-20 搜狐網
 緬甸政府軍代表和身著紅色民族服裝的克倫族全國聯盟代表昨日"握手言和"。

  設立聯絡辦公室、允許穿行對方控制區 再次大赦651名囚犯

  周晶璐

  緬甸政府的民族和解努力取得重大進展。

  昨日,緬甸政府代表在克倫邦首府帕安市與最大的反政府武裝組織克倫族全國聯盟代表舉行地方層面(邦級)和談,並取得一些共識。據緬甸官方人士證實,雙方同意實行停火,設立聯絡處,不帶武器進入對方控制地區,還同意舉行中央級別和談。截至發稿時,雙方還沒有公布達成的共識的詳細內容。據分析,緬甸政府此舉是為了迎合西方國家與其修好的條件,也是通過民主改革的方法尋求自身國際合法化而做出的努力之一。

  與此同時,緬甸總統吳登盛昨天宣布,將大赦651名囚犯,目前尚不清楚其中是否包含政治犯。

  「還有不少事要做」

  據新華社報導,鐵道部長吳昂敏率隊的政府談判代表團和以穆圖·賽波為首的克倫族全國聯盟代表昨日在克倫邦首府巴安舉行和平對話。

  吳昂敏在對話結束後告訴媒體記者,雙方「已籤署一份停火協議」。他說,對6000萬緬甸民眾而言,這是「勝利的一天」。

  緬甸政府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官員告訴記者,協議內容包括,雙方將設立聯絡辦公室、允許穿行對方控制的地區。

  克倫族全國聯盟代表團副團長、發言人戴維·託說,政府顯現「真正善意」,「基於信任」,雙方籤署初步協議。這一組織將委派一名代表,今後45天內進一步與中央政府對話。「我們的職責剛開始,我們有不少事情要做。」他說。

  緬甸政府軍與克倫族全國聯盟之間的衝突致使克倫邦大量居民流離失所,數以萬計難民如今棲身泰國邊境地區。

  「全球克倫人團體」代表逃離家園的克倫人,對停火協議表示歡迎。它同時認為,談判雙方需要做得更多。這一團體發表聲明說,「必須有政治對話,尋求長久政治解決方案。」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認為,停火表明雙方解決衝突的「新決心」,是朝著持久和平邁出的第一步。

  分析師雷諾·埃格勒託提醒,緬甸政府與反政府武裝曾多次尋求持久和平,卻以失敗告終。他呼籲克倫族各派別都參與進來,以作進一步必要對話,「我們應平和看待這種(歡迎停火的)興奮狀態」。

  人們厭倦了戰爭

  克倫族全國聯盟是緬甸國內最後一個與政府達成停火協議的主要反叛組織。緬甸政府自1989年以來先後與另外17個反政府武裝舉行停火談判。去年12月,當地政府與東南部撣邦的南部憚邦軍籤署停火協議。不過,仍有一些反政府武裝繼續「分庭抗禮」。北部克欽邦的反政府武裝與政府軍自去年6月以來多次衝突,致使數以萬計居民逃離家園。

  克倫族全國聯盟代表團副團長戴維·託說,在新政府的領導下,國內氛圍已發生變化,對話成為必然。他告訴記者:「各個地方的形勢都在變化,和平對話如今已不可避免……人們經歷了長期的戰爭,希望他們這次能完全嘗到和平的甜頭。」

  緬甸民選政府去年3月上臺後,採取一系列措施緩和國內外政治矛盾,著力推動民族和解。總統吳登盛打算與所有民族武裝實現停火,永久結束國內衝突。

  一名政府官員12日告訴記者,「為推動民族和解和增強政治進程的包容性」,總統自本月13日起,在全國範圍內赦免651名服刑人員。這將是緬甸新政府第4次大赦:去年5月,釋放14758名服刑人員;同年10月,再次釋放6359人;本月初,給一些服刑人員減刑並釋放部分人。

相關焦點

  • 緬甸內戰:波濤洶湧難民潮 克倫族人數最多
    自1989年以來,雖然緬甸軍政府已與包括佤邦聯合軍在內的17支少數民族武裝籤訂了停火協議,但仍有部分少數民族武裝在堅持對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克倫族解放軍(克倫邦)和撣邦軍(撣邦)。即使是已經籤署停火協議的各少數民族武裝,大都也並未繳械,因此隨時都有可能重燃戰火。最典型的是,緬北克欽獨立軍於2011年6月爆發、至今未完全停息的大規模衝突。
  • 「金三角」孤獨的抵抗者:緬甸克倫族解放軍
    鳳凰衛視10月28日《鳳凰大視野》以下為文字實錄:曾子墨:在泰國西北部靠近緬甸東部邊境的一座寺廟內,住著500餘名從緬甸逃來的難民,一位抱著孩子的母親在接受一家日本媒體採訪時無奈地說對於2010年的緬甸大選,緬甸政府希望已經籤署了停火協議的17個民族武裝都能來參加,然而作為克倫族解放軍的政治領導,克倫族聯盟卻拒絕不參加。而為了鞏固政權,化解各民族武裝的威脅,緬政府也曾經提議,將這些民族武裝,改編成為政府掌控下的邊防軍,這也同樣遭到了反對。
  • 反政府,緬甸克倫族解放軍的自由之戰
    儘管緬甸軍政府使盡渾身解數,但是各民族武裝仍然此消彼漲,頑強地生存著,並且不斷給政府軍造成傷亡,影響軍政府的國際形象和動搖其國內統治。2005年5月,撣邦民族軍(SSNA)宣布與撣邦軍(SSA)合併,共同對抗政府軍,從而成為第一支放棄停火協議的少數民族武裝。
  • 緬甸政府軍與克倫族發生軍事衝突 泰國緬甸邊界暫時關閉
    據泰國《曼谷郵報》27日報導,緬甸政府軍與該國克倫族武裝發生交火。雙方的交火地點距泰緬邊境約5公裡,泰國通往緬甸的邊界27日暫時關閉,泰國政府已經要求國人儘量不要前往戰亂地區。  《曼谷郵報》援引泰國當地海關的消息稱,緬甸當局要求關閉邊境檢查站,連接兩地的泰緬友誼大橋27日起也停止通行。
  • 緬甸克倫族武裝與政府軍交火 近萬民眾逃往泰國
    11月7日,緬甸選民在仰光一個投票站投票。緬甸多黨制全國大選當地時間7日6時開始投票,選舉1000多名聯邦議會議員和省邦議會議員。這是緬甸20年來的首次多黨制大選。 新華社發(哥當攝)新華社發(哥當攝)號稱邁向民主一步的緬甸大選周日剛剛投票,點票目前還在進行,但到了今天清早,位於緬甸東部與泰國交界邊境的少數民族克倫族武裝就和政府軍爆發交火衝突,造成至少三名平民死亡,十一人受傷,還有火箭彈落入泰國境內,造成五名泰國村民受傷。衝突主要發生在兩個主要的緬泰邊境關卡地區,分別是泰國湄索對岸的渺瓦底,及其南邊的三寶塔。
  • 緬甸一民族武裝怒斥政府軍,稱已經忍政府軍了多年
    【緬甸之聲訊】克倫邦消息,1月13日,克倫新年日當天,克倫民族解放軍(KNU)向克倫邦民眾發去了新年賀函。在此次發布的賀函中,武裝除了祝願民眾新年快樂外,還就軍武之間的矛盾進行了回應。從聲明中得知,為了打造穩固的自由聯邦國家,使國內民族之間更加的團結,KNU武裝多次退避忍讓。
  • 緬甸國內再次爆發軍事衝突 泰國緬甸邊界暫時關閉
    據泰國《曼谷郵報》27日報導,緬甸政府軍日前再次與該國克倫族武裝發生交火。雙方的交火地點距泰緬邊境約5公裡,泰國通往緬甸的邊界27日暫時關閉,泰國政府已經要求國人儘量不要前往戰亂地區。緬甸新政府2011年3月上臺後,多次表達了推動民族和解的強烈願望,並且分步驟與一些少數民族武裝展開和談。
  • 遊擊60載 緬甸克倫軍難擋「終局」
    大選臨近速戰速決  一名來自泰國的軍官認為,緬甸的政府軍之所以選擇在雨季這個不尋常的時節發動攻勢,是為了儘早解決克倫族解放軍,以穩定明年大選前的邊境局勢。  據了解,由於這是自1990年後緬甸舉行的首次選舉,緬甸政府希望已經籤署了停火協議的17個民族叛軍都能來參加。
  • 「金三角」孤獨的抵抗者:緬甸克倫族解放軍 (1/17)
    「金三角」孤獨的抵抗者:緬甸克倫族解放軍    (1/17)
  • 緬甸若開民族武裝釋放三名民盟候選人
    當地時間1月1日中午,緬甸若開民族武裝釋放了2020年大選前抓捕的三名民盟候選人。△獲釋的三名民盟候選人資料圖移交儀式在若開邦敏比亞鎮舉行,若開民族武裝將三名民盟候選人移交給了緬甸政府軍的蘇丁準將。此前在欽邦百力瓦鎮武裝衝突中被俘的三名政府軍成員也同時獲釋。
  • 緬甸武裝組織單方面停火 翁山蘇姬被指責袖手旁觀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緬甸羅興亞武裝組織「若開羅興亞救世軍」(ARSA)通過推特宣布,從10日起單方面停火一個月,並呼籲緬甸政府軍也放下武器,讓救援組織得以運送人道物資。不過這個單方面停火聲明尚未獲得緬甸政府回應。與此同時,這場人道主義危機正將一直受西方社會褒獎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推上「道德審判臺」。緬甸若開邦自上月末局勢動蕩以來,大批羅興亞難民越境逃離。
  • 馬裡過渡政府同圖阿雷格部族武裝籤署停火協議
    新華網洛美6月18日電(記者李本忠)瓦加杜古消息:馬裡過渡政府和圖阿雷格部族武裝代表18日在布吉納法索首都瓦加杜古籤署停火協議,為在馬裡全境範圍舉行總統選舉鋪平道路。
  • 緬甸4萬難民湧向中緬邊境 2.5萬人已越過邊境
    緬甸民族衝突對中國邊界安全構成挑戰最難對付的叛亂力量近日,緬甸政府與該國最強大的反叛組織「克欽族獨立軍」發生衝突。雙方長達17年的停戰協議於去年6月被打破,致使克欽族逃往邊境地區。雙方在緬甸偏遠北部地區發生戰事。
  • 非盟呼籲馬裡政府與圖阿雷格族武裝儘快實現停火
    新華網巴馬科3月21日電(記者王子正)據馬裡媒體21日報導,非洲聯盟(非盟)委員會主席讓·平20日晚在馬裡首都巴馬科呼籲馬裡政府與圖阿雷格族武裝儘快實現停火,並通過政治對話解決馬裡北部武裝衝突問題。
  • 獨家詳解緬甸六大武裝:聘解放軍與臺灣教官
    近日,緬甸克欽武裝與緬軍發生大規模交火,導致大批中國人滯留戰區。從而使緬甸地方民族武裝,特別是克欽武裝,進入到大眾視線之中。實際在緬甸地方民族武裝中克欽武裝是相對比較弱小的一支。現在我們將介紹現在緬甸境內主要的民族武裝構成。
  • 緬甸超強武裝領導人棄械從文豪言:我相信我能獲勝
    【緬甸中文網訊】日前,克倫民族聯盟(KNU)高層領導之一的巴哆曼唸茂,宣布從KNU退出,在伊洛瓦底省班德瑙鎮選區參選人民議員席位《終身監禁服刑期間,花8個月製作小船越獄又被抓!緬甸這名武裝領導很傳奇》。
  • 緬甸究竟有哪些少數民族武裝?
    緬甸內戰已經持續了70多年!自1948年1月4日緬甸獨立以來,緬甸就沒有真正和平過,幾十支少數民族武裝與政府軍磕磕絆絆了幾十年,直到今天,緬甸還有不少地方三天兩頭地爆發武裝衝突,和平顯得遙不可及。緬甸一共有135個民族,民族武裝也是非常多,我們來盤點一下緬甸的少數民族武裝有哪些。
  • 緬北三支民族地方武裝爆發衝突,會影響到中國西部的安全嗎?
    圖為緬甸武裝力量近日,據媒體報導,在局勢緊張之際,最近靠近雲南的西部邊境再次發生流血衝突,緬甸北部三支民族地方武裝爆發衝突,導致4人受傷,隨後緬甸軍方火速發聲,呼籲地方武裝保持克制,目前緬甸境內的疫情問題還在發釀,因此特殊時期發生衝突,讓緬甸政府也十分為難,軍方呼籲北部的武裝力量暫時停火,共同對抗疫情,雖然短期內可能會有一定效果,但根本問題難以解決。
  • 緬甸60年的恩怨纏鬥:新軍人政府時期國中有國
    二戰初期,被譽為「緬甸聯邦之父」的昂山將軍選擇了與日軍合作的道路,試圖依靠外部力量贏得緬甸獨立,而克欽、克倫和印度人卻選擇效忠於英國。在隨後的戰爭中,50萬印度人被迫離開緬甸,同時克倫族與昂山領導的緬甸獨立軍的衝突也造成1800名克倫人的死亡。雖然昂山此後努力加強民族關係,但是緬族與少數民族的不信任已經根深蒂固。二戰結束後,昂山將軍來到緬北,說服了撣、欽族和克欽族一起聯合建立國家。